一种便于小型电器搭接于其上的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9962发布日期:2021-07-30 13:3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小型电器搭接于其上的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小型电器搭接于其上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为简化传统按钮开关的内部结构以及使按钮开关按压后具有锁定功能,相关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206116254u)公开了一种按钮开关,具体应用时,在有些场合,人们需要将小型电器如电蚊香等搭接在按钮开关上,但由于上述按钮开关只有两个针脚,因此要想使其与小型电器形成搭接,那势必要将其中一个针脚向外引出,这样不仅接线不便,而且接线后极易发生短路,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小型电器搭接于其上的按钮开关,其与小型电器搭接时,无需向外引出针脚,接线更方便,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小型电器搭接于其上的按钮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上装设有三个针脚和一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用于表明小型电器工作状态的指示灯,线路板上还设有与指示灯相连接并对所述指示灯形成保护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两端分别与三个针脚中的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形成连接,小型电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形成连接,第一针脚和第三针脚分别与外部电源的两端形成连接,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进行接通或断开的按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钮开关具有三个针脚,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分别与线路板上保护电路的两端形成连接,同时,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进行接通或断开的按钮组件,因此与小型电器搭接时,小型电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针脚和第二针脚形成连接,第一针脚和第三针脚再分别与外部电源的两端形成连接,便可实现将小型电器搭接在按钮开关上的接线操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无需向外引出针脚便能实现接线操作,因此接线更方便,使用起来也更加安全可靠。另外,为表明小型电器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指示灯,并设置了对该指示灯进行保护的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和指示灯具体设置在一线路板上,该线路板通常为微型线路板,并安装设置在按钮开关的壳体内,相较于一些外置结构,其体积小,结构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保护电路包括电阻和稳压管,所述电阻、发光二极管和稳压管依次串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拼接,并构成对第一、二、三针脚的夹持固定,其中第一、二针脚焊接固定在线路板上,所述壳体上对应形成有与线路板构成插接限位配合的插接槽。采用上述设置,所述壳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后还能形成对第一、二、三针脚的夹持固定,且由于第一、二针脚焊接固定在线路板上,而线路板插接设置在壳体上,因此线路板与第一、二针脚之间还能形成相互联锁的限位,且这样的结构设置拆装都很方便,若后期线路板出现故障,也只需将其取出进行单独维修更换便可,而不用将整个按钮开关一起报废,从而还能有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便于其相互拼接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相互构成插接配合的插孔和插柱,所述插孔和插柱分别成型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第一、二、三针脚上对应形成有与所述插柱构成限位配合的限位槽。通过所述插孔与插柱的配合,既有助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拼接,又可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进一步地插接定位。另外,通过所述插柱与限位槽的配合,还能对第一、二、三针脚形成进一步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转子、铜帽和弹簧,所述铜帽由一圆盘和一圆柱构成,圆柱一体成型在圆盘的上端面上,且圆柱内设有向下贯穿圆盘的凹槽,第一壳体上开设有供圆盘和弹簧放入的凹腔,弹簧的上端插入所述凹槽内,并与凹槽的顶面抵接,弹簧的下端与凹腔的底面抵接,所述的转子套装在铜帽的圆柱上,所述的按钮套装在转子上,且转子上设有与按钮下端抵接的凸环,所述凸环的上端面和按钮的下端面设有相啮合的连接齿,第二壳体上对应设有供按钮穿出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开关断开限位槽和开关接通限位槽,开关断开限位槽和开关接通限位槽的下端贯穿通孔,开关断开限位槽的上端面低于开关接通限位槽的上端面,所述按钮和转子的凸环上对应设有滑入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内或开关接通限位槽内的径向凸筋,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的内端延伸至凹腔,并位于圆盘上方,且当径向凸筋转动进入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内时,按钮及转子向下按压铜帽,并使铜帽的圆盘与第二、三针脚分离;当径向凸筋转动进入所述开关接通限位槽内时,按钮及转子失去对铜帽的向下按压,铜帽在弹簧的作用下上升,铜帽上的圆盘与第二、三针脚保持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当人们按压按钮,在相啮合的连接齿的作用下,将带动转子一起转动,从而使其上的径向凸筋对应滑入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内或开关接通限位槽内,当所述径向凸筋通过转动位于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内时,所述按钮通过转子向下按压铜帽的圆盘,使所述圆盘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向下移动,从而与第二、三针脚保持分离,开关断开;而当所述径向凸筋通过转动位于所述开关接通限位槽内时,所述按钮和转子将失去对铜帽圆盘的向下按压力,从而使所述圆盘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与第二、三针脚保持接触,开关接通,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和装配都很方便,且相比现有技术,生产成本更低,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在开关断开限位槽和开关接通限位槽之间设有过渡斜面。通过设置过渡斜面,可便于径向凸筋通过转动在开关断开限位槽和开关接通限位槽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腔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定位弹簧的凸柱。通过设置凸柱,可更好的固定定位弹簧,进一步提高按钮开关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二、三针脚平行设置,且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的外端朝同一个方向延伸,第一针脚的外端朝相反方向延伸。这样设置,结构更合理,有助于在各针脚上进行搭接导线,并能避免接线混乱而出现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铜帽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给出了一种便于小型电器搭接于其上的按钮开关,包括壳体1,壳体1上装设有三个针脚和一线路板2,线路板2上设有用于表明小型电器3工作状态的指示灯4,线路板2上还设有与指示灯4相连接并对所述指示灯4形成保护的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两端分别与三个针脚中的第一针脚5和第二针脚6形成连接,小型电器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针脚5和第二针脚6形成连接,第一针脚5和第三针脚7分别与外部电源8的两端形成连接,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针脚6和第三针脚7进行接通或断开的按钮组件9。

采用上述设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钮开关具有三个针脚,第一针脚5和第二针脚6分别与线路板2上保护电路的两端形成连接,同时,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针脚6和第三针脚7进行接通或断开的按钮组件9,因此与小型电器3搭接时,小型电器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针脚5和第二针脚6形成连接,第一针脚5和第三针脚7再分别与外部电源8的两端形成连接,便可实现将小型电器3搭接在按钮开关上的接线操作,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无需向外引出针脚便能实现接线操作,因此接线更方便,使用起来也更加安全可靠。另外,为表明小型电器3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指示灯4,并设置了对该指示灯4进行保护的保护电路,该保护电路和指示灯4具体设置在一线路板2上,该线路板2通常为微型线路板,并安装设置在按钮开关的壳体1内,相较于一些外置结构,其体积小,结构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指示灯4为发光二极管,保护电路包括电阻10和稳压管11,所述电阻10、发光二极管和稳压管11依次串联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相互拼接,并构成对第一、二、三针脚的夹持固定,其中第一、二针脚焊接固定在线路板2上,所述壳体1上对应形成有与线路板2构成插接限位配合的插接槽14。采用上述设置,所述壳体1由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拼接构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拼接后还能形成对第一、二、三针脚的夹持固定,且由于第一、二针脚焊接固定在线路板2上,而线路板2插接设置在壳体1上,因此线路板2与第一、二针脚之间还能形成相互联锁的限位,且这样的结构设置拆装都很方便,若后期线路板2出现故障,也只需将其取出进行单独维修更换便可,而不用将整个按钮开关一起报废,从而还能有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设置有便于其相互拼接的插接结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相互构成插接配合的插孔15和插柱16,所述插孔15和插柱16分别成型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上,第一、二、三针脚上对应形成有与所述插柱16构成限位配合的限位槽17。通过所述插孔15与插柱16的配合,既有助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的拼接,又可以在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之间形成进一步地插接定位。另外,通过所述插柱16与限位槽17的配合,还能对第一、二、三针脚形成进一步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钮组件9包括按钮91、转子92、铜帽93和弹簧94,所述铜帽93由一圆盘931和一圆柱932构成,圆柱932一体成型在圆盘931的上端面上,且圆柱932内设有向下贯穿圆盘931的凹槽933,第一壳体12上开设有供圆盘931和弹簧94放入的凹腔18,弹簧94的上端插入所述凹槽933内,并与凹槽933的顶面抵接,弹簧94的下端与凹腔18的底面抵接,所述的转子92套装在铜帽93的圆柱932上,所述的按钮91套装在转子92上,且转子92上设有与按钮91下端抵接的凸环921,所述凸环921的上端面和按钮91的下端面设有相啮合的连接齿922,第二壳体13上对应设有供按钮91穿出的通孔19,所述通孔19的内壁上设有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和开关接通限位槽192,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和开关接通限位槽192的下端贯穿通孔19,开关断开限位槽191的上端面低于开关接通限位槽192的上端面,所述按钮91和转子92的凸环921上对应设有滑入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内或开关接通限位槽192内的径向凸筋923,第二针脚6和第三针脚7的内端延伸至凹腔18,并位于圆盘931上方,且当径向凸筋923转动进入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内时,按钮91及转子92向下按压铜帽93,并使铜帽93的圆盘931与第二、三针脚分离;当径向凸筋923转动进入所述开关接通限位槽192内时,按钮91及转子92失去对铜帽93的向下按压,铜帽93在弹簧94的作用下上升,铜帽93上的圆盘931与第二、三针脚保持接触。

采用上述结构,当人们按压按钮91,在相啮合的连接齿922的作用下,将带动转子92一起转动,从而使其上的径向凸筋923对应滑入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内或开关接通限位槽192内,当所述径向凸筋923通过转动位于所述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内时,所述按钮91通过转子92向下按压铜帽93的圆盘931,使所述圆盘931克服弹簧94的作用力向下移动,从而与第二、三针脚保持分离,开关断开;而当所述径向凸筋923通过转动位于所述开关接通限位槽192内时,所述按钮91和转子92将失去对铜帽圆盘931的向下按压力,从而使所述圆盘931在弹簧94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与第二、三针脚保持接触,开关接通,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和装配都很方便,且相比现有技术,生产成本更低,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19在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和开关接通限位槽192之间设有过渡斜面193。通过设置过渡斜面193,可便于径向凸筋923通过转动在开关断开限位槽191和开关接通限位槽192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腔18的底面上设有用于固定定位弹簧94的凸柱20。通过设置凸柱20,可更好的固定定位弹簧94,进一步提高按钮开关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二、三针脚平行设置,且第二针脚6和第三针脚7的外端朝同一个方向延伸,第一针脚5的外端朝相反方向延伸。这样设置,结构更合理,有助于在各针脚上进行搭接导线,并能避免接线混乱而出现短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