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6898发布日期:2021-05-04 10:2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布放在地面时易扭转,多次布放、收圈后会使电性能下降,甚至断裂;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及成分的额外支出。具有光纤时,由于光纤是玻璃制造的,故稍扭即断裂,使光信号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及光电复合缆,它们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具有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第一输电线、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第一输电线由第一导体及紧密包覆第一导体的第一绝缘层构成,第二输电线由第二导体及紧密包覆第二导体的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三输电线由第三导体及紧密包覆第三导体的第三绝缘层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都呈圆柱体形状,第二包覆体与第三包覆体的直径相等,第一包覆体的直径大于两倍第二包覆体的直径,第二包覆体和第三包覆体平行放置且各有一部分融为一体,第二包覆体和第三包覆体都位于第一包覆体上方,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三者为一体形成的;第一输电线位于第一包覆体内,第二输电线位于第二包覆体内,第三输电线位于第三包覆体内,第一包覆体的下部被截去一部分并形成底平面,第二包覆体的下部、第三包覆体的下部都与第一包覆体的上部结合为一体;第一包覆体的重量与第一输电线的重量之和为下部重量,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四者的重量之和为上部重量,下部重量是上部重量的三倍以上,所述易竖立的电缆是左右对称的结构。

上述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体的左侧被截去一部分形成第二侧平面,第一包覆体的右侧被截去一部分形成第一侧平面,底平面与第二侧平面相交,底平面与第一侧平面相交。

上述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具有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第一输光部件、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第一输光部件由多根光导纤维及位于所有光导纤维之外的松套管构成,第二输电线由第二导体及紧密包覆第二导体的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三输电线由第三导体及紧密包覆第三导体的第三绝缘层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都呈圆柱体形状,第二包覆体与第三包覆体的直径相等,第一包覆体的直径大于两倍第二包覆体的直径,第二包覆体和第三包覆体平行放置且各有一部分融为一体,第二包覆体和第三包覆体都位于第一包覆体上方,第一包覆体、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三者为一体形成的;第一输光部件位于第一包覆体内,第二输电线位于第二包覆体内,第三输电线位于第三包覆体内,第一包覆体的下部被截去一部分并形成底平面,第二包覆体的下部、第三包覆体的下部都与第一包覆体的上部结合为一体;第一包覆体的重量与第一输光部件的重量之和为下部重量,第二包覆体、第三包覆体、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四者的重量之和为上部重量,下部重量是上部重量的三倍以上,所述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是左右对称的结构。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松套管内部的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物质。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水物质为阻水纱或阻水油膏。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型号是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的材料是钢或铁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中,还可以不存在底平面。

本申请中,第一包覆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二包覆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三包覆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二绝缘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三绝缘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二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中,第三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易于布放、不会倾倒、不会扭乱成团。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实例1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实例2的一段解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放大的横截面倒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实例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第一包覆体、2—第二包覆体、3—第三包覆体、11—第一导体、12—第一绝缘层、13—底平面、14—第一侧平面、15—第二侧平面、21—第二导体、22—第二绝缘层、31—第三导体、32—第三绝缘层、41—光导纤维、42—松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和图2,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具有第一包覆体1、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第一输电线、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第一输电线由第一导体11及紧密包覆第一导体的第一绝缘层12构成,第二输电线由第二导体21及紧密包覆第二导体的第二绝缘层22构成,第三输电线由第三导体31及紧密包覆第三导体的第三绝缘层32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包覆体1、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都呈圆柱体形状,第二包覆体2与第三包覆体3的直径相等,第一包覆体1的直径大于两倍第二包覆体2的直径,第二包覆体2和第三包覆体3平行放置且各有一部分融为一体,第二包覆体2和第三包覆体3都位于第一包覆体1上方,第一包覆体1、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三者为一体形成的;第一输电线位于第一包覆体1内,第二输电线位于第二包覆体2内,第三输电线位于第三包覆体3内,第一包覆体1的下部被截去一部分并形成底平面13,第二包覆体2的下部、第三包覆体3的下部都与第一包覆体1的上部结合为一体;第一包覆体1的重量与第一输电线的重量之和为下部重量,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四者的重量之和为上部重量,下部重量是上部重量的三倍以上,所述易竖立的电缆是左右对称的结构。

上述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上述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实施实例2

请见图3和图4,并参考图1和图2,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具有第一包覆体1、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第一输光部件、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第一输光部件由多根光导纤维41及位于所有光导纤维41之外的松套管42构成,第二输电线由第二导体21及紧密包覆第二导体的第二绝缘层22构成,第三输电线由第三导体31及紧密包覆第三导体的第三绝缘层32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包覆体1、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都呈圆柱体形状,第二包覆体2与第三包覆体3的直径相等,第一包覆体1的直径大于两倍第二包覆体2的直径,第二包覆体2和第三包覆体3平行放置且各有一部分融为一体,第二包覆体2和第三包覆体3都位于第一包覆体1上方,第一包覆体1、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三者为一体形成的;第一输光部件位于第一包覆体1内,第二输电线位于第二包覆体2内,第三输电线位于第三包覆体3内,第一包覆体1的下部被截去一部分并形成底平面13,第二包覆体2的下部、第三包覆体3的下部都与第一包覆体1的上部结合为一体;第一包覆体1的重量与第一输光部件的重量之和为下部重量,第二包覆体2、第三包覆体3、第二输电线、第三输电线四者的重量之和为上部重量,下部重量是上部重量的三倍以上,所述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是左右对称的结构。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松套管内部的间隙中填充有阻水物质。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水物质为阻水纱或阻水油膏。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型号是g.652或g.653或g.654或g.655或g.656或g.657或a1a或a1b或a1c或a1d或om1或om2或om3或om4。

上述的所述的一种易竖立的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的材料是钢或铁或铝或合金。

实施实例3

请见图5,并参考图1和图2,一种易竖立的电缆,基本同实施实例1,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包覆体1的左侧被截去一部分形成第二侧平面15,第一包覆体1的右侧被截去一部分形成第一侧平面14,底平面与第二侧平面15相交,底平面与第一侧平面14相交。

本申请中,还可以不存在底平面。

本申请中,第一包覆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二包覆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三包覆体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二绝缘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三绝缘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低烟低卤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tpe或tpu。

本申请中,第二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中,第三导体的材料是铜或铝或合金。

本申请中,由于上、下部的尺寸及位置关系,使得其形成类似不倒翁的形状,故电缆或光电复合缆扔在地面上时,第一包覆体下部着地,即使倾倒后也可迅速回位,使电缆不会散乱,布放更加方便、回收也更快速、不会使电缆乱成一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易于布放、不会倾倒、不会扭乱成团。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