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8433发布日期:2021-05-11 17:1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半导体发光元件,又称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

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包括正装、倒装以及垂直结构。其中正装和垂直都依赖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表面提供出光面,倒装依赖于衬底一侧表面提供出光面。正装和垂直的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表面都会设置p电极和n电极,并且电极周围的半导体发光序列层表面被绝缘透光层包覆住,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内部辐射的光到达其表面后,需要穿过绝缘透光层以辐射出半导体发光元件。其中绝缘透光层的透光率影响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光效。并且发光元件如果通过硅胶或者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形成封装体,则还需要考虑绝缘透光层与硅胶、环氧树脂之间的界面对光取出的影响。

现有正装或者垂直led透光结构为单层的sio2膜,这种常规的sio2层只会起到防止芯粒侧面裸露发光层的作用,但是对于发光二极管内部正面光的透射无任何帮助,这种常规的sio2保护层结构限制了led光效的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体元件,其针对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绝缘透光层进行改进,以提高led光效,并且改善小电流下的vf4(为1微安电流下的电压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包括发光层;

绝缘透光层,位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出光面上,其中所述绝缘透光层至少包括底层、位于底层之上的第一层和位于第一层上的第二层,绝缘透光层的折射率低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折射率层;其特征在于:绝缘透光层包括底层和底层上的折射率渐变层,底层的折射率低于折射率渐变层的折射率,折射率渐变层由至少两层组成,折射率渐变层的折射率随着远离底层的方向逐渐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其包括: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包括发光层;

绝缘透光层,位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出光面上;其特征在于:绝缘透光层包括底层和底层上的折射率渐变层,底层为不含氮层,折射率渐变层由至少两层组成,折射率渐变层的折射率随着远离底层的方向逐渐降低,并且折射率渐变层包括第一层,第一层与底层接触,第一层为氮化物层。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密封树脂,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周围被密封树脂包封;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其包括: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包括发光层;

绝缘透光层,位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出光面上;其特征在于:绝缘透光层包括底层和底层上的折射率渐变层,折射率渐变层由至少两层组成,底层介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和折射率渐变层之间,底层的折射率低于折射率渐变层的折射率,折射率渐变层的折射率随着远离底层的方向逐渐降低。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1~2是实施例一的正装发光二极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和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一的正装发光二极管的绝缘透光层和透明导电层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一的封装体。

附图标记:

100:衬底;101:半导体发光序列层;102: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03:发光层;104: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05:第一电极;106:第二电极;1061:打线电极;1062:扩展条;107:透明导电层;108:电流阻挡层;109:绝缘透光层;1090:绝缘透光层的底层;1091: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一层;1092: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二层;300:封装基板;301、302:电极连接区域;303:发光二极管安装区域;304:密封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装型发光二极管,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发光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该发光二极管包括衬底100和半导体发光序列层101、透明导电层107、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

其中衬底100本体为透明的,例如为蓝宝石、玻璃或者其它的透明材料,衬底100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衬底100的第一表面可以包括衬底图形,衬底100的第一表面上堆叠有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半导体发光序列层至少包括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2、发光层103、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4,其中第一导电类型和第二导电类型分别为n和p型中的一种。其中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可以是通过mocvd生长的方式形成在衬底100上,也可以是通过转移工艺将半导体发光序列层转移至透明衬底100上。

发光层103可以包括交替层叠的多个量子阱和多个量子垒,量子阱的主要作用是使电子和空穴能够复合发光,量子阱的材料可以采用铟镓氮(ingan);量子垒的主要作用是将电子和空穴限制在量子阱内复合发光,量子垒的材料可以采用氮化镓。n型半导体层的主要作用是为复合发光提供电子,n型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采用n型掺杂的氮化镓。p型半导体层的主要作用是为复合发光提供空穴,p型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采用p型掺杂的氮化镓。

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包括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4的表面以及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周围的侧壁,来自发光层电致辐射的光可以穿过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4的表面以及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侧壁辐射出半导体发光序列层,从而实现向外输出光辐射。

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4设有延伸至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2的凹陷,凹陷的底部露出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2。第一电极105设置在凹陷底部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2上,透明导电层107和第二电极106设置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4上,透明导电层107、第二电极105位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表面上有和第二电极106,绝缘透光层109覆盖在透明导电层107的表面上、凹陷的内侧壁上、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周围的侧壁之上。

透明导电层107的主要作用是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4的表面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和提高电流的横向扩展能力,扩大电流作用的区域,透明导电层107的的厚度为20nm~200nm;折射率为1.9~2.1。透明导电层107的材料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to)或者氧化锌(zno)或者gto(ito掺杂铝银合金),导电性和透过率都很好,制作成本也低。透明导电层107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的表面的覆盖面积占比至少为80%以上,更佳的覆盖面积占比至少为90%以上。

所述透明导电层107可以通过镀膜工艺形成,且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蚀刻工艺以形成不同的图案。并且在镀膜后,进行高温退火处理以实现透明导电层106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04之间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

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外部电源连接,并且从外部电源注入电流至半导体发光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106可以包括依次层叠的多个金属层,多个金属层的材料可以依次包括欧姆接触层(如cr)、反射层(如al)、阻挡层(ti、pt、cr的至少至一层)以及打线层(如au、al或者cu的至少一种)。欧姆接触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金属和半导体层之间的欧姆接触和粘附、厚度薄;中间的反射层主要是反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中间的阻挡层阻挡铝的扩散以及缓冲打线应力;顶部的打线层的主要是用于外部打线。

第一电极105和/或第二电极106分别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之间还可以包括局部电流阻挡层,例如透明绝缘材料构成,例如氧化硅,用于局部阻挡电流从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之间形成纵向的电流传输。电流阻挡层的形状可以是环形或者方形或者圆形,为一块或者多块,根据局部阻挡电流的需求而选择设计。

第一电极105和第二电极106也可以包括打线用的电极焊盘以及至少一个电极线,各个电极线分别与电极焊盘连接,并自电极焊盘向外延伸,第二电极106的电极线形成在透明导电层107上,与透明导电层107直接接触,以利于电流的横向扩展,使电流能够尽可能注入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内的所有区域,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绝缘透光层109可作为半导体发光元件的最外层,位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出光面上,具体的位于第一电极周围的凹陷周围的内侧壁上、第二电极周围的透明导电层的表面上和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外围侧壁。绝缘透光层109的折射率低于透明导电层以及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折射率,可以促进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发出的光透过透明导电层或者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外围侧壁之后能尽量通过绝缘透光层,反射比例降低,由此提升出光效率。绝缘透光层109还可以对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侧壁以及电极周围的透明导电层107进行水汽隔离保护以及绝缘保护。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绝缘透光层对发光层辐射的光的透过率,本发明对该绝缘透光层进行优化设计,使绝缘透光层109至少包括多层的折射率渐变层,形成折射率由内至外逐渐减低的多层,可以降低不同层之间的折射率差异,提升透光比例,降低反射比例。

折射率渐变层至少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其中第一层1091较第二层1092具有更高的折射率并且更接近透明导电层或者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侧壁,该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二层作为折射率渐变层的最外层。

较佳的,折射率渐变层第一层1091的折射率与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差异不高于0.3,更佳的位于1.8~1.95。折射率渐变层第二层1092的折射率低于折射率渐变层第一层1091的折射率。由于第二层作为最外层,需要考虑绝缘透光层与外界接触的介质的折射率,例如该半导体发光元件通常被密封树脂封装,因此更佳的所述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二层的折射率高于密封树脂,例如折射率至少1.6,更佳的,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二层与密封树脂之间的折射率差异不高于0.3,例如折射率位于1.6~1.75。

折射率渐变层第一层1091和第二层1092之间还可以包括其它的折射率过度层,该其它的折射率过度层的折射率介于第一层1091和第二层1092的折射率之间。

较佳的,折射率渐变层选择自无机化合物形成的绝缘透光材料,例如第一层1091为含氮层、例如氮氧化物或者氮化物或者氧化物层,渐变层第二层1092为氮氧化物或者氧化物层。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透光层109的渐变层第一层1091材料为氮化硅、氧化锆,渐变层第二层1092的材料为氮氧化硅或者氧化铝。可采用pecvd、ald技术制作绝缘渐变层的至少之一层。

较佳的,所述的绝缘透光层109的渐变层第一层1091的厚度为10~300nm,所述的绝缘透光层109的渐变层第二层1092的厚度10~300nm。

较佳的作为一个实施例,其中折射率渐变层仅由两层组成,第一层1091和第二层1092分别使氮化硅和氧化硅,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可采用同一制程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获得。其中氮化硅的气源是氨气、硅烷和氮气。氮氧化硅的气源是硅烷、氨气、一氧化二氮和氮气,或者其中第一层采用pecvd获得,第二层采用ald制作形成。

绝缘透光层附着在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了自透明导电层到绝缘透光层的最外层的折射率逐渐降低的多层,可有利于提升光的取出。作为一个更佳的实施例,由于透明导电层(特别的是ito、gto)性质活泼,表面容易因为酸碱性质的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所述的绝缘透光层还包括底层1090,底层1090介于折射率渐变层与透明导电层和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一层1091之间,防止第一层1091直接附着在透明导电层上,导致透明导电层在pecvd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一层制程过程中形成表面吸光的产物,透光光效降低,且同时避免led开关电压vf4的降低。例如,采用pecvd获得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渐变层时,特别的是第一层1091为含氮层时,底层1090为非含氮化合物。例如,底层1091为氧化物,例如氧化硅。更佳的,底层1091可以采用与折射率渐变层相同的工艺制作。底层1090的折射率为氧化硅时,底层的折射率将低于折射率渐变层,氧化硅的折射率低于1.5,为1.48左右。对于低折射率的底层来说,较佳的底层1090的厚度至少为10nm,但是不超过80nm。超过这个厚度,底层1090与透明导电层或半导体发光序列层之间的较大折射率差异会导致光透射减弱,反射率上升,出光光效降低。

本发明的绝缘透光层109覆盖在透明导电层107上以及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侧壁周围,一方面,其包括的折射率渐变层为折射率逐渐降低的多层薄膜,并且折射率渐变层的折射率低于透明导电层107的折射率,可有效避免有源层发出的光线从半导体层直接入射到现有的常见使用的二氧化硅层(折射率约为1.44)时折射率发生较大的变化,减小有源层发出的光线在绝缘透光层109与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出光面之间的界面上被反射的比例,从而减少光在传输路径上的损耗,提高发光二极管出光效率,同时避免由于光损耗而产生热量,进而避免温度升高,影响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个方面,为了保证绝缘透光层不会对透明导电层的透光性以及vf4产生影响,本发明绝缘透光层还包括一个底层,该底层能够对透明导电层进行有效保护,防止折射率渐变层的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对透明导电层的表面进行破坏,透光率降低。该折射率渐变层的第一层为含氮层时,较佳的,底层为不含氮层,例如氧化硅,由于该底层的折射率与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差异较大,因此底层的厚度较佳的不高于80nm。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正装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适用于制作图1~2所示的发光二极管。该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1:在衬底上依次形成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p型半导体层。衬底为蓝宝石。具体的可以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mocvd)技术在衬底上依次生长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p型半导体层。

衬底上生长n型半导体层之前,还可以包括缓冲层,例如氮化镓。

步骤2:在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延伸至n型半导体层的凹陷。凹陷的底部为n型半导体层。

可通过光罩图形工艺结合干法蚀刻工艺形成凹陷。

步骤3:在p型半导体层形成透明导电层。

可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p型半导体层上和凹陷内形成透明导电层,然后通过光罩图形工艺结合干法蚀刻工艺去除凹陷底部和侧壁上的透明导电层。

通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形成透明导电层,得到的透明导电层的致密度比较高,且透明导电层的电流扩展效果较好,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较低。

可选的,在形成透明导电层之前还包括在p型半导体层上或者n型半导体层上形成电流阻挡层。

步骤4:在p型半导体层上设置p型电极,并在凹槽内的n型半导体层上设置n型电极。n型电极和p型电极分别包括电极焊盘和电极线。

n型电极要么形成为部分与电流阻挡层接触且部分与n型半导体层接触,要么完全与n型半导体层接触。p型半导体层形成为部分接触p型半导体层、部分接触电流阻挡层以及部分接触透明导电层。

步骤5:在凹陷内的n电极上以及凹陷内侧壁、透明导电层上和半导体层的外侧壁形成绝缘透光层,然而通过光罩结合蚀刻工艺使n电极和p电极的焊盘露出至少部分顶面。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透光层包括底层、渐变层第一层和渐变层第二层。

底层采用氧化硅,渐变层第一层采用氮化硅,渐变层第二层采用氧化铝。可采用等离子体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或者ald工艺工艺制作底层、渐变层第一层和渐变层第二层。其中氧化硅的气源是硅烷、一氧化二氮和氮气。氮化硅的气源是氨气、硅烷和氮气。氧化铝使用ibad的方式沉积,使用的原材料为氧化铝。还可以使用ald制备氧化铝,使用三甲基铝、水或者臭氧。

底层1090的厚度为1~80nm。第一层1091的厚度为10~300nm,第二层1092的厚度为10~300nm。

该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减薄衬底;在衬底的第二表面形成反射层,衬底设置反射层的表面与衬底设置半导体发光序列层的表面相反;最后对进行划片和裂片,得到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发光二极管。

本实施例同时提供一种将前面提及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密封形成封装体。如图4所示,

所述封装体包括封装基板300、发光二极管和密封树脂304。

所述的封装基板300上包括发光二极管安装区域303和发光二极管的两电极连接区域301、302,所述的封装基板300可以是平面基板或者杯状的基板。

所述的密封树脂304覆盖住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面,并且密封树脂304与绝缘透光层之间接触,密封树脂304的折射率低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绝缘透光层109的最外层的折射率,由此可以避免半导体发光序列层射出的光线从绝缘透光层射出到密封树脂的表面时折射率发生较大的变化,可进一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出光效率,同时避免由于光子损耗而产生热量,进而避免温度升高影响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密封树脂304的折射率范围为1.4~1.55,较佳的为有机硅树脂。

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光效率以及vf4值测试,并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进行比较,表一中列举的亮度提升比例和vf4值提升值都是与传统的采用单层氧化硅作为绝缘透光层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以及vf4值进行比较并换算获得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作为实施例一,除了绝缘透光层不一样,其它的形成条件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基本相同,表一中列举的实施例一的发光二极管的绝缘透光层为三层,底层为氧化硅、第一层为氮化硅、第二层为氧化铝,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的绝缘透光层为氧化硅,并且分别将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均采用有机硅树脂进行密封后的亮度进行测试。

如表一,相对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在密封前亮度提升了0.9%,经过有机硅树脂密封后亮度提升了3.1%。对于未被密封树脂密封的发光二极管来说,光从绝缘透光层射出后直接进入空气,由于空气和绝缘透光层之间的折射率差异较大,导致光进入空气之前因为反射而有部分光损失,导致最终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提升不明显。然而当发光二极管被相较于绝缘透光层更低的密封树脂密封后,光从绝缘透光层进入密封树脂后再进入空气,密封树脂作为折射率过渡层,提升了光直接输出,而降低了反射比例,提升了最终的出光光效。并且vf4值有所提升。

表一

对比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发光二极管,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绝缘渐变层仅包括第一层1091和第二层1092,取消了底层1090的设计。如表一所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相对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降低了9.54%,经过有机硅树脂密封后的亮度降低了4.04%。且vf4会降低0.170v,可见,底层1090有效改善了透明导电层107的透光性,提升了最终发光二极管的亮度且同时极大的提升了vf4。

对比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绝缘透光层仅包括第二层1092,取消了底层1090和渐变层第一层1091的设计,渐变层第二层1092是氧化铝。如表一所示,发光二极管的亮度降低了0.03%,经过有机硅树脂密封后的亮度提升了0.43%。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半导体发光元件可通过包封密封树脂密封,例如制作成封装体,通过对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绝缘透光层进行改进,可以提高采用密封树脂的封装体的光效,并且改善小电流下的vf4,提升可靠性。

本发明的封装体可以进一步做成发光装置,例如白光照明装置、背光显示装置、rgb显示装置、车灯、闪光灯、投影灯、舞台灯、紫外杀菌或者灯丝灯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