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90023发布日期:2022-04-23 17:2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线圈部件,存在日本特开2017-188568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线圈部件。该线圈部件具备具有卷芯部的铁芯与卷绕于上述卷芯部并包含多个线材的线圈。上述线圈具有上述多个线材相互绞合而成的绞线部,上述绞线部包含在上述卷芯部上连续地卷绕多匝而成的第1层与同上述第1层连续并在上述第1层上卷绕多匝而成的第2层。
3.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17-188568号公报
4.然而,在以往的线圈部件中,在第2层中,全部的邻接的匝相互接触。另外,各匝由绞线部构成,从而在绞线部中,在绞合的2个线材之间容易产生膨胀。因此,存在产生邻接的匝相互干涉,而使第2层的各匝不配置于第1层上的规定位置的“卷绕错位”之类的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卷绕错位的线圈部件。
6.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线圈部件具备:
7.铁芯,其具有卷芯部;以及
8.线圈,其卷绕于上述卷芯部,包含多个线材,
9.上述线圈具有上述多个线材相互绞合而成的绞线部,
10.上述绞线部形成包含在上述卷芯部上连续地卷绕多匝而成的第1层与同上述第1层连续并在上述第1层上卷绕多匝而成的第2层的迭绕区域,
11.在第2层中,邻接的匝至少存在1组,
12.全部的组的邻接的匝中的至少1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
13.这里,迭绕区域是指,在第1层上层叠有第2层且绞线部堆叠的区域。另外,邻接的匝是指,在第2层例如由第(p-1)匝、第p匝以及第(p+1)匝(p:自然数)这3个匝构成的情况下,第(p-1)匝与第p匝的组以及第p匝与第(p+1)匝的组。即,在该情况下,邻接的匝存在2组。
14.根据本发明的线圈部件,在第2层中,至少1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因此能够抑制卷绕错位。另外,至少1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因此匝间的杂散电容减少,从而能够提高模式转换特性。
15.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16.上述卷芯部在轴向具有第1端与第2端,
17.上述第1层的绞线部从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卷绕,
18.上述第2层的绞线部从上述第2端朝向上述第1端卷绕。
19.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2层不骑在将第1层与第2层连接的返回线上,因此能够更加
有效地抑制卷绕错位。另外,能够减少第2层的第1匝与第1层之间的杂散电容。
20.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将上述第1层的最终匝设为第n匝(n:5以上的自然数)时,上述第2层的第1匝配置于第(n-k)匝(k:满足1≤k≤n-4的自然数)与第(n-k-1)匝之上。
21.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2层的第1匝配置于离开第1层的最终匝的位置,因此即便在第2层的第1匝向比所希望的位置靠第1层的最终匝侧错位并卷绕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向卷芯部上掉落。
22.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2层的第1匝配置于作为上述第1层的最终匝的第t匝(t:4以上的自然数)与第(t-1)匝之上。
23.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1层的最终匝的匝序数与第2层的第1匝的匝序数相近,因此能够更加减少杂散电容。
24.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25.上述卷芯部在轴向具有第1端与第2端,
26.上述第1层的绞线部从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卷绕,
27.上述第2层的绞线部从上述第1端朝向上述第2端卷绕。
28.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不存在从第2层的最终匝引出的引出线爬在第2层上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因引出线按压第2层而导致的卷绕混乱。
29.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绞线部的最终匝卷绕在上述卷芯部上。
30.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与从第2层的最终匝直接布线于电极的情况比较,能够抑制绞线部的最终匝的卷绕松弛。
31.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绞线部的最终匝以及与上述最终匝连续的匝卷绕在上述卷芯部上。
32.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绞线部的最终匝附近的卷绕松弛。
33.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迭绕区域沿着上述卷芯部的轴向存在多个。
34.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更加减少第1层与第2层之间的杂散电容。
35.另外,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全部的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
36.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卷绕错位。另外,杂散电容更加减少,从而能够更加提高模式转换特性。
37.根据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线圈部件,能够抑制卷绕错位。
附图说明
38.图1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从下表面侧观察的简要立体图。
39.图2a是z扭绞的绞线部的放大图。
40.图2b是s扭绞的绞线部的放大图。
41.图3a是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简要仰视图。
42.图3b是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简要剖视图。
43.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简要剖视图。
44.图5是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简要剖视图。
45.图6是第4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简要剖视图。
46.【附图标记的说明】
47.1、1a、1b、1c

线圈部件;10

铁芯;11

第1凸缘部;12

第2凸缘部;13

卷芯部;15

板部件;20

线圈;21

第1线材;22

第2线材;25

绞线部;31~34

第1电极部~第4电极部;b

迭绕区域;b1

第1迭绕区域;b2

第2迭绕区域;d1

返回线;d2

引出线;l1

第1层;l2

第2层。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根据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49.(第1实施方式)
50.图1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从下表面侧观察的简要立体图。如图1所示,线圈部件1具备:铁芯10、卷绕于铁芯10的线圈20、设置于铁芯10并供线圈20电连接且成为外部端子的第1电极部31、第2电极部32、第3电极部33、第4电极部34以及安装于铁芯10的板部件15。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简化表示线圈20。线圈20的详细在后述的图3a以及图3b中进行说明。
51.铁芯10具有:呈沿既定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供线圈20卷绕的卷芯部13、设置于卷芯部13延伸的方向(轴向)的第1端并向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第1凸缘部11以及设置于卷芯部13延伸的方向(轴向)的第2端并向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第2凸缘部12。作为铁芯10的材料,例如优选铁素体的烧结体、含有磁性粉末的树脂的成型体等的磁性体,也可以是氧化铝、树脂等的非磁性体。与卷芯部1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卷芯部13的横截面可以是四边形形状,也可以是其他的多边形形状,也可以是圆状、椭圆状、将它们适当地组合而得的形状。此外,以下,将铁芯10的下表面设为安装于安装基板的面,将铁芯10的与下表面相反一侧的面设为铁芯10的上表面。
52.第1凸缘部11具有:朝向卷芯部13侧的内表面111、朝向与内表面111相反一侧的外表面112、将内表面111与外表面112连接的下表面113、朝向与下表面113相反的一侧的上表面114以及将内表面111与外表面112连接并将下表面113与上表面114连接的2个侧面115。相同地,第2凸缘部12具有:朝向卷芯部13侧的内表面121、朝向与内表面121相反的一侧的外表面122、下表面123、上表面124以及2个侧面125。第2凸缘部12的下表面123、上表面124、侧面125分别朝向与第1凸缘部11的下表面113、上表面114、侧面115相同的方向。此外,下表面、上表面是说明上的下上,实际也可以不与铅垂方向的下方、上方对应。
53.板部件15通过粘合剂安装于第1凸缘部11的上表面114与第2凸缘部12的上表面124。对于板部件15而言,例如,长度约为3.2mm,宽度约为2.5mm,厚度约为0.7mm。板部件15的材料例如与铁芯10相同。铁芯10与板部件15在均为磁性体时构成闭磁路,从而电感的取得效率提高。
54.第1凸缘部11在下表面113侧具有2个腿部,在一个腿部设置有第1电极部31,在另一个腿部设置有第2电极部32。第2凸缘部12在下表面123侧具有2个腿部,在位于与设置有第1电极部31的腿部相同一侧的一个腿部设置有第3电极部33,在位于与设置有第2电极部32的腿部相同一侧的另一个腿部设置有第4电极部34。如图1所示,下表面113、下表面123分别是指从腿部的下表面部分通过腿部之间的股部的斜面部分并包含股部的下表面部分的
部分。第1电极部31、第2电极部32、第3电极部33以及第4电极部34中至少一者也可以具有端面部与底面部。也可以是,端面部形成于第1凸缘部11的外表面112及/或第2凸缘部12的外表面122,包含nicr层、nicu层、cu层、ni层以及sn层。底面部形成于第1凸缘部11的下表面113及/或第2凸缘部12的下表面123。也可以是,端面部与底面部连接,包含ag层、cu层、ni层以及sn层。此外,以下,在将第1电极部31、第2电极部32、第3电极部33以及第4电极部34集中说明的情况下,存在记载为电极部31~34的情况。
55.线圈20包含卷绕于卷芯部13的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即,线圈20的线圈轴线与卷芯部的轴向一致。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例如是由铜等金属(例如,导体直径:φ0.020mm~φ0.080mm)构成的导线被由聚氨基甲酸乙酯、酰亚胺改性聚氨酯、聚酯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被膜覆盖的附带绝缘被膜的导线。第1线材21的一端与第1电极部3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3电极部33电连接。第2线材22的一端与第2电极部32电连接,另一端与第4电极部34电连接。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与电极部31~34例如通过热压接、钎焊、熔接等连接。
56.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相对于卷芯部13向相同方向卷绕。由此,在线圈部件1中,若向第1线材21与第2线材22输入差动信号等反向信号,则由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产生的磁通相互抵消,从而作为电感器的作用减弱,进而使该信号通过。另一方面,若向第1线材21与第2线材22输入外来噪声等同相信号,则由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产生的磁通相互增强,从而作为电感器的作用增强,进而遮挡该噪声的通过。因此,线圈部件1作为使差动信号等的差模的信号的通过损失降低并且使外来噪声等的共模的信号衰减的共模扼流线圈发挥功能。
57.线圈部件1在安装于安装基板时,第1凸缘部11的下表面以及第2凸缘部12的下表面与安装基板对置。此时,卷芯部13从第1端向第2端延伸的方向平行于安装基板的主面。即,线圈部件1是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的线圈轴线与安装基板平行的卧式绕线型。
58.线圈20具有第1线材21以及第2线材22相互绞合而成的绞线部25。图2a与图2b是绞线部25的放大图。图2a表示z扭绞的绞线部25a,图2b表示s扭绞的绞线部25b。z扭绞的绞线部25a的扭绞方向与s扭绞的绞线部25b的扭绞方向为相反方向。如图2a与图2b所示,绞线部25是第1线材21与第2线材22相互绞合而成的部分。在绞线部25中,2根线材之间的相对的差异(线路长、杂散电容的偏差等)变小,因此在线圈部件1内差模信号被转换成共模信号并输出或者被反过来转换并输出等模式转换输出减少,从而能够使模式转换特性变得良好。此外,在图2a与图2b的绞线部25中,第1线材21与第2线材22密接并绞合,但可以存在彼此的间隔空开的位置,也可以整体上保持间隔空开的状态进行绞合。在线圈部件1中,将线圈20卷绕于卷芯部13的区域大致成为绞线部25。此外,绞线部25的扭绞方向可以是z扭绞,也可以是s扭绞,也可以如后所述使z扭绞与s扭绞混合存在。
59.图3a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简要仰视图。如上所述,线圈20卷绕于卷芯部13,第1线材21的一端与第1电极部31电连接,另一端与第3电极部33电连接。另外,第2线材22的一端与第2电极部32电连接,另一端与第4电极部34电连接。在将线圈20卷绕于卷芯部13的区域,构成有第1线材21与第2线材22相互绞合而成的绞线部25。此外,在图3a中,为了简化,利用单线表示绞线部25。另外,在图3a中,为了方便,对后述的成为第2层的部分的绞线部25标注斜线。
60.图3b是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的简要剖视图。图3b是表示从卷芯部13的第1端131至第2端132沿着卷芯部13的轴向的线圈20以及卷芯部13的剖面的局部的图。在图3b中,为了简化,利用单线表示绞线部25,其剖面利用单一的圆形表现。另外,在图3b中,利用数字表示从线圈20的卷芯部13的第1端131侧开始计数的匝序数。匝序数不是从接近第1凸缘部11的匝开始按顺序计数的编号,而是线圈的卷绕的顺序的编号。在线圈部件1中,绞线部25从卷芯部13的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第1匝至第24匝合计24匝。
61.如图3b所示,线圈20的绞线部25具有包含在卷芯部13上连续地卷绕多匝而成的第1层(在图3b中,由附图标记l1表示,以下相同)与同第1层连续并在第1层之上卷绕多匝而成的第2层(在图3b中,由附图标记l2表示,以下相同)的迭绕区域b。
62.迭绕区域b的第1层直接卷绕于卷芯部13,第2层直接卷绕于第1层之上。若具体地叙述,则在迭绕区域b中,第1层由在卷芯部13上连续地卷绕的第1匝至第18匝这18匝构成,第2层同第1层的第18匝连续,并由配置于第1层的第16匝与第17匝之上的第19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13匝与第14匝之上的第20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8匝与第9匝之上的第21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5匝与第6匝之上的第22匝以及配置于第1层的第2匝与第3匝之上的第23匝构成。
63.这里,在线圈部件1中,在迭绕区域b的第2层中,邻接的匝至少存在1组。在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的情况下,邻接的匝存在第19匝与第20匝的第1组、第20匝与第21匝的第2组、第21匝与第22匝的第3组以及第22匝与第23匝的第4组的合计4组。另外,全部的组的邻接的匝中的至少1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分离”意味着邻接的匝中的各自的线材遍及匝整体互不接触。在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的情况下,第1组~第4组的全部的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即,第1组的邻接的匝(第19匝与第20匝)具有2匝大小的间隔相互分离,第2组的邻接的匝(第20匝与第21匝)具有4匝大小的间隔相互分离,第3组的邻接的匝(第21匝与第22匝)具有2匝大小的间隔相互分离,第4组的邻接的匝(第22匝与第23匝)具有2匝大小的间隔相互分离。
64.根据上述线圈部件1,在第2层中,至少1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由此,邻接的匝互不干涉,因此能够抑制卷绕错位。另外,至少1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因此在分离的邻接的匝中,匝间的杂散电容减少,从而能够提高模式转换特性。特别是,如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那样,在第2层中,全部的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由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卷绕错位。另外,杂散电容更加减少,从而能够更加提高模式转换特性。另外,如图3b所示,邻接的匝有效地发挥卷绕错位抑制的效果,因此优选具有1匝大小以上的间隔相互分离。
65.另外,在线圈部件1中,如图3b所示,第1层的绞线部25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2端132朝向第1端131卷绕。由此,与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的情况比较,第2层不骑在将第1层与第2层连接的返回线d1上,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卷绕错位。另外,第2层不骑在返回线d1上,因此能够减少返回线d1被压坏而导致的线间短路风险。返回线d1是将第1层的最终匝(第18匝)与第2层的最初的匝(第19匝)连接,并使该最初的匝从该最终匝向卷绕开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1端131侧)返回的绞线部。另外,与第2层的绞线部25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的情况比较,由于第2层的第1匝(第19匝)的匝序数与该第1匝所接触的第1层的匝(第16匝以及第17匝)的匝序数相近,所以能够减少第2层的第1匝与第1层之间的杂散电容。
66.另外,在线圈部件1中,在将第1层的最终匝设为第n匝(n:5以上的自然数)时,第2
层的第1匝配置于第(n-k)匝(k:满足1≤k≤n-4的自然数)与第(n-k-1)匝之上。在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的情况下,第1层的最终匝为第18匝,因此n=18。而且,在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的情况下,作为满足1≤k≤n-4(=14)的自然数,采用k=1。即,第2层的第1匝亦即第19匝配置于作为第(n-k)匝的第17匝与作为第(n-k-1)匝的第16匝之上。由此,第2层的第1匝配置于离开第1层的最终匝的位置,因此即便在第2层的第1匝向比所希望的位置靠第1层的最终匝侧错位并卷绕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向卷芯部13上掉落。
67.此外,第2层的第1匝也可以配置于作为第1层的最终匝的第t匝(t:4以上的自然数)与第(t-1)匝之上。若参照图3b进行说明,则第2层的第1匝(第19匝)也可以配置于作为第1层的最终匝的第18匝与第17匝之上。由此,由于第1层的最终匝的匝序数与第2层的第1匝的匝序数相近,所以能够更加减少杂散电容。
68.另外,在线圈部件1中,第2层的最终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m匝(m:满足2≤m≤n-2的自然数)与第(m+1)匝之上。在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的情况下,作为满足2≤m≤n-2(=16)的自然数,采用m=2。即,作为第2层的最终匝的第23匝配置于作为第m匝的第2匝与作为第(m+1)匝的第3匝之上。由此,第2层的最终匝配置于离开第1层的第1匝的位置,因此,即便在第2层的最终匝向比所希望的位置靠第1层的第1匝侧错位并卷绕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向卷芯部13上掉落。但是,第2层的最终匝也可以配置于第1层的第1匝与第2匝之上。
69.另外,在线圈部件1中,绞线部25的最终匝卷绕于卷芯部13上。在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的情况下,作为绞线部25的最终匝的第24匝卷绕于卷芯部13上。由此,与从第2层的最终匝(第23匝)引出的引出线d2直接布线于第3电极部33与第4电极部34的情况比较,能够抑制绞线部25的最终匝的卷绕松弛。引出线d2是将第2层的最终匝与卷绕于卷芯部13上的匝连接,并将卷绕于该卷芯部13上的匝从该最终匝向卷绕结束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第2端132侧)引出的绞线部。
70.若具体地叙述,则在引出线d2从第2层的最终匝(第23匝)直接布线于第3电极部33与第4电极部34的情况下(即,不存在第24匝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成为绞线部25的最终匝的第23匝的卷绕松弛。另一方面,如图3b所示的线圈部件1那样,成为绞线部25的最终匝的第24匝卷绕于卷芯部13上,由此能够抑制第24匝的卷绕松弛,并且也能够抑制第23匝的卷绕松弛。
71.另外,如图3b所示,绞线部25的最终匝(第24匝)优选离开迭绕区域b配置。由此,绞线部25的最终匝与迭绕区域b互不干涉,能够更加抑制卷绕错位。
72.优选,绞线部25的最终匝以及与最终匝连续的匝也可以卷绕于卷芯部13上。若参照图3b进行说明,则例如作为绞线部25的最终匝的第24匝以及作为与第24匝连续的匝的第23匝与第22匝也可以卷绕于卷芯部13上。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绞线部25的最终匝附近的卷绕松弛。
73.(第2实施方式)
74.图4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2实施方式的简要剖视图。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2层中的匝的行进方向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从而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75.如图4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a中,在迭绕区域b中,第1层由在卷芯部13上连续地卷绕的第1匝至第18匝这18匝构成,第2层同第1层的第18匝连续,并由配置于第1
层的第2匝与第3匝之上的第19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5匝与第6匝之上的第20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8匝与第9匝之上的第21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13匝与第14匝之上的第22匝以及配置于第1层的第16匝与第17匝之上的第23匝构成。根据以上的结构,在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a中,第1层的绞线部25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第2层的绞线部也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由此,不存在从第2层的最终匝(第23匝)引出的引出线d2爬在第2层上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引出线d2按压第2层而导致的卷绕混乱。
76.(第3实施方式)
77.图5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3实施方式的简要剖视图。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在具有多个迭绕区域这点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从而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78.如图5所示,在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b中,迭绕区域沿着卷芯部13的轴向存在多个。具体而言,线圈20的绞线部25具有2个迭绕区域b1、b2。第1迭绕区域b1以及第2迭绕区域b2从卷芯部13的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按顺序配置,邻接的迭绕区域相互分离。但是,第1迭绕区域b1以及第2迭绕区域b2也可以没有相互隔开间隔而紧密接触。
79.第1迭绕区域b1以及第2迭绕区域b2的第1层分别直接卷绕于卷芯部13,第2层直接卷绕于第1层上。若具体地叙述,则在第1迭绕区域b1中,第1层由在卷芯部13上连续地卷绕的第1匝至第9匝这9匝构成,第2层同第1层的第9匝连续,并由配置于第1层的第7匝与第8匝之上的第10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4匝与第5匝之上的第11匝以及配置于第1层的第1匝与第2匝之上的第12匝构成。在第2迭绕区域b2中,第1层由在卷芯部13上连续地卷绕的第13匝至第21匝的9匝构成,第2层同第1层的第21匝连续,并由配置于第1层的第19匝与第20匝之上的第22匝及配置于第1层的第15匝与第16匝之上的第23匝构成。第1迭绕区域的最终匝(第12匝)与第2迭绕区域b2的最初的匝(第13匝)由引出线d2连接。根据以上的结构,在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b中,第1层的绞线部25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2端132朝向第1端131卷绕。线圈部件1b具有多个迭绕区域,因此,与迭绕区域为一个的情况比较,第1层的各匝的匝序数与第2层的各匝的匝序数相近,从而能够更加减少第1层与第2层之间的杂散电容。
80.(第4实施方式)
81.图6是表示线圈部件的第4实施方式的简要剖视图。第4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在第2层中的匝的行进方向与具有多个迭绕区域这点不同。以下,对该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他的结构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从而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82.如图6所示,在第4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c中,迭绕区域沿着卷芯部13的轴向存在多个。具体而言,线圈20的绞线部25具有2个迭绕区域b1、b2。第1迭绕区域b1以及第2迭绕区域b2从卷芯部13的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按顺序配置,邻接的迭绕区域相互分离。但是,第1迭绕区域b1以及第2迭绕区域b2也可以没有相互隔开间隔而紧密接触。
83.第1迭绕区域b1以及第2迭绕区域b2的第1层分别直接卷绕于卷芯部13,第2层直接卷绕于第1层上。若具体地叙述,则在第1迭绕区域b1中,第1层由在卷芯部13上连续地卷绕的第1匝至第9匝的9匝构成,第2层同第1层的第9匝连续,并由配置于第1层的第1匝与第2匝之上的第10匝、配置于第1层的第4匝与第5匝之上的第11匝以及配置于第1层的第7匝与第8
匝之上的第12匝构成。在第2迭绕区域b2中,第1层由在卷芯部13连续地卷绕的第13匝至第21匝的9匝构成,第2层同第1层的第21匝连续,并由配置于第1层的第15匝与第16匝之上的第22匝及配置于第1层的第19匝与第20匝之上的第23匝构成。第1迭绕区域的最终匝(第12匝)与第2迭绕区域b2的最初的匝(第13匝)由引出线d2连接。根据以上的结构,在第4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c中,第1层的绞线部25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第2层的绞线部也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由此,从第2层的最终匝(第12匝以及第23匝)引出的引出线d2不会爬在第2层上,因此能够抑制引出线d2按压第2层而导致的卷绕混乱。另外,具有多个迭绕区域,因此与迭绕区域为一个的情况比较,第1层的各匝的匝序数与第2层的各匝的匝序数相近,从而能够更加减少第1层与第2层之间的杂散电容。
84.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设计变更。例如,也可以将第1实施方式至第4实施方式各自的特征点各种组合。
8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包含2根线材,但线圈只要包含多个线材即可,也可以形成3根以上。在该情况下,绞线部也不限定于将2根线材绞合而成的结构,也可以成为将3根以上的线材绞合而成的结构。
86.第1层与第2层各自中的匝的个数的增减是自由的。但是,匝的个数在第1层与第2层的每一个层中需要为多个。由此,在第2层中,邻接的匝至少存在1组。
8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层中,全部的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但也可以是至少1组的邻接的匝相互分离。
8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绞线部的最终匝卷绕于卷芯部上的结构,但也可以是绞线部的最终匝不卷绕于卷芯部上的结构,即从第2层的最终匝引出的线材直接布线于第3电极部33与第4电极部34的结构。
89.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以及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具有2个迭绕区域,但迭绕区域的个数不被特别地限定,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迭绕区域。另外,在各个迭绕区域中,第2层中的匝的行进方向也可以互不相同。例如,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在第1迭绕区域b1以及第2迭绕区域b2双方迭绕区域中,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2端132朝向第1端131卷绕,但也可以是,在第1迭绕区域b1中,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在第2迭绕区域b2中,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2端132朝向第1端131卷绕。或者,也可以是,在第1迭绕区域b1中,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2端132朝向第1端131卷绕,在第2迭绕区域b2中,第2层的绞线部从第1端131朝向第2端132卷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