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平安装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及其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4629发布日期:2022-06-08 06:3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平安装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及其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用于水平安装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及其电动汽车
1.本技术要求申请日为2020/09/17的中国专利申请202010981928.8的优先权。本技术引用上述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平安装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及其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3.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包设置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其中,固定式电池包一般是固定在车辆上,在充电时直接以车辆作为充电对象。而可换式的电池包一般通过活动安装的方式被固定在车辆的托架上,电池包可以被取下,以单独进行更换或充电操作,在更换下的电池包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在车辆上。
4.现有技术中,电池包的更换方式包括手动、自动等各种手段,不论哪一种手段,在电池安装与车辆的托架时,托架均需要将电池锁定在托架上。目前都采用在电池包的两侧边设置多个锁轴挂接在托架上锁基座的锁槽内,从而实现电池包与托架相连接,对于尺寸较宽的电池包,电池包中远离两侧或四周锁止位置的中间区域与电动汽车之间没有连接支撑,导致电池包的中间区域易发现下沉现象,从而造成电池包变形,抗震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尺寸较大的电池包安装到电动汽车上后,电池包的中间区域易下沉发生变形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水平安装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及其电动汽车。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一种用于水平安装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具有上盖和下箱体,所述上盖和下箱体之间设有电池模组,所述上盖安装有挂接件,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至与电动汽车底部的挂接座相对应的位置,并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挂接座内,使电池包挂接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内。
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挂接件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相配合,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挂接,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安装稳定性,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另一方面限制了电池包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尤其是远离两侧或四周锁止位置的中间区域的抗震性。且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节约使用成本。
9.较佳地,所述挂接件包括连接部和挂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上盖,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挂接部,所述挂接部位于所述上盖上方,所述挂接件通过所述挂接部挂接于所述挂接座内。
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挂接件通过连接部安装连接在电池包上,通过挂
接部挂接于挂接座内,保证了挂接的稳定性。
11.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连接于所述上盖,所述连接部的顶部具有连接孔,所述挂接部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且所述挂接部的两端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底部相配合连接。
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挂接部的两端将作用力在电池包的顶部,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挂接,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安装稳定性,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另一方面限制了电池包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同时,挂接部连接于连接部的连接孔内,实现分别加工制作,保证挂接部和连接部强度要求,不会变形,且加工快速。
13.较佳地,所述挂接部沿水平方向移动将所述电池包挂接于所述电动汽车的底部。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挂接部移动沿水平方向移动将电池包挂接于电动汽车的底部,实现了挂接件与电动汽车的底部的连接,同步连接固定,稳定性高。
15.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上盖,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挂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供所述挂接部贯穿并连接。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连接部通过第一连接部安装连接在上盖,通过第二连接部挂接于挂接座内,保证了挂接的稳定性。同时,使得连接部与挂接部分别加工制作,保证挂接部和连接部强度要求,不会变形,且加工快速。
17.较佳地,所述挂接部包括挂接轴,所述挂接轴与所述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挂接轴露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设有轴套。
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轴套减小摩擦,保证了挂接部和挂接座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挂接轴的两端受力均匀,提高电池包的稳定性。
19.较佳地,所述挂接轴的两端设有挡环,所述挡环设于所述轴套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所述挡环用于限制所述轴套脱离所述挂接轴。
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挡环具有阻挡作用,保证了轴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同时,结构简单,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21.较佳地,所述挂接轴的两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安装所述轴套。
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凹槽起到限制作用,进一步保证了轴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同时,通过凹槽使得轴套安装精度更高,且结构简单,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23.较佳地,所述挂接轴的中部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两端沿所述挂接轴的轴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表面。
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挂接轴通过凸起部穿过连接孔并与连接孔相连接,使得挂接轴与第二连接部安装连接非常方便,且稳定性高。
25.较佳地,所述挂接轴的两端面设有盲孔。
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盲孔具有定位作用,通过盲孔使得挂接轴安装稳定且精度高。
27.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自所述挂接部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2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延伸部具有限位作用,保证了挂接件沿既定
的方向移动而不会产生偏移错位现象,稳定性更高。
29.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顶部导向面和/或竖直导向面,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连接部进入所述挂接座内。
3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顶部导向面使得第二连接部在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先在挂接座内移动到位;通过竖直导向面使得第二连接部在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先在挂接座内移动到位;同时,顶部导向面和/或竖直导向面在移动的过程中保证了挂接件沿既定的方向移动而不会产生偏移错位现象,稳定性更高。
31.较佳地,所述顶部导向面和/或所述竖直导向面距离所述连接孔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半径。
3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顶部导向面和/或竖直导向面与连接孔之间的间距满足使用强度要求,保证了挂接件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挂接件的稳定性。
33.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安装面,以及位于所述安装面周边的侧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用于引导所述第二连接部进入所述挂接座内。
3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弧面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了挂接件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挂接座内,使电池包挂接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内,稳定性高。
35.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沿垂直于所述挂接部延伸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
3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便于连接孔的加工制作;同时,保证了挂接件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挂接件的稳定性。
37.较佳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底部具有第二弧面。
3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第二弧面起到加强作用,有效加强了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挂接件的稳定性。
39.较佳地,所述上盖和下箱体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挂接件连接于所述上盖和所述支撑结构。
4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将挂接件1与支撑结构相连接,从而有效加强了挂接件与电池包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安全稳定性高。
41.较佳地,所述挂接部自所述连接部向远离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凸起。
4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挂接部便于挂接,使用非常方便。
43.较佳地,所述挂接部自所述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凸起。
44.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有螺纹部,并通过所述螺纹部与所述上盖连接固定。
4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连接部通过螺纹部与上盖相连接,使得挂接件与上盖之间安装连接非常方便,且便于拆卸更换维护。
46.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具有自外壁向外延伸凸起的限位部,用于挂接件抵靠上盖。
4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限位部与上盖相互抵靠,使得连接部相对于上盖将不会再向下移动,保证了挂接件的精确安装。
48.较佳地,所述电池包包括侧壁部,所述侧壁部的至少两个侧面垂直设有锁轴,用于
将所述电池包锁定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内。
4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侧壁部通过锁轴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相连接,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两侧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
50.较佳地,所述下箱体包括底壁部和侧壁部,所述底壁部和上盖相对设置,所述侧壁部设于底壁部和上盖之间,所述侧壁部沿所述电池包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侧面垂直设有锁轴,用于将所述电池包锁定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内。
51.较佳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一锁止件和/或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锁止所述电池包至所述电动汽车上的螺栓式锁止机构,所述第二锁止件用于锁止所述电池包至所述电动汽车上的涨珠式锁止机构。
52.较佳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端电连接器,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包括:
53.安装侧,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通过所述安装侧安装至电池包上;所述电池包用于被安装至电动汽车上为所述电动汽车提供电源;
54.导电输出侧,所述导电输出侧设于电池包顶部,且被设置为以自下而上的方向与所述电动汽车的车端电连接器相连;
55.和/或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所述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用于与提供的冷却液的供液装置相连,从而将所述冷却液通入所述电池包内的液冷管路中,所述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包括:
56.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电池包上;以及
57.连接阀,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阀位于所述电池包内侧的一端与所述液冷管路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供液装置相连接,所述连接阀内部形成有可开闭的流通通道,并且所述流通通道的流通方向与所述电池包的平面方向相垂直,以在电池包以自下而上的方向安装至电动汽车后实现与电动汽车液冷管路的连通。
58.较佳地,所述电池端电连接器设于所述上盖,所述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设于上盖或下箱体的侧壁部。
59.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包以及电池安装部,所述电池安装部设于电动汽车底部,所述电池安装部包括挂接座,所述挂接座沿竖直方向挂接于所述挂接件。
6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挂接,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安装稳定性,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另一方面限制了电池包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尤其是远离两侧或四周锁止位置的中间区域的抗震性。
61.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6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63.通过挂接件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相配合,从而实现电池包与电动汽车挂接,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的连接点,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且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节约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6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池包安装于电池包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6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6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挂接件与挂接座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67.图4为图3的俯视图;
68.图5为图4沿b-b面的剖面图;
6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电池包的侧视图;
70.图7为图6沿b-b面的剖视图;
7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池包安装于电池包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7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电池包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73.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挂接件与挂接座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74.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的挂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75.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挂接座和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76.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挂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77.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挂接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79.实施例1
80.如图1-7所示,其中图1为电池包8安装于电动汽车底部的电池包安装部9上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8,电池包8具有上盖81和下箱体82,上盖81和下箱体82之间设有电池模组,上盖81安装有挂接件83,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至与电动汽车底部的挂接座91相对应的位置,并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挂接座91内,使电池包8挂接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91内。挂接件设置在上盖81中间区域,挂接件83设于电池包8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81.通过挂接件83沿竖直方向挂接于挂接座91内,增加了电池包8与电动汽车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挂接,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8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安装稳定性,另一方面限制了电池包8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8的抗震性。尤其是远离两侧或四周锁止位置的中间区域的抗震性。
82.在本实施例中,挂接件83包括连接部831和挂接部832,连接部831的一端安装于上盖81,连接部831的另一端连接挂接部832,挂接部832位于上盖81上方,挂接件83通过挂接部832挂接于挂接座91内。连接部831的外壁设有螺纹部8312,并通过螺纹部8312与上盖81连接固定。连接部831的外壁具有自外壁向外延伸凸起的限位部8311,用于挂接件83抵靠上盖81,限位部8311为螺母,套设于连接部831的螺纹部8312上。
83.在本实施例中,挂接部832自连接部831向远离连接部831的方向延伸凸起;挂接部832自连接部831沿水平方向凸起。挂接部832与连接部831垂直设置,挂接部832与连接部831一体成型,或挂接部832与连接部831可拆卸连接。连接部831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连接杆,挂接部832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挂接杆,挂接杆为圆柱状。挂接部832与挂接座91通过螺接、卡接、扣接、插接、勾接、榫接中的任一一种方式相互配合以实现电池包8挂接。
84.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8还包括第二安装座84,挂接件83通过第二安装座84安装于上盖81。第二安装座84设于上盖81与下箱体82之间。第二安装座84与上盖81通过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座84与下箱体82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座84与上盖81之间设有密封件。
8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84包括第三容置腔841,用于提供操作空间,和/或第四容置腔842,所述第四容置腔842用于容纳连接部831。第三容置腔841内设有卡圈843,用于限制挂接件83从第二安装座脱落。
86.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8包括侧壁部85,侧壁部85的至少两个侧面垂直设有锁轴86,用于将电池包8锁定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内。下箱体82包括底壁部和侧壁部85,底壁部和上盖81相对设置,侧壁部85设于底壁部和上盖81之间,侧壁部85沿电池包8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侧面垂直设有锁轴86,用于将电池包8锁定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内。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以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427514a中的锁止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锁止机构并不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具体结构为限,还可适用于其他底部换电方式的锁止机构。
87.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8还包括第一锁止件和/或第二锁止件,第一锁止件用于锁止电池包8至电动汽车上的螺栓式锁止机构,第二锁止件用于锁止电池包8至电动汽车上的涨珠式锁止机构。
88.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8上设有多个挂接件83,多个挂接件83至少一排呈直线;多个挂接件83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成一排挂接件83。
89.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8还包括设于上盖81的电池端电连接器87。
9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8还包括设于上盖81的电池端电连接器87。
91.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8还包括设于电池包8侧壁或上盖81上的液冷连接装置88。
92.采用本实施例中的挂接件83将电池包8挂接于挂接座91内,结构简单,和电池包8左右两侧的锁轴86在锁止机构中的锁止运动过程相配合,在完成锁轴86在锁止机构中锁定的同时,挂接件83到达挂接座91内的挂接点,并通过在上盖81的中间位置设置多个挂接件83,增加了电池包8与电动汽车底部的挂接,限制了电池包8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的抗震性。同时,采用从挂接座91的侧面挂接,挂接件83与挂接座91之间间隙配合,容错性好,灵活性好,允许电池包8在安装部有一定活动量,避免电池包8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过定位,导致相互作用力较大。
93.实施例2
94.如图8-11所示,其中图8为电池包8安装于电动汽车底部的电池包安装部9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安装部9,用于安装实施例1中的电池包8,设于电动汽车底部,电池包安装部9上设有挂接座91,与挂接件83配合,沿水平方向将电池包8挂接于电动汽车上。
95.在本实施例中,挂接座91的侧部911具有供挂接件83进入的侧开口9111,以及自侧开口9111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的挂接槽912,挂接件83沿竖直方向移动至与侧开口9111对应的第一位置,自第一位置沿水平方向进入挂接槽912内的挂接点。设置侧开口9111,便于在电池包8水平移动过程中使挂接件83进入挂接座91。
96.在本实施例中,侧部911包括位于开口9131上方的上侧部9112和位于开口9131下
方的下侧部9113,上侧部9112与挂接槽顶壁9123之间通过弧形导向面连接,下侧部9113与挂接槽底壁9121之间通过弧形导向面连接。通过导向面引导挂接部832进入挂接槽912内。下侧部9113相对挂接座91的底部倾斜设置,用于引导挂接件83到达与侧开口9111对应的第一位置。
97.在本实施例中,挂接件83具有连接部831和挂接部832,挂接部832设于连接部831顶部,挂接件83通过挂接部832挂接于挂接槽底壁9121上的挂接点。挂接槽912与挂接部832间隙配合,当挂接部832挂接于挂接槽底壁9121上的挂接点时,挂接部832与挂接槽顶壁9123的间隙大于0且小于0.1mm。挂接槽912还包括位于底壁9121和顶壁9123之间的侧壁9122,当挂接部832挂接于挂接槽底壁9121上的挂接点时,挂接部832与挂接槽侧壁9122之间的间隙大于2mm。挂接槽912还包括位于底壁9121和顶壁9123之间的侧壁9122,侧壁9122为弧形侧壁9122,弧形侧壁9122的顶部与顶壁9123相切,弧形侧壁9122的底部与底壁9121相切。挂接槽912的侧壁9122被设置成与圆柱状挂接杆相配合的形状。挂接座91具有与挂接槽912连通的容纳槽913,当挂接部832位于挂接槽912内的挂接点时,连接部831部分被容纳于容纳槽913内。当挂接部832挂接于挂接槽912内的挂接点时,连接部831与容纳槽913的间隙大于2mm。第二挂佳件与挂接座91之间间隙配合,便于挂接件83进入挂接座91内。容纳槽开口9131处具有导向面,用于引导连接部831进入容纳槽913内。
98.在本实施例中,挂接座91的顶部设有安装孔914,用于将挂接座91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底部。
99.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安装部9还包括快换支架92,快换支架92上设有锁止机构93,锁止机构93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开口9131槽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锁止槽,锁止槽用于供电池包8上的锁轴插入锁定,开口9131槽与锁止槽连通,锁轴沿竖直方向自开口9131槽进入锁止槽内,锁轴在锁止槽内的移动至锁定位置,挂接部832到达挂接槽912内的挂接点。快换支架92为环形或双侧条形。挂接座91设于底部设有锁止机构93的快换支架92侧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以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427514a中的锁止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锁止机构并不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具体结构为限,还可适用于其他底部换电方式的锁止机构。
100.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安装部还包括用于锁止电池包8于电动汽车上的螺栓式锁止机构93和涨珠式锁止机构93,螺栓式锁止机构93和涨珠式锁止机构93分别用于锁第一锁止件、第二锁止件。
101.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安装部9还包括设于电动汽车底部的车端电连接器94。
10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安装部9还包括设于电动汽车底部的电池端电连接器。
103.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安装部9还包括设于电动汽车底部的液冷管路连接装置。
104.实施例3
105.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其中图12为电池包上的挂接件2安装于电动汽车底部的电池包安装部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平安装至电动汽车上的电池包,电池包具有上盖和下箱体,上盖和下箱体之间设有电池模组,上盖安装有挂接件1,用于沿竖直方向移动至与电动汽车底部的挂接座2相对应的位置,并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挂接座2内,使电池包挂接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2内。
106.通过挂接件1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2相配合,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挂接,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安装稳定性,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另一方面限制了电池包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尤其是远离两侧或四周锁止位置的中间区域的抗震性。且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节约使用成本。
107.挂接件1设置在上盖中间区域。通过挂接件1挂接于挂接座2,从而对电池包的中间区域施加向上的作用力,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尤其是远离两侧或四周锁止位置的中间区域的抗震性。
108.在本实施例中,挂接件1包括连接部11和挂接部12,连接部11的一端安装于上盖,连接部11的另一端连接挂接部12,挂接部12位于上盖上方,挂接件1通过挂接部12挂接于挂接座2内。挂接件1通过连接部11安装连接在电池包上,通过挂接部12挂接于挂接座2内,保证了挂接的稳定性。
109.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挂接部12与电动汽车的底部通过螺接、卡接、扣接、插接、勾接、榫接中的任一一种方式相互配合以实现电池包挂接。也就是挂接部12与挂接座2通过螺接、卡接、扣接、插接、勾接、榫接中的任一一种方式相互配合以实现电池包挂接。
110.在本实施例中,挂接部12自连接部11向远离连接部11的方向延伸凸起。挂接部12自连接部11沿水平方向凸起。挂接部12与连接部11垂直设置,使得挂接部12便于挂接,使用非常方便。其中,挂接部12自连接部11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凸起,使得挂接件1受力均匀,挂接稳定性更高。
111.连接部11的外壁设有螺纹部111,并通过螺纹部111与上盖连接固定。连接部11通过螺纹部111与上盖相连接,使得挂接件1与上盖之间安装连接非常方便,且便于拆卸更换维护。
112.连接部11的外壁具有自外壁向外延伸凸起的限位部112,用于挂接件1抵靠上盖。通过限位部112与上盖相互抵靠,使得连接部11相对于上盖将不会再向下移动,保证了挂接件1的精确安装。
113.连接部11的底部连接于上盖,连接部11的顶部具有连接孔113,挂接部12穿设于连接孔113,且挂接部12的两端用于与电动汽车的底部相配合连接。挂接件1通过连接部11与上盖相连接,挂接部12的两端将作用力在电动汽车底部,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挂接,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安装稳定性,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另一方面限制了电池包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同时,挂接部12连接于连接部11的连接孔113内,实现分别加工制作,保证挂接部12和连接部11强度要求,不会变形,且加工快速。
114.挂接部12沿水平方向移动将电池包挂接于电动汽车的底部。电池包两侧的锁轴沿水平方向移动锁止的同时,使得挂接部12移动沿水平方向移动将电池包挂接于电动汽车的底部,实现了挂接件1与电动汽车的底部的连接,同步连接固定,稳定性高。
115.连接部11包括第一连接部114和第二连接部115,第一连接部114用于连接上盖,第二连接部115用于连接挂接部12,第二连接部115具有连接孔113,连接孔113用于供挂接部
12贯穿并连接。连接部11通过第一连接部114安装连接在上盖,通过第二连接部115挂接于挂接座2内,保证了挂接的稳定性。同时,第二连接部115通过连接孔113与挂接部12相连接,使得连接部11与挂接部12分别加工制作,保证挂接部12和连接部11强度要求,不会变形,且加工快速。其中,螺纹部111设于第一连接部114上,第一连接部114通过螺纹部111与上盖相连接。
116.挂接部12包括挂接轴121,挂接轴121与连接孔113固定连接,挂接轴121露出第二连接部115的两端设有轴套122。通过在挂接轴121露出第二连接部115的两端设置有轴套122,减小摩擦,保证了挂接部12和挂接座2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使得挂接轴121的两端受力均匀,提高电池包的稳定性。
117.挂接轴121的两端设有挡环123,挡环123设于轴套122远离第二连接部115的一侧,挡环123用于限制轴套122脱离挂接轴121。挡环123具有阻挡作用并用于限制轴套122脱离挂接轴121,保证了轴套122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同时,结构简单,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118.挂接轴121的两端设有凹槽1211,凹槽1211用于安装轴套122。轴套122将套在凹槽1211内,通过凹槽1211的内壁面以及挡环123同时对轴套122起到限制作用,进一步保证了轴套122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离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同时,通过凹槽1211使得轴套122安装精度更高,且结构简单,安装设置非常方便。
119.挂接轴121的中部具有凸起部1212,凸起部1212的两端沿挂接轴121的轴向延伸超出第二连接部115的表面。挂接轴121通过凸起部1212穿过连接孔113并与连接孔113相连接,使得挂接轴121与第二连接部115安装连接非常方便,且稳定性高。
120.挂接轴121的两端面设有盲孔1213。盲孔1213具有定位作用,通过盲孔1213使得挂接轴121安装稳定且精度高。
121.第二连接部115具有自挂接部12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延伸部。第二连接部115通过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将先进入至挂接座2内并在挂接座2内移动,通过延伸部具有限位作用,保证了挂接件1沿既定的方向移动而不会产生偏移错位现象,稳定性更高。
1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5具有顶部导向面1151和/或竖直导向面1152,用于引导第二连接部115进入挂接座2内。顶部导向面1151和/或竖直导向面1152具有导向以及限位作用,通过顶部导向面1151使得第二连接部115在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先在挂接座2内移动,保证了第二连接部115上的挂接部12移动到位;通过竖直导向面1152使得第二连接部115在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先在挂接座2内移动,保证了第二连接部115上的挂接部12移动到位;同时,顶部导向面1151和/或竖直导向面1152在移动的过程中保证了挂接件1沿既定的方向移动而不会产生偏移错位现象,稳定性更高。
123.顶部导向面1151和/或竖直导向面1152距离连接孔113中心的距离大于连接孔113的半径。使得顶部导向面1151和/或竖直导向面1152与连接孔113之间的间距满足使用强度要求,保证了挂接件1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挂接件1的稳定性。
124.第二连接部115具有相对设置的两安装面1153,以及位于安装面1153周边的侧面1154,安装面1153与侧面1154之间设有第一弧面1155,第一弧面1155用于引导第二连接部115进入挂接座2内。连接孔113将贯穿于两个安装面1153,通过第一弧面1155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了挂接件1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挂接座2内,使电池包挂接于电动汽车上的挂接座2
内,稳定性高。
125.第二连接部115沿垂直于挂接部12延伸方向延伸超出第一连接部114的表面。使得第二连接部115的侧面1154延伸出第一连接部114的表面,便于连接孔113的加工制作;同时,保证了竖直导向面1152距离连接孔113中心的距离大于连接孔113的半径,保证了挂接件1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挂接件1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5的形状呈扁平状,可以采用冲压方式加工制作。
126.第二连接部115与第一连接部114连接的底部具有第二弧面1156。通过第二弧面1156起到加强作用,有效加强了第二连接部115与第一连接部114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挂接件1的稳定性。
127.其中,第一连接部114靠近第二连接部115的部分设有向外延伸凸起的限位部112,限位部112的外径大于螺纹部111的外径,且限位部112位于螺纹部111的上方。
128.在本实施例中,上盖和下箱体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挂接件1连接于上盖和支撑结构。通过将挂接件1与支撑结构相连接,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高,从而有效加强了挂接件1与电池包的连接强度,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安全稳定性高。
129.实施例4
130.在本实施例4中,电池包包括侧壁部,侧壁部的至少两个侧面垂直设有锁轴,用于将电池包锁定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内。侧壁部通过锁轴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相连接,使得电池包的两侧实现连接支撑,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两侧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
131.下箱体包括底壁部和侧壁部,底壁部和上盖相对设置,侧壁部设于底壁部和上盖之间,侧壁部沿电池包长度方向的至少两个侧面垂直设有锁轴,用于将电池包锁定于电动汽车上的锁止机构内。本实施例中的锁止机构以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427514a中的锁止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锁止机构并不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具体结构为限,还可适用于其他底部换电方式的锁止机构。
132.挂接件1设于电池包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挂接件1将对电池包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施加向上的作用力,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
133.电池包上设有多个挂接件1,多个挂接件1至少一排呈直线。通过多个挂接件1与电动汽车底部的挂接座2相挂接,进一步增加了对电池包的中间区域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进一步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
134.多个挂接件1通过一连接件连接成一排挂接件1。通过连接件连接多个挂接件1,避免挂接件1的自身转动而导致位置变化,稳定性更高。
135.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还包括第一锁止件和/或第二锁止件,第一锁止件用于锁止电池包至电动汽车上的螺栓式锁止机构,第二锁止件用于锁止电池包至电动汽车上的涨珠式锁止机构。
136.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端电连接器,电池端电连接器包括安装侧和导电输出侧,电池端电连接器通过安装侧安装至电池包上;电池包用于被安装至电动汽车上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源;导电输出侧设于电池包顶部,且被设置为以自下而上的方向与
电动汽车的车端电连接器相连。
137.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包还包括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用于与提供的冷却液的供液装置相连,从而将冷却液通入电池包内的液冷管路中,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包括安装座和连接阀,安装座设置在电池包上;连接阀固定于安装座上,连接阀位于电池包内侧的一端与液冷管路相连接,另一端用于与供液装置相连接,连接阀内部形成有可开闭的流通通道,并且流通通道的流通方向与电池包的平面方向相垂直,以在电池包以自下而上的方向安装至电动汽车后实现与电动汽车液冷管路的连通。
138.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池端电连接器设于上盖,电池端液冷连接装置设于上盖或下箱体的侧壁部。
139.实施例5
140.在本实施例5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电池包以及电池安装部,电池安装部设于电动汽车底部,电池安装部包括挂接座2,挂接座2沿竖直方向挂接于挂接件1。挂接件1沿竖直方向挂接于挂接座2内,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底部竖直方向上的挂接,一方面增加了电池包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安装稳定性,避免了电池包因尺寸过大导致中间区域下沉而发生变形,另一方面限制了电池包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电动汽车的运动,提高了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包的抗震性,尤其是远离两侧或四周锁止位置的中间区域的抗震性。且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节约使用成本。
141.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