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8850发布日期:2022-07-13 05:1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2.连接器是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考虑到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间连接的可靠性,以避免连接器插头和连接器插座在使用过程中因振动等因素而脱离,所以在连接器上设置一个卡扣式连接器来实现锁紧以防出现松脱的现象。
3.现有的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在使用中不带有卡扣结构连接的不可靠,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1032606.8公开的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现有的连接器中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都是直接卡合连接在一起,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插头之间会发生松动,从而逐渐发生脱离,造成电器设备失效,从而影响连接器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以解决技术中不带有卡扣结构连接的不可靠的问题,现有的连接器中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都是直接卡合连接在一起,连接器插座和连接器插头之间会发生松动,从而逐渐发生脱离,造成电器设备失效,从而影响连接器的安全使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插孔和连接插杆,所述连接器插座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块,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器插头的左侧连接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插杆,所述连接端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卡块,所述轴承座的左侧连接限位块。
6.优选的,所述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之间相互平行,使得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能够相互卡合连接。
7.优选的,所述防滑块设置有2个,所述防滑块关于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之间相互垂直,使得防滑块能够便于拿捏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
8.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孔与连接插杆之间为相互卡合连接,所述连接插孔的内径大于连接插杆的外径,所述连接端的外径等于连接器插座的内径,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卡槽,使得连接插孔与连接插杆便于卡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有2个,所述卡槽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卡槽关于连接器插座之间相互中心对称,使得卡槽能够放置卡块。
10.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卡块设置有2个,所述卡块关于连接器插头之间相互中心对称,所述卡块的下方连接有弹簧,使得卡槽与卡块能够保证连接插孔与连接插杆连接的牢固性。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设置有2个,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两个轴承座之间的距离,
所述限位块与轴承座之间相互垂直,使得限位块能够避免卡块大幅度转动。
12.优选的,所述弹簧设置有2个,所述弹簧关于连接器插头之间相互中心对称,使得弹簧能够使得卡块便于调节。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通过卡块与卡槽的设置,卡槽与卡块之间为卡扣结构,由于便于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连接后卡接,使得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卡接安装更为稳固,使得连接器使用时更加安全,由此使用时不会出现松脱异常,能抵抗因为电器振动与人为等因素而造成的松动,避免因松动而造成电器设备失效的状况;
15.2、当需要拆开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时,由于弹簧具有弹性作用,所以只需要按压连接器插头前后两端的卡块,可便可拉拽脱开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的连接,实现了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头的快速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插孔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与连接器插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插座与连接器插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连接器插座;2、防滑块;3、连接器插头;4、连接插孔;5、卡槽;6、连接端;7、连接插杆;8、轴座;9、卡块;10、限位块;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座1、连接器插头3、连接插孔4和连接插杆7,连接器插座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块2,连接器插座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器插头3,连接器插座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插孔4,连接器插头3的左侧连接有连接端6,连接端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插杆7,连接端6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8,轴承座8之间设置有卡块9,轴承座8的左侧连接限位块10。
25.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之间为卡合连接,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平行,防滑块2设置有2个,防滑块2关于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垂直,连接插孔4与连接插杆7之间为相互卡合连接,连接插孔4的内径大于连接插杆7的外径,连接端6的外径等于连接器插座1的内径,连接器插座1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卡槽5。
26.卡槽5设置有2个,卡槽5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卡槽5关于连接器插座1之间相互中心对称,卡块9与卡槽5之间为卡合连接,卡块9设置有2个,卡块9关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中心对称,卡块9的下方连接有弹簧11,限位块10设置有2个,限位块10的直径大于两个轴承座8之间的距离,限位块10与轴承座8之间相互垂直,弹簧11设置有2个,弹簧11关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中心对称。
27.本实用工作原理:
28.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当需要连接电源时,只需将连接器插头3插在连接器插座1上即可通电,而当需要连接安装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时,将连接端6内部的连接插杆7对准连接器插座1内部的连接插孔4处用力按压便可实现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的卡合连接;
29.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本装置时,当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进行卡合连接时,连接器插头3前后两端的卡块9相对应卡合在连接器插座1的卡槽5内部进行卡合,通过卡扣式结构实现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的快速插拔安装,插接后由卡块9与卡槽5的卡扣锁式锁紧,由于弹簧11具有弹性作用,通过按压卡块9可拉拽脱开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的连接,由此能够避免避免人为误操作、绊到或拉到连接器插头3而导致脱落落等风险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座(1)、连接器插头(3)、连接插孔(4)和连接插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座(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块(2),所述连接器插座(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器插头(3),所述连接器插座(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插孔(4),所述连接器插头(3)的左侧连接有连接端(6),所述连接端(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插杆(7),所述连接端(6)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之间设置有卡块(9),所述轴承座(8)的左侧连接限位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块(2)设置有2个,所述防滑块(2)关于连接器插座(1)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孔(4)与连接插杆(7)之间为相互卡合连接,所述连接插孔(4)的内径大于连接插杆(7)的外径,所述连接端(6)的外径等于连接器插座(1)的内径,所述连接器插座(1)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卡槽(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设置有2个,所述卡槽(5)呈矩形结构设计而成,所述卡槽(5)关于连接器插座(1)之间相互中心对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9)与卡槽(5)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卡块(9)设置有2个,所述卡块(9)关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中心对称,所述卡块(9)的下方连接有弹簧(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0)设置有2个,所述限位块(10)的直径大于两个轴承座(8)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块(10)与轴承座(8)之间相互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1)设置有2个,所述弹簧(11)关于连接器插头(3)之间相互中心对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卡扣结构的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插孔和连接插杆,所述连接器插座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块,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右侧设置有连接器插头,所述连接器插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端的前后两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卡块,所述轴承座的左侧连接限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卡块与卡槽的设置,卡槽与卡块之间为卡扣结构,由于便于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连接后卡接,使得连接器插头与连接器插座卡接安装更为稳固,使得连接器使用时更加安全,由此使用时不会出现松脱异常,能抵抗因为电器振动与人为等因素而造成的松动,避免因松动而造成电器设备失效的状况。松动而造成电器设备失效的状况。松动而造成电器设备失效的状况。


技术研发人员:李师良 余育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希尔盛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7/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