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68215发布日期:2022-09-09 22:1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的连接器因接地通路的结构设计仍存在缺陷,各接地端之间未能有充分的导通连接,使得接地屏蔽效果受限,因而接地信号也容易存在串扰,进而导致信号传输速率较低,信号传输速度较慢。为了满足高传输速率需求,改善信号屏蔽效果,有必要对连接器的接地通路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效果较好的连接器。
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模块;
6.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多个接地端子、多个信号端子、第一塑封件和第二塑封件,多个所述接地端子和多个所述信号端子均呈纵长形,在宽度方向上间隔交错排列;
7.各接地端子和各信号端子沿其纵长方向均包括接触部、固定部、焊接部;所述各接地端子的固定部和所述各信号端子的固定部均塑封于所述第一塑封件中;所述各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和所述各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均伸出所述第一塑封件的第一侧;所述各接地端子的焊接部和所述各信号端子的焊接部均伸出所述第一塑封件的第二侧,分别与线缆焊接;所述第二塑封件塑封于所述各接地端子的焊接部和所述各信号端子的焊接部与所述线缆的焊接处;
8.所述第一连接模块还包括尾板,所述尾板沿所述接地端子的纵长方向平行延伸并与所有的所述接地端子的焊接部均相连为一体,并对所述线缆提供支撑力。
9.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相对于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和焊接部弯折延伸并错位设置,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与所述信号端子的固定部在所述第一塑封件的厚度方向上错位布置;
10.所有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相互连接为一体。
1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的固定部设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塑封件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孔配合对接进而将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一塑封件连接固定。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延伸出所述第二塑封件并沿所述第二塑封件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卡接片;
13.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金属外壳,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与所述卡接片相卡接进而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连接固定,所述线缆伸出所述第一金属外壳。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片的自由末端向所述第二塑封件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弯折延伸。
1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板远离焊接处的侧边向所述第二塑封件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折弯片,所述第一折弯片露出所述第二塑封件的厚度方向的表面。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第二金属外壳;
17.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相同或相似,对应具有第二折弯片;
18.所述第二连接模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在所述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相背重叠设置,所述第二折弯片与所述第一折弯片接触而电性连接;
19.所述第二金属外壳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并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紧密配合排列并电性连接。
2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和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共同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21.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外壳上设有固定台阶,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上均设有固定开窗,所述固定开窗与所述固定台阶配合对接固定,将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均与所述塑胶外壳固定连接。
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其中包括第一连接模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信号端子、接地端子、第一塑封件、第二塑封件和尾板;所述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间隔分布以便对信号起到良好的屏蔽保护效果;所述第一塑封件将所述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固定,上述端子与线缆焊接后被保护藏设于所述第二塑封件中,所述尾板将所述接地端子连通成为一体使得各接地端子导通从而增强了屏蔽效果,并且所述尾板还可起到支撑所述线缆焊接端的作用,避免所述线缆由于缺乏支撑而悬空而可能导致的松动不牢靠进而脱落断联的风险。
24.2、本技术的接地端子,除了上述的在焊接端连为一体之外,还在固定部的位置连为一体,一方面在力学结构设计上增强了所述接地端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力学强度,另一方面在电学导通屏蔽设计上增强了各所述接触端的导通效果,使得各接触端充分导通进而提高屏蔽效果。
25.3、本技术的接地端子通过固定孔与第一塑封件上的固定柱配合对接,由此实现所述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一塑封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增强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6.4、本技术的尾板可延伸至第二塑封件的外部进而与金属外壳电性连接,从而形成产品整体屏蔽的导通,增强了产品的屏蔽效果。
27.5、本技术的连接器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同或相近的第二连接模块,该两个模块对应扣合之后,位于尾板上的第一折弯片与第二折弯片对接,使得该两个模块之间形成接地连接,并且该两个模块均通过所述卡接片与产品的金属外壳连接,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屏蔽性能。
28.6、本技术的连接器由多个模块组装而成,各模块之间的结构设计合理且便于安装配合,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爆炸图;
3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一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接地端子和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连接模块的仰视图;
3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6.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中的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7.1-第一连接模块;2-接地端子;3-信号端子;4-第一塑封件;5-第二塑封件;6-接触部;7-固定部;8-焊接部;9-第一侧;10-第二侧;11-线缆;12-尾板;13-卡接片;14-第一金属外壳;15-第一折弯片;16-第二连接模块;17-第二金属外壳;18-第二折弯片;19-塑胶外壳;20-固定台阶;21-固定开窗;22-固定孔;23-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2.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技术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3.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模块1;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包括多个接地端子2、多个信号端子3、第一塑封件4和第二塑封件5,多个所述接地端子2和多个所述信号端子3均呈纵长形,在宽度方向上间隔交错排列;所述接地端子2和信号端子3的具体排布方式,例如两个所述接地端子2之间夹设三个或两个所述信号端子3,可根据实际需求加以调整。
44.如图2-3所示,各接地端子2和各信号端子3沿其纵长方向均包括接触部6、固定部7、焊接部8;所述各接地端子2的固定部7和所述各信号端子3的固定部7均塑封于所述第一塑封件4中;所述各接地端子2的接触部6和所述各信号端子3的接触部6均伸出所述第一塑封件4的第一侧9;所述各接地端子2的焊接部8和所述各信号端子3的焊接部8均伸出所述第一塑封件4的第二侧10,分别与线缆11焊接;所述第二塑封件5塑封于所述各接地端子2的焊接部8和所述各信号端子3的焊接部8与所述线缆11的焊接处;所述接触部6与被插入的插口中的相应连接部件对应接触以实现信号的传递,所述固定部7使所述接地端子2和信号端子3与所述第一塑封件4固定,从而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焊接部与所述线缆11连接以将上述插口输出的信号依次通过上述端子和线缆11传递到下一电性构件中,从而完成本技术的连接器的连接功能。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9和第二侧10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塑封件4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一侧9的朝向与上述端子的接触部6的延伸方向相适应,所述第二侧10则面向所述第二塑封件5的一侧面设置。
45.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还包括尾板12,所述尾板12沿所述接地端子2的纵长方向平行延伸并与所有的所述接地端子2的焊接部8均相连为一体,并对所述线缆11提供支撑力;所述尾板12将所述接地端子2连通成为一体使得各接地端子2导通从而增强了屏蔽效果,并且所述尾板12还可起到支撑所述线缆11的焊接端的作用,避免所述线缆11因缺乏支撑而悬空而可能导致的松动不牢靠进而脱落断联的风险。
46.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2的固定部7相对于所述接地端子2的接触部6和焊接部8弯折延伸并错位设置,所述接地端子2的固定部7与所述信号端子3的固定部7在所述第一塑封件4的厚度方向上错位布置,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将所述接地端子2位于所述第一塑封件4内部的固定部7连为一体,进而增强各所述接地端子2之间的导通效果,进而增强产品的屏蔽效果。
47.如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2的固定部7设有固定孔22,所述第一塑封件4上设有固定柱23,所述固定柱23与所述固定孔22配合对接进而将所述接地端子2与所述第一塑封件4连接固定,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增强所述接地端子2与所述第一塑封件4的固定连接效果,从而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8.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板12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边延伸出所述第二塑封件5并沿所述第二塑封件5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形成卡接片13;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一金属外壳14,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4与所述卡接片13相卡接进而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连接固定,所述线缆11伸出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4;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中的接地端子2依次通过所述尾板12和卡接片13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4实现电性连接关系,进而提高所述连接器整体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屏蔽效果。
49.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片13的自由末端向所述第二塑封件5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弯折延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片13的自由末端也可以朝向所述塑封件5的厚度方向弯折设置,具体的弯折方向可适当调整,均可以实现同等的将所述接地端子2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4电性连通的效果。
50.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尾板12远离焊接处的侧边向所述第二塑封件5的厚度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折弯片15,所述第一折弯片15露出所述第二塑封件5的厚度方向的表面。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模块16、第二金属外
壳17;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6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相同或相似,对应具有第二折弯片18;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6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在所述连接器的厚度方向上相背重叠设置,所述第二折弯片18与所述第一折弯片15接触而电性连接,从而实现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上的接地端子2与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6上的接地端子2的导通,由此增强了所述连接器的屏蔽能力。
51.并且,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金属外壳17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6,并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4紧密配合排列并电性连接,通过这样的里外连通、内部结构的上下连通的设计,进一步地提高了所述连接器整体的屏蔽性能,增强了所述连接器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52.如图1和图5-6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塑胶外壳19,所述塑胶外壳19设有贯穿其长度方向的容置腔(未示出),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和所述第二连接模块16共同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塑胶外壳的外形根据上述的插口的结构和形状以及上述第一连接模块1和第二连接模块16的结构和形状进行适应性的设计,保证位于所述塑胶外壳19内的信号端子3和接地端子2能够与上述插口中相应的接触元件实现电性连接即可。
53.如图1和图5-6所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外壳19上设有固定台阶20,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4和第二金属外壳17上均设有固定开窗21,所述固定开窗21与所述固定台阶20配合对接固定,将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4和第二金属外壳17均与所述塑胶外壳19固定连接;通过上述固定台阶20与固定开窗21的过盈配合,可以实现所述塑胶外壳19、第一金属外壳14和第二金属外壳17之间的配合组装,本技术所述连接器中各部件的结构设计具有安装便捷简易并且屏蔽效果良好的优点。
54.可以理解但仍有必要强调的是,如图1所示,上述提及的各部件的纵长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彼此是对应设计的。例如,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和第二连接模块16各自的纵长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依次分别对应于所述连接器整体的纵长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模块1和第二连接模块16上的所述第一塑封件4和第二塑封件5的纵长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也是依次分别与所述连接器整体的纵长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对应设置;所述接地端子2和信号端子3的纵长方向均与所述连接器的纵长方向相适应;其余未能详细撰述的部件所具有的以上三种方向也是如上所述与所述连接器整体适应且对应设置。
5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此外,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