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动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4499发布日期:2022-09-03 05:5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动车辆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2.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市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当前新能源主要有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插电混合动力等几大类。
3.汽车新三化浪潮正迎面而来,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近年以来,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且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储量大国,正在朝着未来新能源汽车“新三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目标挺进。动力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电储能装置,为驱动整车和负载提供能量,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级零部件。因此,动力蓄电池的电池单体(后文简称“电芯”)性能(特别是电芯电压)的良好一致性,关乎到电动汽车用户的驾驶体验和动力蓄电池的产品寿命。
4.然而,由于电芯的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制造车间环境管控等多方面因素存在差异,导致电芯的性能很难做到完全相同;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在用户应用过程中,随着产品充放电循环和存储的衰减,动力蓄电池的电压一致性差异会逐渐放大。动力蓄电池压差的持续增大;给电动汽车用户造成动力蓄电池充不满电(甚至无法充电),续驶里程逐渐减少,驾驶体验性能差,里程焦虑等;如不立刻去电动汽车网点维修,将会严重影响动力动力蓄电池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动车辆,使用该维护方法、装置后,解决了电动汽车维修网点对压差较大电池包无法维修的难题,维修后电池包系统压差可保持在非常小的区间,处于最佳工作性能区间,并且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充放电吞吐量显著增加,整车续驶里程大幅提升,驾驶体验明显改善,可应用于多种不同品牌电动汽车的不同型号的动力蓄电池进行压差维护,适用性强,易于学习上手,经过简单培训后即可完成相应操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所述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压差较大的动力蓄电池从电动汽车拆下放至托盘上,并移至动力蓄电池维修区域;s2:打开动力蓄电池上盖,将系统充放电设备高低压连接线束与动力蓄电池电气接口电性连接;s3:将动力蓄电池按照电池系统的标准充电流程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直至充满;
s4:拆除动力蓄电池的高低压线束,拔下安全维修开关;s5:将动力蓄电池移动至电芯充放电维修区,拆除电池模块上的绝缘注塑件;s6:将电芯充放电设备的通道分别与电池模块上的电芯电性连接;s7:按照电池厂商推荐的充放电流程方法对电池模块上的电芯进行充电直至满电并盖好绝缘注塑件;s8:依次按照步骤s7完成每个电池模块的电芯充电操作;s9:移动动力蓄电池至下线测试区域,安装动力蓄电池上盖及螺栓,并完成动力蓄电池的下线测试;s10:将压差维修合格的动力蓄电池装入原车并交付电动汽车用户。
7.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可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其中,在步骤s2中,使用vector canalyzer压差分析软件通过can通讯线读取动力蓄电池的压差。
8.可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其中,在步骤s2中,当系统充放电设备高低压连接线束与动力蓄电池电气接口电性连接完毕后,按照动力蓄电池的容量标定流程进行标定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放电容量与初始下线测试容量的百分比。
9.可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其中,在步骤s3中,所述电池系统的标准充电流程为:先恒流充电至电芯最高电压,再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截止。
10.可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其中,在步骤s9中,所述动力蓄电池的下线测试包括:动力蓄电池气密测试和动力蓄电池出货电压调整测试。
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包括:动力蓄电池,设置于汽车底板上,通过电源插头进行外部充电,向电动机供电,驱动整车行驶,同时储存制动回收的能量,与系统充放电设备电性连接;系统充放电设备,通过高低压连接线束与所述动力蓄电池的电气接口电性连接,用以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电芯,用以储存动力蓄电池的电能,与电芯充放电设备电性连接;电芯充放电设备,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用以对动力蓄电池的电芯进行充电。
12.可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其中,在所述动力蓄电池的电气接口与所述系统充放电设备电性连接完成后,按照动力蓄电池的容量标定流程进行标定测试,使用vector canalyzer压差分析软件通过can通讯线读取动力蓄电池的压差,测试结果显示放电容量与初始下线测试容量之间的百分比。
13.可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其中,在所述标定测试完成后,对所述动力蓄电池进行标准充电,先恒流充电至电芯最高电压,再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截止。
14.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其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该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即为前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包括步骤:将压差较大的动力蓄电池从电动
汽车拆下放至托盘上,并移至动力蓄电池维修区域;打开动力蓄电池上盖,将系统充放电设备高低压连接线束与动力蓄电池电气接口电性连接;将动力蓄电池按照电池系统的标准充电流程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直至充满;拆除动力蓄电池的高低压线束,拔下安全维修开关;将动力蓄电池移动至电芯充放电维修区,拆除电池模块上的绝缘注塑件;将电芯充放电设备的通道分别与电池模块上的电芯电性连接;按照电池厂商推荐的充放电流程方法对电池模块上的电芯进行充电直至满电并盖好绝缘注塑件;依次按照充放电流程方法完成每个电池模块的电芯充电操作;移动动力蓄电池至下线测试区域,安装动力蓄电池上盖及螺栓,并完成动力蓄电池的下线测试;将压差维修合格的动力蓄电池装入原车并交付电动汽车用户,其解决了电动汽车维修网点对压差较大电池包无法维修的难题,维修后电池包系统压差可保持在非常小的区间,处于最佳工作性能区间,并且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充放电吞吐量显著增加,整车续驶里程大幅提升,驾驶体验明显改善,可应用于多种不同品牌电动汽车的不同型号的动力蓄电池进行压差维护,适用性强,易于学习上手,经过简单培训后即可完成相应操作。
1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的电性连接示意图;其中,动力蓄电池-1;电芯-11;电源插头-12;系统充放电设备-2;电芯充放电设备-3;高低压连接线束-4;压差分析软件-5;can通讯线-6。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下、左和右,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
20.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装置及电动车辆,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技术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21.针对电动汽车耐久试验后动力蓄电池,测试工程师反馈该动力蓄电池充电时间较短,续驶里程衰减较严重,驾驶功率差,体验感较差,申请人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对该动力蓄电池完成了相应的压差维护,具体的压差维护方法及维护装置遵照如下实施例展开。
22.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压差较大的动力蓄电池从电动汽车拆下放至托盘上,并移至动力蓄电池维修区域;s2:打开动力蓄电池上盖,将系统充放电设备高低压连接线束与动力蓄电池电气接口电性连接;s3:将动力蓄电池按照电池系统的标准充电流程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直至充满;s4:拆除动力蓄电池的高低压线束,拔下安全维修开关;s5:将动力蓄电池移动至电芯充放电维修区,拆除电池模块上的绝缘注塑件;s6:将电芯充放电设备的通道分别与电池模块上的电芯电性连接;s7:按照电池厂商推荐的充放电流程方法对电池模块上的电芯进行充电直至满电并盖好绝缘注塑件;s8:依次按照步骤s7完成每个电池模块的电芯充电操作;s9:移动动力蓄电池至下线测试区域,安装动力蓄电池上盖及螺栓,并完成动力蓄电池的下线测试;s10:将压差维修合格的动力蓄电池装入原车并交付电动汽车用户。
23.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使用vector canalyzer压差分析软件通过can通讯线读取动力蓄电池的压差。
24.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当系统充放电设备高低压连接线束与动力蓄电池电气接口电性连接完毕后,按照动力蓄电池的容量标定流程进行标定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放电容量与初始下线测试容量的百分比。
25.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中,所述电池系统的标准充电流程为:先恒流充电至电芯最高电压,再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截止。
26.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9中,所述动力蓄电池的下线测试包括:动力蓄电池气密测试和动力蓄电池出货电压调整测试。
27.实施例2请参阅图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包括:动力蓄电池1,设置于汽车底板上,通过电源插头12进行外部充电,向电动机供电,驱动整车行驶,同时储存制动回收的能量,与系统充放电设备2电性连接;系统充放电设备2,通过高低压连接线束4与所述动力蓄电池1的电气接口电性连接,用以对动力蓄电池1进行充电;电芯11,设置于所述动力蓄电池1内,用以储存动力蓄电池1的电能,与电芯充放电设备3电性连接;电芯充放电设备3,与所述电芯11电性连接,用以对动力蓄电池1的电芯11进行充
电。
28.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其中,在所述动力蓄电池1的电气接口与所述系统充放电设备2电性连接完成后,按照动力蓄电池1的容量标定流程进行标定测试,使用vector canalyzer压差分析软件5通过can通讯线6读取动力蓄电池1的压差,测试结果显示放电容量与初始下线测试容量之间的百分比。
29.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其中,在所述标定测试完成后,对所述动力蓄电池进行标准充电,先恒流充电至电芯最高电压,再恒压充电至电流0.05c截止。
30.实施例3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其包括前述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所述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的维护方法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装置均应用于所述电动车辆的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上。
3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图1和图2所示,执行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的前后道工序及压差维护装置的电性硬线连接操作,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压差较大的动力蓄电池从电动汽车拆下放至托盘上,并移至动力蓄电池维修区域;然后,打开动力蓄电池上盖,将系统充放电设备高低压连接线束与动力蓄电池电气接口电性连接;然后,将动力蓄电池按照电池系统的标准充电流程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充电直至充满;再然后,拆除动力蓄电池的高低压线束,拔下安全维修开关;接着,将动力蓄电池移动至电芯充放电维修区,拆除电池模块上的绝缘注塑件;紧接着,将电芯充放电设备的通道分别与电池模块上的电芯电性连接;再然后,按照电池厂商推荐的充放电流程方法对电池模块上的电芯进行充电直至满电并盖好绝缘注塑件;然后,依次按照步骤s7完成每个电池模块的电芯充电操作;然后,移动动力蓄电池至下线测试区域,安装动力蓄电池上盖及螺栓,并完成动力蓄电池的下线测试;最后,将压差维修合格的动力蓄电池装入原车并交付电动汽车用户,完成动力蓄电池压差维护。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