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8475发布日期:2022-10-01 06: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包括形成容纳腔的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隔墙,所述隔墙将容纳腔分隔为电池舱和设备舱,所述设备舱与外壳的外部相通;电池簇,设置于所述电池舱内,并包括电池以及连接电池的换热件;液冷机组,设置于所述设备舱内,并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换热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舱具有容纳液冷机组的换热室以及与换热室相互间隔的电气室,所述液冷机组与电池舱相对设置于电气室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相对设置的端壁和透气箱门,所述电池舱形成于隔墙、端壁、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液冷机组设置于透气箱门与电气室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连接隔墙与第一侧板的隔板,所述电气室形成于隔墙、隔板、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电气室与电池舱相对设置于隔墙的两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连接隔墙的第一板、连接第一板与第一侧板的第二板,所述液冷机组设置于透气箱门与第二板之间,并位于第一板背离第二侧板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设置于换热室内并与液冷机组沿外壳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储能变流器,所述储能变流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板与第二侧板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托,所述隔墙上设有连通电池舱与换热室的电路安装孔、连通电池舱与电气室的水路安装孔,所述电池簇还包括电性连接电池并设置于电路安装孔内的主电缆,所述管路包括连通换热件并设置于水路安装孔内的主液管,所述电池、主电缆、主液管自上而下排列设置于电池舱内,所述主液管与底托之间间隔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板,所述隔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板上并连通电气室与换热室的电气排气口,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设置于电气室内的配电柜和消防柜、设置于顶板上并位于电池舱内的除湿机、设置于电气排气口内的排风扇,所述隔墙的顶部设有连通电池舱与电气室的消防安装开口,所述水路安装孔设置于隔墙的底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利于,所述隔墙沿外壳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箱体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侧板上以打开或关闭电气室的电气侧门、设置于第一侧板上并连通换热室的换热孔、设置于第二侧板上以打开或关闭换热室的透气侧门、设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以打开或者关闭电池舱的电池侧门,所述储能变流器至少部分位于透气侧门与第一板之间,所述换热孔朝向液冷机组暴露设置。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相邻于隔墙设置,并与消防安装开口相对设置。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机组具有暴露于设备舱内的液冷排气口和液冷进气口,所述液冷排气口和液冷进气口均正对于所述透气箱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连接于箱体底部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与外壳相匹配的支撑平台以及连接支撑平台的集液件,所述支撑平台具有朝向外壳暴露的安装通道,所述集液件设置于安装通道内并位于电池舱的下方。

技术总结
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电池簇、液冷机组,箱体包括形成容纳腔的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隔墙,所述隔墙将容纳腔分隔为电池舱和设备舱,所述设备舱与外壳的外部相通,电池簇设置于所述电池舱内,并包括电池以及连接电池的换热件,液冷机组设置于所述设备舱内,并通过管路连通于所述换热件,所述设备舱具有容纳液冷机组的换热室以及与换热室相互间隔的电气室,所述液冷机组与电池舱相对设置于电气室的两侧;通过在设备舱内设置有与液冷机组相互间隔的电气室,使得电池舱与液冷机组间隔设置于电气室的两侧,减少液冷机组与电池舱之间的换热,从而减小液冷机组对电池舱内部温度的影响,保证电池的液冷降温效果。保证电池的液冷降温效果。保证电池的液冷降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缪晨雷 翟建兴 黄红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2/9/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