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PMOS自适应控制SOILIGBT

文档序号:33713531发布日期:2023-04-01 0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pmos自适应控制soi ligbt,包括沿器件垂直方向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p衬底(1)、埋氧层(2)和顶部半导体层;所述的顶部半导体层沿器件横向方向依次包括阴极结构、主栅极结构、n型漂移区(3)、阳极结构与集成pmos结构;所述阴极结构位于顶部半导体层上层一端,包括p阱区(4)、p+体接触区(5)、n+阴极区(6)与导电材料(81);所述p+体接触区(5)和n+阴极区(6)相互接触,并列位于p阱区(4)内上表面远离型n型漂移区(3)的一端,且n+阴极区(6)在靠近n型漂移区(3)的一侧,p+体接触区(5)在远离n型漂移区(3)的一侧,p+体接触区(5)和n+阴极区(6)上表面共同引出导电材料(81)为阴极电极;所述主栅极结构由栅介质层(71)与栅电极(82)共同构成;所述阳极结构包括n型缓冲层(9)、p+阳极区(10)和n+阳极区(11);所述p+阳极区(10)和n+阳极区(11)并列位于n型缓冲层(9)内上表面,且p+阳极区(10)位于靠近n型漂移区(3)的一侧,n+阳极区(11)位于远离n型漂移区(3)的一侧,p+阳极区(10)上表面的导电材料(84)引出为阳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pmos结构与阳极结构之间设有介质隔离槽(12),且介质隔离槽(12)从器件表面沿垂直方向向下贯穿n型漂移区(3)与埋氧层(2)接触;所述集成pmos结构包括p+漏区(13)、p+源区(14)、n+体接触区(15)、平面栅结构、栅控金属电极(83)与浮空复合电极(85);所述p+漏区(13)位于集成pmos结构内上表面靠近阳极结构的一端,所述p+源区(14)与n+体接触区(15)相互接触,并列位于集成pmos结构内上表面远离阳极结构的一端;所述平面栅结构包括平面栅氧化层(72)及其上表面的导电材料(86),所述平面栅氧化层(72)位于p+漏区(13)与源区(14)之间n型漂移区(3)的上方,且两端分别与p+漏区(13)和p+源区(14)部分交叠;所述栅控金属电极(83)位于栅极结构和阳极结构之间的n型漂移区(3)上表面,且与导电材料(86)短接,所述浮空复合电极(85)位于介质隔离槽(12)上表面且与n+阳极区(11)和p+漏区(13)上表面接触,所述p+源区(14)与n+体接触区(15)共同引出导电材料(87)且与阳极电极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pmos自适应控制soi ligbt,其特征在于所述ligbt主栅极结构为平面栅,所述平面栅由栅介质层(71)及位于其上表面的导电材料(82)构成,所述栅介质层(71)位于p阱区(4)上表面且两端分别与n型漂移区(3)和n+阴极区(6)部分交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pmos自适应控制soi ligbt,其特征在于所述ligbt主栅结构为槽栅,所述槽栅由栅介质层(71)及填充在的凹槽中的导电材料(82)构成,所述槽栅远离漂移区的一侧的侧壁从上至下依次与n+阴极区(6)及p阱区(4)接触,且槽栅深度超过p阱区(4)深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集成PMOS自适应控制SOI LIGBT功率器件。相对于传统短路阳极结构,本发明在阳极端一侧引入集成PMOS结构,其与主LIGBT之间设有介质隔离槽,集成PMOS结构栅极电位由漂移区上表面栅控金属电极控制,漏极与阳极N+通过浮空复合电极连接,源极与阳极电极连接。在正向导通初期,集成PMOS结构处于关断状态,器件直接进入双极模式,从而无snapback现象;在关断过程中,集成PMOS自适应开启,通过浮空复合电极对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加速电子的抽取,减少器件的关断损耗;在正向阻断时,集成PMOS自适应开启,抑制了阳极PNP三极管的开启,使器件由双极击穿转换为单极击穿模式,从而提高了器件的耐压。耐压。耐压。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蓉 王俊楠 杨可萌 朱鹏臣 魏杰 戴恺纬 李杰 卢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3/3/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