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边角料再生活性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7739发布日期:2023-04-18 20: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边角料为负极片切割的废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气氛中,氨气的体积含量为30~70v%;氢气的体积含量为2~20v%,余量为保护气。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段热处理的温度为900~1400℃,优选为1000~125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段热处理的时间为1~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溶液中,氟硅酸的浓度为1~10%,盐酸的浓度为1~10%,硅酸钠和氟硅酸的摩尔比为1~10:1。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溶液和步骤步骤(2)的产物的重量比为1~10:1;优选为2~5: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混合溶液中,氨水和纤维素质量比为2~5:1;

9.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再生方法得到的边角料再生活性材料。

10.一种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再生方法得到的边角料再生活性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作为负极活性材料,用于制备锂二次电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边角料的再生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将负极边角料粉碎、筛分、分级得到边角料粉料;步骤(2):将边角料粉料在复合气氛下进行第一段热处理;其中,复合气氛为包含氢气、氨气和保护气的混合气,所述的保护气为氮气、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段热处理的温度为850~1500℃;步骤(3):将步骤(2)的产物降温至200~350℃,随后喷洒复合溶液,进行液淬改性处理;所述的复合溶液为溶解有氟硅酸、硅酸钠的盐酸溶液;步骤(4):向步骤(3)的处理体系中加入氨水和纤维素的混合溶液,随后经脱溶、第二段热处理后,制得所述的边角料再生活性材料;第二段热处理的温度为900~1200℃。本发明方法可以获得高性能的再生电极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周钦,蒋凯,王原,罗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