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5423发布日期:2023-01-12 21:3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接线开关体积大,接线端子需要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电源线连接,接线不方便,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包括:
5.主壳体;
6.底板,安装于所述的主壳体的底部;
7.按钮组件,包括按钮主体、安装于按钮主体内部的大齿轮、安装于大齿轮内部的小齿轮、安装于小齿轮内部的中心弹簧,所述的按钮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的内部;
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与所述的底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靠近后端处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端子架,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端子架的内部固定有静触片,在所述的静触片的左侧设有与所述中心弹簧接触的动触片,在所述的静触片的右侧设有零线触片,在所述的端子架的底端面均设有接线柱螺钉。
9.上述结构中,位于右侧的所述端子架与所述零线触片的后端接触。
10.上述结构中,在所述主壳体的底端口上靠近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静触片的静触片安装槽,在所述的静触片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槽,在所述的主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匹配的第一卡凸,在所述的静触片的左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的静触片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匹配的第二卡凸。
11.上述结构中,在所述的主壳体的底端口上靠近左端处设有用于固定动触片的动触片安装槽,在所述的动触片的左端面上设有第三卡槽,在所述的动触片安装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槽相匹配的第三卡凸,在所述的动触片的后端面上设有第四卡槽,在所述的主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卡槽相匹配的第四卡凸。
12.上述结构中,在所述的零线触片的顶端面上设有卡口,在所述的主壳体的底端口内设有与所述卡口相匹配的第五凹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结构设计合理,将接线端子架放置在主壳体的后侧,将按钮组件放置在接线端子架的前侧,整体开关布局合理,不但方便接线,而且与开关组合为一体结构,体积变得更加紧凑,安装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去除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中按钮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中静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中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中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中零线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中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主壳体;2、底板;3、按钮主体;4、大齿轮;5、小齿轮;6、中心弹簧;7、端子架;8、静触片;9、动触片;10、零线触片;11、接线柱螺钉;12、静触片安装槽;13、第一卡槽;14、第一卡凸;15、第二卡槽;16、第二卡凸;17、动触片安装槽;18、第三卡槽;19、第三卡凸;20、第四卡槽;21、第四卡凸;22、卡口;23、第五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如图1-8所示,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包括:
26.主壳体1;
27.底板2,安装于所述的主壳体1的底部;
28.按钮组件,包括按钮主体3、安装于按钮主体3内部的大齿轮4、安装于大齿轮4内部的小齿轮5、安装于小齿轮5内部的中心弹簧6,所述的按钮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
2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1与所述的底板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靠近后端处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端子架7,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端子架7的内部固定有静触片8,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左侧设有与所述中心弹簧6接触的动触片9,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右侧设有零线触片10,在所述的端子架7的底端面均设有接线柱螺钉11。
30.上述结构中,位于右侧的所述端子架7与所述零线触片10的后端接触。
31.上述结构中,在所述主壳体1的底端口上靠近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静触片8的静触片安装槽12,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槽13,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3相匹配的第一卡凸14,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左端面上设有第二
卡槽15,在所述的静触片安装槽12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15相匹配的第二卡凸16。
32.上述结构中,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底端口上靠近左端处设有用于固定动触片9的动触片安装槽17,在所述的动触片9的左端面上设有第三卡槽18,在所述的动触片安装槽17内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槽18相匹配的第三卡凸19,在所述的动触片9的后端面上设有第四卡槽20,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卡槽20相匹配的第四卡凸21。
33.上述结构中,在所述的零线触片10的顶端面上设有卡口22,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底端口内设有与所述卡口22相匹配的第五凹槽23。
34.本实用新型的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在具体使用时,将按钮组件与接线端子架合二为一,将接线端子架放置在主壳体的后侧,将按钮组件放置在接线端子架的前侧,中间的接线端子架内固定有静触片,接线时中间的端子架内部接火线,静触片的前端折弯并位于动触片的下方,按压按钮,动触片上下活动实现电路的通断。整体开关布局合理,不但方便接线,而且与开关组合为一体结构,体积变得更加紧凑,安装更为简单。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包括:主壳体(1);底板(2),安装于所述的主壳体(1)的底部;按钮组件,包括按钮主体(3)、安装于按钮主体(3)内部的大齿轮(4)、安装于大齿轮(4)内部的小齿轮(5)、安装于小齿轮(5)内部的中心弹簧(6),所述的按钮组件安装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1)与所述的底板(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靠近后端处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端子架(7),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端子架(7)的内部固定有静触片(8),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左侧设有与所述中心弹簧(6)接触的动触片(9),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右侧设有零线触片(10),在所述的端子架(7)的底端面均设有接线柱螺钉(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的所述端子架(7)与所述零线触片(10)的后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壳体(1)的底端口上靠近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静触片(8)的静触片安装槽(12),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一卡槽(13),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槽(13)相匹配的第一卡凸(14),在所述的静触片(8)的左端面上设有第二卡槽(15),在所述的静触片安装槽(12)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15)相匹配的第二卡凸(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底端口上靠近左端处设有用于固定动触片(9)的动触片安装槽(17),在所述的动触片(9)的左端面上设有第三卡槽(18),在所述的动触片安装槽(17)内设有与所述第三卡槽(18)相匹配的第三卡凸(19),在所述的动触片(9)的后端面上设有第四卡槽(20),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卡槽(20)相匹配的第四卡凸(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零线触片(10)的顶端面上设有卡口(22),在所述的主壳体(1)的底端口内设有与所述卡口(22)相匹配的第五凹槽(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包括:主壳体;底板,安装于所述的主壳体的底部;按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壳体与所述的底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靠近后端处设有三个并排布置的端子架,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端子架的内部固定有静触片,在所述的静触片的左侧设有与所述中心弹簧接触的动触片,在所述的静触片的右侧设有零线触片,在所述的端子架的底端面均设有接线柱螺钉。本实用新型的前接线后开关的组合开关结构设计合理,将接线端子架放置在主壳体的后侧,将按钮组件放置在接线端子架的前侧,整体开关布局合理,不但方便接线,而且与开关组合为一体结构,体积变得更加紧凑,安装更为简单。安装更为简单。安装更为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建挺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3/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