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射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1798发布日期:2023-01-25 01:3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射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射频电缆。


背景技术:

2.射频电缆是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在无线通信与广播、电视、雷达、导航、计算机及仪表等方面广泛的应用;
3.专利申请号cn20554207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噪音高温同轴射频电缆,包括内导体层,绝缘层,外涂层以及护套层,所述内导体层外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设有外涂层,所述外涂层外设有护套层。其内导体层采用镀银铜线,绝缘层采用聚四氟乙烯,外涂层采用石墨,所述石墨上包覆有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护套层采用聚全氟乙丙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外涂层采用石墨与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相结合,从而提高了产品表观质量及石墨外涂层的均匀性。
4.但由于射频电缆本身是较为脆弱,安装在外界时,两根射频电缆对接时,接口处会由于长期使用或者人为的破坏而断裂,导致信号传送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射频电缆,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射频电缆本身是较为脆弱,安装在外界时,两根射频电缆对接时,接口处会由于长期使用或者人为的破坏而断裂,导致信号传送出现故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射频电缆,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所述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之间设置有限位防护组件;
7.所述限位防护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二电缆主体上的第一防护圈,所述第一电缆主体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防护圈;
8.所述第一防护圈和第二防护圈的中部且沿着第一防护圈和第二防护圈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表面一侧开设有与第二电缆主体和第一电缆主体相贴合的安装坡槽。
9.优选地,所述限位防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防护圈和第二防护圈上的多个弹性片,多个所述弹性片分沿着第一防护圈和第二防护圈的轴心点圆周分布在第一防护圈和第二防护圈上。
10.优选地,所述弹性片的外侧套设有与弹性片螺纹连接的锁紧圈,所述锁紧圈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
11.优选地,多个所述弹性片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增压条,所述增压条的截面形状设
置为弧形。
12.优选地,所述第二防护圈上所属的多个弹性片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口,所述第一防护圈上所属的多个弹性片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口。
13.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圈上所属的弹性片延伸至第一限位口内,所述第二防护圈上所属的弹性片延伸至第二限位口内。
14.优选地,所述安装坡槽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球状的增压块。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防护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弹簧由于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插入时的顶力原因而发生位移,在经过弹簧自身的弹力驱动夹持片复位,使得夹持片能够经过安装坡槽与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对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最先进行定位,避免第二电缆主体和第一电缆主体对接在一起之后发生偏移;
17.同时调节第一防护圈和第二防护圈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防护圈上所属的弹性片延伸至第一限位口内和第二防护圈上所属的弹性片延伸至第二限位口内,避免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由于扭力位移时而产生断裂,然后旋转锁紧圈,使得多个弹性片同时沿着第一防护圈和第二防护圈的轴心点同步向中部聚拢,对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进行夹持固定,实现对第一电缆主体和第二电缆主体进行多层次防护的功能,能够有效的避免两者断裂,方便使用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防护组件的主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防护组件的爆炸图。
22.附图标记为:1、第一电缆主体;2、第二电缆主体;3、第一防护圈;4、第二防护圈;5、弹簧;6、夹持片;7、安装坡槽;8、增压块;9、弹性片;10、增压条;11、锁紧圈;12、第一限位口;13、第二限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具有防断裂功能的射频电缆,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之间设置有限位防护组件;
25.限位防护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二电缆主体2上的第一防护圈3,第一电缆主体1的端部套设有第二防护圈4;
26.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的中部且沿着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多个弹簧5,多个弹簧5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夹持片6,夹持片6的表面一侧开设
有与第二电缆主体2和第一电缆主体1相贴合的安装坡槽7。
27.参照附图1、2、3、4所示,限位防护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上的多个弹性片9,多个弹性片9分沿着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的轴心点圆周分布在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上,弹性片9的设置,方便对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进行夹持,增加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对接在一起时的稳定性。
28.参照附图1、2、3、4所示,弹性片9的外侧套设有与弹性片9螺纹连接的锁紧圈11,锁紧圈11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锁紧圈11的设置,方便锁紧圈11旋转时,弹性片9能够经过锁紧圈11位移时的牵引力向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的中心聚拢,对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进行夹持固定,同时经过橡胶套的设置,增加工作人员手部与锁紧圈11之间的摩擦力。
29.参照附图3、4所示,多个弹性片9的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增压条10,增压条10的截面形状设置为弧形,增压条10的设置,增加弹性片9与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相接触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30.参照附图1、2所示,第二防护圈4上所属的多个弹性片9之间形成有第一限位口12,第一防护圈3上所属的多个弹性片9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口13,第一限位口12和第二限位口13的设置用于错开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对接时,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上弹性片9的干涉,方便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对接在一起。
31.参照附图1、2所示,第一防护圈3上所属的弹性片9延伸至第一限位口12内,第二防护圈4上所属的弹性片9延伸至第二限位口13内,第一防护圈3上所属的弹性片9延伸至第一限位口12内和第二防护圈4上所属的弹性片9延伸至第二限位口13内,使得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上的弹性片9能够相互限位,增加弹性片9对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进行夹持时的稳定性,避免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由于扭力位移时而产生断裂。
32.参照附图3、4所示,安装坡槽7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球状的增压块8,增压块8的设置,方便安装坡槽7与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相贴合时,增加安装坡槽7与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对接在一起时发生位移,增加两者连接在一起时的稳定性。
3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分别插入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内,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会分别与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内的夹持片6相接触,而弹簧5则会由于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插入时的顶力原因而发生位移,继而使得弹簧5压缩,在经过弹簧5自身的弹力驱动夹持片6复位,使得夹持片6能够经过安装坡槽7与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对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最先进行定位,避免第二电缆主体2和第一电缆主体1对接在一起之后发生偏移;
34.之后调节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防护圈3上所属的弹性片9延伸至第一限位口12内和第二防护圈4上所属的弹性片9延伸至第二限位口13内,使得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上的弹性片9能够相互限位,增加弹性片9对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进行夹持时的稳定性,避免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由于扭力位移时而产生断裂,然后旋转锁紧圈11,使得多个弹性片9同时沿着第一防护圈3和第二防护圈4的轴心点同步向中部聚拢,对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进行夹持固定;
35.并且当弹性片9和夹持片6与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相接触时,经过增压条10和增压块8的设置,增加夹持片6和弹性片9与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在对接之后发生位移,继而避免了第一电缆主体1和第二电缆主体2断裂。
36.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7.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8.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