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线圈双面调节的调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291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形线圈双面调节的调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线圈调压器。
环形线圈调压器由带铁芯的环形线圈和炭刷组成。目前人们使用的调压器由一根炭刷绕环形线圈的铜接触面滑动来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电路的主电流要通过环形线圈,由环形线圈上的铜接触面和其在线圈上滑动的炭刷输出给负载。调压器的输出功率大,则电流也大,在炭刷与线圈的接触面容易打火烧坏。所以不适宜做成较大功率的调压器,应用到自动调压受到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单臂调压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进行双臂(双面)调节的调压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用两根炭刷在环形线圈的两面(或两侧面)进行反相连动调节,变化的补偿电压通过补偿变压器使电路的主电流不直接通过环形线圈。在获得相同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可选用较小的环形线圈和炭刷,大大地提高了环形线圈的利用率和装置效率,缩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从而使得环形线圈应用于制造中小功率的自动调压装置成为功能。


图1是本调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调压器包括带铁芯的环形线圈11,二根炭刷及其滑臂1、10和一个反相连动机构9,二根炭刷位于环形线圈的两面,並与环形线圈的铜接触面接触,二根炭刷滑臂分别固定在反相连动机构的正相端和反相端。反相连动机构由电机带动运转。当电机工作时,反相连动机构随之动作,使得二根炭刷沿环形线圈作相向(或反相)移动,以改变调压器的变压比。
图2是本调压器一种反相连动机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主视图,图2b为图2a的A向视图。
该反相连动机构是一个反相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相同大小的大齿轮16、17,三个大小相同的小齿轮13、14、15,小齿轮14和小齿轮15为同轴齿轮,小齿轮14与大齿轮17啮合,小齿轮15通过(中间)小齿轮18与大齿轮16啮合,大齿轮17连有转轴4,大齿轮16活动套在转轴4上,不随轴转动,转轴4穿过环形线圈铁芯,炭刷臂1和轴4连动,本实施例是将炭刷臂1固定在园盘3上,园盘3套在轴4上,随轴转动。炭刷臂10与齿轮16连动,本实施例的齿轮16带有凸台8,炭刷臂10固定在凸台8上,随之转动。炭刷臂与反相连动机构及其支架2呈绝缘状态,使用时,将同轴小齿轮14、15套在电机12的传动轴上,即可工作。图1中5、7为接线端子,6为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作用是限制炭刷移动的极限位置,使用时,串接在伺服电机回路中,当炭刷滑行至环形线圈两端时,限位开关断开,切断电机电源。
权利要求1.一种环形线圈调压器,包括带铁芯的环形线圈和炭刷,其特征在于该调压器有二根炭刷及其滑臂、10和一个反相连动机构9,二根炭刷位于环形线圈的两面,並与环形线圈的铜接触面接触,二根炭刷滑臂分别固定在反相连动机构的正相端和反相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线圈调压器,其特征在于反相连动机构是一个反相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两个齿数相同的大齿轮16、17,三个齿数相同的小齿轮13、14、15,小齿轮14和小齿轮15为同轴齿轮,小齿轮14与大齿轮17啮合,大齿轮15通过小齿轮13与大齿轮16啮合,大齿轮17连有转轴4,大齿轮16活动套在转轴4上,转轴4穿过环形线圈铁芯,炭刷臂1和转轴4连动,炭刷臂10与齿轮16连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线圈调压器,包括带铁芯的环形线圈和炭刷,其特征在于该调压器用两根炭刷在环形线圈的两面进行反相连动调节,反相连动机构是一个反相齿轮传动机构,两炭刷臂分别固定在反相连动机构的正相端和反相端。变化的补偿电压通过补偿变压器,使电路的主电流不直接通过环形线圈,克服了单臂调节的环形线圈调压器在调压时,主电流通过环形线圈的缺陷,可提高环形线圈的利用率和装置效率。
文档编号H01F29/06GK2121067SQ9220218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30日
发明者徐正华, 吕钟卿, 高文彬 申请人:温州市精密电子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