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副传动单丝杠式液体变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548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蜗轮副传动单丝杠式液体变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用于绕线型电动机起动的液体变阻器,特别适用于全负载条件下起动功率为75~500KW的绕线型电动机。
目前在国内应用液体变阻器对于绕线型电机进行重载起动亦不鲜见,公知公用的液体变阻器的动电极机械传动装置一般采用链条传动或拉杆传动两种方式。其中链条传动是在驱动电机轴和带动动电极上下移动的齿条之间采用链条、链轮等部件实现传动。其缺点是占用空间大,正、反转切换时滞后时间长,操作安全性差,而且由于齿条和液体箱之间不能密封而导致灰尘进入液体,增加了液体变换和维修电极的次数,否则将降低液体变阻器的电性能。拉杆传动是通过齿轮组、摇臂、连杆等部件把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转变为动电极拉杆的上下位移实现传动的。其缺点是摇臂、连杆的转动不能彻底转变为拉杆的直线移动,拉杆上的任一点实质上是在一个较大半径的圆孤上运动,这就导致了动电极在水平方向上亦有位移,增大了传动部件之间的运动阻力,液体箱的密封问题难以解决,该构造还限制了动、静电极之间的位移距离,对液体变阻器性能及使用范围有不利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公知技术缺陷,对动电极机械传动装置进行改进设计,提供一种蜗轮付传动单丝杠式液体变阻器,以实现传动平稳、可靠、准确(使动电极无附加位移),进一步目的是降低所需驱动功率,易于实现液体箱的密封,进而使本液体变阻器具有使用周期长,操作、维修均方便的特点。
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蜗轮付传动单丝杠式液体变阻器包括盛装有作为电阻液液体的箱体,箱体内固定有三个融通液体的绝缘筒,绝缘筒内分别固定有静电极,及与静电极对应设置有三个动电极,三个动电极间电短路连接并分别与所对应的三个静电极在装有液体的绝缘筒内形成三个等值且可等值变化的液体可变电阻,三个动电极之间通过电极拉杆及三叉梁机械连接为刚体且受包括有传动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的减速机的机械传动装置控制可相对静电极作直线运动而改变定、动电极间相对距离以实现变阻,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械传动装置还具有蜗轮付传动及丝杠传动构造该构造是由固结在箱体上的丝母轴承座,轴向平行于动电极运动方向设置的且滚动支承於丝母轴承座内的丝母轴,一端固连在三叉梁中心部位,一端与丝母轴旋合的丝杠,轴孔式配合套装在丝母轴轴端且通过键与丝母轴钢体连接的蜗轮,以及一端通过蜗杆轴承座滚动支承、一端机械连接于减速机且与蜗轮啮合工作的蜗杆组合构成。


图1为本蜗轮付传动单丝杠式液体变阻器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液体变阻器包括有箱体(1),箱体(1)内装有作为电阻液的液体(2),液体(2)一般选用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水溶液作为电阻液体。箱体(1)内固定有三个融通液体的用塑料制作的绝缘筒(3),三个绝缘筒(3)呈等边三角形状固定在壳体(1)底部,绝缘筒(3)底部开有通液孔(4)以利液体融通。三个绝缘筒(3)底部均固定有静电极(5),与三个静电极(5)对应设置有三个动电极(6),每个动电极(6)上分别固连有电极拉杆(7),三个电极拉杆(7)固连在三叉梁(8)上而使三个动电极(6)间机械连接为钢体,且为电短路连接。三个静电极(5)均通过引线(9)分别连接于固定在箱体(1)上面的三个引线端子(10)上,工作时通过引线端子(10)使本液体变阻器串接在被起动电机三个相的转子回路中。以上所述为液体变阻器的基本构造,其构造原理、工作原理、电连接关系等与公知技术类同不再详述。
本液体变阻器的技术特点所在是对机械传动装置的改进设计,本机械传动装置包括有传动电机(11),与电机(11)输出轴机械连接的减速机(12),减速机(12)的一侧轴端装有离合空轴(13)及手轮(14),以实现手、电动切换和手动操作,这部分亦属通常机械设计,其中减速机(12)可选用蜗轮减速机;而本机械传动装置的改进设计最具创造性所在是本装置采用了蜗轮付传动及丝杠传动构造以实现控制驱动三个动电极(6)的直线运动,该构造之组成包括固结在箱体(1)上的丝母轴承座(15),轴向平行于动电极(6)运动方向设置的且通过通过轴承(16)滚动支承於丝母轴承座(15)内的丝母轴(17),一端固连在三叉梁(8)中心部位,一端与丝母轴(17)内螺纹旋合的丝杠(18),轴孔式配合套装在丝母轴(17)轴端且通过键(19)与丝母轴(17)钢体连接的蜗轮(20),以及一端通过蜗杆轴承座(22)滚动支承,一端机械连接于减速机(12)输出轴且与蜗轮(20)啮合工作的蜗杆(21),还包括置于箱体(1)内且固连在丝母轴承座(15)底部的储油管(23),以及储油管内置有润滑油(24)。
用本具有蜗轮付传动单丝杠构造的传动装置实现动电极相对静电极直线位移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当通过引线端子(10)将本液体变阻器电连接于被起动电机转子回路中实施起动工作时,若采用电动传动,则离合空轴(13)处于电动位置、手轮(14)脱开,传动电机(11)转动、经减速机(12)减速,再经蜗杆(21)蜗轮(20)减速传动,使丝母轴(17)转动,因丝母轴(17)受轴承(16)轴向限位只能转动,而不能作轴向移动,则使得螺纹旋合其上的丝杠(18)相对其作向上或向下(当电机反转时)直线移动,带动与丝杠(18)钢体连接的动电极(6)向上或向下移动,改变动、静电极间距离,使两极之间液体高度变化,从而改变其电阻阻值,以实现对被起动电机的起动电控制。
本实用新型在液体变阻器上,应用了蜗轮付传动单丝杠移动方式驱动动电极相对于静电极的运动,其积极效果体现在(1)该构造保证了动电极在电极径向(水平方向)无位移,轴向运动平稳适速,其行程可达250~300MM,从而保证了液体变阻在起动电机工作过程中应有的三相平衡,转子电阻均匀减小等电气性能;(2)传动阻力较小,驱动动电极的传动电机功率仅需90W左右;(3)箱体密封彻底,延长了液体更换周期和整个变阻器的使用寿命;(4)操作方便、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蜗轮付传动单丝杠式液体变阻器,包括盛装有电阻液液体的箱体,箱体内固定有三个融通液体的绝缘筒,绝缘筒内分别固定有静电极,及与静电极对应设置有三个动电极,三个动电极间电短路连接并分别与所对应的三个电极在装有液体的绝缘筒内形成三个等值且可等值变化的液体可变电阻,三个动电极之间通过电极拉杆及三叉梁机械连接为刚体且受包括有传动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的减速机的机械传动装置控制可相对静电极作直线运动而改变定、动电极间相对距离以实现变阻,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械传动装置还具有蜗轮付传动及丝杠传动构造,该构造是由固结在箱体上的丝母轴承座,轴向平行于动电极运动方向设置的且滚动支承於丝母轴承座内的丝母轴,一端固连在三叉梁中心部位、一端与丝母轴旋合的丝杠,轴、孔式配合套装在丝母轴轴端且通过键与丝母轴钢体连接的蜗轮,以及一端通过蜗杆轴承座滚动支承、一端机械连接于减速机且与蜗轮啮合工作的蜗杆组合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用于重载条件下功率为75~500KW绕线电动机起动用蜗轮副传动单丝杠式液体变阻器,其系在变阻器主机基础上对动电极传动装置的改进,它在含有传动电机驱动或手动驱动的减速机构造的基础上还具有蜗轮副传动及丝杠传动构造,该构造是由丝母轴承座、丝母轴,固连在三叉梁上且与丝母旋合的丝杠,通过键与丝母轴钢体连接的蜗轮,以及机械连接于减速机且与蜗轮啮合工作的蜗杆组合构成。
文档编号H01C10/00GK2172514SQ9322474
公开日1994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21日
发明者王春生, 侯国斌 申请人:吉林市机电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