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430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接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的连接的接线器。
电线的连接和分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通常的做法是先把线头处的线皮剥下一段,然后用手或一些电工工具将裸线拧在一起,最后再用绝缘胶布裹好,这样做既麻烦又不美观。在建筑施工中,配套的电力线路的施工量是比较大的,而最让线路施工人员头痛的当属接线和分线,并且做完的线头看起来杂乱无序,极不利于日后的维护和查线。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器,这种接线器能够快速地把需要接在一起的电线接头直接压接在一起。
为了达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快速接线器,这种接线器包括盒体和塞体,塞体楔入盒体的内腔内,在盒体与塞体的楔压配合面之间的盒体内壁上安装有纵向的金属导体,金属导体可随塞体的挤压而横向旁移。
上述金属导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纵向的弧形压线槽。
上述的金属导体两侧的盒体内壁及塞体表面设置有与金属导体上的弧形压线槽相对应的弧形压线槽。
上述的盒体底部开有与盒体内壁上的弧形压线槽对应的并与其延伸方向相一致的插线孔。
上述的塞体的外部端头上有一堵头,堵头上开有与塞体侧面上的弧形压线槽对应的并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插线孔。
从上述技术方向可以看出,由于盒体与塞体的楔压配合面之间的盒体内壁上安装有金属导体,因而当把两个接头插入金属导体两侧的空隙后,再用手指用力把塞体压入盒体的内腔,即可快速地把上述两根金属导线与中间的金属导体紧紧地压接在一起,达到接线的目的。另外,在金属导体两个侧面及其两侧的盒体内壁及塞体表面设置上对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弧形压线槽后,在金属导体两侧的每个槽隙内均可对应插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接头,起到快速分线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盒体1及塞体2均为塑料制成。盒体1的内腔为扁等腰梯形空腔,塞体2为与盒体1的内腔相配合的扁等腰梯形,在塞体2外露端有一堵头6。在盒体内腔的两个腰面与塞体的两个腰面之间的盒体的内腔的上下壁面上各夹放有一个金属导体3,每个金属导体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和一个纵向的弧形压线槽4,在每个金属导体3两侧的盒体内壁与塞体侧面上对应设置有两个和一个纵向的弧形压线槽5,在盒体1的底部每侧均开有两个与盒体内腔两个侧壁面上的纵向弧形压线槽5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插线孔7。在塞体2的堵头6的两侧各有一个与塞体两侧面上的纵向弧形压线槽5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插线孔8。塞体2的顶底两面与盒体1内腔的上下壁面设置有相互啮合的止推三角齿。
本实用新型的盒体及塞体也可以用陶瓷及胶木等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接线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盒体(1)和塞体(2),塞体楔入盒体的内腔内,在盒体与塞体的楔压配合面之间的盒体内腔壁上安装有纵向的金属导体(3),金属导体可随塞体的挤压而横向旁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体的两个侧面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纵向的弧形压线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导体(3)两侧的盒体内壁及塞体表面设置有与金属导体上的弧形压线槽相对应的弧形压线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底部开有与盒体内壁上的弧形压线槽(5)对应的并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插线孔(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体的外部端头上有一堵头(6),堵头上开有与塞体表面上的弧形压线槽(5)对应的并与其延伸方向一致的插线孔(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接线器,用于电线布线中接头之间的连接和分线。这种接线器包括盒体和塞体,塞体楔压入盒体内腔里,在盒体与塞体的楔压配合面之间的盒体内腔壁面上安装有金属导体,接线时把电线接头处的裸线分别插入金属导体两侧的空隙,再把塞体楔压入盒体内腔里即可把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线接通。这种接线器不需拧线和裹缠绝缘胶布,使用方便、快速。
文档编号H01R4/50GK2273902SQ96240749
公开日1998年2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3日
发明者杨向东, 陶浩 申请人:杨向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