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614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块形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块形连接器。
作为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块形连接器是公知的,其中通过将多个连接器外壳彼此叠置而构成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中的任何一个。
具体地说,如图7中所示,块形连接器是由两个外壳组成的,即下外壳a和上外壳b。各自形成有锁定孔c的锁定部分d直立在下外壳a的上表面的四角,上外壳b则形成有可接合锁定孔c的锁定凸部e。上外壳b放置在下外壳a上,同时使相应的锁定部分d向外弹性变形。当锁定部分d弹性地恢复到它们的原来位置时,锁定凸部e就配合到锁定孔c,结果使外壳a、b锁定,同时使外壳彼此叠置(参阅图8)。
在上述块形连接器中,特别是具有小外壳的块形连接器,所形成的锁定部分d只能具有颇小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锁定部分d能令人满意地起着防止外壳a、b分离的作用。然而,例如如果力作用在外壳a、b上,以使它们移位,或者旋转力如图8中箭头所示那样地作用在外壳a、b上,锁定部分d可能弹性变形,从而使外壳a、b脱开。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开发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外壳脱开。
这个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块形连接器而实现的。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则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将多个连接器外壳彼此叠置而构成的块形连接器,其中利用配置在要与其它连接器外壳彼此叠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器外壳上的锁定部分使连接器外壳锁定(最好是弹性锁定),其中彼此能接合、装配或配合的至少一个凸部和至少一个(配合)凹部配置在组装状态下装在一起或彼此面对的连接器外壳的表面上。
当一个连接器外壳放置在另一个连接器外壳上时,两个连接器外壳利用锁定部分予以锁定,配置在装在一起的外壳表面上的凸部和凹部接合起来。因此,连接器外壳不可能彼此移离或彼此相对旋转,从而防止使锁定部分弹性变形的这种力的作用。换言之,只要利用配置在装在一起的表面上的凸部和凹部的简单结构就能把连接器外壳牢固地锁定起来。
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凸部和凹部的至少一个配置了导向部分,用以引导凸部和凹部的接合。
当对应的凸部和凹部利用导向部分引导时,它们就彼此接合起来。这样,连接器外壳就能彼此平稳地叠置在一起。
最好在利用锁定部分锁定之前,凸部和凹部开始接合。
凸部和凹部的的作用是使两个连接器外壳定位,能更平稳地进行包括利用锁定部分锁定的连接器外壳的组装。
此外最好将凸部和凹部制成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
如果凸部和凹部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通过在至少一个位置上配置凸部和凹部就能防止连接器外壳的相对旋转。
此外锁定部分最好弹性锁定连接器外壳,锁定部分最好单一或整体地形成在至少一个连接器外壳上。
另外最好配置至少两个形状彼此不同的凸部。
因此,两个要彼此叠置的连接器外壳不可能或者避免了倒转(即一个连接器外壳特别是相对于某一连接器外壳绕其正交轴旋转180度)。
最好有至少两个配置在非旋转对称或反向位置上的凸部。
因此,要彼此叠置的两个连接器外壳不可能或者避免了倒转(rotational inversion)。
在阅读了以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就变得更明显了,其中

图1是组装前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是上外壳在其垂直翻转位置时的透视图,图3是凸部和圆孔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外壳在其组装状态时的透视图,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组装前的现有技术块形连接器的透视图,以及图8是组装后的现有技术块形连接器的透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这个实施例中,示出了具有下外壳1和上外壳2的母块形连接器。
下外壳1例如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的,且具有基本上平直的基本上长方体的形状。在下外壳1内,并排配置了例如三个空腔4,用以容纳未例示的母端子配件。在下外壳1的上表面上,例如四个各开有锁定孔6的锁定部分5最好直立在左右侧的前后端。
上外壳2同样例如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的,且具有基本上平直的基本上长方体的形状。在上外壳2内,并排配置了例如三个类似于空腔4的空腔8。上外壳2制成宽度略小于下外壳1,以便放置在或可放置在下外壳1的上表面上,同时配合在左右锁定部分5之间。在上外壳2对应于锁定孔6的部分、最好是在上外壳2的左右侧面的前后端形成可与锁定部分5的锁定孔6接合的锁定凸部9。各锁定凸部9的下表面是斜面10。在与下外壳1相对的表面上,最好是在上外壳2的上表面上形成锁定臂12,用以用未示出的配合公连接器锁定这个母块形连接器。
在下外壳1的上表面上,最好是在离开连接器外壳中心一段距离的位置上,最好是在基本上矩形的转角位置上,例如形成四个最好呈圆柱形的凸部14。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外壳2的下表面上形成具有与凸部14基本上相同直径和相同布置的相应数量的配合孔16,例如四个圆孔16。斜削各凸部14的端面,形成渐缩的导向面15。
下面描述这样结构的实施例的作用。
外壳1、2是独立形成的。块形连接器按下述方式组装。在母端子配件装配在相应的外壳1和2的空腔4、8之后,将上外壳2放置在下外壳1上。上外壳2受压,而通过相应锁定凸部9的斜面10与锁定部分5的上端接触使各锁定部分5向外弹性变形。在上外壳2放置在下外壳1上之前,下外壳1的凸部14的导向面15面对上外壳2的相应的圆孔16的开口边缘。如果上、下外壳2和1彼此移动,它们利用导向面15而予以定位,凸部14就配合于圆孔16内。
当上外壳2完全放置好时,如图4中所示,锁定凸部9基本上面对锁定部分5的锁定孔6。因此,锁定部分9配合或插入锁定孔6,同时使锁定部分5弹性恢复到其原来位置,结果将外壳1、2可脱开地锁定。由于配置在下外壳1的上表面上的四个凸部14配合到在上外壳2的下表面上所形成的对应的圆孔16内,所以防止了外壳1、2的转动,而且使锁定部分5弹性变形的这种力不起作用。当然,也防止了外壳1、2移位。
根据这个实施例,利用在下外壳1的上表面配置凸部14和在上外壳2的下表面配置圆16的简单结构就能牢靠地锁定外壳1、2。此外,通过在凸部14上设置导向面15,在锁定之前利用各锁定部分5使上下外壳2、1定位,而且能更加平稳地组装块形连接器。
(第二实施例)在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在圆孔16的开口边缘形成用以使上下外壳2、1定位的导向面15。也可以在凸部14和圆孔16上都设置导向面15。
(第三实施例)在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在上外壳2的下表面上配置凸部14,在下外壳1的上表面上配置凸部14可配合于其内的圆孔16。如上所述,在凸部14或者圆孔16上设置导向面15就足够了。凸部14和圆孔16也可以交替地配置在上下外壳2、1上。
(其它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和例示的实施例,而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技术范围也包括例如以下的各实施例。除了这些实施例之外,也能作许多改变,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1)如同上述实施例中那样,在块形连接器中形成有圆形横截面的凸部和凹部,如果在至少两个位置上配置凸部和凹部,就能可靠地防止外壳的限定旋转。
(2)凸部和凹部可以具有锥形、四面体、棱柱或类似的形状。特别是利用非圆形的横截面,通过只在一个位置上配置凸部和凹部,就能防止外壳相对转动。
(3)本发明也适用于三个以上外壳彼此叠置的块形连接器。
(4)本发明也适用于外壳并排放置进行组装的块形连接器,以及适用于外壳彼此叠置和并排放置进行组装的块形连接器。
(5)本发明也适用于公块形连接器。
(6)此外,当配置至少两个凸部14和配合孔16时,至少两个凸部可以具有不同形状(例如,不同的直径和不同的几何形状)。当然,配合孔16可以具有对应的互补形状。因此,禁止连接器外壳1和2倒转组装或定位。
(7)此外,凸部和孔可以配置在彼此不能倒转的位置上,即不是相对于基本上正交于连接器外壳的旋转轴对称配置的,因此防止了连接器外壳的倒转和取向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块形连接器,通过将多个连接器外壳(1、2)基本上彼此叠置而构成,其中连接器外壳(1、2)利用配置在要与其它连接器外壳(1、2)彼此叠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器外壳(1、2)上的锁定部分(5、6)予以锁定,其中彼此能接合的至少一个凸部(14)和至少一个配合凹部(16)配置在装在一起的连接器外壳(1、2)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块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4)和凹部(16)的至少一个配置了用以引导所述凸部(14)和所述凹部(16)接合的导向部分(15)。
3.根据一项以上前述权利要求的块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利用锁定部分(5、6)锁定之前,所述凸部(14)和所述凹部(16)开始接合。
4.根据一项以上前述权利要求的块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4)和所述凹部(16)制成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
5.根据一项以上前述权利要求的块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分(5、6)弹性锁定所述连接器外壳(1、2),所述锁定部分(5、6)最好单一或整体地形成在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器外壳(1、2)上。
6.根据一项以上前述权利要求的块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配置了至少两个形状彼此不同的凸部(14)。
7.根据一项以上前述权利要求的块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配置在非旋转对称位置上的凸部(14)。
全文摘要
四个凸部14直立在下外壳1的上表面上。在上外壳2的下表面上形成装配对应的凸部14的圆孔16。斜削各凸部14的端面,形成渐缩的导向面15。当上外壳2放置在下外壳1上时,外壳利用锁定部分5锁定,配置在外壳表面上的凸部和圆孔装在一起,在四个位置上接合。这样,防止了外壳的转动,而且使锁定部分弹性变形的这种力不起作用。凸部和圆孔通过导向面15导向而彼此接合,从而容易使上下外壳定位。因此能更平稳地彼此叠置外壳。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194479SQ9712229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12日
发明者渥美惠悟, 青山雅彦, 奥村均, 古谷贡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