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12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覆端子装置。
目前,如

图1所示,传统的一种专用在ATX电脑的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中包覆端子1,其结构系一体冲制成型而包括有前方的承接段10,以及后方的夹线段11,其中承接板10更进一步形成有前端的口形管100,以及后端的D形管101,该口形管100二侧边相对应地各冲制有内凸的二接触凸点102,以借与对应的插接端子2相接触(如图2所示),而D形管101二侧边则冲设有向后掀起的卡片102,以供防止包覆端子1向后脱出在连接器端子孔外(图中未示出),另外,D形管101后端凸设有嵌合片104,以供包覆端子1能定位在连接器端子孔中,并防止向前脱出,而夹线段11上则进一步包括有供包夹电线绝缘胶层的后端固定夹片110,以及包夹电线芯线的前端导电夹片111。
其中当包覆端子1与对应的插接端子2相插接时,包覆端子1仅利用二侧各二接触凸点102与插接端子2二侧面作点对面的局部点状接触,表面上看起来像有四点接触,实际上,当插接端子2插入后,会将包覆端子1撑开而只剩前二接触而已,因此,其间的接触面较极小,使其间电性阻抗较大,压降大、且耐电流量小,亦即因电性接触效果差,而导致其电源供应不稳定,进而,严重影响各电子装置与元件的正常动作。
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接触凸点102并不具有弹性变形能力,故当插接端子2断面尺雨因公差而略小时,将可能无法与接触凸点102有效接触,并且口形管100上、下二侧面中央各具有一道衔接缝105、106而形成有相分离的匚形二侧片,因此,当插接端子2插入时,反而会迫使口形管100的二侧片任意撑开变形而加大间距,无法有效再包夹接触端子2,使原本接触面积既已相当窄小且又不具有弹性伸缩能力的接触凸点102,更因此无法与插接端子2作有效接触,故接触效果更不佳,容易发生接触不良而使电源供应忽然中段,或是发热等的危险现象。
此外,除前述口形管100二侧片间因上、下侧面形具有衔接缝105、106,以致完全分离而影响结构稳定性外,传统上包覆端子1、D形管101后端的嵌合片104宽度亦相当窄细,致使当包覆端子1插入连接器端子孔中组装时,无法稳定地嵌卡在相对应的嵌槽中,以致包覆端子1易于晃动而缺乏稳固性。
鉴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它是在包覆端子二侧冲设内凸的接触弹片,以增加与对应插接端子间的接触面积、并能紧迫在插接端子二侧面,又包覆端子衔接缝二侧片体稳固扣接,还适当加长嵌合片的纵向宽度,增加其侧靠面积,增进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包括前端的承接段及后段的夹线段,而且承接段二侧与后端分别设有成对的外掀卡片与成对的凸出嵌合片,又夹线段设置包夹电线绝缘覆层的固定夹片及包夹电线芯线的导电夹片,其特征是承接段二侧设有纵向延伸一段长度且向内凸出的接触弹片;所述承接段为前后一致的D形管状;所述承接段的接触弹片后端与承接段本体连接,而其前端朝前悬伸;所述承接段的接触片前段与承接段本体连接,而其后端朝后悬伸;所述承接段的接触弹片悬伸端形成微上扬的导引斜面;所述承接段一侧面上具有纵向延伸的衔接缝、且该衔接缝一侧的片体形成至少一扣槽,而另一侧片体相对地形成至少一扣片;所述扣槽与扣片为鸠尾形;所述接触弹片为片状。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能有效降低彼此间的电性阻抗与压降,而提升耐电流量,强化接触弹片与插接端子间的紧密接触效果,还能防止包覆端子在端子孔中晃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习知包覆端子的立体图。
图2习知包覆端子与插接端子相插接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连接器与包覆端子的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覆端子组装在连接器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覆端子与插接端子插接状态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覆端子与插接端子插接状态横断面图。
图中1包覆端子、10承接段、100口形管、101D形管、102弹性凸点、103卡片、104嵌合片、105衔接缝、106衔接缝、11夹线段、110固定夹片、111导电夹片、2插接端子、3包覆端子、30承接段、300衔接缝、301卡片、302嵌合片、303接触弹片、304导引斜面、305扣槽、306扣片、31夹线段、310固定夹片、311导电夹片、4连接器、40端子孔、400卡块、401嵌槽、5电线、50绝缘胶层、51芯线。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覆端子3是一体冲制成型而包括有前方的承接段30,以及后方的夹线段31,其中承接段30成型为横段面沿纵向前后相一致的D形管构造、且仅在相对于圆弧面的另一平面侧面中央处形成有轴向延伸的单一衔接缝300,而承接段30的后方二侧则冲制型有向后掀起的卡片301,以供包覆端子3插入连接器4端子孔40中组装时,能卡抵二侧卡块400而防止向后脱出,如图5所示,该承接段30后端二侧另保留有凸起的嵌合片302,以供包覆端子3插入连接器4端子孔40中组装时,能嵌卡在二侧嵌槽401中定位并防止向前脱出。而夹线段31则包含有供包夹电线5绝缘胶层50的后端固定夹片310,以及包夹芯线51的前端导电夹片311。
其中承接段30二侧平面近前端处,特别相对应地冲制有纵向延伸一段长度且向内凸出的片状接触弹片303,该接触弹片303可以是,如图3所示,以后端与承接段30本体相衔接而前端呈悬伸状,或是可如图4所示,以前端与承接段30本体相衔接而后端呈悬伸状,且其悬伸端可弯曲形成微上扬的导引斜面304,以供迎接插接端子5顺利插入(如图7所示);再如图8所示,因此当断面呈矩形的插接端子与5插入承接段30中时,其二侧呈平板状的接触弹片303不但将完全平贴紧抵在插接端子5二侧面、且更由于接触弹片303与插接端子5延伸方向一致地延伸有一定的长度,故接触弹片303与插接端子5侧面间借面对面方式所能达到的接触面积,将远较习知利用点对面方式所产生的接触面积更大且更紧密,尤其接触弹片303具有可摆动弹性,故即使插接端子5断面尺寸因公差而稍小时仍然有效接接、且更具有弹性紧迫的力量,使其间的接触效果更佳,故能因此降低其间的电性阻抗与压降而提升耐电流量,使电源供应更为稳定。
除此之外,承接段30其衔接缝300二侧片体相对应处,令其中一片体形成有至少一鸠尾形扣槽305,而另一片体则形成有相对应的鸠尾形扣片306,使承接段30,可借扣片306与扣槽305的相卡扣而结合成更稳固的D形构造,不因插接端子5的插入而被撑开,如此,相对地当能促进接触弹片303在被插接端子5顶开时能产生更强劲的反作用迫紧力量抵贴在其二侧面而更强化其间的接触效果,不致使接触弹片303脱离插接端子5而造成断路的可能。
再者,承接段30后端的嵌合片302宽度可适当地予以增长,使包覆端子3整个插入连接器4端子孔40中,而嵌卡在嵌槽401中能时增加与槽壁间的侧靠面积,如图6所示,换言之,亦即增加嵌槽401包夹嵌合片302的纵向长度,如此包覆端子将更能稳固地定位在端子孔40中,而不致产生晃动或松动的不良事件。
此外,由于承接段30前后均成型为相同的D形管构造,且仅在一侧形成一道衔接缝300,而非如习知结构般尚需分段成D形管与口形管,以及在口形管二侧面各设有一道衔接缝,故可因此至少减少一道冲压制程,简化生产流程而提升产量速度,据以降低整体生产成本负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包括前端的承接段及后段的夹线段,而且承接段二侧与后端分别设有成对的外掀卡片与成对的凸出嵌合片,又夹线段设置包夹电线绝缘覆层的固定夹片及包夹电线芯线的导电夹片,其特征是承接段二侧设有纵向延伸一段长度且向内凸出的接触弹片。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段为前后一致的D形管状。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段的接触弹片后端与承接段本体连接,而其前端朝前悬伸。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段的接触片前段与承接段本体连接,而其后端朝后悬伸。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段的接触弹片悬伸端形成微上扬的导引斜面。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段一侧面上具有纵向延伸的衔接缝、且该衔接缝一侧的片体形成至少一扣槽,而另一侧片体相对地形成至少一扣片。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扣槽与扣片为鸠尾形。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电源供应器专用连接器包覆端子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接触弹片为片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覆端子装置。它包括前端的承接段及后段的夹线段,而且承接段二侧与后端分别设有成对的对掀卡片与成对的凸出嵌合片,又夹线段设置包夹电线绝缘覆层的固定夹片及包夹电线芯线的导电夹片,其特征是:承接段二侧设有纵向延伸一段长度且向内凸出的接触弹片。从而,能有效降低彼此间的电性阻抗与压降,而提升耐电流量,强化接触弹片与插接端子间的紧密接触效果,还能防止包覆端子在端子孔中晃动。
文档编号H01R13/10GK2384326SQ9921486
公开日2000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6日
发明者黄志雄 申请人:黄志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