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及其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5157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78]请参考图8。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次像素配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彩色次像素14与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是呈一 nXm阵列排列,其中η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且m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且η=m或η # m。举例而言,彩色次像素14与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是呈2X2阵列排列,且第一色光次像素14A、第二色光次像素14B与第三色光次像素14C与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实质上可具有相同的尺寸与形状(例如矩形),但不以此为限。
[0079]请参考图9。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次像素配置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环绕彩色次像素14。举例而言,第一色光次像素14A、第二色光次像素14B与第三色光次像素14C是沿第一方向LI排列成一列,而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环绕第一色光次像素14A、第二色光次像素14B与第三色光次像素14C。第一色光次像素14A、第二色光次像素14B与第三色光次像素14C的形状可为矩形,而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的形状可为中空矩形,但不以此为限。
[0080]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次像素配置并不限定于图6至图9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可视色彩配置、对比度或透明显示效果等加以调整。
[0081]请参考图10,并请一并参考图3至图5。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82]步骤100:提供基板10。
[0083]步骤102:于基板10上形成第一驱动元件14T与第二驱动元件12T。
[0084]步骤104:于第一驱动元件14T与第二驱动元件12T上形成介电层20。
[0085]步骤106:于介电层20中形成第一接触孔20H1,分别部分暴露出第一驱动元件14T。
[0086]步骤108:于介电层20中形成第二接触孔20Η2,暴露出第二驱动元件12Τ。
[0087]步骤110:于介电层20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121以及下电极141。
[0088]步骤112:于介电层20上形成一像素定义层22,并于像素定义层22中形成第一开口 221暴露出下电极141,以及形成第二开口 222暴露出第一透明电极121。
[0089]步骤114:进行第一印刷工艺,于像素定义层22的第一开口 221内填入电致发光层142以形成彩色次像素14。
[0090]步骤116:进行第二印刷工艺,于像素定义层22的第二开口 222内分别填入光电介质层123以形成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
[0091]在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制作方法中,像素定义层22的第一开口 221与第二开口 222分别定义出用以设置彩色次像素14的电致发光层142与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的光电介质层123的空间,且电致发光层142与光电介质层123可分别利用印刷工艺例如喷墨工艺加以形成,也就是说,透明度控制次像素12的制作可以与彩色次像素14的制作整合,因此可有效缩减制作成本。
[0092]综上所述,本发明是将用以显示彩色画面的彩色次像素与用以切换透明显示模式与不透明显示模式的透明度控制次像素整合制作,因此可在不大幅增加体积与成本的前提下制作出可切换透明或不透明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并有效提升对比度。
[009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多个彩色次像素,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各该彩色次像素包括一电致发光元件与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该电致发光元件包括: 一下电极,与该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电性连接; 一上电极,设置于该下电极上;以及 一电致发光层,设置于该下电极与该上电极之间;以及 一透明度控制次像素,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包括: 一第二驱动元件; 一第一透明电极,与该第二驱动元件电性连接,其中该下电极与该第一透明电极是为同一层导电图案层; 一光电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一透明电极上;以及 一第二透明电极,与该第一透明电极相对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该光电介质层包括一蓝相液晶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的该光电介质层是设置于该第一透明电极与该第二透明电极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的该光电介质层是设置于该第一透明电极与该第二透明电极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各该下电极包括一透明电极,且各该上电极包括一透明电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另包括: 一第一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彩色次像素与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之下;以及一第二偏光片,设置于所述彩色次像素与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之上,其中该第一偏光片的偏光轴与该第二偏光片的偏光轴实质上互相垂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彩色次像素包括一第一色光次像素、一第二色光次像素以及一第三色光次像素,分别用以提供不同颜色的光。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彩色次像素与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是沿一第一方向排列。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所述彩色次像素与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是呈一 nXm阵列排列,其中η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且m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中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环绕所述彩色次像素。11.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第二驱动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第一导电图案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一导电图案层包括一下电极与一第一透明电极,该下电极与该第一透明电极相互电性缘绝,且该下电极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而该第一透明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驱动元件; 一电致发光层,设置于该下电极上; 一光电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一透明电极上;以及 一第二导电图案层,设置于该电致发光层与该光电介质层上,其中该第二导电图案层包括一上电极与一第二透明电极,且该上电极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彼此电性连接;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该下电极、该电致发光层与该上电极形成至少一彩色次像素,而该第二驱动元件、该第一透明电极、该光电介质层与该第二透明电极形成一透明度控制次像素,并通过该光电介质层来控制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的光透射率。12.—种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包括: 一基板; 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第二驱动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导电图案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导电图案层包括一下电极、一第一透明电极与一第二透明电极,该下电极、该第一透明电极与该第二透明电极相互电性缘绝,该第一透明电极与该第二透明电极是交错配置,且该下电极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而该第一透明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驱动元件; 一电致发光层,设置于该下电极上; 一光电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一透明电极与该第二透明电极上;以及 一上电极,设置于该电致发光层上;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该下电极、该电致发光层与该上电极形成至少一彩色次像素,而该第二驱动元件、该第一透明电极、该第二透明电极与该光电介质层形成一透明度控制次像素,并通过该光电介质层来控制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的光透射率。13.—种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包括: 一基板; 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第二驱动元件,设置于该基板上; 一导电图案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其中该导电图案层包括一下电极与一第一透明电极,该下电极与该第一透明电极相互电性缘绝,且该下电极电性连接至该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而该第一透明电极电性连接至该第二驱动元件; 一第二透明电极,设置于该基板与该第一透明电极之间; 一电致发光层,设置于该下电极上; 一光电介质层,设置于该第一透明电极上;以及 一上电极,设置于该电致发光层上; 其中该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该下电极、该电致发光层与该上电极形成至少一彩色次像素,而该第二驱动元件、该第一透明电极、该第二透明电极与该光电介质层形成一透明度控制次像素,并通过该光电介质层来控制该透明度控制次像素的光透射率。14.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 于该基板上形成多个第一驱动元件与一第二驱动元件; 于所述第一驱动元件与该第二驱动元件上形成一介电层; 于该介电层中形成多个第一接触孔,并分别部分暴露出所述第一驱动元件; 于该介电层中形成一第二接触孔,并部分暴露出该第二驱动元件; 于该介电层上形成一第一透明电极以及多个下电极; 于该介电层上形成一像素定义层,并于该像素定义层中形成多个第一开口并分别暴露出所述下电极,以及形成一第二开口并暴露出该第一透明电极; 进行一第一印刷工艺,于该像素定义层的所述第一开口内分别填入一电致发光层,以形成多个彩色次像素;以及 进行一第二印刷工艺,于该像素定义层的该第二开口内填入一光电介质层,以形成一透明度控制次像素。
【专利摘要】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彩色次像素以及一透明度控制次像素。各彩色次像素包括一电致发光元件与至少一第一驱动元件,且各电致发光元件包括一下电极、一上电极以及一电致发光层设置于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透明度控制次像素包括至少一第二驱动元件、一第一透明电极与第二驱动元件电性连接、一光电介质层设置于第一透明电极上,以及一第二透明电极与第一透明电极相对设置,其中下电极与第一透明电极是为同一层导电图案层。本公开可在不大幅增加体积与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对比度。
【IPC分类】H01L51/56, H01L27/32, H01L51/52
【公开号】CN105070737
【申请号】CN201510446586
【发明人】李佳桦, 刘康弘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7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