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454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与R、G、B子像素的排布延伸方向相同,感应电极510为直线状条形,驱动电极331与感应电极510呈正交分布,即,驱动电极331和感应电极510依双层结构的模式以XY轴交错的方式排列。在实际使用中,当没有导电体接触时,驱动电极331和感应电极510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的耦合电容,此时驱动电极331和感应电极510之间的电场分布是固定的,当手指接触时,原来固定分布在驱动电极331和感应电极510上的电场会因为部分电力线连接到手指皮肤而产生变化,从而在接触点形成一个新的电容,进而改变接触点的总电容值,外部控制装置感应到电容值的变化,以定位接触点,从而实现触控功能。
[0042]驱动电极331的宽度和间距根据像素点的排列方式、像素点大小及像素点间距等条件确定。例如,每个R、G、B子像素上方均被驱动电极覆盖。具体的,驱动电极331的宽度为两个像素点的宽度,驱动电极331的间距为像素点间的间距。进一步的,驱动电极331的宽度为3?4.5mm,驱动电极331间的间距为20?25 μπι。当然,驱动电极的宽度及间距还可为其他值,只要确保每个R、G、B子像素上方都被驱动电极331覆盖即可。
[0043]请参阅图6,驱动电极331的端部设置有过孔331a,驱动电极331通过过孔331a与外部线路连接。例如,相邻过孔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过孔331a分布在驱动电极331的同一端。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相邻驱动电极331的过孔331a分布在驱动电极331的两端,S卩,相邻的两驱动电极331中,其中一驱动电极331的过孔331a设置于左侧,另一驱动电极331的过孔331a设置于右侧,相邻驱动电极331的过孔331a间隔排列。
[004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45]S110、在第一基板100上形成TFT驱动阵列电路200,TFT驱动阵列电路200包括控制像素发光的驱动电路。
[0046]S120、在TFT驱动阵列电路200远离第一基板100的一侧形成阳极层310,并在阳极层310上形成发光层320。
[0047]S130、通过蒸镀掩膜板加工的方式在发光层320上形成图案化的阴极层330。
[0048]具体的,将传统阴极层使用的掩膜板改为可以形成触控图案的掩膜板,经过蒸镀后,在阴极层330形成若干个相互绝缘的驱动电极331。例如,触控图案为直线状条形,以使阴极层310形成若干直线状条形的驱动电极331。
[0049]S140、在第二基板400上形成触控层500。
[0050]具体的,通过曝光、显影、脱膜等步骤在第二基板400上形成触控层500,以使触控层500上形成若干个相互绝缘的感应电极510。
[0051]S150、将第二基板400远离触控层500的一侧与第一基板100设有TFT驱动阵列电路200的一侧进行封装,使得TFT驱动阵列电路200、阳极层310、发光层320及阴极层330封闭于第一基板100和第二基板400之间,并使驱动电极331与感应电极510呈正交分布,即驱动电极331的排列方向与感应电极510的排列方向相互垂直。
[0052]具体的,第一基板100的周缘设置有玻璃粉110,通过将玻璃粉110激光烧结,以使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400封装在一起。
[0053]S150、在触控层500远离第二基板400的一侧形成偏光层600 ;具体的,偏光层600通过光学胶贴合于触控层500远离第二基板400的一侧。
[0054]S160、将保护玻璃700贴合于偏光层600远离触控层500的一侧。
[0055]具体的,保护玻璃700通过光学胶贴合于偏光层600远离触控层500的一侧。
[0056]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像素点的排列方式图。像素点采用pentile排列方式,即,每个像素点包括两个子像素,例如R、G子像素,或B、G子像素。请同时参阅图9及图10,根据像素点的排列方式,驱动电极331为锯齿状条形,相应的,感应电极510也为锯齿状条纹,驱动电极331的排列方向与感应电极510的排列方向垂直。
[0057]上述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在阴极层输入一个周期内占空比非常小的脉冲信号,请参阅图11,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脉冲宽度为t,占空比为t/TX 100%,当占空比较小时,既可以保证阴极电压的稳定,同时也能实现触控的驱动信号,使阴极层可以同时实现阴极的功能和驱动电极的功能。
[0058]上述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触控操作和图像显示,由于阴极层同时能够实现驱动电极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省略若干结构层的设置,降低整个结构的厚度,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制作难度,同时还能有效提高透光率。
[005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TFT驱动阵列电路,所述TFT驱动阵列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OLED层,所述OLED层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发光层及阴极层,所述阳极层设置于所述TFT驱动阵列电路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阴极层由若干相互绝缘的驱动电极组成;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阴极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阴极层的一侧,所述触控层由若干相互绝缘的感应电极组成,所述感应电极与所述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形成触控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为直线状条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为锯齿状条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驱动电极的端部设置有一过孔,所述驱动电极通过所述过孔与外部线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分布在所述驱动电极的同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驱动电极的两个所述过孔分别分布在所述驱动电极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及电子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于所述阳极层远离所述TFT驱动阵列电路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偏光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偏光层远离所述触控层一侧的保护玻璃,所述保护玻璃通过光学胶与所述偏光层贴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周缘的玻璃粉,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玻璃粉封装,以将所述OLED层及所述TFT驱动阵列电路封装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TFT驱动阵列电路,OLED层,第二基板及触控层,OLED层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层、发光层及阴极层,阳极层设置于TFT驱动阵列电路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阴极层由若干相互绝缘的驱动电极组成;第二基板设置于阴极层远离发光层的一侧;触控层设置于第二基板远离阴极层的一侧,触控层由若干相互绝缘的感应电极组成,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之间的电容值形成触控信号。上述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同时实现触控操作和图像显示,由于阴极层同时能够实现驱动电极的功能,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省略若干结构层的设置,降低整个结构的厚度,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制作难度,同时还能有效提高透光率。
【IPC分类】H01L51/52, H01L27/32, G06F3/044
【公开号】CN105185808
【申请号】CN201510461000
【发明人】潘沛军, 洪胜宝, 王月文, 胡君文, 苏君海, 李建华
【申请人】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