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393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插入的嵌合凹部31的箱状。在该壳体30的与嵌合凹部31的开口部31a相反的相反侧设有壁部32。
[0054]在该壁部32穿设有压入孔33,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别压入到该压入孔33中。压入孔33沿壳体30的宽方向形成,并在上下间隔地分开的位置彼此平行地排列有2排。
[0055]压入孔33在与接合端子20的突出板部24对应的部分具有卡止凹部37,接合端子20的突出板部24嵌合在这些卡止凹部37。在该卡止凹部37,在与嵌合的突出板部24对置的对置面形成有卡止突起38,该卡止突起38进入所嵌合的突出板部24的卡止孔25,从而将突出板部24卡止。
[0056]如图8所示,在壳体30的压入孔33中,在与已被压入到压入孔33中的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对置的上下的对置面33a的两面,在对置位置形成有多个由突条构成的肋41。这些肋41沿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形成,并在与支承板部22的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对于这些肋41,在卡止凹部37的隔着卡止突起38的位置形成有各2个肋41。另外,压入孔33的上下的间隙尺寸G稍小于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的厚度尺寸T。
[0057]在上述的壳体30中,通过将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从嵌合凹部31的开口部31a侧向壳体30的上下的各个压入孔33压入,从而安装到壳体30。
[0058]如果这样组装接合端子20,则突出板部24被嵌合到卡止凹部37,从而如图9的
(a)所示,突出板部24的卡止爪部26陷入卡止凹部37的侧壁37a中,并且如图9的(b)所示,卡止突起38进入突出板部24的卡止孔25。基于此,维持接合端子20被可靠地压入于压入孔33的状态。
[0059]如上所述,通过将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压入到压入孔33,从而接合端子20被与作为嵌合基准的壁部32垂直地支承,接合端子20的多个接触部21被配置在壳体30的嵌合凹部31内。
[0060]另外,在将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压入时,肋41接触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这些肋41被沿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形成,因此肋41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进行线接触(参照图9的(a)的网眼处),对支承板部22的摩擦被降低。另外,在将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压入时,形成在压入孔33的上下的对置面33a的肋41成为引导件,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被顺利地引导向压入孔33。
[0061]此处,图10的(a)及图10的(b)是示出参考例涉及的接合端子的支承板部向接合连接器的壳体的压入孔的压入状态的图,图10的(a)是水平方向的部分剖视图,图10的
(b)是铅垂方向的部分剖视图。
[0062]如图10的(a)及图10的(b)所示,在将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压入到未形成肋41的压入孔33时,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与压入孔33的对置面33a分别进行面接触(参照图10的(a)的网眼处)。此时,如果压入孔33的对置面33a的间隙尺寸G比支承板部22的厚度尺寸T小,则压入孔33的对置面33a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的面接触部分的摩擦变得极其大。因此,为了将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向壳体30的压入孔33压入,需要大的插入力,接合端子20向壳体30的安装作业性降低。
[0063]另外,如果压入孔33的对置面33a的间隙尺寸G比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的厚度尺寸T大,则安装于壳体30的接合端子20会不稳、产生偏斜,可能发生与对侧连接器的嵌合不良、与对侧连接器的对侧端子的接触不良。
[0064]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接合连接器10,在压入孔33的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对置的对置面33a这两者上,在与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的多个肋41。因此,在将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压入时,肋41接触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这些肋41沿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形成,因此肋41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进行线接触,因此能够使对支承板部22的摩擦降低。另外,管理肋41的突出尺寸以使压入孔33的间隙尺寸G成为适合的尺寸,从而能够极其容易地使壳体30无不稳、无偏斜地支承将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压入后的接合端子20。
[0065]另外,由于压入孔33的间隙尺寸G稍小于支承板部22的厚度尺寸T,因此能够减少对被向压入孔33压入的支承板部22的摩擦,并且确保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适度的压入力,以能够使壳体30可靠地支承接合端子20。
[006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压入孔33的两个对置面33a形成了肋41,但也可以在压入孔33的对置面33a任一个面形成肋41。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形成有肋41的对置面33a侧,肋41与支承板部22进行线接触,能够降低将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压入时的摩擦,能够实现接合端子20向壳体30的安装作业的容易化。
[006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进行变形、改进等。此外,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量、配置位置等是任意的,没有限制。
[0068]此处,将上述的本发明涉及的接合连接器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分别简要地总结并罗列为以下[I]?[3] ο
[0069][I] 一种接合连接器,具备:
[0070]接合端子(20),其从平板状的支承板部(22)起延伸有与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
(21);以及
[0071]树脂制的壳体(30),其形成有压入孔(33),该接合端子的所述支承板部被压入到所述压入孔(33),
[0072]在所述压入孔中,在与所述支承板部的表背面对置的对置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在与所述支承板部向所述压入孔的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所述压入方向的多个肋(41)。
[0073][2]根据上述[I]所述的接合连接器,其中,所述肋被形成在所述压入孔的与所述支承板部的表背面对置的对置面的两个面上。
[0074][3]根据上述[I]或[2]所述的接合连接器,其中,所述压入孔中的间隙尺寸(G)稍小于所述支承板部的厚度尺寸(T)。
[0075]虽然详细地或参照特定实施方式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修正。
[0076]本申请基于2013年5月10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願2013-100758),并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0077]产业实用性
[0078]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接合端子向壳体的良好的安装作业性并且使接合端子无不稳、无偏斜地支承于壳体,而且,能够实现尺寸管理的容易化。取得该效果的本发明对于在壳体内具备接合端子的接合连接器是有用的。
【主权项】
1.一种接合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连接器具备: 接合端子,其从平板状的支承板部起延伸有与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以及 树脂制的壳体,其形成有压入孔,该接合端子的所述支承板部被压入到所述压入孔, 在所述压入孔中,在与所述支承板部的表背面对置的对置面的至少一个面上,在与所述支承板部向所述压入孔的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所述压入方向的多个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肋被形成在所述压入孔的与所述支承板部的表背面对置的对置面的两个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压入孔的间隙尺寸稍小于所述支承板部的厚度尺寸。
【专利摘要】具备:接合端子(20),其从平板状的支承板部(22)起延伸有与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即树脂制的壳体(30),其形成有压入孔(33),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被压入到该压入孔(33),其中,在压入孔(33)中,在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对置的对置面(33a)上,在与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所述压入方向的多个肋(41)。
【IPC分类】H01R31/08, H01R13/41
【公开号】CN105191017
【申请号】CN201480025533
【发明人】儿玉晋司, 山本寿典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4月24日
【公告号】WO2014181703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