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140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的器身导油结构,具体为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当中,对于在器身端部设置配合椭圆轭的磁分路结构的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当其冷却方式为强迫油循环方式时,器身下端导油孔的位置会和磁分路中硅钢片的位置发生冲突。从而需要改变导油孔位置,结构复杂,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差,不仅增加了变压器的损耗,而且无法满足变压器的温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路畅通,油速合理,结构简单的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包括设置在铁心导油盒与变压器器身之间的多层绝缘板,绝缘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垫板,第二层垫板,第三层磁分路,第四层垫板和第五层托板;第一层垫板放置在铁心下夹件固定板上,且对应铁心导油盒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以及第三导油孔和第四导油孔;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垂直向上贯穿全部绝缘板形成垂直油路与器身连通,垂直油路穿过第三层磁分路时,其位置位于磁分路中硅钢片内侧;第三导油孔和第四导油孔通过在第一层垫板上表面开槽形成的第一水平油路连通;第二层垫板上对应第一水平油路开设有中间隔断的第二水平油路;第三层磁分路的硅钢片内侧对应第二水平油路的中断端头对称开设第五导油孔和第六导油孔,第五导油孔和第六导油孔垂直向上贯穿第四层垫板和第五层托板与器身连通。
[0006]优选的,第四层垫板的下表面在第五导油孔和第六导油孔的贯穿位置分别向两侧开槽形成对称的第三水平油路,第三水平油路与第二水平油路呈镜面对称设置。
[0007]优选的,第三层磁分路上表面位于第五导油孔和第六导油孔之间的中间位置向外开设有中压线圈出头槽,中压线圈出头槽向上贯通至第四层垫板,第五层托板上对应中压线圈出头槽设置中压线圈出头孔。
[0008]优选的,绝缘板内侧呈圆弧状并与椭圆轭铁心配合设置;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呈倒角的直角梯形设,且两个直角边靠内侧设置,斜边倒圆角。
[0009]进一步,第一水平油路呈与第一垫板内侧圆弧共圆心的圆弧设置。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层绝缘板提供了油路的设置位置和空间,通过垂直油路的布置保证了铁心导油盒与器身之间的导油畅通,满足变压器温升需求;同时通过第一水平油路和第二水平油路的连接和过渡使得在第三层磁分路中油路避开磁分路中硅钢片位置形成曲折油路,将变压器油打入器身,不仅保持了变压器进油口的位置不变,而且分散了油路;同时第一水平油路和第二水平油路的油流量空间大,保证了其中合理的油流速度,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0012]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第三水平油路能够与第二水平油路配合对第三磁分路更好地从上下面同时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变压器温升小。
[0013]进一步的,利用设置的中压线圈出线槽和中压线圈出线孔,能够既保证机械强度的要求,又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
[0014]进一步的,通过对导油孔的形状限制,能够保证其油速合理,并且满足其设置位置的布局要求,结构强度好,油流顺畅。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器身下端绝缘板的装配剖视图。
[0016]图2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器身下端绝缘板的装配俯视图。
[0017]图3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第一层垫板结构示意图,3a为A-A处剖视图;3b为B-B处剖视图。
[0018]图4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第二层垫板结构示意图,4a为C-C处剖视图。
[0019]图5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第三层磁分路结构示意图,5a为D-D处剖视图;5b为E-E处尚]视图。
[0020]图6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第四层垫板结构示意图,6a为F-F处剖视图;6b为G-G处剖视图。
[0021]图7本实用新型实例中所述第五层托板结构示意图,7a为H - H处剖视图。
[0022]图中:第一层垫板1,第二层垫板2,第三层磁分路3,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第一导油孔6,第二导油孔7,第三导油孔8,第四导油孔9,第一水平油路10,第二水平油路11,第五导油孔12,第六导油孔13,第三水平油路14,中压线圈出头槽15,中压线圈出头孔16,椭圆轭铁心17,铁心导油盒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4]本实用新型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铁心导油盒与变压器器身之间的多层绝缘板,的绝缘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垫板1,第二层垫板2,第三层磁分路3,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
[0025]如图3所示,第一层垫板I放置在铁心下夹件固定板上,且对应铁心导油盒18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以及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 ;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垂直向上贯穿全部绝缘板形成垂直油路与器身连通,垂直油路穿过第三层磁分路3时,其位置位于磁分路中硅钢片内侧;所述的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通过在第一层垫板I上表面开槽形成的第一水平油路10连通。如图4所示,第二层垫板2上对应第一水平油路10开设有中间隔断的第二水平油路11 ;如图5所示,第三层磁分路3的硅钢片内侧对应第二水平油路11的中断端头对称开设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垂直向上贯穿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与器身连通。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层磁分路3上表面位于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之间的中间位置向外开设有中压线圈出头槽15,中压线圈出头槽15向上贯通至第四层垫板4,第五层托板5上对应中压线圈出头槽15设置中压线圈出头孔16。
[0026]如图6所不,第四层垫板4的下表面在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的贯穿位置分别向两侧开槽形成对称的第三水平油路14,第三水平油路14与第二水平油路14呈镜面对称设置。
[0027]本优选实例中,又如图3所示,绝缘板内侧呈圆弧状并与椭圆轭铁心17配合设置;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呈倒角的直角梯形设,且两个直角边靠内侧设置,斜边倒圆角,第一水平油路10呈与第一垫板I内侧圆弧共圆心的圆弧设置。
[0028]本实用新型放置于变压器器身下端,如图1所示,由多层垫板、磁分路及托板构成。如图2所示,垫板、托板及磁分路上分别开了对应的导油孔实现进油,磁分路上的导油孔避开磁分路上硅钢片的位置。这种导油结构保持了变压器进油口的位置不变,通过在垫板及磁分路内部形成的曲折性油路,将变压器油打入器身。
[0029]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由自下而上由第一层垫板1、第二层垫板2、第三层磁分路3、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形成的导向油流通路结构。具体结构分别入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层垫板I放置于铁心下夹件固定板上,铁心导油盒18中的油通过第一层垫板I的第一导油孔6、第二导油孔7、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打入,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内的油进入第一层垫板I和第二层垫板2之间形成的第一水平油路10中,再从第三层磁分路3、第四层垫板4及第五层垫板5的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中进入器身中;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内的油沿垂直方向直接进入器身,这种油路布置导油通畅、油流速度合理,既降低了该类变压器的损耗,又保证了变压器的温升满足要求。导油孔位置、绕组出头位置及磁分路的位置设置合理,既保证机械强度的要求,又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非常适用于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其铁心为椭圆轭结构且器身上下端带磁分路的变压器器身结构。
【主权项】
1.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铁心导油盒与变压器器身之间的多层绝缘板,所述的绝缘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垫板(I),第二层垫板(2),第三层磁分路(3),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第一层垫板(I)放置在铁心下夹件固定板上,且对应铁心导油盒(18)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以及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所述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垂直向上贯穿全部绝缘板形成垂直油路与器身连通,垂直油路穿过第三层磁分路(3)时,其位置位于磁分路中硅钢片内侧;所述的第三导油孔(8)和第四导油孔(9)通过在第一层垫板(I)上表面开槽形成的第一水平油路(10)连通;第二层垫板(2)上对应第一水平油路(10)开设有中间隔断的第二水平油路(11);第三层磁分路(3)的硅钢片内侧对应第二水平油路(11)的中断端头对称开设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垂直向上贯穿第四层垫板(4)和第五层托板(5)与器身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四层垫板⑷的下表面在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的贯穿位置分别向两侧开槽形成对称的第三水平油路(14),第三水平油路(14)与第二水平油路(14)呈镜面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层磁分路(3)上表面位于第五导油孔(12)和第六导油孔(13)之间的中间位置向外开设有中压线圈出头槽(15),中压线圈出头槽(15)向上贯通至第四层垫板(4),第五层托板(5)上对应中压线圈出头槽(15)设置中压线圈出头孔(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绝缘板内侧呈圆弧状并与椭圆轭铁心(17)配合设置;第一导油孔(6)和第二导油孔(7)呈倒角的直角梯形设,且两个直角边靠内侧设置,斜边倒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水平油路(10)呈与第一垫板(I)内侧圆弧共圆心的圆弧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椭圆轭铁心变压器的强迫油循环导油结构包括设置在铁心导油盒与变压器器身之间的多层绝缘板,绝缘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垫板,第二层垫板,第三层磁分路,第四层垫板和第五层托板;第一层垫板对应铁心导油盒对称设置有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以及第三导油孔和第四导油孔;第一导油孔和第二导油孔垂直向上贯穿全部绝缘板形成垂直油路与器身连通,垂直油路穿过第三层磁分路时,位于磁分路中硅钢片内侧;第三导油孔和第四导油孔通过在第一层垫板上表面开槽形成的第一水平油路连通;第二层垫板上对应第一水平油路开设有中间隔断的第二水平油路;第三层磁分路的硅钢片内侧对应第二水平油路的中断端头对称开设第五导油孔和第六导油孔。
【IPC分类】H01F27-12
【公开号】CN204289026
【申请号】CN201420758230
【发明人】王小英, 段亚娟, 冯建涛
【申请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