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7258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制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作用的继电器电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输入电路以及通过光耦触发控制电路与输入电路耦合的输出电路;
[0005]所述的光耦触发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 ;
[0006]所述的第一光親器件Ul及第二光親器件U2均包括发光二极管及光电三极管;
[0007]其中,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l和R4与输入电路的电源端相连;第一光親器件Ul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PUTl连接,第二光耦器件U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NPUT2 连接;
[0008]第一光親器件Ul及第二光親器件U2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路的电源端相连,光电三极管的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2及R5与三极管Ql和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l及Q2的集电极分别通过二极管Dl和D2与输出开关电路连接;
[0009]三极管Ql和Q2的发射极均接地;且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的光电三极管的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3及R6接地;
[0010]三极管Ql和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与输出开关电路连接,输出开关电路与用电器相连。
[0011]所述的第一光親器件Ul及第二光親器件U2均米用型号为PC817的光电親合器。
[0012]所述的三极管Ql及Q2为型号为9013的三极管。
[0013]所述的二极管Dl和D2的型号为IN4007。
[0014]所述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均采用型号为JQC-3F(T73)的继电器;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I脚分别接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负极,2脚接三极管Ql和Q2的集电极,3脚-5脚分别通过输出控制接口与灯泡连接,且输出控制接口接地。
[0015]所述的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PUTl及第二输入端INPUT2与单片机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输出低电平(或高电平)控制信号至第一光耦器件及第二光耦器件,以防止继电器电磁线圈对整个系统的干扰,然后再经三极管送继电器的输入端,控制触头的吸合或断开,通过第一光耦器件及第二光耦器件将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耦合起来,从而隔断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电气联系,其绝缘电阻可达到1011,也没有电磁感应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电耦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输入电路以及通过光耦触发控制电路与输入电路耦合的输出电路;光耦触发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 ;第一光親器件Ul及第二光親器件U2均包括发光二极管及光电三极管;其中,第一光親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l和R4与输入电路的电源端相连;第一光耦器件Ul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PUTl连接,第二光耦器件U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NPUT2连接;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親器件U2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路的电源端相连,光电三极管的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2及R5与三极管Ql和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l及Q2的集电极分别通过二极管Dl和D2与输出开关电路连接;
[0021]三极管Ql和Q2的发射极均接地;且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的光电三极管的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3及R6接地;
[0022]三极管Ql和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与输出电路连接,输出电路与用电器相连。
[002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均采用型号为PC817的光电耦合器,本实用新型的三极管Ql及Q2为型号为9013的三极管。
[0024]本实用新型的二极管Dl和D2的型号为IN4007。
[0025]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均采用型号为JQC-3F(T73)的继电器;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I脚分别接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负极,2脚接三极管Ql和Q2的集电极,3脚-5脚分别通过输出控制接口与灯泡连接,且输出控制接口接地。
[0026]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PUTl及第二输入端INPUT2与单片机连接。
[0027]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输出低电平(或高电平)控制信号至第一光耦器件及第二光耦器件,以防止继电器电磁线圈对整个系统的干扰,然后再经三极管送继电器的输入端,控制触头的吸合或断开,通过第一光耦器件及第二光耦器件将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耦合起来,从而隔断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电气联系,其绝缘电阻可达到1011,也没有电磁感应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作用。
[0028]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包括发光二极管以及光电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为I脚,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为2脚,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为3脚,集电极为4脚。
[0029]继电器模块电路原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定义INPUTl为Pl.3 口,将CNl的I端接地,3端接到灯泡的控制线上。
[0030]继电器的吸合是要电流作用于电磁铁,由于这个电流不小,所以单靠微控制器的I/o 口是不足以使继电器吸合的,应该加一个驱动(起功率放大作用,给继电器提供足够的电流),再微控制器用I/o 口来控制驱动。
[0031]在驱动高压、大电流负载用电器或有较强干扰的设备时,不能用微控制器的I/O口线直接驱动,而必须通过各种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来驱动。为了与强电隔离和抗干扰,常使用光电隔离技术,以切断微控制器与受控对象之间的电气联系。光耦合器用光将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耦合起来,从而隔断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电气联系,其绝缘电阻可达到111 Ω,也没有电磁感应现象。
【主权项】
1.一种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以及通过光耦触发控制电路与输入电路親合的输出电路; 所述的光耦触发控制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 ; 所述的第一光親器件Ul及第二光親器件U2均包括发光二极管及光电三极管; 其中,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通过电阻Rl和R4与输入电路的电源端相连;第一光親器件Ul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PUTl连接,第二光耦器件U2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输入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NPUT2连接; 第一光親器件Ul及第二光親器件U2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输入电路的电源端相连,光电三极管的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2及R5与三极管Ql和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l及Q2的集电极分别通过二极管Dl和D2与输出开关电路连接; 三极管Ql和Q2的发射极均接地;且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的光电三极管的射极分别通过电阻R3及R6接地; 三极管Ql和Q2的集电极分别与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与输出电路连接,输出电路与用电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耦器件Ul及第二光耦器件U2均采用型号为PC817的光电耦合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极管Ql及Q2为型号为9013的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Dl和D2的型号为 IN400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均采用型号为JQC-3F(T73)的继电器;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I脚分别接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的负极,2脚接三极管Ql和Q2的集电极,3脚-5脚分别通过输出控制接口与灯泡连接,且输出控制接口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NPUTl及第二输入端INPUT2与单片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制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电路,本实用新型包括输入电路以及通过光耦触发控制电路与输入电路耦合的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入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输出低电平(或高电平)控制信号至第一光耦器件及第二光耦器件,以防止继电器电磁线圈对整个系统的干扰,然后再经三极管送继电器的输入端,控制触头的吸合或断开,通过第一光耦器件及第二光耦器件将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耦合起来,从而隔断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之间的电气联系,其绝缘电阻可达到1011,也没有电磁感应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作用。
【IPC分类】H01H47-24
【公开号】CN204516687
【申请号】CN201520190864
【发明人】巫春玲, 刘盼芝, 陈俊硕
【申请人】长安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