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611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USB接口技术的发展,USB接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一般都会设置有USB接口,电子产品的USB接口通过USB连接器电性连接主机与设备,而USB连接器则是通过内部的连接组件来实现与外部的USB接口电性连接的。
[0003]请参阅图1至图4,在现有技术中,USB连接器(图中未示)中的连接组件200是将接触端子201沿图2中箭头A所指方向插置固定在成型好的注塑件202上,以组装成图1所示的完整的连接组件200。但是,却无法实现将注塑件202直接注塑成型在接触端子201上,因为注塑件202上成型有供注接触端子201之接触端201a的末端201b抵接的隔离片202a,而接触端201a的末端201b位于隔离片202a的上方,故,如果注塑件202直接注塑成型在接触端子201上时,接触端201a的末端201b会阻碍到模具成型隔离片202a,即,接触端201a的末端201b阻碍模具沿图4中箭头B所指的方向合模作动。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加工方法,只能将接触端子201和注塑件202分开加工好后,再进行组装。
[0004]其中,在将接触端子201插置固定在成型好的注塑件202上时,需要对准注塑件202上的插置槽202b,但由于接触端子201的体积极为细小,且插置槽202b也极为窄小,导致接触端子201插入注塑件202上的插置槽202b时,接触端子201很难对准插置槽202b,造成连接组件200的组装操作困难,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组装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相邻的两接触端子201之间的间距非常小,故相邻两插置槽202b之间的槽壁202c也非常薄,在接触端子201上的固定凸块201c强行挤入插置槽202b时,极为容易损坏插置槽202b的槽壁202c。再者,接触端子201与注塑件202的插置结构还存在不牢固的缺点,会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接触端子201相对注塑件202松动,甚至接触端子201脱离于注塑件202的情况。
[0005]因此,急需要一种连接组件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具有组装操作简单、耗费时间少、效率高、接触端子安装牢固及接触端子不会损坏第一填充件或第二填充件的优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填充件、第二填充件及若干接触端子,所述接触端子从前端至后端顺次分布有第一接触端、定位部、滑动段及第二接触端,所述接触端子呈相互间隔开的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填充件固定地填充包覆于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填充件呈间隔于所述第一填充件地填充包覆于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滑动段,顶推所述第二填充件可使所述第二填充件相对所述滑动段滑动,且所述第二填充件可与所述第一填充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8]较佳地,所述定位部包含形成于所述接触端子上的第一定位凸块及第二定位凸块,所述第一定位凸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凸块之间形成一定位凹槽。
[0009]较佳地,所述第一接触端朝远离所述第二填充件的方向伸出于所述第一填充件,且所述第一接触端呈悬空的设置。
[0010]较佳地,所述第一填充件上形成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二填充件上形成有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与所述第二扣合部呈相互扣合配合的结构,顶推所述第二填充件相对所述滑动段朝靠近所述第一填充件的方向滑动,直至所述第二扣合部对位扣合于所述第一扣合部,使所述第二填充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填充件上。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扣合部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填充件上的扣合凹槽及扣合凸块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形成于所述第二填充件上的所述扣合凹槽及所述扣合凸块中的另一者,所述扣合凸块与所述扣合凹槽相互扣合配合。
[0012]较佳地,所述扣合凹槽呈相互对称的分布于所述第一填充件的左右两侧,所述扣合凸块呈相互对称的分布于所述第二填充件的左右两侧。
[0013]较佳地,所述第二填充件分布有与所述接触端子一一对位的容置通孔,所述第二接触端呈悬空的容置于所对位的所述容置通孔内。
[0014]较佳地,所述第二接触端形成有向上弯曲凸起的接触部及向下延伸的抵接部,且所述接触部向上凸伸出所述容置通孔。
[0015]较佳地,所述容置通孔的底部形成有供所述抵接部抵触的隔离片,所述隔离片阻挡所述抵接部向下伸出于所述容置通孔。
[0016]较佳地,所述容置通孔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隔离片相面对的阻挡片,所述阻挡片阻挡所述抵接部向上脱离出所述容置通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接触端子从前端至后端顺次分布有第一接触端、定位部、滑动段及第二接触端,接触端子呈相互间隔开的并排设置,第一填充件固定地填充包覆于接触端子的定位部,从而使得接触端子能够并排地固定于第一填充件上,且通过定位部与第一填充件的结合结构,定位部能够阻碍第一填充件与接触端子发生相对滑动,使得接触端子的安装结构更为牢固可靠,保障接触端子在第一填充件上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第二填充件呈间隔于第一填充件地填充包覆于接触端子的滑动段,一方面,在对第二填充件的顶推作用力达到足够大时,允许第二填充件相对滑动段朝靠近第一填充件的方向滑动,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填充件在接触端子上的成型位置间隔于第一填充件,使得第二接触端能够远离阻碍模具成型第二填充件的位置,以允许第二填充件直接成型在接触端子上;顶推第二填充件可使第二填充件相对滑动段滑动,且第二填充件可与第一填充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即,第一填充件与第二填充件呈间隔开的填充成型在接触端子上后,再顶推第二填充件相对滑动段朝靠近第一填充件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二填充件与第一填充件固定连接在一起,使第二填充件与第一填充件组装成连接组件,组装操作简单快捷,耗费时间少,组装效率高;而且,组装过程中能够消除接触端子损坏第一填充件或第二填充件意外事故,保障了产品的完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组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21]图4是沿图3中J-J线的剖视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在第二扣合部扣合于第一扣合部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24]图7是沿图6中K-K线的剖视图。
[00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接触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在第二扣合部未扣合于第一扣合部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9的俯视图。
[0028]图11是沿图10中L-L线的剖视图。
[0029]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在第二扣合部扣合于第一扣合部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30]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
[0031]图14是沿图13中M-M线的剖视图。
[0032]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组件在第二扣合部未扣合于第一扣合部时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0033]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0034]图17是沿图16中N-N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