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舱及潜水救生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2507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舱及潜水救生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蓄电池舱及潜水救生设备,其中,蓄电池舱包括内腔,用于供蓄电池插设以实现电连接,蓄电池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内腔的内部轮廓一致,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形状均相同,且所述截面是非中心对称图形。仅须根据上述蓄电池舱内腔截面,使用者可正确地将蓄电池插入蓄电池舱,具有使用方便,有效防止蓄电池插错的有益效果。可应用于电器、仪器和设备等用电装备,根据用电装备内设电路特点,完全插入时,蓄电池的正、负电极与蓄电池舱内的正、负电极或负、正电极紧密接触。
【专利说明】
蓄电池舱及潜水救生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舱及潜水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实生活中某些电器、仪器和设备等用电装备需要使用蓄电池等外接电源,在这些装备上需要设置与该蓄电池相对应的蓄电池舱。在蓄电池插入蓄电池舱时,该蓄电池舱的内腔与该外接电源的轮廓一致,如收音机的电池舱与5号电池。现在工业化设计和生产中,蓄电池舱和与之配合使用的蓄电池的立体形状多为相适应的正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等,且正、负电极置于上述立体形状的两端的中心位置。
[0003]上述正方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等形状的蓄电池在与其相适应的蓄电池舱配合使用时,由于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图形,使用者无法直观判断,从而容易插错,即将蓄电池的正、负电极与蓄电池舱内的正、负电极或负、正电极错误的接触;某些情况下,由于用电装备电路类型的原因,如果出现上述插错情形,用电装备不工作,或者损毁电路乃至用电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图形,使用者无法判断所使用的蓄电池的正、负电极与该电器上的蓄电池舱的正、负电极是否对应而容易错插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舱,包括内腔,用于供蓄电池插设以实现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内腔的内部轮廓一致;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所述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形状均相同,且所述截面是非中心对称图形。
[0006]可选地,沿所述插设方向,所述截面分为上、下部分,左、右部分;所述截面的上、下部分的轮廓不一样;或者,所述截面的左、右部分的轮廓不一样。
[0007]可选地,所述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半圆,所述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半圆;所述第一半圆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半圆的开口相对,且所述第一直径和所述第二直径的长度不相等;在所述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通过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半圆连接;在所述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通过第二连线与所述第二半圆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线、第二连线均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一连线、第二连线其中之一为直线,另一为曲线。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连线、第二连线均为曲线。
[0010]可选地,所述内腔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上设有包裹所述金属触点的防腐蚀层。
[0011 ]可选地,沿所述第一连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线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均为直线;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三部分且不在同一直线上。
[0012]可选地,所述防腐蚀层为硅胶垫片。
[0013]—种潜水救生设备,用于在潜水员遇险时向地面监测平台发送救生信号,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舱,蓄电池插设于所述蓄电池舱的内腔以实现电连接,并为所述潜水救生设备供电。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5]由于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形状均相同,且该截面是非中心对称图形,蓄电池舱的截面绕某一点旋转180°之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使用者不会将蓄电池的正、负电极与蓄电池舱内的正、负电极混淆;通过蓄电池舱形状,使用者可以直观准确地将蓄电池插进蓄电池舱;在电器、仪器和设备等装备不适用双流电路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防止烧毁电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二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三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四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30]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五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上的蓄电池舱内腔的截面图;
[0031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救生设备的立体图;
[0032]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救生设备的仰视图;
[0033]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救生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19是现有技术救生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现有技术中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图形,使用者无法判断所使用的蓄电池的正、负电极与该电器上的蓄电池舱的正、负电极是否对应而容易错插。而本实用新型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截面形状为中心对称图形,能让使用者直观准确地将蓄电池等外接电源正确插入蓄电池舱。
[00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7]实施例一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蓄电池舱,包括内腔,用于供蓄电池插设以实现电连接,内腔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金属触点,蓄电池的外部轮廓与内腔的内部轮廓一致;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形状均相同,且该截面是非中心对称图形;也即,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内腔为等截面体。
[0039]由于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形状均相同,且该截面是非中心对称图形,蓄电池舱的截面绕某一点旋转180°之后,不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使用者不会将蓄电池的正、负电极与蓄电池舱内的正、负电极混淆;通过观察蓄电池舱形状,使用者可以直观准确地将蓄电池插进蓄电池舱;在电器、仪器和设备等装备不适用双流电路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防止烧毁电路。
[0040]本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是非中心对称图形;可以理解为:沿蓄电池的插设方向,内腔的截面分为上、下部分,左、右部分;截面的上、下部分的轮廓不一样;或者,截面的左、右部分的轮廓不一样。
[0041]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蓄电池舱的内腔的上、下、左、右部分仅仅是限定前提为沿插设方向下的方位,如果蓄电池舱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或180度后,根据旋转后的方位,同样适用上述所有蓄电池内腔的上、下、左、右部分的技术方案。且本实施例中,以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上下最大垂直距离的中线为基准线将截面分为上、下部分;或者,以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左右最大垂直距离的中线为基准线将截面分为上、下部分。本实施例中,“上下”方向与“左右”方向垂直。
[0042]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10的第一半圆101,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10的第二半圆201,该第一半圆101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1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10不平行于第二直径2010,所述第一直径1010和所述第二直径201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1通过第一连线301与所述第二半圆201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1通过第二连线401与所述第二半圆201连接,该第一连线301与第二连线401均为直线。
[004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蓄电池舱具有明显大小不同且相对的左右部分,使用者直观判断后,就能够准确无误地插入相配合的蓄电池。
[0044]实施例二
[0045]参考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20的第一半圆102,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20的第二半圆202,该第一半圆102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2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20不平行于第二直径2020,所述第一直径1020和所述第二直径202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2通过第一连线302与所述第二半圆202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2通过第二连线402与所述第二半圆202连接,该第一连线302为直线,第二连线402为曲线。
[0046]实施例三
[0047]参考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30的第一半圆103,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30的第二半圆203,该第一半圆103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3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30不平行于第二直径2030,所述第一直径1030和所述第二直径203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3通过第一连线303与所述第二半圆203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3通过第二连线403与所述第二半圆203连接,该第一连线303和第二连线403均为曲线,第一连线303上有凸部3031和凸部3032,第二连线上有凸部4031和凸部4032。
[0048]实施例四
[0049]参考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50]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40的第一半圆104,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40的第二半圆204,该第一半圆104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4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40不平行于第二直径2040,所述第一直径1040和所述第二直径204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4通过第一连线304与所述第二半圆204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4通过第二连线404与所述第二半圆204连接,该第一连线304与第二连线404均为曲线,且都向内凹陷。
[0051 ]实施例五,
[0052]参考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53]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50的第一半圆105,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50的第二半圆205,该第一半圆105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5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50不平行于第二直径2050,所述第一直径1050和所述第二直径205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5通过第一连线305与所述第二半圆205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5通过第二连线405与所述第二半圆205连接,该第一连线305与第二连线405均为曲线,且都向外凸出。
[0054]实施例六
[0055]参考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56]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60的第一半圆106,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60的第二半圆206,该第一半圆106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6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60平行于第二直径2060,所述第一直径1060和所述第二直径206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6通过第一连线306与所述第二半圆206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6通过第二连线406与所述第二半圆206连接,该第一连线306与第二连线406均为直线且长度不相等。
[0057]实施例七
[0058]参考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59]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70的第一半圆107,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70的第二半圆207,该第一半圆107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7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70平行于第二直径2070,所述第一直径1070和所述第二直径207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7通过第一连线307与所述第二半圆207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7通过第二连线407与所述第二半圆207连接,该第一连线307为直线,第二连线407均为曲线。
[0060]实施例八,
[0061]参考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62]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80的第一半圆108,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80的第二半圆208,该第一半圆108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8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80平行于第二直径2080,所述第一直径1080和所述第二直径208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8通过第一连线308与所述第二半圆208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8通过第二连线408与所述第二半圆208连接,该第一连线308与第二连线408均为曲线,且第一连线308上有向外的凸部3081和向内的凸部3082,第二连线408上有向外的凸部4081和向内的凸部4082。
[0063]实施例九
[0064]参考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65]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090的第一半圆109,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090的第二半圆209,该第一半圆109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09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090平行于第二直径2090,所述第一直径1090和所述第二直径209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9通过第一连线309与所述第二半圆209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09通过第二连线409与所述第二半圆209连接,该第一连线309与第二连线409均为曲线,且都向内弯曲。
[0066]实施例十
[0067]参考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68]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100的第一半圆110,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100的第二半圆210,该第一半圆110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10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100平行于第二直径2100,所述第一直径1100和所述第二直径210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0通过第一连线310与所述第二半圆210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0通过第二连线410与所述第二半圆210连接,该第一连线310与第二连线410均为曲线,且都向外弯曲。
[0069]实施例^^一
[0070]参考图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1 ]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110的第一半圆111,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110的第二半圆211,该第一半圆111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11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110平行于第二直径2110,所述第一直径1110和所述第二直径211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1通过第一连线311与所述第二半圆211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1通过第二连线411与所述第二半圆211连接,该第一连线311与第二连线411均为直线;且该截面是以第一半圆圆心与第二半圆圆心的连接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0072]实施例十二
[0073]参考图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4]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120的第一半圆112,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120的第二半圆212,该第一半圆112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12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120平行于第二直径2120,所述第一直径1120和所述第二直径212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2通过第一连线312与所述第二半圆212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2通过第二连线412与所述第二半圆212连接,该第一连线312与第二连线412均为曲线,且第一连线312上有向外的凸部3121和向内的凸部3122,第二连线412上有向外的凸部4121和向内的凸部4122;且该截面是以第一半圆圆心与第二半圆圆心的连接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0075]实施例十三
[0076]参考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77]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130的第一半圆113,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130的第二半圆213,该第一半圆113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13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130平行于第二直径2130,所述第一直径1130和所述第二直径213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3通过第一连线313与所述第二半圆213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3通过第二连线413与所述第二半圆213连接,该第一连线313与第二连线413均为曲线,且都向外弯曲;且该截面是以第一半圆圆心与第二半圆圆心的连接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0078]实施例十四
[0079]参考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80]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140的第一半圆114,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140的第二半圆214,该第一半圆114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14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140平行于第二直径2140,所述第一直径1140和所述第二直径214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4通过第一连线314与所述第二半圆214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4通过第二连线414与所述第二半圆214连接,该第一连线314与第二连线414均为曲线,且都向内弯曲;且该截面是以第一半圆圆心与第二半圆圆心的连接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0081 ] 实施例十五
[0082]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083]该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1150的第一半圆115,该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2150的第二半圆215,该第一半圆115的开口与该第二半圆215的开口相对,且第一直径1150平行于第二直径2150,所述第一直径1150和所述第二直径2150的长度不相等;在该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5通过第一连线315与所述第二半圆215连接,在该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115通过第二连线415与所述第二半圆215连接,该第一连线315与第二连线415均为曲线。
[0084]第一连线315和第二连线415的形状相同,沿第一连线315的长度方向,第一连线315分为第一部分3151、第二部分3152和第三部分3153,且第一连线315的第一部分3151平行于第一连线315的第三部分3153,但第一连线315的第一部分3151和第一连线315的第三部分3153不在同一直线上,第二部分3152位于第一部分3151和第三部分3153之间。
[0085]沿第二连线415的长度方向,第二连线415分为第一部分4151、第二部分4152和第三部分4153,且第二连线415的第一部分4151平行于第二连线415的第三部分4153,第二连线415的第一部分4151和第二连线415的第三部分4153不在同一直线上。
[0086]本实施例中,截面是以第一半圆115的圆心与第二半圆215的圆心的连接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且第一连线315上的第二部分3152与第一连线315的长度方向呈角度α,本实施例中,角度α为锐角,第一连线315上的第三部分3153与第二直径2150呈角度β,本实施例中,角度β为直角。
[0087]在其它实施例中α为锐角,0为钝角;或者,α为直角,0为锐角;或者,α为直角,β为钝角;或者,α为直角,β为直角;或者,α为钝角,β为锐角;或者,α为钝角,β为钝角;或者,α为钝角,β为直角。
[0088]参考图15,第一连线315和和第二连线415是折线,本实施例中,折线属于曲线的一种。
[0089]实施例十六
[009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救生设备,用于在潜水员遇险时向地面监测平台发送救生信号,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舱,蓄电池插设于蓄电池舱的内腔以电连接,并为潜水救生设备供电。
[0091]参考图16-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潜水救生设备10,用于在潜水员遇险时向地面监测平台发送救生信号,包括上述任一项蓄电池舱50,蓄电池51插设于蓄电池舱50的内腔以实现电连接,并为潜水救生设备供电,内腔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金属触点(图未示出);开关40利用压力差出水后自动开启,电池舱50中的电池51为救生设备提供电源(参考图18);由于蓄电池舱50具有明显大小不同且相对的左右部分,使用者直观判断后,就能够准确无误地插入相配合的蓄电池51。
[0092]本实施例中潜水救生设备10还包括:外壳,外壳呈长方体状,外壳具有第一外表面11,在第一外表面11上设有开关30,用户通过操作开关30使得救生设备10执行相应的动作;在第一外表面11上还设有视窗60,视窗60与北斗通信终端20电连接或通信连接,视窗60用于显示救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自身的位置信息,用户使用救生设备时,第一外表面11朝向北斗卫星;还包括北斗通信终端20,设于外壳内,且与外壳密封连接,北斗通信终端20位于外壳的最前端,用户使用时,手持救生设备时,最前端朝向北斗卫星,用于和北斗卫星(图未示出)通信并向外界发送位置信息。
[0093]需说明的是,救生设备10的形状不做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正方体状或圆柱状等。
[0094]本实施例中,北斗通信终端20包括:天线,用于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射频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天线接收的来自北斗卫星的射频信号;基带单元,与射频单元交互。其中,射频单元首先将接受到的射频信号经过放大、滤波、变频处理变为基带信号,通过射频接口与基带单元交互;基带单元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变频、滤波、放大后变为射频信号,再经过射频单元传递至天线,通过天线将射频信号发送给北斗卫星。
[0095]其中射频信号的发射功率往某一指定方向(北斗卫星)集中辐射的能力称为射频增益,若射频信号偏离指定方向的程度越大,射频增益的衰减程度越大;为降低射频增益的衰减程度,本实施例中,北斗通信终端20与第一外表面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且与第一外表面11 (图18中虚线A所示)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延伸方向呈35° -55°的角度(图18中的α)设置,也即北斗通信终端20朝向外壳上背向第一外表面11的一侧倾斜。本实施例中,救生设备10还具有第二表面12(图18中虚线C所示),用于安装北斗通信终端20,第二表面12与第一外表面11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延长线具有夹角α,图18中虚线B平行于虚线A。
[0096]本实施例中,角度α包括35°和55°,在其它实施例中,角度α为39°-41°,包括39°和41°,例如可以是40°;在此角度范围内,当用户手持救生设备并操作使用时,北斗通信终端20几乎垂直于北斗卫星,使得北斗终端20对准北斗卫星以降低射频增益衰减程度,射频增益衰减程度为0.1dB,提高了北斗通信终端20的射频信号发射能力。
[0097]本实施例中,救生设备运用在海上救援中,因此,需考虑救生设备的密封防水性。本实施例中,北斗通信终端20封装在外壳21内;本实施例中,外壳21与北斗通信终端20通过O型密封圈(图未示出)密封连接,实现了北斗通信终端20的密封防水性,在其它实施例中,外壳21与北斗通信终端20可以通过其它密封方式实现密封连接。
[0098]参考图18,本实施例中,外壳21面向北斗通信终端20的端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端面21a和第二端面21b,第一端面21a几乎垂直于救生设备本体的第二表面12;其中,第一端面21a环绕北斗通信终端20布置,第二端面21b面向北斗通信终端20并作为信号发射区,且第二端面21b为外凸的弧形端面。
[0099]由于深水作业人员佩戴救生设备,当遇险时,会从水下游至水面;在深水作业人员从水下游至水面的过程,会受到来自水的阻力;本实施例中,由于外壳21的第二端面21b为外凸的弧形端面,在深水作业人员从水下游至水面的过程,弧形端面可减小出水阻力;便于深水作业人员快速的游至水面。
[0100]且,深水作业人员在水下时,例如250m水下时,会受到来自水的压力,外壳受高压易变形;为防止深水作业人员在水下时外壳21变形,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面21a材质为金属,第二端面21b材质为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稀腈-丁二稀-苯乙稀共聚物);第一端面21a的厚度为包括9mm和111]11]1,第二端面2113的厚度为3臟-51111]1,包括3mm和5mm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端面的厚度为9.5mm_10.5mm,包括9.5mm和10.5mm,第二端面的厚度为3.5mm-4.5mm,包括3.5mm和4.5mm。
[0101]本实施例中外壳21采用上述设计,由于第一端面21a是金属材质且与外壳垂直连接,相当于第一端面21a支撑着第二端面21b;例如250m水下时,水压较高的情况下,第二端面21b为弧形端面,外壳21在上升过程,水从第二端面21b的中心区域向四周扩散,减少了水对第二端面21b的作用力;同时,第二端面21受到的力能够分散至起支撑作用的第一端面21a,第一端面21a为金属材质,强度大,使得封装北斗通信终端20的外壳21不易变形,提高了救生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0?02] 且第二端面21b的厚度为3.5mm_4.5mm,材质为ABS,显得外壳21轻薄且耐压。
[0103]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北斗通信终端中的天线为微带天线,且天线为三层贴片微带天线;三层贴片微带天线中:顶层天线为北斗一代接收频点天线,中间层天线为北斗一代发射频点天线,底层天线为北斗二代接收频点天线;即,本实施例中的北斗通信终端能够通过天线实现与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及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通信。
[0104]此外,现有技术中,参考图19,若将北斗通信终端200与第一外表面110平行布置,也即将北斗通信终端布置于第一外表面110上,罩盖北斗通信终端200的壳体210也需平行布置,那么,显得整个救生设备体积较大;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8,由于北斗通信终端20倾斜布置,罩盖北斗通信终端20的壳体21也倾斜布置,显得整个救生设备提交较小,这对天线的横截面要求降低了,进而有利于设备小型化。其中,本实施例中救生设备能够基于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导航定位和收发短报文功能;基于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导航定位功能;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了双重定位保证。
[0105]此外,救生设备的使用环境是海上,环境较恶劣,海上的盐雾和海水会腐蚀蓄电池舱,一旦蓄电池舱内的金属触点被腐蚀,就会影响救生设备的正常使用;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触点上设有包裹金属触点的防腐蚀层,防腐蚀层为硅胶垫片;硅胶垫片包裹着金属触点,即使有盐雾和海水渗入蓄电池舱内,硅胶垫片对金属触点起到保护作用,盐雾和海水对金属触点的腐蚀程度降低,救生设备可以正常使用。
[0106]防腐蚀层不限于硅胶垫片,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起到防腐蚀作用的材料层。
[0107]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救生设备不仅仅是供深水作业人员(如潜水员)使用,其它水上作业人员、陆地作业人员都可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救生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救生设备其本质是实现定位,并能够与搜救中心实现短报文通信,因此,无论是深水作业人员、还是水上作业人员、亦或是陆地作业人员或者其他领域的作业人员,都可以佩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救生设备,只要是在遇险时,均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救生设备实现定位,并与搜救中心实现短报文通信,以便救援工作的展开,使得遇险人员及时获救。
[0108]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蓄电池舱,包括内腔,用于供蓄电池插设以实现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内腔的内部轮廓一致;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蓄电池插设方向的所述蓄电池舱的内腔的截面形状均相同,且所述截面是非中心对称图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插设方向,所述截面分为上、下部分,左、右部分; 所述截面的上、下部分的轮廓不一样;或者, 所述截面的左、右部分的轮廓不一样。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的左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半圆,所述截面的右部分包括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半圆;所述第一半圆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半圆的开口相对,且所述第一直径和所述第二直径的长度不相等; 在所述截面的上部分,所述第一半圆通过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半圆连接; 在所述截面的下部分,所述第一半圆通过第二连线与所述第二半圆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第二连线均为直线;或者,所述第一连线、第二连线其中之一为直线,另一为曲线。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第二连线均为曲线。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设有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的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上设有包裹所述金属触点的防腐蚀层。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线的长度方向, 所述第一连线分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均为直线; 所述第一部分平行于所述第三部分且不在同一直线上。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蚀层为硅胶垫片。9.一种潜水救生设备,用于在潜水员遇险时向地面监测平台发送救生信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蓄电池舱,蓄电池插设于所述蓄电池舱的内腔以实现电连接,并为所述潜水救生设备供电。
【文档编号】H01M2/34GK205508900SQ201620143453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发明人】陈杰, 范维, 顾靖华, 李国伟, 方以群, 吕传禄, 王猛, 张建, 王世峰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