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1455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将定子固定在机壳内壁上的方法是冷冲压,然而对部件进行冷冲压时,通常导致对部件的损坏,例如重度刮伤,特别是在部件之间需要高度干涉配合的情况下。部件的电磁特性以及堆叠密度也可由于冷冲压操作而被不利的改变;另外,当需要高度干涉配合时,通过冷冲压组将部件需要非常大的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破坏壳体与定子组件的机械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高频感应线圈和用于向高频感应线圈供电的高频交流电源,所述高频感应线圈采用空心铜管绕制而成;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泵、 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冷却泵将冷却液泵入,使得冷却液依次经过进液管道、高频感应线圈和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分别与高频感应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是绝缘塑料管。所述高频感应线圈悬空设置在高频交流电源的前侧。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操作较为简化,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且不会破坏壳体与定子组件的机械性能,所以具有优异的经济效果与技术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加工设备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标记为高频加热器3,高频感应线圈31,高频交流电源32,进液管道33, 出液管道3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加工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加工设备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见图1和图2,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高频感应线圈31和用于向高频感应线圈31供电的高频交流电源32,所述高频感应线圈31采用空心铜管绕制而成,悬空设置在高频交流电源 32的前侧;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泵(图上未画出)、进液管道33和出液管道34,所述冷却泵将冷却液泵入,使得冷却液依次经过进液管道33、高频感应线圈31和出液管道34。所述进液管道33和出液管道34是绝缘塑料管,所述进液管道33和出液管道34 分别与高频感应线圈31的一端相连。本实施例结构较为简化,生产效率较高且不会破坏壳体与定子组件的机械性能, 保证电机的使用性能。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高频感应线圈(31)和用于向高频感应线圈(31)供电的高频交流电源(32),所述高频感应线圈(31)采用空心铜管绕制而成;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泵、进液管道(3 和出液管道(34),所述冷却泵将冷却液泵入,使得冷却液依次经过进液管道 (33)、高频感应线圈(31)和出液管道(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3 和出液管道(34)分别与高频感应线圈(31)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液管道 (33)和出液管道(34)是绝缘塑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感应线圈(31)悬空设置在高频交流电源(32)的前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电机定子组件和机壳的加工设备,包括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高频感应线圈和用于向高频感应线圈供电的高频交流电源,所述高频感应线圈采用空心铜管绕制而成;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泵、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冷却泵将冷却液泵入,使得冷却液依次经过进液管道、高频感应线圈和出液管道。本实用新型不会破坏壳体与定子组件的机械性能且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2K15/02GK202206263SQ20112034741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陈春杰 申请人:台邦电机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