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479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漏电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电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CNl 142618C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头,该种漏电保护插头上主要设有整流电路(直流电源)、可控硅、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放大电路、零序电流互感器、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输出端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联连接。由于该种漏电保护插头的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中要采用放大电路才能实现当地线出现故障电流或负载相、零线出现剩余电流时进行断电保护目的,电路结构较复杂,影响产品可靠性的因素较多,所以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且在负载端的相、零线路发生漏电或地线发生意外出现故障电流时能及时把相线触头、零线触头和地线触头全部断开的漏电保护
>J-U装直。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含有外壳、相线、零线、地线、所述相线与零线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试验回路、所述地线穿过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该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包含电磁线圈及其驱动电路、相线触头、零线触头、地线触头,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可控硅组成,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触发极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可控硅的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连接。在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可控硅的阴极连接回路中还串联有二极管,在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中还设有第I电阻、第2电阻、稳压二极管,所述第I电阻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I电阻另一端与第2电阻一端、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第2电阻另一端与二极管正极连接,二极管负极与稳压二极管正极、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负极、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二极管正极连接。在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连接回路中还串联有第3电阻。在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回路中还串联有第4电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0](I)、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装置在负载端相、零线上的用电器具发生故障漏电时或在接地系统异常造成地线意外出现故障电流时都能及时自动把相线、零线、地线全部断开,保障了人们用电安全。(2)、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装置由于电路结构十分简单,无需选用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放大电路及外围电就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装置具有成本低廉且性能可靠的优点,降低了制造成本。(3)、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装置还由于把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的信号或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输出的信号叠加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的基础上来触发可控硅,因此,还大大降低了对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输出电压的要求和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输出电压的要求,所以节省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漏电保护装置主要应用在各种家用电器的漏电保护上,主要做成漏电保护插头或漏电保护插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I个实施例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气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2个实施例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I参见图I所示,一种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由外壳、电源端的相线5、零线6与地线7、负载端的相线8与零线9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14、试验回路15、负载端的地线10所穿过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第3电阻17、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组成,该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主要由电磁线圈11及其驱动电路、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组成,电磁线圈11的驱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12、可控硅13组成。在本实施例中,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另一输出端分别和可控硅13的触发极与阴极连接,可控硅13的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整流电路12输出端的正极(+ )与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连接回路中还串联有第3电阻17,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第3电阻17 —端连接,第3电阻17另一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触发极连接,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阴极、整流电路12输出端的负极(_)连接。也可以把第3电阻17改为连接在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之间,此时,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第3电阻17 —端连接,第3电阻17另一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阴极、整流电路12输出端的负极(_)连接,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触发极连接。还可以取消第3电阻17,此时,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直接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触发极连接,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直接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另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阴极、整流电路12输出端的负极(_)连接。通过适当调整第3电阻17的电阻值可以达到调整地线故障电流动作值或者通过适当调整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的参数配置也同样可以达到调整地线故障电流动作值,以及还可以通过同时适当调整第3电阻17的电阻值和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的参数配置来达到调整地线故障电流动作值,因此,具体实施时对第3电阻17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选用。 使用时,把漏电保护装置的复位推杆按下,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
2-2和地线触头3与4都正常接通,由于负载端的相线8与零线9之间没有剩余电流和地线10没有产生地线故障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输出端没有信号输出,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输出端也没有信号输出,可控硅13截止,所以漏电保护装置能正常地为其下端的负载提供电源。使用时,一旦接地系统异常造成负载端的地线10意外带电,漏电保护装置内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检测到负载端地线10意外带电的故障电流,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输出端就会输出一个信号给可控硅13的触发极,并当地线意外产生的故障电流达到预定的阀值时(例如30mA),可控硅13就被触发导通,漏电保护装置脱扣而把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及时断开,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用电安全保障。使用时,一旦负载端的相线8与零线9上的用电器具发生故障漏电,零序电流互感器14检测到相、零线之间的剩余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输出端就会输出一个信号给可控硅13的触发极,当剩余电流达到预定的阀值时,可控硅13就会被触发导通,漏电保护装置脱扣把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及时断开,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用电安全保障。实施例2参见图2所示,一种漏电保护装置,主要由外壳、电源端的相线5、零线6与地线7、负载端的相线8与零线9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14、试验回路15、负载端的地线10所穿过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第4电阻20、二极管21、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组成,该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主要由电磁线圈11及其驱动电路、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组成,电磁线圈11的驱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12、可控硅13、第I电阻18、第2电阻19、稳压二极管22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在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可控硅13的阴极连接回路中串联连接有二极管21,在电磁线圈11的驱动电路中设有第I电阻18、第2电阻19、稳压二极管22,第I电阻18 —端与整流电路12输出端的正极(+ )连接,第I电阻18另一端与第2电阻19 一端、稳压二极管22负极连接,第2电阻19另一端与二极管21正极连接,二极管21负极与稳压二极管22正极、整流电路12输出端的负极(_)、可控硅13的阴极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二极管21正极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可控硅13的触发极连接,可控硅13的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整流电路12输出端的正极(+ )与负极(_)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直接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触发极连接,在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回路中串联有第4电阻20,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第4电阻20 —端连接,第4电阻20另一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连接。也可以把第4电阻20改为串联连接在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的连接回路中,此时,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第4电阻20 —端连接,第4电阻20另一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触发极连接,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直接连接。 还可以取消第4电阻20,此时,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直接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可控硅13的触发极连接,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直接与零序电流互感器14的另一输出端、二极管21正极连接。通过适当调整第4电阻20的电阻值可以达到调整地线故障电流动作值或者通过适当调整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的参数配置也同样可以达到调整地线故障电流动作值,以及还可以通过同时适当调整第4电阻20的电阻值和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的参数配置来达到调整地线故障电流动作值,因此,具体实施时对第4电阻20可以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选用。使用时,把漏电保护装置的复位推杆按下,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
2-2和地线触头3与4都正常接通,由于负载端的相线8与零线9之间没有剩余电流和地线10没有产生地线故障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输出端没有信号输出,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输出端也没有信号输出,可控硅13截止,所以漏电保护装置能正常地为其下端的负载提供电源。使用时,一旦接地系统异常造成负载端的地线10意外带电,漏电保护装置内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检测到负载端地线10意外带电的故障电流,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16次级绕组输出端就会输出一个信号并叠加在二极管21的正向导通压降的基础上送入可控娃13的触发极,并当地线意外产生的故障电流达到预定的阀值时(例如30mA),可控娃13就被触发导通,漏电保护装置脱扣而把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及时断开,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用电安全保障。使用时,一旦负载端的相线8与零线9上的用电器具发生故障漏电,零序电流互感器14检测到相、零线之间的剩余电流,零序电流互感器14次级绕组输出端就会输出一个信号并叠加在二极管21的正向导通压降的基础上送入可控硅13的触发极,当剩余电流达到预定的阀值时,可控硅13就会被触发导通,漏电保护装置脱扣,把相线触头1-1与2-1、零线触头1-2与2-2、地线触头3与4及时断开,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用电安全保障。
权利要求1.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包含有外壳、相线、零线、地线、所述相线与零线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试验回路、所述地线穿过的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该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包含电磁线圈及其驱动电路、相线触头、零线触头、地线触头,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主要由整流电路、可控硅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所述可控硅的触发极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可控硅的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可控硅的阴极连接回路中还串联有二极管;在所述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中还设有第I电阻、第2电阻、稳压二极管;所述第I电阻一端与所述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I电阻另一端与第2电阻一端、稳压二极管负极连接,第2电阻另一端与二极管正极连接,二极管负极与稳压二极管正极、整流电路输出端的负极、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二极管正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连接回路中还串联有第3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漏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回路中还串联有第4电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装置,它不但能防止因电器故障引起的触电事故,还能防止因地线意外带电而导致的触电事故。该漏电保护装置设有相、零线均穿过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试验回路、电磁脱扣与锁扣装置、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该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连接,地线带电检测感应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一输出端与可控硅的触发极连接,零序电流互感器次级绕组的另一输出端与可控硅的阴极连接,可控硅的阳极与阴极分别和整流电路输出端的正极与负极连接。
文档编号H02H3/32GK202503262SQ20122010861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1日
发明者罗萱宁 申请人:罗萱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