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864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配件,尤指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结构的高适配马达支架。
背景技术
马达支架属于马达配件,用于轴向安装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很多时候是一种尺寸的马达支架只能适配一种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但由于马达使用的场合不同对功率大小的要求就不同,而功率不同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的径向尺寸就会不同,功率大时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的直径就会相对较大,当功率小时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的直径就会相对较小,而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的尺寸就限定了马达支架的尺寸,所以一种马达支架只能应用于一种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这样一对一的设定,会需要很多种马达支架的尺寸,这样的不适配形无形中限制了马达支架的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公开一种马达配件,尤指一种适用于装配多种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结构的高适配马达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所述的马达包括外壳、转子铜头、碳刷对子、底座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为中空盖状,中间轴向开设有安装转子铜头的通孔,转子铜头通过通孔轴向安装在支架底部并安装于外壳内,碳刷分别安装在支架两侧,底座安装在外壳底部固定;所述的支架顶部于通孔两侧开设至少一组径向对称的定位孔,每组定位孔由至少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的孔组成。所述的定位孔为两组,包括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且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小的A孔组和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且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大的B孔组。所述的支架侧边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支架定位孔相对应的支架部分的侧面开设有安装碳刷的槽口,槽口的形状与碳刷形状相适配。所述的碳刷顶面开设有与支架顶面定位孔相对应的限位孔。碳刷通过槽口滑进支架内部,当支架的定位孔与碳刷的限位孔重合时,通过螺钉将碳刷安装在支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马达支架顶面设置相对对称的定位孔组,且定位孔组的径向尺寸大小不同,同时在碳刷对子上设置相对应的定位孔,实现一种马达支架可以装配多种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不仅易于实现马达支架的适配性和替换性,同时易于实现批量生产,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杜绝了资源浪费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马达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组装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和碳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说明1-外壳,2-转子铜头,3-碳刷,31-限位孔,4-底座,5-支架,51-定位孔,511-A孔组,512-B孔组,52-固定柱,53-固定孔,54-槽口,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支架具有两组定位孔的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5),所述的马达包括外壳(I)、转子铜头(2)、碳刷(3)、底座
(4)和支架(5 ),所述的支架(5 )为中空盖状,中间轴向开设有安装转子铜头(2 )的通孔,转子铜头(2 )通过通孔轴向安装在支架(5 )底部并安装于外壳(I)内,碳刷(3 )分别安装在支架(5)两侧,底座(4)安装在外壳(I)底部固定;所述的支架(5)顶部于通孔两侧开设两组径向对称的定位孔(51),每组定位孔(51)由至少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的孔组成,包括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且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小的A孔组(511)和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且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大的B孔组(512);所述的支架(5)侧边设置有固定柱(52),固定柱(52)上开设有固定孔(53),装配好马达后用螺钉(6)穿过固定孔
(53)直抵底座(4)底部进行固定马达,所述支架(5)定位孔(51)相对应的支架(5)部分的侧面开设有安装碳刷(3)的槽口(54),槽口(54)的形状与碳刷(3)形状相适配,碳刷(3)顶面开设有与支架(5)顶面定位孔(51)相对应的限位孔(31),碳刷(3)通过槽口(54)滑进支架(5)内部,当支架(5)的定位孔(51)与碳刷(3)的限位孔(31)重合时,通过螺钉(6)将碳刷(3)安装在支架(5)上。实施例一应用于相对较小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当本实用新型用于较小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2)和碳刷(3)对子时,将转子铜头
(2)轴向安装在支架(5)底部,由于支架(5)为中空盖状,有足够的空间适配多种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2),然后将碳刷(3)对子分别通过支架(5)定位孔(51)相对应的支架(5)部分的侧面开设的安装碳刷(3)的槽口(54),由于槽口(54)的形状与碳刷(3)形状相适配,碳刷(3)通过槽口(54)滑进支架(5)内部,碳刷(3)顶面开设有与支架(5)顶面定位孔(51)相对应的限位孔(31),当支架(5)的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小的A孔组(511)与碳刷
(3)的限位孔(31)重合时,通过螺钉(6)将碳刷(3)安装在支架(5)上,装配好马达后用螺钉(6)穿过固定孔(53)直抵底座(4)底部进行固定马达,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支架(5)用于装配较小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2 )和碳刷(3 )对子。实施例二 应用于相对较大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当本实用新型用于较大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2)和碳刷(3)对子时,将转子铜头
(2)轴向安装在支架(5)底部,由于支架(5)为中空盖状,有足够的空间适配多种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2),然后将碳刷(3)对子分别通过支架(5)定位孔(51)相对应的支架(5)部分的侧面开设的安装碳刷(3)的槽口(54),由于槽口(54)的形状与碳刷(3)形状相适配,碳刷
(3)通过槽口(54)滑进支架(5)内部,碳刷(3)顶面开设有与支架(5)顶面定位孔(51)相对应的限位孔(31),当支架(5)的离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大的B孔组(512)与碳刷
(3)的限位孔(31)重合时,通过螺钉(6)将碳刷(3)安装在支架(5)上,装配好马达后用螺钉(6)穿过固定孔(53)直抵底座(4)底部进行固定马达,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支架(5)用于装配较大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2 )和碳刷(3 )对子。由于支架(5)的定位孔(51)组的径向尺寸可以随意设计,且可多开设几组不同径向尺寸的孔,使得支架(5)可适配多种尺寸的转子铜头(2)和碳刷(3)对子,实现马达支架
(5)的高适配性和高替换性。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所述的马达包括外壳、转子铜头、碳刷对子、底座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为中空盖状,中间轴向开设有安装转子铜头的通孔,转子铜头通过通孔轴向安装在支架底部并安装于外壳内,碳刷分别安装在支架两侧,底座安装在外壳底部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顶部于通孔两侧开设至少一组径向对称的定位孔,每组定位孔由至少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的孔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孔为两组,包括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且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小的A孔组和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且离通孔中心径向距离相对较大的B孔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侧边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开设有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定位孔相对应的支架部分的侧面开设有安装碳刷的槽口,槽口的形状与碳刷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刷顶面开设有与支架顶面定位孔相对应的限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适配马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刷通过槽口滑进支架内部,当支架的定位孔与碳刷的限位孔重合时,通过螺钉将碳刷安装在支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配件,尤指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结构的高适配马达支架,所述的马达包括外壳、转子铜头、碳刷对子、底座和支架,所述的支架为中空盖状,中间轴向开设有安装转子铜头的通孔,转子铜头通过通孔轴向安装在支架底部并安装于外壳内,碳刷分别安装在支架两侧,底座安装在外壳底部固定;所述的支架顶部于通孔两侧开设至少一组径向对称的定位孔,每组定位孔由至少两对分别关于通孔直径对称的孔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马达支架顶面设置相对对称的定位孔组,同时在碳刷对子上设置相对应的定位孔,实现一种马达支架可以装配多种直径尺寸的转子铜头和碳刷对子,易于实现马达支架的适配性和替换性和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H02K5/14GK202889051SQ20122037336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谭锦升 申请人:东莞市高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