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4942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电力变换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公开了将多相交流电力直接变换为交流电力的电力变换装置(3)。变换电路具有连接到多相交流电力的各相(R、S、T)并可切换向双方向的通电的多个第1开关元件(311、313、315)和多个第2开关元件(312、314、316)。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变换电路的多个电容器(821~826)。对应于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第2开关元件的各个开关元件,在多相交流电力的各相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电容器。可以缩短电容器和开关元件之间的布线距离。
【专利说明】电カ变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将商用频率的交流电カ直接变换为任意的交流电カ的电カ变换装置。【背景技术】
[0002]作为构成装置的部件数少、可进行装置的小型化、将交流电カ直接并且高效率地变换为交流电カ的电カ变换装置,已知矩阵变换器(专利文献I)。
[0003]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矩阵变换器中,将构成滤波器电路的滤波电容器分别对各相(R相,S相,T相)各设置ー个,装入在组件外壳(unit case)内,但有用于连接到作为开关装置的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布线的环绕距离长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特开2006-333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缩短滤波电容器和开关装置之间的布线距离的电カ变
换装置。
[0008]本发明的电カ变换装置包括:
[0009]变换电路,具有连接到所述多相交流电カ的各相并可切换向双方向的通电的多个第I开关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多相交流电カ的各相并可切換向双方向的通电的多个第2开关元件;以及
[0010]多个电容器,连接到所述变换电路,
[0011]在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分别对应的所述多相交流电カ的各相之间,对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各个开关元件,分别设有至少ー个所述电容器。
[0012]根据本发明,由于对各个开关元件靠近配置滤波电容器,所以能够缩短滤波电容器和开关元件之间的布线距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系统的电路图。
[0014]图2A是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装置的组装中途的平面图。
[0015]图2B是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装置的组装中途的平面图。
[0016]图2C是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装置的组装中途的平面图。
[0017]图2D是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装置的组装中途的侧面图。
[0018]图3是表示图2的电カ变换装置的IGBT及滤波电容器的布局的平面图及侧面图。
[0019]图4A是表示图3的IGBT及滤波电容器的另ー个布局的平面图。[0020]图4B是图4A的侧面图。
[0021]图5是表示图3的IGBT及滤波电容器的再另ー个布局的平面图及侧面图。
[0022]图6是表示图3的IGBT及滤波电容器的另ー个布局的平面图及侧面图。
[0023]图7是表示适用了本发明的另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系统的电路图。
[0024]图8是表示图7的电カ变换装置的IGBT及滤波电容器的布局的平面图及侧面图。
[0025]图9是表示图7的电カ变换装置的IGBT及滤波电容器的另ー个布局的平面图及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电カ变换系统I的概要》
[0027]參照图1首先说明适用了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系统的概要。本例的电カ变换系统I是,将从三相交流电源2供给的三相交流电カ通过本发明的ー实施方式的电カ变换装置3直接变换为単相交流电力,并将该电カ通过变压器4升压或降压到合适的电压后,通过整流器5变换为直流电カ而将二次电池6充电的系统。再有,7是平滑电路。
[0028]在本例的电カ变换系统I中,在从三相交流电源2供给三相交流电カ的输出线(以R相、S相、T相表示)的各相中,作为噪声对策而设置使高谐波衰减的滤波器电路8。本例的滤波器电路8包括连接到各相R、S、T的3个滤波电抗器81 ;以及连接到各相R、S、T之间的6个滤波电容器82L、82R。有关滤波电容器82L、82R(在图3?图6中以滤波电容器821?836表不)的布局后面论述。
[0029]在本例的电カ变换系统I中,三相交流电カ经由滤波器电路8而供给到电カ变换装置3,变换为単相交流电力。本例的电カ变换装置3包括对应于R相、S相、T相矩阵状排列的6个双向开关元件31。以下,在统称ー个双向开关元件的情况下,使用标号31进行说明,另ー方面,在表示图1所示6个双向开关元件中的特定的元件的情况下,使用标号311?316进行说明。
[0030]本例的双向开关元件31分别由将半导体开关元件即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与续流ニ极管组合而反并联地连接的IGBT模块构成。再有,ー个双向开关元件31的结构不限于图示的结构,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是将反向阻断型IGBT的2元件反并联地连接的结构。
[0031]在各个双向开关元件31中,为了避免随着该双向开关元件31的导通/截止(0N/OFF)动作产生浪涌电压而保护该双向开关元件31,在双向开关元件31的输入侧及输出侧设有将I个缓冲电容器和3个ニ极管组合的缓冲电路32。以下,在统称ー个缓冲电路的情况下使用标号32,在表示图1所示6个缓冲电路中特定的缓冲电路的情况下使用标号321?326。
[0032]本例的电カ变换系统I包括用于对电カ变换装置3的双向开关元件31的各个开关元件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矩阵变换器控制电路9。矩阵变换器控制电路9通过I将从三相交流电源2供给的电压值、当前输出中的直流电流值及目标电流指令值作为输入,基于这些输入来控制双向开关元件31各自的栅极(gate)信号,调整对变压器4输出的単相交流电力,从而得到与目标一致的直流电カ
[0033]变压器4将电カ变换装置3变换后的単相交流电カ的电压升压或降压为规定值。整流器5包括4个整流ニ极管,将调压后的単相交流电カ变换为直流电力。此外,平滑电路7包括线圈和电容器,将整流后的直流电流所包含的脉动电流平滑为更接近为直流的状态。
[0034]通过如以上构成的本例的电カ变换系统I,从三相交流电源2供给的三相交流电力,通过电カ变换装置3直接变换为単相交流电力,在被调压为合适的电压后变换为直流电力。通过该直流电カ将二次电池充电。再有,上述的电カ变换系统I是适用了本发明的电カ变换装置3的一例,本发明不限定为仅适用于该电カ变换系统I。即,只要变换源或变换目的地的至少一方的电カ是多相交流电力,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电カ变换系统。
[0035]《电カ变换装置3的部件配置》
[0036]接着,參照图2?图6说明构成图1的电カ变换装置3的部件的空间的配置结构。再有,通过对与图1相同的部件附加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彼此的对应关系。
[0037]图2由图2A?图2D組成。图2A是表示在散热器10的上面组装了 6个双向开关元件31 (将其中的ー个也称为IGBT模块)后的组装中途的状态的平面图,图2B是表示在该上面组装了连接各双向开关元件31的端子的母线后的组装中途的状态的平面图,图2C是表示在该上面组装了构成缓冲电路32的3个ニ极管和滤波器电路8的滤波电容器82中的左侧的3个滤波电容器后的组装中途的状态的平面图,图2D是它的侧面图。构成本例的电カ变换装置3的部件平面上看彼此重合,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主要部分表示在另外的图中。
[0038]本例的双向开关元件31在图2及图3所示模块封装的上面设有双向开关元件31的输入侧端子、输出侧端子、形成对的2个IGBT的中间点端子。图3所示的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中的左侧的3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左端的端子是输入端子,右端的端子是输出端子,中央的端子是中间点端子。此外,图3所示的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中的右侧的3个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的右端的端子是输入端子,左端的端子是输出端子,中央的端子是中间点端子。再有,双向开关元件31的栅极端子设置在模块封装的其他部分中,但省略其图示。
[0039]如图2及图3所示,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通过螺栓(blot)等的固定方式被固定在散热器10的上面。这些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如该图所示,成对的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双向开关元件315和316分别并排配置在中心线CL的左右。换句话说,沿一个双向开关元件31的3个端子(输入端子,中间点端子,输出端子)的延伸方向形成对的2个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双向开关元件315和316分别在中心线CL的左右并排配置。以下将该排列称为‘相对于中心线CL或连结输出端子的输出线P、N并列地配置’。在本发明中,是与后述的图5的排列不同的排列。再有,成对的双向开关元件是指连接到输入线的相同相R、S、T的一对的双向开关元件。
[0040]这样,通过成对的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双向开关元件315和316分别并排配置在中心线CL的左右,成为可以将输出线P、N(母线331、332)向一方向以最短距离引出的布局。由于输出高频交流电カ的布线长度长时容易受到L成分的影响,所以根据本例的配置,可以抑制L成分的影响。该排列与图5的其他例子的排列比较成为有利的效果。即,至变压器4为止成为几乎接近直线状态的输出线P、N。
[0041]此外,如上述,靠中心线CL左侧的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右端的端子全部是输出端子,左端的端子全部是输入端子。相反地,靠中心线CL右侧的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的左端的端子全部是输出端子,右端的端子全部是输入端子。
[0042]而且,在靠中心线CL左侧的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左端的输入端子中,从三相交流电源2的输入线分支的一方的输入线R、S、T向中心线CL连接,另ー方面,在靠中心线CL右侧的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的右端的输入端子中,从三相交流电源2的输入线分支的另一方的输入线R、S、T向中心线CL连接。即,在双向开关元件311、312的输入端子中连接R相,在双向开关元件313、314的输入端子中连接S相,在双向开关元件315、316的输入端子中连接T相。通过将左右的输入线R、S、T的连接方向都朝向中心线CL,与图6所示的其它例子的排列相比,可以使散热器10的左右方向的距离短。
[0043]再有,在图1中,从三相交流电源2到电カ变换装置3的输入线R、S、T构成为在滤波电抗器81和滤波电容器82L、82R之间进行分支,但也可以在滤波电抗器81的上游侧分支,在分支后的输入线R、S、T的各自上设置滤波电抗器81。
[0044]此外,在靠中心线CL左侧的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右端的输出端子中,连接着构成电カ变换装置3的输出线P的I条母线331,另ー方面,在靠中心线CL右侧的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的左端的输出端子中,连接着构成电カ变换装置3的输出线N的I条母线332。这些母线331、332的前端侧连接到变压器4。再有,包含这些母线331、332在内,以下的母线由铜等的导电性良好的导体构成。
[0045]中心线CL的左右所配置的成对的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的输入端子间用母线333连接,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的输入端子间用母线334连接,双向开关元件315和316的输入端子间用母线335连接。图1的等效电路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当于母线的布线。再有,在电カ变换装置3的功能上,这些母线333?335不是必需的,所以也可以省略。
[0046]这些母线333?335与构成输出线P、N的母线331、332平面上看时交叉,但如图3的侧面图所示,通过连接输入端子间的母线333?335被设定在比输出线P、N的母线331、332高的位置,构成为两者立体交叉而不干扰。
[0047]通过分别连接中心线CL的左右所配置的成对的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双向开关元件325和316,可以彼此共用各相间设置的滤波电容器82L、82R。S卩,在图3的左侧的R相和S相之间设置滤波电容器821,在右侧的R相和S相之间设置滤波电容器824,但被输入R相的双向开关元件311、312的输入端子用母线333连接。因此,三相交流电源2的R相的噪声由2个滤波电容器821、824协同而进行滤波,所以可以将ー个滤波电容器小容量化,其结果,可以将滤波电容器小型化。对于S相及T相可以说也是同样的。
[0048]在本例中,滤波器电路8包括6个滤波电容器821?826,如图3所示在中心线CL的左侧和右侧的输入线上分別各配置3个。左侧的滤波电容器821设置在与双向开关元件311的输入端子对应的R相和S相之间。同样地,左侧的滤波电容器822设置在与双向开关元件313的输入端子对应的S相和T相之间,左侧的滤波电容器823设置在与双向开关元件315的输入端子对应的T相和R相之间。此外,右侧的滤波电容器824设置在与双向开关元件312的输入端子对应的R相和S相之间,右侧的滤波电容器825设置在与双向开关元件314的输入端子对应的S相和T相之间,右侧的滤波电容器826设置在与双向开关元件316的输入端子对应的T相和R相之间。[0049]这样,通过相对于在中心线CL的左右各配置3个的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进行配置,以使在中心线CL的左右各3个的6个的滤波电容器821?826分别对应,从而可以使滤波电容器821?826和双向开关元件311?316之间的各个连接布线的环绕距离短。
[0050]在本例中,左右分别各3个的滤波电容器821?826,相对于中心线CL,配置在设置了 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的区域的外側。具体地说,如图2D所示被固定在母线的上部。通过将滤波电容器821?826配置在双向开关元件311?316タ卜侧,可以使左右的双向开关元件31L、31R的左右方向的间隔最短,所以可以将散热器10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设定为最短距离,其结果,与图4A的其他例子的排列相比,可以将散热器10小型化。
[0051]接着,基于图2的实机的平面图及侧面图来说明在中心线CL的左右分别各设置3个滤波电容器821?826的组装状态。
[0052]在此之前说明有关母线的连接结构时,如图2B所示,母线331是连接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出端子并至变压器4的输出线P,母线332是连接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的输出端子并至变压器4的输出线N。母线333是连接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的输入端子的母线,由两输入端子延伸到左右外侧,在那里连接着用于分别连接滤波电容器823和826的母线336和337 (有关滤波电容器823、826之间的连接状态,參照图2C及图3)。该母线333的两端所连接的母线336、337,相对于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即在图2C中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线倾斜设置。
[0053]母线334是连接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的输入端子的母线,延伸到两输入端子的左右外侧,在那里连接着用于分别连接滤波电容器821、822、824、825的母线338和339 (有关滤波电容器821、822、824、825之间的连接状态,參照图2C及图3)。该母线334的两端所连接的母线338,339沿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即图2的左上图中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线延伸。
[0054]母线335是连接双向开关元件315和316的输入端子的母线,延伸到两输入端子左右外侧,在那里连接着用于分别连接滤波电容器823和826的母线340和341 (有关与滤波电容器823、826之间的连接状态,參照图2C及图3)。该母线335的两端所连接的母线340,341相对于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即在图2C中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线倾斜设置。
[0055]图2D所示,这些母线333、334、335通过数条母线345、346连接到双向开关元件311?316的输入端子,设置在高于构成输出线P、N的母线331、332的位置。由此,母线333?335和母线331、332不干扰地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而立体交叉。
[0056]如图2C中虚线所示,滤波电容器821、822、823相对于中心线CL配置在外侧,并且以滤波电容器821、822、823的中心位于ー个顶点向外方向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更理想)的各顶点来配置。通过将3个滤波电容器821、822、823配置在三角形的各顶点,可以将各电容器间的布线长度设定为最短距离,可以实现电カ变换装置3的小型化,此外可以获得电容器间的调谐。此外,通过以ー个顶点向外方向配置,与一个顶点向内方向的排列相比,各电容器所连接的布线的平衡提高,并且至各母线333、334、335的距离也短。
[0057]而且,R相和S相之间所连接的滤波电容器821被组装在母线342的上面,S相和T相之间所连接的滤波电容器822被组装在母线343的上面。这些2个母线342、343相对于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即在图2C中上下方向延伸的线倾斜连接。此外,这些2个母线342、343跨越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即在图2C中上下方向延伸的线,连接到母线333、342、335。再有,关于中心线CL的右侧所组装的滤波电容器824、825,也相对于中心线CL对称地设置。
[0058]通过将母线342、343相对于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倾斜设置,可以尽力与R相和T相之间所连接的滤波电容器823的布线距离相等,所以可以在滤波电容器821、822、823间获得调谐。此外,通过以跨越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来设置母线342、343,可以使滤波电容器821、822和母线333、334、335之间的连接距离短,可以实现电カ变换装置3的小型化。而且,通过将各滤波电容器821?826配置在母线的上面,换句话说,相对于母线在与双向开关元件311?316的相反侧上配置滤波电容器821?826,滤波电容器821?826的布局的设计自由度大。
[0059]再有,R相和T相之间所连接的滤波电容器823被组装在母线336和340之间所连接的母线344的上面,该母线344相对于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平行地设置。
[0060]接着,说明构成图1所示的一个缓冲电路32的3个ニ极管和I个缓冲电容器的组装例子。如图1所示,例如双向开关元件311的缓冲电路321,分别是ー个端子连接到双向开关元件311的输入端子,另ー个端子连接到双向开关元件311的中间点端子,而且再ー个端子分别连接到双向开关元件311的输出端子。因此,如图2C及图2D所示,3个ニ极管分别固定并连接在由各双向开关元件31L、31R的中间点端子上所连接的导体构成的托架351?356上。图2D中仅表示托架355。
[0061]此外,在本例中,缓冲电容器使用比较大型的电解电容器,对6个缓冲电路321?326作为采用共同的缓冲电容器327(參照图3)。而且,在构成输出线P、N的母线331、332之间沿相同方向设置用于连接该缓冲电容器327和3个ニ极管的母线347、348。
[0062]如图2D及图3所示,缓冲电容器327上所连接的2个母线347、348,被固定在高于构成输出线P、N的母线331、332的位置且低于母线333、334、335的位置。再有,这些2个母线347、348被散热器10或除此以外的底座(未图示)支承。再有,为了防止与母线333、334,335之间的短路,也可以将母线347、348的表面绝缘覆盖。
[0063]关于构成输出线P、N的母线311、312和到缓冲电容器327的母线347、348之间的配置,通过在母线311、312之间配置母线347、348,可以同时缩短输出线P、N及到缓冲电容器327的布线距离。此外,通过将母线347、348设定在高于母线311、312的位置,可以缩短距各缓冲电路321?326的ニ极管的距离。
[0064]根据以上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0065]I)在本例中,相对于在中心线CL的左右各配置3个的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将在中心线CL的左右各3个的6个滤波电容器821?826分别对应配置,所以可以缩短滤波电容器821?826和双向开关元件311?316之间的各个连接布线的环绕距离。
[0066]2)在本例中,成对的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双向开关元件315和316分别并排配置在中心线CL的左右,所以成为可以将输出线P、N(母线331、332)向一方向缩短引出的布局。因此,在输出高频交流电カ的布线长度长时容易受到L成分的影响,但根据本例的配置,可以抑制L成分的影响。[0067]3)在本例中,左右分别各3个的滤波电容器821?826相比设置了 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的区域,相对于中心线CL配置在外侧,所以可以使左右的双向开关元件31L、31R的左右方向的间隔最短。因此,可以将散热器10的左右方向的距离设定为最短距离,其结果,可以将散热器10小型化。
[0068]4)在本例中,在中心线CL的左右配置的成对的双向开关元件311和312、双向开关元件313和314、双向开关元件325和316的输入端子分别用母线333、334、335连接,所以可以彼此共用各相间设置的滤波电容器82L、82R。因此,可以将ー个滤波电容器进行小容量化,其结果可以将滤波电容器小型化。
[0069]5)在本例中,相对于双向开关元件31L、31R的输入端子,将左右的输入线R、S、T的连接方向都朝向中心线CL的方向,所以可以缩短散热器10的左右方向的距离。
[0070]6)在本例中,将各滤波电容器821?826配置在母线的上面,换句话说在相对于母线与双向开关元件311?316相反侧上配置了滤波电容器821?826,所以滤波电容器821?826的布局的设计自由度大。
[0071]7)在本例中,关于构成输出线P、N的母线311、312和到缓冲电容器327的母线347、348之间的配置,在母线311、312之间配置了母线347、348,所以可以同时缩短输出线P、N及到缓冲电容器327的布线距离。
[0072]8)在本例中,将母线347、348设定在高于母线311、312的位置,所以可以缩短距各缓冲电路321?326的ニ极管的距离。
[0073]9)在本例中,将3个滤波电容器821、822、823配置在三角形的各顶点,所以可以将各电容器间的布线长度设定为最短距离,可以实现电カ变换装置3的小型化,还可以取得电容器间的调谐。
[0074]10)在本例中,配置成三角形的3个滤波电容器的一个顶点向外方向配置,所以与一个顶点向内方向的排列相比,各电容器所连接的布线的平衡提高,同时到各母线333、334,335的距离也短。
[0075]11)在本例中,将母线342、343相对于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倾斜设置,可以尽力等于在R相和T相之间连接的滤波电容器823的布线距离。因此,可以在滤波电容器821、822、823间取得调谐。
[0076]12)在本例中,设置了母线342、343,以使其跨越连结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的输入端子的线,所以可以缩短滤波电容器821、822和母线333、334、335之间的连接距离,可以实现电カ变换装置3的小型化。
[0077]《其他实施方式》
[0078]本发明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适宜地改变。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变形例,但没有本发明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意思。再有,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共同的构件附加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其说明。
[007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左右分别各3个的滤波电容器82L、82R相对于中心线CL配置在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及312、314、316的外侧,但也可以如图4A、4B所示,相对于中心线CL配置在左右排列的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及312、314、316之间。
[0080]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相对于中心线CL在左侧配置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在右侧配置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沿中心线CL,配置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和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
[0081]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相对于中心线CL在左侧配置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在右侧配置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将各双向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子及输出端子相对于中心线CL线对称地设置,但如图6所示,也可以相对于中心线CL在左侧配置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在右侧配置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将各双向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子及输出端子相同配置。在该情况下,将两系统的输入线R、S、T分别朝向相同的方向(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从左向右)来连接到各双向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子。
[0082]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将滤波电容器821?826设置在各相间,以分别相对于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各对应ー个,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滤波电容器821?826设置在各相间,以分别相对于6个双向开关元件311?316各对应多个(图示的例子中为两个)。
[0083]在该情况下,滤波电容器的配置可如图8所示在电カ变换装置3的中央,也可以如图9所示在电カ变换装置3的外側。如图8所示配置在电カ变换装置3的中央时可以利用空余的空间,所以能够尽可能抑制电カ变换装置3的大小。
[0084]上述双向开关元件311、313、315相当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的第I开关元件,上述双向开关元件312、314、316相当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的第2开关元件,上述电カ变换装置3相当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的变换电路,上述滤波电容器821?826、831?836相当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的电容器,上述母线331、332相当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的输出线。
【权利要求】
1.ー种电カ变换装置,将多相交流电カ直接变换为交流电カ,包括: 变换电路,具有连接到所述多相交流电カ的各相并可切换向双方向的通电的多个第I开关元件、以及连接到所述多相交流电カ的各相并可切換向双方向的通电的多个第2开关元件;以及 多个电容器,连接到所述变换电路, 在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分别对应的所述多相交流电カ的各相之间,对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各个开关元件,分别设有至少ー个所述电容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カ变换装置, 作为空间的配置,所述第I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相对于所述变换电路的输出线被并列地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カ变换装置, 作为空间的配置,所述多个电容器相对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配置在外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カ变换装置, 作为空间的配置,所述多个电容器相对于所述第I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配置在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カ变换装置, 连接到所述第I开关元件的电容器和连接到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电容器彼此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カ变换装置, 对应于所述多相交流电カ的各相的多个输入侧的母线并列地配置, 各母线将对应于相同的相的所述第I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子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输入端子彼此连接, 在各相之间,靠近所述母线的所述第I开关元件配置至少ー个所述电容器,靠近所述母线的所述第2开关元件配置至少ー个所述电容器。
【文档编号】H02M1/12GK103597727SQ201280025265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小屋野博宪, 中村孝雅, 齐藤真生, 山本光治, 松川勉, 越条学, 伊东淳一, 大沼喜也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国立大学法人长冈技术科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