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419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
背景技术
由于塑封定子组件内径(Φ 2)与后端盖I内径(Φ )在数值上相差很小,故现有盘管塑封定子结构共有两类,一类为无通风孔结构;一类为有较小通风孔结构;无通风孔盘管电机的散热效果差,电机温升值较高,需增加成本来减低电机温升;有较小通风孔盘管电机虽然通风效果稍好,但由于通风面积较小,故温升减低不是很明显;盘管电机安装好减震圈后,由于减震圈3外径(Φ 3)大于塑封定子组件2内径(Φ 2),所以减震圈3完全覆盖住较小通风孔,降低了通风孔的通风效果,使电机温升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包括后端盖、塑封定子组件和减震圈,所述后端盖外轮廓处设有加强脚,在所述加强脚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塑封定子组件中央设有突起部,通风孔设置的位置均匀围绕在所述塑封定子组件的中央。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圈设于所述突起部的上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风孔面积达到最大化,后端盖结构强度较强;通风效果达到最优化,降低电机温升;减低电机材料成本,达到降本节材的目的;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图1为后端盖结构特征 图2为塑封定子组件结构特征 图3为塑封定子组件结构特征 图4是减震圈结构特征 图5是塑封定子组件结构特征 图6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后端盖I ;塑封定子组件2 ;减震圈3 ;突起部4 ;通风孔5 ;定位孔6 ;力口强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针对现有盘管塑封定子组件结构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升的盘管塑封定子组件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通风效果优良、运行安全可靠,能有效解决现有盘管电机温升高、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实现降温节材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如图广图6所示,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包括后端盖、塑封定子组件和减震圈,所述后端盖外轮廓处设有加强脚,在所述加强脚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塑封定子组件中央设有突起部,通风孔设置的位置均匀围绕在所述塑封定子组件的中央。后端盖通过定位孔固定放置,保证5个加强脚被塑封料包裹,在加强后端盖拔出力的基础上使通风孔的面积达到最大化;塑封定子组件注塑成型后,所述减震圈设于所述突起部的上端,通风孔到减震圈定位台的距离为L,消除了减震圈外径(Φ 3)对通风效果的影响,保证了空气的流动性;塑封定子组件注塑成型后,与减震圈配合面形成2个突起部,减震圈,防止减震圈径向转动,加强了电机安全系数。
低温升的盘管塑封定子组件结构操作过程如下:(1)将带绕组定子铁芯防止在模具型芯上;(2)将后端盖按定位孔定向放置在塑封模具上;(3)闭合塑封模具,并放入BMC塑封料;按指定压铸参数完成塑封定子的成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包括后端盖、塑封定子组件和减震圈,其特征在 于,所述后端盖外轮廓处设有加强脚,在所述加强脚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塑封定子组件中央 设有突起部,通风孔设置的位置均匀围绕在所述塑封定子组件的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 圈设于所述突起部的上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通风结构的盘管塑封定子,包括后端盖、塑封定子组件和减震圈,所述后端盖外轮廓处设有加强脚,在所述加强脚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塑封定子组件中央设有突起部,通风孔设置的位置均匀围绕在所述塑封定子组件的中央通风孔面积达到最大化,后端盖结构强度较强;通风效果达到最优化,降低电机温升;减低电机材料成本,达到降本节材的目的;结构简单合理,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H02K1/20GK103208870SQ2013101512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刘辉, 金云川, 王飞飞, 孙琦 申请人: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卧龙家用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