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843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卡槽式导轨、光伏组件、若干紧固件和锁边夹具;卡槽式导轨等距平行分布,每个卡槽式导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锁边夹具上,光伏组件插入卡槽式导轨的凹槽中。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彩钢瓦屋顶,采用本发明成本低,用于彩钢瓦屋顶较常规支架便宜三分之一,较混凝土屋顶支架或地面光伏支架便宜五分之一;安装方便、快捷、美观,无需拉线找直安装、无需螺栓压块安装,该螺栓压块为插入式安装;使用寿命长,所有的结构零件均为铝合金和不锈钢,保证了材料25年的耐久性;适应性广,可广泛应用彩钢瓦屋顶、混凝土屋顶、地面光伏电站、幕墙光伏电站。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是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以光伏组件作为电转换器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光伏组件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已得到广泛应用。大量研究表明,聚光光伏发电系统较常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成本低,即生命周期内的发电成本低,土地使用面积少,效率高等优点。
[0003]常见的光伏支架主要分为两种,铝合金光伏支架、钢结构光伏支架;铝合金光伏支架应用于彩钢瓦屋顶光伏系统,钢结构光伏支架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系统及混凝土光伏系统,并均采用配合压块安装固定组件的安装方式。
[0004]上述光伏支架的缺点是:支架的通用性差,不能同时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系统和屋顶光伏电站系统,特别是彩钢瓦屋顶光伏系统;支架的成本高;组件安装困难,特别是针对严寒地区,对工人的安装要求高,人力成本大。


【发明内容】

[0005]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彩钢瓦屋顶光伏系统支架成本高,安装困难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卡槽式导轨、光伏组件、若干紧固件和锁边夹具;卡槽式导轨等距平行分布,每个卡槽式导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锁边夹具上,光伏组件插入卡槽式导轨的凹槽中。
[0007]作为优化,相邻的卡槽式导轨之间的距离为光伏组件的宽度。
[0008]作为优化,所述锁边夹具包括直立锁边夹具和横向锁边夹具。
[0009]作为优化,所述直立锁边夹具包括第一夹具件和第二夹具件,第一夹具件包括下引脚和顶部平台,下引脚上接近顶部平台的位置设有凹槽,第二夹具件包括下引脚和与凹槽适配的突起,顶部平台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夹具件为铝合金夹具件,卡口处均带有锯齿形结构。
[0010]作为优化,所述横向锁边夹具为C型钢夹具。
[0011]作为优化,所述直立锁边夹具第一夹具件下引脚和第二夹具件下引脚之间距离为彩钢瓦脊与脊之间的间距。
[0012]工作原理:以直立锁边夹具为例,首先安装直立锁边夹具,先根据彩钢瓦脊与脊之间的间距来确定相互适配的第一夹具件下引脚和第二夹具件下引脚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是为80-120CM左右;然后用第一紧固件将直立锁边夹具夹持在彩钢瓦脊上,直立锁边夹具分为第一夹具件、第二夹具件,它们均为铝合金挤压成型件,卡口处均带有锯齿形结构,是为了夹持彩钢瓦更牢固,直立锁边夹具上端安装卡槽式导轨,卡槽式导轨的安装面也为锯齿形结构,这样一来卡槽式导轨安装更牢固,同时直立锁边夹具上的卡槽式导轨安装孔为长圆孔,此便于安装相邻卡槽式导轨的间距的调节;再根据所安装光伏组件的宽度,通过第二紧固件将卡槽式导轨下部卡槽安装固定在直立锁边夹具上;最后将光伏组件插入卡槽式导轨左右卡槽内。
[0013]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彩钢瓦屋顶,采用本发明成本低,用于彩钢瓦屋顶较常规支架便宜三分之一,较混凝土屋顶支架或地面光伏支架便宜五分之一;安装方便、快捷、美观,无需拉线找直安装、无需螺栓压块安装,该螺栓压块为插入式安装;使用寿命长,所有的结构零件均为铝合金和不锈钢,保证了材料25年的耐久性;适应性广,可广泛应用彩钢瓦屋顶、混凝土屋顶、地面光伏电站、幕墙光伏电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卡槽式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直立锁边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直立锁边夹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采用横向锁边夹具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附图1至附图4 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卡槽式导轨1、光伏组件2、若干紧固件和锁边夹具;卡槽式导轨I等距平行分布,每个卡槽式导轨I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锁边夹具上,光伏组件2插入卡槽式导轨I的凹槽中。相邻的卡槽式导轨I之间的距离为光伏组件2的宽度。所述锁边夹具包括直立锁边夹具和横向锁边夹具。所述直立锁边夹具包括第一夹具件3和第二夹具件4,第一夹具件3包括下引脚5和顶部平台6,下引脚5上接近顶部平台6的位置设有凹槽7,第二夹具件4包括下引脚和与凹槽7适配的突起8,顶部平台6上设有固定孔9,所述夹具件为铝合金夹具件,卡口处均带有锯齿形结构。所述第一夹具件3下引脚和第二夹具件4下引脚之间距离为彩钢瓦脊与脊之间的间距。所述横向锁边夹具为C型钢夹具。
[0016]实施例1
首先安装直立锁边夹具,先根据彩钢瓦脊与脊之间的间距来确定相互适配的第一夹具件3下引脚和第二夹具件4下引脚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是为80-120CM左右;然后用第一紧固件10将直立锁边夹具夹持在彩钢瓦11脊上,第一夹具件3和第二夹具件4均为铝合金挤压成型件,卡口处均带有锯齿形结构,是为了夹持彩钢瓦11更牢固,直立锁边夹具上端安装卡槽式导轨1,卡槽式导轨I的安装面也为锯齿形结构,这样一来卡槽式导轨安装更牢固,同时直立锁边夹具上的卡槽式导轨I安装孔为长圆孔13,此便于安装相邻卡槽式导轨I的间距的调节;再根据所安装光伏组件2的宽度,通过第二紧固件12将卡槽式导轨I下部卡槽安装固定在直立锁边夹具上;最后将光伏组件2插入卡槽式导轨左右卡槽内。
[0017]实施例2
如附图3所示,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安装在混凝土屋面或地面电站上的结构示意图。卡槽式导轨I通过第三紧固件14直接安装在钢支架C型钢夹具15上,相邻两卡槽式导轨I间的间距为略大于组件宽度,约为7_。光伏组件2插入卡槽式导轨I之间,混凝土屋面或地面电站屋檐嵌入C型钢夹具15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卡槽式导轨、光伏组件、若干紧固件和锁边夹具;卡槽式导轨等距平行分布,每个卡槽式导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锁边夹具上,光伏组件插入卡槽式导轨的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卡槽式导轨之间的距离为光伏组件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边夹具包括直立锁边夹具和横向锁边夹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锁边夹具包括第一夹具件和第二夹具件,第一夹具件包括下引脚和顶部平台,下引脚上接近顶部平台的位置设有凹槽,第二夹具件包括下引脚和与凹槽适配的突起,顶部平台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夹具件为铝合金夹具件,卡口处均带有锯齿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锁边夹具为C型钢夹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多用途光伏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立锁边夹具第一夹具件下引脚和第二夹具件下引脚之间距离为彩钢瓦脊与脊之间的间距。
【文档编号】H02S20/23GK104079236SQ201410259419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钱弢, 王皓天, 李旭辉 申请人:国电光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