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98750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解决了现有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体积大,不便装配和设置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一起的电容器组,以及对这些电容器组进行控制的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内元器件之间通过导线实现连接,导线的外周包裹有绝缘层,在导线的走向上设有用于对导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
【专利说明】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使用越来越广泛,而根据负荷变化补偿容量可自动投切型的电容器装置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为使补偿容量更合理,容量分组更是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以两组为主增加到现在的4组甚至更多。根据电容器装置标准要求IOKV户内各相裸铝母线间及裸铝母线对地间需不小于125_的净距,这样就造成由于分组式补偿装置柜体内部裸母线数量很多,不但需要很大的裸母线布置空间且安装及日常维护很不方便。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220021065.0)中公开了一种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包括无功补偿支路和控制器,三相母线上并联连接有多条无功补偿支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支路由接触器、电抗器、熔断器以及电容器依次串联而成,所述电容器两端均并接放电线圈,所述多条无功补偿支路一般采用星型接法,所述控制器与多条无功补偿支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条无功补偿支路分别并联接入三相电路,能够实现分组自动投切,根据电压优先原则,依无功大小自动投切电容器组,使系统始终处于不欠补、不过补、无功损耗最小状态,以上调节通过控制器自动跟踪母线的电压及电流,根据“九区图”自动控制分组接触器进行投切来实现的。
[0004]这种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同样也存在结构相对较复杂,若是用于对较多组电容器进行控制,则要求该装置具有较大的体积,从而给装配和设置带来麻烦。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性好。
[0006]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一起的电容器组,以及对这些电容器组进行控制的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内元器件之间通过导线实现连接,导线的外周包裹有绝缘层,在导线的走向上设有用于对导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该补偿装置用于对并联在一起的电容器组进行控制,所述的导线与绝缘层一起构成了软电缆,软电缆的全称为铜芯乙丙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护套单芯软电缆。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柜体壁体内表面上的凹槽,导线嵌入在凹槽内。凹槽的走向被预先设定,导线顺着凹槽的走向而嵌入到凹槽内,使得本成套装置在应用过程中各导线之间的距离能够被确定。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柜体壁体上的压板,压板压接在导线上。通过压板对导线的压接,而使得导线在柜体内的位置稳定性相对较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凹槽和压板,凹槽设置在柜体壁体的内表面上,导线嵌入在凹槽内,压板固定在柜体壁体上并压接在导线上。这种压固结构使得导线在柜体内的位置稳定性好,且通过预先设置凹槽的走向和位置,使得各导线之间处于合适的距离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导线上具有折弯,该折弯半径大于或等于绝缘层外径的四倍。该折弯的最小半径为绝缘层外径的四倍,最大半径时即导线处于直线状态上,对导线折弯半径的限定,使得在对导线进行布置时,即使导线有弯曲也不会对导线的导电性能带来太大的影响。
[0011]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是通过带有绝缘层的软电缆来实现元器件之间的电连接,各软电缆之间没有大距离的要求,补偿装置中的柜体不需要太大,方便了对补偿装置的装配和设置,补偿装置所占用的空间小。也正由于柜体内部不需要有太大的预留空间,补偿装置可以对多组电容器组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本成套装置能够充分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通过在柜体内设置对导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使得导线在柜体内的位置稳定性好,保证了本成套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结构图。
[0013]图2是沿图1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0014]图3是沿图2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见图中,本实用新型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结构包括三组电容器组和用于对这三组电容器组进行控制的补偿装置。
[0016]结合图1、2,一组电容器组的结构包括设于箱体9下部位置处的铁芯电抗器8和设于上部位置处的三只放电线圈4,在铁芯电抗器8与放电线圈4之间设置有三只并联电容器6,铁芯电抗器8、并联电容器6和放电线圈4被分隔开,在它们三者的分隔部位处分别设置有绝缘子3。在箱体9内于其上部设有避雷器5,避雷器5通过熔断器7与并联电容器6相连接。铁芯电抗器8与三只并联电容器6电连接。
[0017]结合图1、3,补偿装置包括柜体12,柜体12与上述的箱体9并列地设置在一起,在柜体12内于中上部位置处设置真空接触器1,真空接触器I上具有若干支柱绝缘子11,这些支柱绝缘子11之间通过若干根导线10电连接在一起,这些导线10的外周包裹有绝缘层。在柜体12内于下部位置处设置有带接地隔离开关2,该带接地隔离开关2也通过所述导线10与真空接触器I电连接。
[0018]在柜体12内于导线10的走向上设有用于对导线10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可以设于柜体12壁体内表面上的凹槽,每只凹槽对应于一根导线10,导线10嵌入到凹槽内。在柜体12壁体的内表面上还设有若干压板,压板一般是通过螺钉被固定在柜体12的壁体上,压板同时压接在导线10上,用于使导线10稳定地保持在凹槽内。
[0019]凹槽的走向一般为曲状,导线10嵌入到凹槽内后也具有曲状走向。因此,导线10上带有折弯,对该折弯具有一定的要求,该折弯的半径最小为导线10外侧绝缘层外径的四倍。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包括若干设置在一起的电容器组,以及对这些电容器组进行控制的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柜体内元器件之间通过导线实现连接,导线的外周包裹有绝缘层,在导线的走向上设有用于对导线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柜体壁体内表面上的凹槽,导线嵌入在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柜体壁体上的压板,压板压接在导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结构包括凹槽和压板,凹槽设置在柜体壁体的内表面上,导线嵌入在凹槽内,压板固定在柜体壁体上并压接在导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压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上具有折弯,该折弯半径大于或等于绝缘层外径的四倍。
【文档编号】H02J3/18GK203800602SQ201420136360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陈永仁, 阮锦飞, 朱黎明 申请人:陈永仁, 阮锦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