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扇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542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吊扇马达,尤其是一种能够将一铁芯设置于可旋转的一第一壳体与保持固定的一第二壳体间的吊扇马达。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是一种现有吊扇马达9,该吊扇马达9包括一定子91、一转子92及一基座93。该定子包括一轴心911及一铁芯912;该转子92包括一第一壳体921,该第一壳体921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心911;该基座93包括一第二壳体931,该第二壳体931结合于该定子91,使该铁芯912形成于该第一壳体921与该第二壳体931之间;该转子92的第一壳体921与该基座93的第二壳体931之间形成一间隙94,且该间隙94连通该吊扇马达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类似于所述吊扇马达9的一实施例,已公开于中国公告第CN203707931号《吊扇马达》实用新型专利。因此,当该吊扇马达9实际使用时,随着该转子92相对该定子91旋转,该第一壳体921能够相对该第二壳体931转动,以于该吊扇马达内部驱动产生气流并且经由该间隙94排出该气流,进而达到对该吊扇马达9的内部构件散热的效果。然而,该间隙94的开口沿着该轴心911的一轴向方向朝向上方或下方,因此异物容易经由该间隙94进入该吊扇马达9内部。若所述异物为灰尘,可能会使灰尘积聚于该第一壳体921与该第二壳体931之间;相对地,若所述异物为金属片等硬物,经由该间隙94凸伸入该吊扇马达9内部可能直接对该铁芯912造成损伤。综上所述,现有吊扇马达9具有异物容易经由该间隙94进入其内部的缺点,确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扇马达,通过将一个定子的铁芯设置于一个转子的第一壳体与一个基座的第二壳体之间,该第一壳体可旋转地结合于该定子的轴心,该第二壳体结合固定于该定子,并且于该第二壳体或该第一壳体设有间隙,使气流可以经由该间隙排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吊扇马达,利用于该第二壳体设置一个径向延伸部,并且使该间隙形成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径向延伸部之间,使得该间隙的开口沿着远离该轴心的径向方向朝向吊扇马达外侧,确保异物不易经由该间隙进入该吊扇马达内部。为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有:一种吊扇马达,包括:一个定子、一个转子及一个基座,该定子包括一个轴心及一个铁芯;该转子包括一个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心;该基座包括一个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结合于该定子,该铁芯形成于该转子的第一壳体与该基座的第二壳体之间。该第二壳体设有一个径向延伸部,该径向延伸部自该第二壳体沿着远离该轴心的径向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的径向延伸部之间形成一个间隙。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第一壳体能够相对该第二壳体转动,以于该吊扇马达内部驱动产生气流并且经由该间隙排出该气流。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第二壳体包括一个底座及一个环墙,该环墙设置于该底座,该径向延伸部自该环墙沿着远离该轴心的径向方向延伸。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间隙的开口沿着远离该轴心的径向方向朝向吊扇马达外侧。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铁芯外周绕设有激磁线圈。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第二壳体中设有一个电路板,该电路板与该激磁线圈电性连接。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铁芯结合于该轴心,该轴心远离该铁芯的一端结合一个吊钟,该吊钟中设有一个电路板,该电路板与该激磁线圈电性连接,且该第二壳体呈平板状。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轴心的另一端穿过该铁芯与该转子的第一壳体,以结合一个灯具。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灯具内部设有一个灯具电路板,该灯具电路板与该基座的电路板分别形成于该轴心两端。本发明的吊扇马达,其中,该铁芯包括一个绕线套,该绕线套外周绕设有激磁线圈,且该第二壳体的环墙内侧设有一个抵接部,该抵接部沿着该轴心的一个轴向方向抵接该绕线套。据由前述结构,本发明吊扇马达各实施例的径向延伸部能够自该第二壳体沿着远离该轴心的径向方向延伸,使得该间隙的开口沿着远离该轴心的径向方向朝向吊扇马达外侧,因此异物不易经由该间隙进入该吊扇马达内部,进而实现提升吊扇马达的使用寿命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一种习用吊扇马达的结构剖视图。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本发明〕1定子11轴心12铁芯121激磁线圈122绕线套2转子21第一壳体22永久磁铁组3基座31第二壳体31a底座31b环墙311径向延伸部312抵接部32电路板4间隙5灯具51灯具电路板6吊钟〔现有技术〕9吊扇马达91定子911轴心912铁芯92转子921第一壳体93基座931第二壳体94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吊扇马达,在本实施例当中,该吊扇马达为一外转子马达,当然,该吊扇马达也可为一内转子马达,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该第一实施例的吊扇马达包括一定子1、一转子2及一基座3,该转子2可旋转地结合于该定子1,该基座3则结合固定于该定子1。该定子1包括一轴心11及一铁芯12,该轴心11可固定于天花板等预定位置,该铁芯12结合于该轴心11,且该铁芯12外周可以绕设一激磁线圈121。该铁芯12可以直接与该轴心11相互连接结合;或者,该铁芯12可以经由垫片、底座或其它构件间接结合于该轴心11,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该转子2包括一第一壳体21,该第一壳体21可旋转地结合于该轴心11,该第一壳体21于其内部环绕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容置一永久磁铁组22及该定子1的该铁芯12。其中,该永久磁铁组22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21的内周壁,且该永久磁铁组22朝向该铁芯12的外周缘设置。由于该定子1及转子2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轻易理解实施的现有技术,关于其细部结构及作用原理恕不另行赘述。该基座3包括一第二壳体31,该第二壳体31结合于该定子1,使该定子1的铁芯12形成于该转子2的第一壳体21与该基座3的第二壳体31之间。详言之,该第二壳体31可以结合于该定子1的轴心11或铁芯12,且该第二壳体31可以通过锁固、榫接、螺合或卡扣等各种现有结合方式以直接或间接结合于该定子1,使得该基座3与该定子1相互结合固定,并且使该第二壳体31无法相对该轴心11产生枢转。此外,该第二壳体31中可以设有一电路板32,且该电路板32可以与该激磁线圈121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本实施例的吊扇马达的运动。该第二壳体31设有一径向延伸部311,该径向延伸部311自该第二壳体31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延伸。该第一壳体21与该第二壳体31的径向延伸部311之间形成一间隙4,该间隙4连通该吊扇马达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且该间隙4的开口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朝向吊扇马达外侧。更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壳体31包括一底座31a及一环墙31b,该环墙31b可以设置于该底座31a的端缘,且环墙31b自该底座31a朝向该定子1的铁芯12延伸。该径向延伸部311自该环墙31b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延伸,使得该间隙4的开口能够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朝向吊扇马达外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吊扇马达实际使用时,该第一壳体21可供结合吊扇叶片(图未绘示),该吊扇叶片能够与该吊扇马达共同组成一吊扇。该定子1的铁芯12可以设置于该转子2的第一壳体21与该基座3的第二壳体31之间,且该第一壳体21与该第二壳体31的径向延伸部311之间形成有该间隙4,因此该铁芯12及该电路板32可以经由该间隙4与该吊扇马达的外部空间相连通。换言之,该铁芯12与该电路板32不会被该第一壳体21及该第二壳体31所封闭,因此该铁芯12、该激磁线圈121及该电路板32于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可以经由该间隙4排出。再者,当该第一实施例的吊扇马达启动时,该定子1将驱动该转子2运转,使该转子2的第一壳体21环绕该定子1的轴心11旋转;相对地,该基座3的第二壳体31结合固定于该定子1,因此该第二壳体31将保持于固定位置。据此,由于该第一壳体21旋转时该第二壳体31保持固定,因此该第一壳体21将相对该第二壳体31转动,能够于该吊扇马达内部驱动产生气流,以对该铁芯12、该激磁线圈121及该电路板32进行散热,且所述气流将经由该间隙4排出,以排除该吊扇马达内部的热能。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吊扇马达通过于该基座3的第二壳体31设置该径向延伸部311,该径向延伸部311能够自该第二壳体31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延伸,使得该间隙4的开口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朝向吊扇马达外侧,因此异物不易经由该间隙4进入该吊扇马达内部。请参照图4及图5所示,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吊扇马达,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壳体31设有另一抵接部312,该抵接部312用以抵接该铁芯12。详言之,该铁芯12可以包括一绕线套122,该激磁线圈121可以绕设于该绕线套122外周,且该第二壳体31的环墙31b内侧设有一抵接部312,该抵接部312沿着该轴心11的一轴向方向抵接该绕线套122。通过使该抵接部312与该绕线套122相抵接,可以在该第二壳体31受到外力挤压时,经由该抵接部312与该绕线套122的支撑,避免该第二壳体31产生过度形变,有效防止该第二壳体31压迫该铁芯12或该激磁线圈121的情形发生。请续参照图5所示,该铁芯12结合于该轴心11,且该轴心11的一端可以穿过该铁芯12与该转子2的第一壳体21,以结合一灯具5。因此,该第二实施例的吊扇马达可以组成具有照明功能的吊扇。并且,相比较于现有具照明功能的吊扇通常将吊扇马达与灯具的控制电路一并设置于吊扇马达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该灯具5内部设有一灯具电路板51,用以转换产生驱使该灯具5作用所需的电源。换言之,该灯具5的灯具电路板51与该电路板32分离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该吊扇马达作用时该电路板32所产生的热能。再者,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32无须设置于该基座3的第二壳体31当中。更详言之,如图5所示,该轴心11远离该铁芯12的另一端可以结合一吊钟6,该吊钟6中设有一电路板32,该电路板32与该激磁线圈121电性连接,用以控制本实施例的吊扇马达的运动。因此,该电路板32可以分离设置于该基座3外部,且该灯具电路板51与该基座3的电路板32分别形成于该轴心11两端,因此当该吊扇马达作用时,该电路板32所产生的热能不会聚积于该第一壳体21与该第二壳体31之间。此外,由于该电路板32设置于该基座3外部,该电路板32可以整合设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使得该激磁线圈121可以经由该电路板32获取直流电源,故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吊扇马达可以为直流马达。通过前述的结构特征,本发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吊扇马达的主要特点在于:通过将一定子1的铁芯12设置于一转子2的第一壳体21与一基座3的第二壳体31之间,该第二壳体31直接或间接结合固定于该定子1,并且于该第二壳体31设置该径向延伸部311,使该第一壳体21与该第二壳体31的径向延伸部311之间形成有间隙4,且该定子1驱动该转子2运转时,该第一壳体21将环绕该定子1的轴心11旋转,利用该第一壳体21与该第二壳体31间的相对转动能够驱动产生气流,以对该吊扇马达内部的组件进行散热,所述气流可以经由该间隙4排出。由此可知,相较前述现有吊扇马达9的间隙94的开口沿着该轴心911的一轴向方向朝向上方或下方,导致异物容易经由该间隙94进入该吊扇马达9内部,本发明吊扇马达各实施例的径向延伸部311能够自该第二壳体31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延伸,使得该间隙4的开口沿着远离该轴心11的径向方向朝向吊扇马达外侧,因此异物不易经由该间隙4进入该吊扇马达内部。据此,灰尘不易积聚于该第一壳体21与该第二壳体31之间,且金属片等硬物不易经由该间隙4凸伸入该吊扇马达内部而对该铁芯12造成损伤,本发明吊扇马达各实施例能够实现提升吊扇马达的使用寿命的功效。综上所述,本发明吊扇马达可防止异物进入吊扇马达内部,以实现提升吊扇马达的使用寿命的功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