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过桥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3785发布日期:2018-07-11 00:0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过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过桥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对原有变电站进行改造或大修时,新增电缆的敷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由于在变电站投运之前,部分电缆沟盖板己经固定,给新增电缆的敷设和过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对原有变电站扩建或技改时,普遍采用的电缆过桥法有以下几种:

1、人工钻沟引导法

作业人员进入电缆沟内,以句甸状态完成电缆的传递,进而开展电缆敷设工作。其缺陷在于:1)由于电缆沟内采光极差,电缆支架排列密集,作业空间狭小,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肋;2)原有变电站改造时,电缆沟内电缆往往比较密集,作业人员难以进入电缆沟;3)需要在电缆沟内留一名作业人员,浪费人力。

2、循环绳法

选取牢固且柔韧性强的绳子作为循环绳,采用探索渐进的方法将绳体穿过电缆沟,绳体两端在电缆沟上方连接成环;再将电缆用扎带与循环绳绑接牢固,通过拉拽循环绳的方法使电缆过桥。其缺陷在于:1)放置循环绳时困难较大;2)电缆较难与循环绳绑扎牢固;3)若发生新敷设电缆与原有电缆绕接在一起时,电缆无法过桥,电缆敷设工作极难进一步开展。

3,PVC管引导法

选取口径合适的PVC管穿过电缆沟,将电缆穿入PVC管,使其在PVC管的引导下过桥。其缺陷在于:1)PVC管头部尖锐,在电缆沟内穿过时可能造成原有电缆外皮的误损伤;2)每敷设一根电缆需将PVC管取出,重新穿入电缆,再次置于电缆沟内,操作麻烦,而且浪费人力,浪费时间;每次敷设电缆需要重新放置PVC管;3)为防止原有电缆外皮的误损伤,作业人员在用PVC管敷设电缆过程中畏手畏脚,稍遇阻力就要试探再三,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高效引导电缆过桥且可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电缆过桥引导装置。

本申请更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缆过桥引导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电缆沟同一侧壁两端的引导盒;所述引导盒包括固定在引导盒内下部的引线轮、固定在引线轮端部伸出引导盒的手柄以及固定在引线轮上方的导线轮;两个引导盒的引线轮表面通过跨过导线轮的引线绳固定连接;所述引线绳上固定有开口朝上的用于夹持电缆端部的引线夹;所述引线夹的夹持端安装有橡胶垫;两个引导盒之间还可拆卸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铰接有位于引线夹上部的截面呈弧形的引线盖。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线绳上在靠近所述引线夹的靠近电缆沟入口的一侧的表面螺旋盘绕固定有2-6根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端部固定有限位片;所述引线绳上对应限位片设置有环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导盒的顶面和靠近电缆沟内侧的侧面通过弧形面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导盒上还安装有与引线夹齐高的用于引导电缆的辅助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线夹上设置有两个齐平的夹持端。

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申请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即在电缆沟桥的两端安装引导盒,每次增加新的电缆的时候,只需要将电缆的端部固定在引线夹上,然后转动电缆沟出口处的引导盒内的引线轮即可将电缆引导出来;电缆穿过桥后将其端部从引线夹上取下落在电缆沟中即可;再次引导电缆的时候只需要转动电缆沟入口处引导盒内的引线轮将引线夹传回入口即可再次用于引导电缆;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高效引导电缆过桥且可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申请电缆过桥引导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缆过桥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引线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引导盒;11、引线轮;12、导线轮;13、引线绳;14、引线夹;15、引线盖;16、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图1和图2所示的本申请一种电缆过桥引导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安装在电缆沟同一侧壁两端的引导盒10;所述引导盒10包括固定在引导盒10内下部的引线轮11、固定在引线轮11端部伸出引导盒10的手柄以及固定在引线轮11上方的导线轮12;两个引导盒10的引线轮11表面通过跨过导线轮12的引线绳13固定连接;所述引线绳13上固定有开口朝上的用于夹持电缆端部的引线夹14;所述引线夹14的夹持端安装有橡胶垫;两个引导盒10之间还可拆卸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铰接有位于引线夹14上部的截面呈弧形的引线盖15。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线绳13上在靠近所述引线夹14的靠近电缆沟入口的一侧的表面螺旋盘绕固定有2-6根弹性带16;所述弹性带16的端部固定有限位片;所述引线绳13上对应限位片设置有环扣。弹性带16可用于将电缆的端部盘绕固定在引线绳13上,避免电缆的端部的引导过程中从引线夹14上掉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盒10的顶面和靠近电缆沟内侧的侧面通过弧形面连接。弧形面方便电缆过桥后从引导盒10上滑道电缆沟中内。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导盒10上还安装有与引线夹14齐高的用于引导电缆的辅助轮,辅助轮可避免电缆与引导盒10的棱边摩擦,可保护电缆。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夹14上设置有两个齐平的夹持端,双开口的夹持端使得电缆的端部可在夹持端呈U型被夹持,夹持的更牢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申请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