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环保新能源电池组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随着社会发展,石油、煤炭等能源不可再生的特性,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它绿色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被广泛使用,为了更好保护太阳能电池板,人们一般在电池板的表面加设玻璃层,但是不管是加保护层,还是不加保护层,当太阳能电池板使用一段时间,其表面沾满灰尘,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吸收太阳能,导致其工作效率下降,同时太阳能电池板日照角度不变,导致发电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效率,环保的高效环保新能源电池组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环保新能源电池组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中部安装有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垂直于底板的前端面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与左气缸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左气缸上端安装有左转动座,所述左转动座上端滑动连接左转动块,所述左转动块上端安装在U型安装板左侧底面,所述U型安装板上端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U型安装板左侧板设置有一排均匀分布的除尘出气孔,所述U型安装板右侧底面安装有右转动块,所述右转动块下端滑动连接右转动座,所述右转动座下端安装有右气缸,所述右气缸与第三电磁换向阀通过气缸连接,所述底板上端面安装有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U型安装板底面,且太阳能电池板上端面与U型安装板的右侧板上端面对齐。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安装板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安装有减震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安装板左侧板高于右侧板,且左侧板高出的部分设置有一排均匀分布的除尘出气孔。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气管同时与数个除尘出气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科学,结构简单,该设计能不断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日照角度,大大提高了日照强度,提高了光电转化率,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控制数个除尘出气孔定时进行出气清洁,能够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表面清洁干净,节能环保,能够高效利用太阳能,极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以及发电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L型安装板、3-第一电磁换向阀、4-第二电磁换向阀、5-第三电磁换向阀、6-左气缸、7-左转动座、8-左转动块、9-U型安装板、10-太阳能电池板、11-除尘出气孔、12-右转动块、13-右转动座、14-右气缸、1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环保新能源电池组设备,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端面中部安装有L型安装板2,所述L型安装板2垂直于底板1的前端面上依次安装有第一电磁换向阀3、第二电磁换向阀4、第三电磁换向阀5,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3与左气缸6通过气管连接,所述左气缸6上端安装有左转动座7,所述左转动座7上端滑动连接左转动块8,所述左转动块8上端安装在U型安装板9左侧底面,所述U型安装板9上端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0,所述U型安装板9左侧板设置有一排均匀分布的除尘出气孔11,所述U型安装板9右侧底面安装有右转动块12,所述右转动块12下端滑动连接右转动座13,所述右转动座13下端安装有右气缸14,所述右气缸14与第三电磁换向阀5通过气缸连接,所述底板1上端面安装有控制器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安装在U型安装板9底面,且太阳能电池板10 上端面与U型安装板9的右侧板上端面对齐;所述U型安装板9与太阳能电池板10之间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U型安装板9左侧板高于右侧板,且左侧板高出的部分设置有一排均匀分布的除尘出气孔11;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4通过气管同时与数个除尘出气孔11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器16控制第一电磁换向阀3和第三电磁换向阀5,从而控制左气缸6和右气缸14进行伸缩作业,这样可以不断改变太阳能电池板10的日照角度,大大提高了日照强度,提高了光电转化率,再通过控制器16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4控制数个除尘出气孔11定时进行出气清洁,能够保证太阳能电池板10表面清洁干净,节能环保,能够高效利用太阳能,极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以及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科学,结构简单,该设计能不断改变太阳能电池板10的日照角度,大大提高了日照强度,提高了光电转化率,再通过控制器16控制第二电磁换向阀4控制数个除尘出气孔11定时进行出气清洁,能够保证太阳能电池板10表面清洁干净,节能环保,能够高效利用太阳能,极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以及发电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