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相色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024阅读:1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相色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相色管。



背景技术:

相色管,又称分相管,是电力电缆设备的重要附件,作为电缆线芯相位标志的管形收缩部分,主要用于线路分支、交叉处的相色区分,以便线路检查。

相色管通常选用护老化性强的材料(如聚氯乙烯、聚乙烯等)加工而成,外观相色醒目、耐抗UV紫外线、不易褪色,结构采用螺旋缠绕自紧、加热固定或者涂热熔胶方式,使其不易滑动,安装使用力求简便易行。

作为电缆重要附件,市售的相色管种类繁多,相色管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有多种不同的区分方法,具有不同类型特点的相色管一般不能相互取代。

(1)按使用环境和用途区分:

终端连接可分为户内型终端和户外型终端,一般情况户外终端是指露天电缆接头,户内终端是指室内连接电缆与电气设备的接头。中间连接分为直通式和绝缘式两种。

(2)按工艺特征区分,有热缩式、冷缩式和预制式,具体如下:

热缩式:一般为以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EVA)及乙丙橡胶等多种材料组分的共混物组成。将橡塑合金制成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不同组件制品,在现场加热收缩在电缆上而制成的相色管。热缩式相色管具有重量轻、施工简单方便、运行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热缩式相色管是一种应 力热收缩管,其体积电阻率适中(1010-1012Ωcm),介电常数较大(20--25)。可利用电气参数强迫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应力疏散成沿应力管较均匀的分布。热缩式相色管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中。因为电压等级高时热缩式相色管将发热而不能可靠工作。热缩式相色管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要保证其电性参数必须达到上述标准规定值方能可靠工作。另外要注意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电层断口出的气隙以排除气体,达到减小局部放电的目的。交联电缆因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因而在安装附件时注意热缩式相色管与绝缘屏蔽搭盖不少于20mm,以防收缩时相色管与绝缘屏蔽脱离。热收缩式相色管因弹性较小,运行中热胀冷缩时可能使界面产生气隙,因此密封技术很重要,以防止潮气浸入。

冷缩式:利用弹性体材料(如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等)先在工厂内注射硫化成型,再经预扩张、衬以塑料螺旋支撑物而成型。在现场施工时,将这些预扩张件套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末端或接头处,抽出内部支撑的塑料螺旋条(支撑物)使管材在橡胶固有的弹性效应下玲收缩在电缆上而制成电缆相色管。因为它是在常温下靠弹性回缩力,而不是像热收缩电缆附件要用火加热收缩,故俗称冷收缩相色管。该类型相色管最适合于不能用明火加热的施工场所,如矿山、石油化工等。早期的冷收缩相色管只是附加绝缘采用硅橡胶冷缩部件,电场处理仍采用应力锥型式或应力带绕包式。现在普遍都采用冷收缩应力控制管,电压等级从10kv到35kv。冷收缩电缆接头,1kv级采用冷收缩绝缘管作增强绝缘,10kv级采用带内外半导电屏蔽层的接头冷收缩绝缘件。三芯电缆终端分叉处采用冷收缩分支套。冷收缩式相色管具有体积小、操作方便、迅速、无需专用工具、适用 范围宽和产品规格少等优点。与热收缩式电缆附件相比,不需用火加热,且在安装以后挪动或弯曲不会像热收缩式电缆附件那样出现附件内部层间脱开的危险(因为冷收缩式电缆附件靠弹性压紧力)。与预制式电缆附件相比,虽然都是靠弹性压紧力来保证内部界面特性,但是它不像预制式电缆附件那样与电缆截面一一对应,规格多。必须指出的是,在安装到电缆上之前,预制式相色管是没有张力的,而冷收缩式相色管是处于高张力状态下,因此必须保证在贮存期内,冷收缩式部件不应有明显的永久变形或弹性应力松弛,否则安装在电缆上以后不能保证有足够的弹性压紧力,从而不能保证良好的界面特性。

预制式: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材料,一次硫化成型,仅保留接触界面,在现场施工时插入电缆而制成的相色管。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该附件预制式附件在电缆的三叉口及屏蔽口以下的安装材料仍采用热缩材料,因此实际上是预制式和热缩式的组合。其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安装更简便快捷,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将环境中不可测的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是近年来中低压以及高压电缆采用的主要形式和交联电缆附件的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但制造技术难度高,涉及多种学科及行业。存在的不足在于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高,通常的过盈量在2~5mm(即电缆绝缘外径要大于电缆附件的内孔直径2~5mm),过盈量过小,相色管将出现故障;过盈量过大,相色管安装非常困难(工艺要求高)。特别在中间接头上问题突出,安装既不方便,又常常成为故障点。此外,价格较贵。使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该类型相色管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安装。

(3)按安装方式:有绕包式、浇灌式、模塑式等。

绕包式:用制成的橡胶带材(自粘性)现场绕包制作的相色管称为绕包式相色管,该相色管易松脱、耐候性较差、寿命短。

浇灌式:用热固性树脂作为主要材料在现场浇灌而成,所选的材料有环氧树脂、聚氨脂、丙烯酸脂等,该类相色管的致命缺点是固化时易产生气泡。

模塑式:主要用于电缆中间连接,在现场进行加模加温,与电缆融为一体,该附件制作工艺复杂且时间长,亦不适用于终端接头。

(4)按电压等级区分,有中低压级和高压级两类:

中低压级指35kV及以下等级的电缆用相色管;而高压级指110kv以上等级用相色管,具体还可细分为1.8/3kv及以下3芯,3.6/6、6/6、6/10kv,8.7/10kv、8.7/15kv,12/20kv,21/35,26/35kv等若干种。

此外,按配套使用电缆品种,还有塑料电力电缆和纸绝缘电缆等。

不同型号和规格的相色管所使用的材料也略有不同。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材料:聚乙烯绝缘或护套(Y)、聚氯乙烯绝缘或护套(V)、聚氯乙烯绝缘混合物(PVC)、聚丙烯(PP)、聚乙烯绝缘料(PE)、交联聚乙烯绝缘料(XLPE)、橡胶绝缘(XJ)、交联聚乙烯绝缘(YJ)、乙丙橡皮绝缘(EPR)、环保型阻燃生态材料(EM)。

不同颜色的相色管可以便于巡视人员识别、检查电缆线路,防止误接等现象发生,同时颜色漆还具有一定的防腐蚀作用。相色管的颜色很多,但主要以黄绿红为主,用于区别三相交流电的相序,其中黄色为A相,绿色为B相,红色为C相。此外,也有淡蓝色(中性线)、黄绿相间色(保护中性线)等其他颜色。但是大部分电缆附件运行一年左右相色管就会出 现褪色问题,分不清三相,为检修带来不便。

相色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等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发生褪色老化等问题。其褪色与颜料、染料的耐光性、抗氧性、耐热性、耐酸碱性以及所用材料的特性有关。近年来,虽然一些企业推出号称“永不褪色”的相色管产品,但是在长期使用之后,仍然存在严重的褪色和老化问题,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极大隐患。因此,开发防止相色管褪色老化的应对措施和技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电缆相色管,能有效抑制相色管的褪色,延长相色管使用周期,为防褪色相色管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在相色管防褪色研究上的空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相色管,包括相色管套件、多根相色管指套、多个胶粘套接部、多根相色管本体、多个相色管套接部及多条固定丝凹槽;所述的相色管套件是纵截面为正五边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相色管套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的相色管套件的五个角上,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与所述的相色管套件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多个胶粘套接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的另一端,所述的胶粘套接部与所述的相色管指套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相色管指套的外径大于所述的胶粘套接部的外径,所述的胶粘套接部的内径与所述的相色管指套的内径相当;所述的多个相色管套接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内,位于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 的一端内壁上,所述的多个胶粘套接部分别与所述的多个相色管套接部相适配,使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分别适配套接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上,所述的相色管本体的外径与所述的相色管指套的外径相当;所述的多条固定丝凹槽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上,位于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的一侧外壁上,多根固定丝分别缠绕在所述的多条固定丝凹槽内,使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与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固定连接;所述的相色管本体由内层、绝缘层、外层、相色层及相色保护层构成,所述的内层、绝缘层、外层、相色层及相色保护层由内之外依次包裹构成一体结构的中空圆管结构。

上述的电缆相色管,其中,所述的相色保护层为固色剂或光稳定剂或固色剂与光稳定剂相结合。

上述的电缆相色管,其中,所述的固色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固色剂、非表面活性季铵盐型固色剂及反应型固色剂。

上述的电缆相色管,其中,所述的光稳定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激发态猝灭剂、光屏蔽剂、氢过氧化物分解剂及自由基捕获剂。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保护相色管的颜色,减少更换相色管的次数,节省材料成本、检测更换费用和人工费用,易于普及应用,减少塑料类材料废物,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推广至解决其他户外高分子材料的褪色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相色管的相色管套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相色管的相色管本体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相色管的相色管本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电缆相色管,包括相色管套件1、多根相色管指套2、多个胶粘套接部3、多根相色管本体4、多个相色管套接部5及多条固定丝凹槽6;所述的相色管套件1是纵截面为正五边形的柱状结构,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2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相色管套件1的一端,位于所述的相色管套件1的五个角上,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2与所述的相色管套件1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2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的多个胶粘套接部3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2的另一端,所述的胶粘套接部3与所述的相色管指套2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相色管指套2的外径大于所述的胶粘套接部3的外径,所述的胶粘套接部3的内径与所述的相色管指套2的内径相当;所述的多个相色管套接部5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4内,位于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4的一端内壁上,所述的多个胶粘套接部3分别与所述的多个相色管套接部5相适配,使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4分别适配套接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2上,所述的相色管本体4的外径与所述的相色管指套2的外径相当;所述的多条固定丝凹槽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4上,位于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4的一侧外壁上,多根固定丝分别缠绕在所述的多条固定丝凹槽6内,使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本体4与所述的多根相色管指套2固定连接;所述的相色管本体4由内层41、绝缘层42、外层43、相色层44及相色保护层45构成,所述的内层41、绝缘层42、 外层43、相色层44及相色保护层45由内之外依次包裹构成一体结构的中空圆管结构。

所述的相色保护层45为固色剂或光稳定剂或固色剂与光稳定剂相结合。

所述的固色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固色剂、非表面活性季铵盐型固色剂及反应型固色剂。

所述的光稳定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激发态猝灭剂、光屏蔽剂、氢过氧化物分解剂及自由基捕获剂。

使用时,将多根相色管本体4套接在相色管套件1的多根相色管指套2上,多个胶粘套接部3与多个相色管套接部5适配套接使相色管本体4和相色管指套2的连接更稳定,防止老化断裂;同时通过多条固定丝凹槽6内的固定丝进一步紧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有效保护相色管的颜色,减少更换相色管的次数,节省材料成本、检测更换费用和人工费用,易于普及应用,减少塑料类材料废物,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还可以推广至解决其他户外高分子材料的褪色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