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014777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和顶紧旋转机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位于顶紧旋转机构左侧;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左支架,左支架上水平设有左固定筒,左固定筒内通过左压力轴承转动连接有左转轴,左转轴左端连接有摇把,左转轴右端设有连接叉耳;顶紧旋转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右支架,右支架上水平设有右固定筒,右固定筒内螺纹连接有螺柱,螺柱右端设有手轮,螺柱左端转动连接有右转轴,右转轴左端设有顶尖。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缠绕到楔形线夹上的钢绞线紧密有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不会损坏楔形线夹,保证了楔形线夹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行业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输配电杆塔拉线的制作均采用人工徒手进行,无专用辅助工具,这样的简易作业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极易造成钢绞线与楔形线夹的舌板连接不紧密,难以达到技术规程要求,为了使钢绞线与楔形线夹接触紧密,在安装楔形线夹时,传统的方法均是采用锤子敲打楔形线夹本体部分,达到楔形线夹预紧效果,这种施工方式极易破坏楔形线夹的镀锌层,甚至损坏楔形线夹,使得楔形线夹在野外运行过程中生锈、腐蚀,降低拉线强度,影响线路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将钢绞线紧密地缠绕到楔形线夹上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和顶紧旋转机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位于顶紧旋转机构左侧;
[0005]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左支架,左支架上水平设有左固定筒,左固定筒内通过左压力轴承转动连接有左转轴,左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摇把,左转轴右端设有连接叉耳;
[0006]顶紧旋转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右支架,右支架上水平设有右固定筒,右固定筒内螺纹连接有螺柱,螺柱右端设有手轮,螺柱左端转动连接有右转轴,右转轴左端设有左尖右粗呈圆锥形结构的顶尖;
[0007]左转轴、螺柱、右转轴和顶尖的中心线均水平设置且中心线重合。
[0008]右固定筒上沿径向方向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内端伸入到右固定筒内与螺柱圆周面顶压配合。
[0009]左支架包括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左立杆,左立杆下端固定设在底座上,左固定筒底部与左立杆上端固定连接,左立杆侧部与底座之间设有左下斜撑杆,左立杆侧部与左固定筒下部之间设有左上斜撑杆。
[0010]右支架包括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右立杆,右立杆下端固定设在底座上,右固定筒底部与右立杆上端固定连接,右立杆侧部与底座之间设有右下斜撑杆,右立杆侧部与右固定筒下部之间设有右上斜撑杆。
[0011]右转轴右端面同轴向设有凹槽,螺柱左端面同轴向设有连接柱,螺柱与连接柱为一体制成,连接柱伸入到凹槽内并通过右压力轴承与右转轴转动连接,右转轴右端面与螺柱左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在楔形线夹的楔形舌板外端部中心处钻一盲孔,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先使用销轴将楔形线夹的连接耳与左转轴右端的连接叉耳连接,转动手轮,驱动螺柱、右转轴和顶尖向左移动,使顶尖伸入到盲孔内并顶紧楔形舌板,接着拧紧锁紧螺栓顶压螺柱使螺柱不能转动;然后将钢绞线拉到保持水平状态的楔形线夹上,转动摇把,驱动左转轴转动,左转轴带动楔形线夹、顶尖和右转轴转动,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将钢绞线缠绕到楔形线夹上。在缠绕过程中,对钢绞线要施加一定的拉力,这样可使缠绕的钢绞线与楔形线夹紧密接触。
[0013]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上述具体构造,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充分减轻的构件的使用量,降低了重量和成本。右转轴与螺柱之间采用右压力轴承转动连接的方式,分体式制作,易于拆装。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缠绕到楔形线夹上的钢绞线紧密有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不会损坏楔形线夹,保证了楔形线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右转轴与螺柱之间转动连接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包括底座I,底座I上设有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和顶紧旋转机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位于顶紧旋转机构左侧;
[0018]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底座I上的左支架,左支架上水平设有左固定筒2,左固定筒2内通过左压力轴承转动连接有左转轴3,左转轴3左端固定连接有摇把4,左转轴3右端设有连接叉耳5;
[0019]顶紧旋转机构包括设在底座I上的右支架,右支架上水平设有右固定筒6,右固定筒6内螺纹连接有螺柱7,螺柱7右端设有手轮8,螺柱7左端转动连接有右转轴9,右转轴9左端设有左尖右粗呈圆锥形结构的顶尖10;
[0020]左转轴3、螺柱7、右转轴9和顶尖10的中心线均水平设置且中心线重合。
[0021]右固定筒6上沿径向方向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1,锁紧螺栓11的内端伸入到右固定筒6内与螺柱7圆周面顶压配合。
[0022]左支架包括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左立杆12,左立杆12下端固定设在底座I上,左固定筒2底部与左立杆12上端固定连接,左立杆12侧部与底座I之间设有左下斜撑杆13,左立杆12侧部与左固定筒2下部之间设有左上斜撑杆14。
[0023]右支架包括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右立杆15,右立杆15下端固定设在底座I上,右固定筒6底部与右立杆15上端固定连接,右立杆15侧部与底座I之间设有右下斜撑杆16,右立杆15侧部与右固定筒6下部之间设有右上斜撑杆17。
[0024]右转轴9右端面同轴向设有凹槽,螺柱7左端面同轴向设有连接柱18,螺柱7与连接柱为一体制成,连接柱18伸入到凹槽内并通过右压力轴承19与右转轴9转动连接,右转轴9右端面与螺柱7左端面之间具有间隙20。
[0025]预先在楔形线夹21的楔形舌板外端部中心处钻一盲孔,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时,先使用销轴将楔形线夹21的连接耳与左转轴3右端的连接叉耳5连接,转动手轮8,驱动螺柱7、右转轴9和顶尖10向左移动,使顶尖10伸入到盲孔内并顶紧楔形舌板,接着拧紧锁紧螺栓11顶压螺柱7使螺柱7不能转动;然后将钢绞线拉到保持水平状态的楔形线夹21上,转动摇把4,驱动左转轴3转动,左转轴3带动楔形线夹21、顶尖10和右转轴9转动,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将钢绞线缠绕到楔形线夹21上。在缠绕过程中,对钢绞线要施加一定的拉力,这样可使缠绕的钢绞线与楔形线夹21紧密接触。
【主权项】
1.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和顶紧旋转机构,连接旋转驱动机构位于顶紧旋转机构左侧; 连接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左支架,左支架上水平设有左固定筒,左固定筒内通过左压力轴承转动连接有左转轴,左转轴左端固定连接有摇把,左转轴右端设有连接叉耳; 顶紧旋转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右支架,右支架上水平设有右固定筒,右固定筒内螺纹连接有螺柱,螺柱右端设有手轮,螺柱左端转动连接有右转轴,右转轴左端设有左尖右粗呈圆锥形结构的顶尖; 左转轴、螺柱、右转轴和顶尖的中心线均水平设置且中心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右固定筒上沿径向方向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内端伸入到右固定筒内与螺柱圆周面顶压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左支架包括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左立杆,左立杆下端固定设在底座上,左固定筒底部与左立杆上端固定连接,左立杆侧部与底座之间设有左下斜撑杆,左立杆侧部与左固定筒下部之间设有左上斜撑杆。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右支架包括沿垂直方向设置的右立杆,右立杆下端固定设在底座上,右固定筒底部与右立杆上端固定连接,右立杆侧部与底座之间设有右下斜撑杆,右立杆侧部与右固定筒下部之间设有右上斜撑杆。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施工用楔形线夹缠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右转轴右端面同轴向设有凹槽,螺柱左端面同轴向设有连接柱,螺柱与连接柱为一体制成,连接柱伸入到凹槽内并通过右压力轴承与右转轴转动连接,右转轴右端面与螺柱左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文档编号】H02G7/00GK205724766SQ201620593334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牛永胜, 刘绍锋, 毕智勇, 张会阳, 王东红
【申请人】国网河南鄢陵县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