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773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噪电机。



背景技术:

噪声是一种声波,具有声波的一切特点。噪声按起因不同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噪声的主要危害包括: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天长日久,则会引起耳鸣、耳痛、听觉障碍甚至耳聋。同时,噪声能使人烦恼、愤怒、紧张、精神疲倦、影响工作进度,降低劳动生产率。

传统的电机在工作时,随着转子的转动,电机的噪音会直接传到外表面从而形成噪音,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使电机周围人感到烦躁,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噪电机,具有良好的密封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低噪电机,包括:机壳和位于机壳内的定子和转子,其中,所述机壳包括内壳体和位于内壳体外周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上分布有通孔,任意一个通孔内均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吸声膜,任意一个吸声膜上均设有消音孔;所述内壳体靠近外壳体的一侧设有吸音棉层;所述吸音棉层远离内壳体的一侧与外壳体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

优选地,吸声膜为由靠近内壳体内部的一侧向其外部的一侧凹陷的碗状膜。

优选地,消音孔位于吸声膜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吸声膜上设有以消音孔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的径向切口,该径向切口将吸声膜靠近消音孔的一侧切割成若干片状结构。

优选地,位于吸音棉层和外壳体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设有与外界连通通气孔。

优选地,外壳体的内周面凹凸不平。

优选地,机壳还包括端盖,端盖内侧设有隔音结构。

优选地,隔音结构包括位于端盖内侧的孔板、以及位于孔板和端盖之间的吸音棉层,所述孔板中任意一个孔内均安装有吸音膜,任意一个吸音膜上均设有消音孔。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电机的机壳设置内壳体和外壳体结构,并在内壳体上分布若干通孔,在一个通孔内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吸声膜,并在任意一个吸声膜上均设置消音孔,利用内壳体对电机工作中产生的大部分噪音能量进行反射,使得被隔绝在内壳体内部;利用内壳体上的吸声膜反射剩余的噪音能力进行吸声,使噪音能量在穿过吸声膜时,其噪音能量又被吸声膜以颤动大大衰弱,而减弱后的噪音能力再由设置在内壳体外周的吸音棉层进行吸收;利用外壳体不经可以起隔绝防护的作用,还可以将部分透出吸音棉层的噪音能量重新反射会吸音棉层进行吸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噪电机,具有良好的降噪、减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噪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噪电机中所述吸声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噪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噪电机中所述吸声膜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低噪电机,包括:机壳1和位于 机壳1内的定子2和转子3,其中,所述机壳1包括内壳体11和位于内壳体11外周的外壳体12,所述内壳体11上分布有通孔,任意一个通孔内均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吸声膜4,任意一个吸声膜4上均设有消音孔5,且消音孔5位于吸声膜4的中心位置;所述内壳体11靠近外壳体12的一侧设有吸音棉层6;所述吸音棉层6远离内壳体11的一侧与外壳体12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机壳1还包括端盖7,端盖7内侧设有隔音结构,隔音结构包括位于端盖7内侧的孔板、以及位于孔板和端盖7之间的吸音棉层6,所述孔板中任意一个孔内均安装有吸音膜4,任意一个吸音膜4上均设有消音孔5。

本实施例中,吸声膜4为由靠近内壳体11内部的一侧向其外部的一侧凹陷的碗状膜,有利于增大吸声面积,并提高吸声效率。

本实施例中,吸声膜4上设有以消音孔5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的径向切口,该径向切口将吸声膜4靠近消音孔5的一侧切割成若干片状结构,使噪音能量由消音孔5穿过时,引起各片状结构的颤动,从而有利于减弱噪音能量。

本实施例中,位于吸音棉层6和外壳体12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设有与外界连通通气孔,有利于间隙内热量的释放。

本实施例中,外壳体12的内周面凹凸不平,、以将更多的噪声能量反射或折射回吸音棉层6进行吸收。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的机壳1设置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结构,并在内壳体11上分布若干通孔,在一个通孔内安装有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吸声膜4,并在任意一个吸声膜4上均设置消音孔5,利用内壳体11对电机工作中产生的大部分噪音能量进行反射,使得被隔绝在内壳体11内部;利用内壳体11上的吸声膜4反射剩余的噪音能力进行吸声,使噪音能量在穿过吸声膜 4时,其噪音能量又被吸声膜4以颤动大大衰弱,而减弱后的噪音能力再由设置在内壳体11外周的吸音棉层6进行吸收;利用外壳体12不经可以起隔绝防护的作用,还可以将部分透出吸音棉层6的噪音能量重新反射会吸音棉层6进行吸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噪电机具有良好的降噪、减噪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