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及双重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9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检测电池的充电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电路(4);

与充电正极端连接,用于释放电池过充电能的释放电路(6);

与所述检测电路(4)、所述释放电路(6)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控制导通或断开所述释放电路(6)的锁存控制电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4)包括电压检测电路或温度检测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第一分压电路、第一二极管(D401)、第二分压电路、第一电容(C401)以及第二电容(C402);其中:

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R401)、第二分压电阻(R402)、第三分压电阻(R403)以及第四分压电阻(R404),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401)第一端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R401)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402)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R4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40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40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40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的参考端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4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40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C402)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04)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的正极连接参考地;

所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五分压电阻(R405)、第六分压电阻(R406);所 述第五分压电阻(R405)的第一端与第一分压电阻(R4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401)的正极与所述第五分压电阻(R405)的第二端连接,其负极与所述第六分压电阻(R406)的第一端连接引出所述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所述第六分压电阻(R406)的第二端与所述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的负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七分压电阻(R411)、第八分压电阻(R412)、热敏电阻(PCT)以及与所述热敏电阻(PCT)并联的第三电容(C411);

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411)的第一端与第一恒压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4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七分压电阻(R411)的第二端连接引出所述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所述第八分压电阻(R412)的第二端与所述热敏电阻(PCT)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C4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热敏电阻(PCT)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C411)的第二端连接参考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存控制电路(5)包括PNP型三极管(Q501)、NPN型三极管(Q502)、第一偏置电阻(R501)、第二偏置电阻(R502)、第三分压电路、第一限流电阻(R506)以及第四电容(C501);

所述第一偏置电阻(R501)的第一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501)的发射极以及电池正极连接,所述PNP型三极管(Q501)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偏置电阻(R50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偏置电阻(R50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偏置电阻(R502)的第二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502)的集电极连接引出所述锁存控制电路(5)的输出端;

所述第三分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九分压电阻(R503)、第十分压电阻 (R504)以及第十一分压电阻(R505);所述第九分压电阻(R503)的第一端与所述PNP型三极管(Q50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分压电阻(R50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九分压电阻(R50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分压电阻(R50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50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506)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C50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分压电阻(R50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C501)的第二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502)的发射极连接参考地;所述第一限流电阻(R506)的第二端与所述NPN型三极管(Q502)的基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电路(6)包括第四分压电路、P沟道MOS管(Q601)组、第五分压电路以及接地耗散电路;

所述P沟道MOS管(Q601)组包括P沟道MOS管(Q601)以及第二二极管(D601);所述第二二极管(D601)的正极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漏极连接,其负极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四分压电路包括第十二分压电阻(R601)、第十三分压电阻(R602)以及第十四分压电阻(R603);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601)的第一端与所述锁存控制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601)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602)的第一端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十四分压电阻(R603)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602)的第二端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十四分压电阻(R603)的第二端与第二恒压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第五分压电路包括第十五分压电阻(R604)、第十六分压电阻(R605)以及第十七分压电阻(R606);所述第十五分压电阻(R604)的第一端与所述 P沟道MOS管(Q60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十六分压电阻(R60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五分压电阻(R604)的第二端、第十七分压电阻(R606)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接地耗散电路包括N沟道MOS管(Q602)组、第一耗散电阻(R608)以及第二耗散电阻(R607);

所述N沟道MOS管(Q602)组包括N沟道MOS管(Q602)以及第三二极管(D602);所述第三二极管(D602)的正极与所述N沟道MOS管(Q602)的源极连接,其负极与所述N沟道MOS管(Q602)的漏极连接;

所述N沟道MOS管(Q602)的栅极与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60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N沟道MOS管(Q602)的源极与所述第十六分压电阻(R605)的第二端连接参考地,所述第二耗散电阻(R607)的第二端与所述N沟道MOS管(Q602)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耗散电阻(R60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耗散电阻(R60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耗散电阻(R608)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正极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电路(6)包括第四分压电路、P沟道MOS管(Q601)组、第五分压电路以及光耗散电路;

所述P沟道MOS管(Q601)组包括P沟道MOS管(Q601)以及第二二极管(D601);所述第二二极管(D601)的正极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漏极连接,其负极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四分压电路包括第十二分压电阻(R601)、第十三分压电阻(R602)以及第十四分压电阻(R603);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601)的第一端与所述锁存控制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二分压电阻(R601)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602)的第一端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栅极连 接,所述第十四分压电阻(R603)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分压电阻(R602)的第二端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十四分压电阻(R603)的第二端与第二恒压供电电源连接;

所述第五分压电路包括第十五分压电阻(R604)、第十六分压电阻(R605)以及第十七分压电阻(R606);所述第十五分压电阻(R604)的第一端与所述P沟道MOS管(Q60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十六分压电阻(R60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五分压电阻(R604)的第二端、第十七分压电阻(R606)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光耗散电路包括第二NPN型三极管(Q603)以及灯组件(L601),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603)的基极与所述第十七分压电阻(R60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603)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十六分压电阻(R605)的第二端连接参考地,所述灯组件(L60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NPN型三极管(Q60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灯组件(L601)的第一端与所述充电正极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锁存控制电路(5)与所述释放电路(6)之间的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锁存控制电路(5)的输出端相连,其正极与所述释放电路(6)相连。

9.一种电池充电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OS保护电路(2)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保护锁存电路;

所述MOS保护电路(2),连接在充电正极端和电池正极之间,用于在电池过充时断开充电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重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保护电路(2)包括第二N沟道MOS管(Q202)组、第五二极管(D201)以及第五 电容(C204);

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202)组包括第二N沟道MOS管(Q202)以及第六二极管(D203);所述第六二极管(D203)的正极与所述N沟道MOS管(Q602)的源极连接,其负极与所述N沟道MOS管(Q602)的漏极连接,其栅极连接有驱动电路;

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202)的漏极与充电正极端以及第五电容(C204)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N沟道MOS管(Q202)的源极与所述第五电容(C204)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五二极管(D20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D201)的负极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