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层抗电磁相互干扰的电控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4411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层抗电磁相互干扰的电控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层抗电磁相互干扰的电控柜。



背景技术:

电气控制系统一般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控制回路,而且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也不相同。为了保证一次设备运行的可靠与安全,需要有许多辅助电气设备为之服务,能够实现某项控制功能的若干个电器组件的组合,称为控制回路或二次回路。现有的电气柜,均为一体结构,其内部的线路都是通过电源线连接的,柜内各电气设备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且散热性能差,不便于移动和检修。

如中国专利号CN201520914707.3,公告日期为2016年03月16日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潮易移动电控柜,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柜门、第二柜门和把手。所述本体上方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顶部设置有多个避雷装置;且所述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表面设置有观察窗;且所述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表面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本体左右侧表面对称设置有抽湿机;所述本体左右侧表面设置有散热栅栏;所述本体内壁覆盖一层屏蔽层;且所述本体内部右侧设置有接线仓;所述本体左侧设置有多个隔板。该实用新型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功能,但该实用新型内部仍存在电磁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层抗电磁相互干扰的电控柜,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无法消除电气设备之间电磁相互干扰的问题,通过采用分层分类安装电气设备并在不同类电气设备之间设置具有屏蔽功能的软磁材料隔板实现消除电磁干扰问题,且通过布置风管的形式将微型空调产生的冷气用于电控柜内的设备降温,提高电控柜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层抗电磁相互干扰的电控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置主隔板,所述主隔板的上方为高压设备区、下方为低压设备区;所述高压设备区和所述低压设备区内均设置分层竖板和分层横板;所述主隔板、所述分层竖板和所述分层横板均为软磁材料板;所述分层竖板的左侧为设备安装区、右侧为布线区;所述分层竖板上设置第一卡槽和导线孔,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高度配合设置;所述分层横板上设置设备安装槽,所述分层板边缘设置凸缘,所述凸缘安装在同一高度上的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所述柜体内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微型空调,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微型空调;所述微型空调连接冷风管;所述柜体侧壁布置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冷风管;所述柜体后表面背板设置散热窗。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缘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结构与所述凸缘匹配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隔板、所述分层竖板和所述分层横板为铁铝合金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逐层设置在所述柜体内,每层所述出风口的高度大于所述分层横板的高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体上设置管孔,所述冷风管布置在所述柜体外部,所述冷风管穿过所述管孔连通所述出风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窗为防雨百叶窗。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有效消除电控柜内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减少电能损耗。将电控柜内部用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软磁材料板隔成分层结构,用于将高低压电气设备分层分类安装,有效降低甚至消除电控柜内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减少电能损耗。

2、散热性能好。电控柜后表面背板上设置散热窗,便于散热且防雨,电控柜内还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微型空调,当电控柜内聚集热量较多,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值时,自动控制启动微型空调产生冷气,经冷风管由出风口排入电控柜内,实现快速降温,保障电控柜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便于整理和检修。将电控柜内电气设备分层分类安装,与各电气设备相连的导线整齐布置在布线区内,使得电控柜内整齐美观,分层横板方便抽出,便于快速检测、检修电气设备。

4、便于安装电气设备。电控柜内设置设备安装槽,可以直接将电气设备卡装在设备安装槽上固定,由于分层横板方便抽出,大大便利了安装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控制连接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柜体;2-主隔板;3-分层竖板;4-分层横板;5-设备安装区;6-布线区;7-第一卡槽;8-第二卡槽;9-设备安装槽;10-凸缘;11-温度传感器;12-微型空调;13-冷风管;14-出风口;15-散热窗;16-导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层抗电磁相互干扰的电控柜,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置主隔板2,主隔板2的上方为高压设备区、下方为低压设备区;高压设备区和低压设备区内均设置分层竖板3和分层横板4;主隔板2、分层竖板3和分层横板4均为软磁材料板;分层竖板3的左侧为设备安装区5、右侧为布线区6;分层竖板3上设置第一卡槽7和导线孔16,柜体1的内壁上设置第二卡槽8;第一卡槽7与第二卡槽8的高度配合设置;分层横板4上设置设备安装槽9,分层板边缘设置凸缘10,凸缘10安装在同一高度上的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内;柜体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11和微型空调12,温度传感器11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控制单元连接微型空调12;微型空调12连接冷风管13;柜体1侧壁布置出风口14,出风口14连通冷风管13;柜体1后表面背板设置散热窗15;凸缘10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结构与凸缘10匹配设置;主隔板2、分层竖板3和分层横板4为铁铝合金板;出风口14逐层设置在柜体1内,每层出风口14的高度大于分层横板4的高度;柜体1上设置管孔,冷风管13布置在柜体1外部,冷风管13穿过管孔连通出风口14;散热窗15为防雨百叶窗。

使用时,电气设备安装在设备安装槽9中,与电气设备相连的导线穿过导线孔16整齐的布置在布线区6,分层横板4通过侧边的凸缘10卡设在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8中,分层横板4便于抽出利于快速安装电气设备,同时便于检修;主隔板2、分层竖板3、分层横板4均为软磁材料板,具有很强的电磁屏蔽作用,能够有效消除电气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场相互干扰,从而降低电能损耗。温度传感器11监测电控柜内温度,当电控柜内电路负载量较大或环境温度较高时,电控柜内温度升高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值时,微处理器处理温度数据通过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启动微型空调12产生冷气,经冷风管13由出风口14排入电控柜内,实现快速降温,保障电控柜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