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缆的电缆剥皮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1716发布日期:2018-10-23 22:2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缆的电缆剥皮工具的制作方法

智能电表能够测量和记录电能消耗,并提供工具将该信息实时传达给消费者。计量电力使用的传统方式提供了一种对消耗的累计测量,其不允许用户随着时间变化觉察变化的使用水平。通过智能电表提供消费数据信息使得用户能够更容易监测他们的消耗并根据需要修改他们的使用。智能电表还使能将消耗数据直接传送给能源公司以供监测和计费。这种直接报告的能力消除了公用事业公司对传统物理抄表模式的需求。

鉴于智能电表的明显优势,可以理解的举动是,增加智能电表的使用,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英国所有家庭安装智能电表。智能电表安装数量的显著增加导致制定指导方针,以确保安装人员以安全可靠的方式进行电表安装。根据这些指导方针,安装的电表必须防篡改,并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任何风险。特别是电缆插入电表所经过的开口必须具有足够的尺寸以容纳电缆,同时还防止额外的电缆或外物插入电表。由于电缆的直径可以变化,因而不可能提供具有满足这两个要求的通用开口的智能电表壳体。

安装指南还要求电缆清楚地标记有对它们的电状态的指示,即,电缆是“火线(live)”还是“零线(neutral)”,并且指示电缆是输出线还是输入线;输出电缆应带有两个单独的标记,输入电缆应带有单个标记。

使用电缆扎带标记电缆的当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会在使用时产生材料浪费和碎屑。另外,电缆扎带围绕电缆的旋转位置不能被固定,这妨碍了扎带的可读性。而且,也不可能拆除和重新定位电缆扎带,因为拆除需要切断扎带。

本申请人开发了在智能电表安装中使用的电缆标记和连接器排布结构,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用于具有由外护套包围的多根内部电缆的电缆的电缆标记包括标记部件,该标记部件包括:具有用于指示与其连接的电缆的电状态的外部记号的套环;以及在所述套环的对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穿过的内部通道,第一开口具有第一直径,而第二开口具有小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其中,所述通道沿其长度在所述第一直径与所述第二直径之间在直径上呈阶梯状,直径上的阶梯限定内部支座以防止电缆护套通过,同时允许内部电缆穿过第二开口。

以这种方式,第一标记部件形成用于电缆端部的帽,其被设置成使得内部电缆在第一端部处不可见或不可接近,该第一端部在使用中保持在电表外部。第二端部被构造成插入电表的与相关电缆对应的开口中,并因此内部电缆的自由端在外部被屏蔽并且仅在电表的壳体内露出。第二端部优选地构造成以可以是紧配合的紧公差配合容纳在壳体的对应开口中,并且包括锥形前缘以便于插入。

该电缆标记排布结构要求电缆以与电缆标记兼容的阶梯方式被剥皮。智能电表安装数量的指数增长要求安装人员能够以一致和准确的方式对电缆进行剥皮,同时还尽可能快速且有效地进行。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电缆剥皮工具。

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与电缆一起使用的电缆剥皮工具,所述电缆包括内芯和外护套,所述电缆剥皮工具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其中限定有旋转轴的电缆保持部分。所述电缆保持部分被构造成容纳电缆,使得电缆的纵轴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了第一切割刀片和第二切割刀片,该第一切割刀片和第二切割刀片可在缩回位置与切割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旋转轴横向移动。所述切割刀片皆具有刀刃。所述第一刀片的刀刃和所述第二刀片的刀刃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彼此轴向隔开。刀刃还被设置成使得在所述切割位置,所述第一切割刀片与所述旋转轴隔开第一径向距离,而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旋转轴隔开比第一径向距离大的第二径向距离。所述电缆剥皮工具在切割刀片处于切割位置时可围绕旋转轴旋转,以使刀片围绕电缆的整个圆周切割。

刀刃在切割位置的径向间距允许将所述第一切割刀片设置成切割穿过电缆的内护套和外护套两者直至所述芯体的径向深度,而所述第二刀片仅切割穿过外护套。由于刀片轴向隔开,因而一旦进行了完全切割,就在第一刀片的轴向位置处切割内护套,露出下面的内芯。内护套延伸比所述外护套大的轴向长度,内护套在沿着所述电缆远进一步隔开的位置处在所述第二刀片的轴向位置被切割。这形成了阶状排布结构,其中,电缆的直径降低至第一轴向位置处所述内护套的外表面的直径,接着降低至与所述内芯的直径相对应的第二直径。所述工具围绕旋转轴旋转的能力使得一旦切割刀片在移动到切割位置时做出初始插入,切割刀片就能够围绕电缆的整个圆周切割。

被剥皮的电缆的阶状构造符合电缆标记的内部构造。由外护套的外表面与内护套的外表面之间的、露出内护套的切口限定的台阶定位并邻接电缆标记内的第一邻接表面。由穿过内护套至芯体的切口限定的第二台阶在第一邻接表面内坐靠所述标记内的第二邻接表面。即使并非不可能,标记内的这种双台阶排布结构也使得极难通过电缆标记接近电缆芯体,从而确保一旦电缆标记的连接部分插入并连接至电表壳体,电芯体不能被无意或有意接触到。这种双台阶排布结构还确保沿着电缆的露出芯体的点越过第一邻接表面在内部隔开到电缆标记/连接器中。所述剥皮工具的刀片排布结构确保了一致、干净且可再现的切割,确保电缆始终紧密且安全地装配到连接器中。在所述工具可以由非技术人员或新培训的操作人员使用的情况下,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这允许他们毫不费力地在电缆上生成所需的精修(finish)。

所述电缆容纳部分优选地包括阻挡构件,该阻挡构件被设置成在将所述电缆插入所述电缆容纳部分中时纵向定位所述电缆。所述阻挡构件使电缆能够插入到一致且可重复的轴向位置。这确保了通过去除内护套而产生的露出芯体的长度总是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切割刀片相对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朝着所述阻挡构件纵向地设置。这确保了按正确次序切入内护套和外护套以实现所需的阶状排布结构。

所述电缆容纳部分可以包括延伸到所述主体部分中的通道,该通道具有位于一个端部处的用于容纳所述电缆的开口,和被封闭形成所述阻挡构件的相反端部。将所述电缆插入直径大致等于电缆直径的圆筒形通道中,使得所述通道在切割期间横向限制所述电缆。通道的封闭端部可以由主体部分的壁或覆盖所述端部的帽形成。所述封闭端部防止穿过插入的电缆,并因此限定了所述阻挡构件。

所述电缆容纳通道优选地包括多个纵向延伸且环状间隔开的肋。所述肋的内边缘限定了大致等于电缆直径的直径。电缆护套在被所述切割刀片压缩时,能够以更一致的方式延展到由肋之间的间隙所限定的凹槽中。仅沿单个方向压缩会导致电缆呈椭圆形,这甚至会妨碍旋转切割。所述肋部因此实现更均匀的切割。

所述电缆剥皮工具还可以包括刀片致动器,该刀片致动器以枢转方式安装至所述主体部分,其中,所述切割刀片安装至所述刀片致动器,并且所述刀片致动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的枢转在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切割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切割刀片。

所述主体部分优选包括限定贯穿所述主体部的孔的筒壁,该孔具有与所述旋转轴平行并隔开的轴,所述刀片致动器环绕所述筒壁以枢转方式安装。

所述电缆剥皮工具还可以包括阻挡构件,该阻挡构件被设置成限制所述刀片致动器在所述缩回位置与所述完全切割位置之间的旋转移动。

所述阻挡构件优选地从所述筒壁起延伸,并且与对应的通道一起容纳在所述刀片致动器中,所述阻挡构件具有限定阻挡极限的长度。

所述筒壁优选地被构造成容纳使用者的手指,并且内表面限定要被使用者手指接合以围绕所述电缆旋转所述工具的弯曲接触表面。

所述切割刀片优选为圆形并且与具有大于所述第二切割刀片的直径的所述第一切割刀片同心设置,所述刀片的中心轴与所述旋转轴平行。

所述切割刀片优选地与所述刀片致动器的所述枢转轴隔开,使得它们的中心轴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相交的弧形路径枢转。

所述刀片致动器容纳在所述主体内,并且包括扳柄部分,所述扳柄部分突出在所述主体部分之外并且被设置成被使用者压下以将所述切割刀片移动至所述切割位置。

所述切割刀片可在缩回位置、中间切割位置及完全切割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距离在所述中间切割位置处比在最终切割位置处大。

所述电缆剥皮工具优选地还包括刀片致动器,所述切割刀片安装至该刀片致动器,并且所述刀片致动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移动在所述缩回位置、中间切割位置以及所述切割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切割刀片,并且所述工具还包括可释放锁定部件,该可释放锁定部件被设置成,使得在所述刀片致动器从所述缩回位置移动至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刀片致动器锁定在所述中间切割位置,以防止返回至所述缩回位置,并且在所述刀片致动器进一步移动至所述完全切割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刀片致动器锁定在所述完全切割位置,以防止返回至所述中间切割位置。

所述锁定部件优选地包括可释放棘轮排布结构,该可释放棘轮排布结构包括连接至所述主体部分的第一组齿和安装至所述刀片致动器的第二组齿,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之一可移动以释放所述棘轮排布结构。

参照所述电缆标记,所述电缆标记套环的第二端部的外表面优选地具有减小的直径以插入电表壳体的开口中,其中,直径的减小限定了外部邻接肩,该外部邻接肩被构造成防止套环的第一端部进入所述开口,其中,第一端部在使用中向外延伸并且遮蔽该开口。因此,即使第二端部未紧密地安装在针对电表的开口内,该开口也被所述套环的较大直径的第一端部覆盖并遮蔽,以防止插入额外的电缆或其它物体。

所述通道优选包括处于第一直径部分与第二直径部分之间的第三直径部分,所述第三直径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一直径而大于第二直径,其中,所述第一邻接肩由第一直径部分与第三直径部分之间的台阶限定,而所述第二邻接肩被限定在第三直径部分与第二直径部分之间,第一直径部分和第三直径部分被构造成容纳两个不同的护套直径。较宽的第一直径容纳较大的电缆,并且优选为具有25mm的直径,其中,所述护套的自由端邻接处于第一直径部分与第三直径部分之间的邻接肩。第三直径部分的直径优选为16mm。插入套环的16mm电缆穿过第一部分,并与该部分的较宽的通道壁分隔开。护套的自由端然后邻接限定在所述第三通道部分与第二通道部分之间的肩。第二通道部分仅为足以容纳内电缆的宽度。

所述电缆标记排布结构还可以包括被构造成固定至电缆的第二标记部件,第二标记部件具有指示与第一标记部件的记号相同的电状态的外部记号,第二标记部件被构造成可沿着电缆轴向滑动以能够移动到与第一标记部件邻接,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包括协作锁定装置,以在第二标记部件与第一标记器部件进入轴向邻接时相对于第一标记部件旋转地固定第二标记部件。另选或者另外地,可以将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轴向地固定。旋转地固定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确保两者的记号从相同的视角都可见。将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轴向邻接并将它们保持在该位置确保安装工程师立即明白电缆上存在两个标记,从而确认该电缆是输出线。与此相反,在使用电缆扎带的情况下,扎带可能会沿着电缆滑动,使得在首次检查时可能会出现电缆中只有一个标记,而给电缆性质赋予错误印象。

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中的一个优选包括轴向突出部,而另一个标记部件包括对应轴向凹部,该轴向凹部被构造成容纳所述突出部,这被设置成使得当突出部容纳在凹部中时防止两个标记部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该突出部和凹部还可以构造成将两个标记轴向地固定在一起,如通过包括紧公差扣件。

该突出部和凹部优选地设置成以预定旋转关系固定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其中,所述记号以预定方式设置,并且优选地以使得两个部件的记号对齐的预定旋转关系固定。

第二标记部件优选地包括一端由桥接部分互连的一对间隔开的柔性臂,该臂的自由端可展开以将电缆容纳到限定在这两个臂之间的空间中。这使标记能够以快速且容易的推入配合方式固定到电缆上,而不需要诸如电缆扎带的材料浪费。

所述臂可以在第一部分中从桥接部分突出并朝着它们的端部内弯曲以使自由端沿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臂的自由端位于所述臂的近端的内侧。自由端在电缆插入时朝着近端弯曲,同时近端还向外弯曲,由此产生两个向内指向的偏置力以将所述臂夹持到电缆上。自由端的内边缘在弯曲时也面向上朝着桥接部分,从而产生将电缆夹紧在适当位置的成角度的偏置力。

所述臂的自由端与桥接部分间隔开。

所述臂的自由端优选包括向内突出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朝向桥接部分成角度的倒钩,其位于电缆的插入方向中并且与电缆的缩回方向相反,以夹持并保持容纳在所述臂的自由端之间的电缆。

第二标记部件优选地还包括定位臂,该定位臂在与桥接构件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横跨在两个臂之间限定的空间延伸,并且朝着远离所述臂的自由端的桥接部分向内间隔开,该定位臂被设置成将较小的电缆定位在它们可被所述臂的自由端夹持的位置中,并且可以柔性地远离所述臂的自由端以适应较大的电缆。该定位臂优选地弯曲以适应电缆的弯曲表面。该定位臂确保较小直径的电缆,并且具体来说,16mm电缆紧密地容纳在标记部件内,而不需要通过到此范围,因为它们没有被夹臂适当地夹持,并且提供返回偏置力以将电缆保持在适当位置。当插入较大的25mm电缆时,定位臂朝着桥接部分弯曲,以提供更大的空间来容纳电缆。

该定位臂优选地从该对臂中的一个臂的内边缘起,在与桥接部分和所述臂的自由端沿插入方向间隔开的位置处延伸,并且相对于插入方向朝着另一个臂侧向延伸,其从此该定位臂自由并且优选地间隔开。

第一电缆标记部件优选为单件模制塑料组件,并且所述记号被整体模制成标记部件的一部分。第二电缆标记部件也优选为单件模制塑料组件,并且所述记号被整体模制成标记部件的一部分。因此,这些组件制造便宜,并且不需要可以变得分离和/或需要在使用点处及时组装的多个部件。

还可以提供一种电缆标记套件,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指示火线电缆状态的记号的第一对第一电缆标记部件和第二电缆标记部件,如上所述的具有指示零线电缆状态的记号的第二对第一电缆标记部件和第二电缆标记部件,以及如所述的一对第一电缆标记部件,其中一个具有指示火线电缆状态的记号而另一个具有指示零线电缆状态的记号。

还可以提供一种电缆标记排布结构,该电缆标记排布结构包括一端通过桥接部分互连的一对间隔开的弹性柔性臂,所述臂的自由端可展开以将电缆容纳到限定在这两个臂之间的空间中,并且被构造成使得在展开时,它们赋予返回力有夹持电缆。

所述臂优选地在第一部分中从桥接部分突出并朝着它们的端部向内弯曲以使自由端沿相反的第二方向延伸,所述臂的自由端位于所述臂的近端的内侧。

所述臂的自由端可以包括向内突出并且在第二方向上朝向桥接部分成角度的倒钩,以夹持并保持容纳在所述臂的自由端之间的电缆。

第二标记部件还可以包括定位臂,该定位臂在与桥接构件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横跨在两个臂之间限定的空间延伸,并且朝着远离所述臂的自由端的桥接部分向内间隔开,该定位臂被设置成将较小的电缆定位在它们可被所述臂的自由端夹持的位置中,并且柔性地远离所述臂的自由端以适应较大的电缆。

该定位臂优选从一对臂中的一个臂的内边缘延伸,并且朝着另一臂延伸并且与其间隔开。

一种在电表安装期间标记电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a)将如上所述的具有指示火线电缆状态的记号的第一电缆标记部件应用于具有准备好的电缆的输入火线电缆,使得内电缆通过将电缆插入第一电缆标记部件中而延伸越过护套的端部,直到护套邻接所述邻接肩并且使得内电缆延伸出第二开口;

B)针对输入零线电缆进行步骤a),其中,所述第一标记包括指示零线电缆状态的记号;

c)针对输出火线电缆进行步骤a),其中,第一标记器包括指示火线电缆状态的记号;

d)针对输出零线电缆重复步骤a),其中,所述第一标记包括指示零线电缆状态的记号;

e)将如上所述的具有指示火线电缆状态的记号的第二标记部件应用至输出火线电缆并且将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移动成邻接,使得协作旋转锁定装置将第二标记部件相对于第一标记部件旋转固定;以及

e)将如上所述的具有指示零线电缆状态的记号的第二标记部件应用至输出零线电缆并且将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移动成邻接,使得协作旋转锁定装置将第二标记部件相对于第一标记部件旋转固定。

第一标记部件的套环的第二端部的外表面优选地具有减小的直径以供插入电气壳体的开口中,直径的减小限定了外部邻接肩,该外部邻接肩被构造成防止套环的第一端部通过所述开口,其中,第一端部在使用中向外延伸并且遮蔽该开口,并且其中,步骤a)还包括将第一标记部件的第二端插入到电表壳体的对应开口中,直到所述邻接肩邻接该壳体的周围外表面,并且在第一标记部件处于插入位置时将内部导线的自由端固定至该电表。

下面,参照下列例示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括电缆标记的智能电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包括第一标记部件的电缆;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标记部件的平面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插入了电缆的第一标记部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标记部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标记部件;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对准的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

图8示出了图7中的邻接的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以及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对准的第一标记部件和第二标记部件的平面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被剥皮的电缆;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缆标记/连接器;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缆剥皮工具;

图13示出了图12的工具的截面图;

图14示出了图12的工具的另一截面图;以及

图15a-图15c示出处于缩回状态(图15a)、中间切割状态(图15b)以及完全切割状态(图15c)的工具150。

参照图1,智能电表2包括壳体4,壳体4容纳并包含用于监测电力消耗并将该信息发送给公用事业公司和消费者的计量装置。虽然本发明被描述用于智能电表,但应当清楚,其不限于这种应用,而是可以用于需要将电缆安全地连接到壳体中的任何应用。计量装置包括连接输入和输出火线和零线电缆的电连接端子。输入主电源包括火线电缆6和零线电缆8。输入火线电缆6和零线电缆8分别通过入口开口10和12进入电表壳体4,并固定至壳体内的端子。输出火线电缆14和零线电缆16通过出口开口18和20离开壳体4并连接至该属性的电源电路。

根据安装指南,电缆6、8、14及16皆设置有第一电缆标记22a-d,第一电缆标记22a-d包括表示电缆的电气状态的记号24a-d,其中,‘L’表示火线电缆,而‘N’表示零线电缆。输出火线电缆14和零线电缆16二者包括第二电缆标记26c和26d,第二电缆标记26c和26d分别具有与对应的第一电缆标记22的记号匹配的记号28c和28d。两个电缆标记器的存在向安装人员指示了输出电缆。

如图2所示,每根电缆都包括围绕包括多根导电线32的芯体的外绝缘护套30。绝缘护套30可以是单层护套或者可以包括多个层。虽然图2示出了输入零线电缆8,其它电缆6、14及16也是如此。第一电缆标记22b包在电缆8上。电缆8通过位于标记22b的第一端部处的开口34进入第一标记22b。标记22b包括延伸穿过标记22b的通道35,使得标记22b为大致圆筒形并且限定围绕电缆8的套环。通道36的第一端部的直径对应于护套30的外径。第二端部38具有小于护套30的直径的减小的直径。这样,为了使电缆穿过第一标记22b,必须在电缆8的端部将其剥皮以去除护套从而露出芯体的内部电线32,内部电线32能够在第二端部38处穿过第二开口40的减小的直径。

如图3所示,通道35内部包括标记22b的第一端部处的第一通道部分36,该第一通道部分36包括通道的最大直径部分,其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为25mm,对应于电缆护套30的直径。第二端部处的第二通道部分38具有小于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其防止电缆护套穿过。第三通道部分40轴向地位于第一部分34与第二部分38之间。第三通道部分40的直径小于第一通道部分36的直径并且大于第二通道部分38的直径。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道部分40的直径是16mm。

第一通道部分36与第三通道部分40之间的直径的阶状减小形成第一邻接肩42。类似地,第三通道部分40与第二通道部分38之间的直径的阶状减小形成第二邻接肩44。当具有25mm直径护套的电缆插入到第一标记22中时,电缆被容纳在第一通道部分36内,并且护套30的外壁紧密接合第一通道部分36的壁。46处的一个或更多个突出部可以径向延伸到第一通道部分36中,所述突出部使护套30局部变形以将第一标记22锁住并旋转锁定到电缆上。当完全插入时护套30的轴向端表面邻接第一邻接肩42,第一邻接肩42充当阻挡件并防止护套30进一步轴向行进穿过标记22,如图4所示。然而,内电缆线束32具有足够小的组合直径,以允许电缆穿过第二通道部分38并通过第二开口40延伸穿过第一标记22的第二端部。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25mm的护套30可以被剥皮以包括阶状外形。阶状外形产生第一阶状肩,第一阶状肩从电缆的外边缘起向内延伸至与第三通道40的直径相对应的芯体32外部径向位置。该肩坐靠邻接表面42。第二肩限定在沿着电缆朝向电缆的端部的阶状位置处(距离等于第三通道40的高度)。第二肩从第一肩的内边缘起延伸到芯体32。该肩坐接在邻接表面44上。

第一标记22也能够容纳16mm直径的电缆。在该排布结构中,电缆被容纳在第三通道部分42内而不与第一通道部分34的壁接合。此外,第三通道部分4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径向伸出的突出部46以旋转地限定电缆。电缆护套30的端表面接合邻接表面42并且按与上述相同的方式防止护套30轴向行进越过邻接肩44,同时准许内部缆线32延伸穿过第二开口40。

如图5所示,第一标记部件22的第二端部38包括减小的外径,该外径限定了圆筒形插头部分50。第一标记22的外表面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大的直径,在第二端部处的插头部分50与主体部分52之间的阶状直径变化限定了在第二端部38的方向上轴向面对的阶状邻接表面54。插头部分50被构造成紧密地容纳在壳体4的开口内,优选地采用扣件(friction fit),并且包括锥形前缘56以便于插入。邻接表面54充当阻挡件,其通过与壳体4的外表面邻接而限制插头部分50轴向行进到开口中。当插头部分50完全插入到壳体的开口中时,邻接表面54邻接壳体4的外表面,其中主体部分52遮蔽并隐藏开口。因此,额外的电缆或其它物体可能无法插入开口,并且电缆被内部遮蔽。如还可以从图5看出,记号24包括与第一标记器22整体模制的指示电缆的电状态的凸起字母。

图6以平面图示出了第二标记部件26。第二标记26包括桥接部分52和一对柔性臂,所述一对柔性臂沿远离桥接部分52的相对端部的大致垂直方向延伸。柔性臂54稍微凸出地弯曲并且包括近端部分56和远端部分58。臂54在弯头60处沿其长度弯曲大致180度,使得远端58沿与近端56大致相反的方向朝着桥接部分52延伸回。自由端62与桥接部分52间隔开,并且远端部分58彼此横向间隔开,从而限定进入在臂54与桥接部分52之间限定的空间66的开口64。远端58包括位于其内边缘上的倒钩68,每个远端58的倒钩彼此面对。倒钩68沿着如箭头A所示的插入方向朝着桥接部分52向内成角度。在使用中,标记26被推到电缆上,使得电缆被容纳在开口64内。处于闭合状态的开口64比其所应用至的电缆的直径窄得多。当在电缆上推动第二标记26时,臂54沿如箭头B所示的横向方向向外弯曲,该横向方向大致平行于桥接部分52的长度并垂直于插入方向A。近端56围绕它们与桥接部分52的连接向外枢转延伸。远端58也围绕弯头60沿方向B枢转并且压缩其尖端62与臂的近端56之间的距离C。

当电缆完全容纳在第二标记26内时,弹性臂54在处于展开构造时提供将臂夹紧在电缆上的返回力。被压缩的远端58以弯曲形式成角度,使得端表面在插入方向A上向内成角度,同时电缆被插入标记26足够的距离,使得远端部分56的内表面的一部分接合电缆的、相对于推动电缆进入第二标记器26的插入方向A的后部,并且倒钩68有助于防止电缆缩回。

定位臂70靠近桥接部分52地设置在标记26内。定位臂70具有弯曲外形并且在其基部被固定至臂54中的一个,并且横跨标记26内的空隙朝着另一臂54延伸,其中,定位臂70的端部与另一臂54间隔开。定位臂70是柔性的,并且能够沿插入方向A朝着桥接部分52弯曲。定位臂70为较小的16mm电缆提供阻挡件。如果这种较小的电缆要被一直插入标记中,使得它们抵靠桥52,则它们将不会被臂54的远端58充分地夹持。定位臂70限制电缆的插入并在与插入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对电缆提供返回偏置力,从而将电缆夹紧在远端部58和臂54与定位臂70之间。在标记26中插入较大的25mm电缆的情况下,定位臂能够朝向桥接部分52向后弯曲以适应较大的电缆。

如图7所示,标记26的前表面包括整体模制的字母数字记号,指示其附接至的电缆的电状态。轴向面对的上表面32包括采用细长插端(spigot)形式的轴向突出部74。插端74被构造成容纳在对应的第一标记22的下表面78的对应轴向延伸凹部中。插端74和凹部76被定位成使得当插端74被容纳在凹部76中时,第一标记22和第二标记26的记号对齐。当插端74被容纳在凹部76中时,第一标记22与第二标记26之间的相对旋转被阻止。也可以在插端74与凹部76之间提供扣件,使得两个标记轴向保持在一起。

如图8所示,当第一标记22和第二标记26与容纳在凹部76中的插端74邻接时,记号被共同对齐,并且立即明显的是,在电缆上提供两个标记。在将电缆固定在壳体4内的电端子上的情况下,第一标记22抵靠壳体保持就位,其中邻接肩54隐藏开口。这样,第一标记22被轴向固定在电缆上并且不能滑出视野。将第二标记26滑动为与第一标记邻接并固定也将第二标记26保持在其中所述记号容易以与第一标记器22的记号共同的视角看到的位置,并且阻止第二标记26随着电缆一起从第一标记22滑走。

在图10所示的另选实施方式中,电缆129以这样的方式被剥皮,即,护套130的端部形成阶状排布结构。护套130围绕芯体132并且包括外护套层131和内护套层133。通过仅去除护套层131,电缆129以第一长度L1被剥皮。电缆129在此处从外径D1向内逐渐缩小到限定第一肩135的中间直径D2。电缆129在从第一长度L1朝着端部间隔开的第二长度L2处被进一步剥皮,并且在L1与L2之间露出一段内护套127。在L2处,内护套133按照直径D3被进一步剥皮至芯体130,从而限定第二肩137。另选的是,护套130可以是在剥皮工序期间在点L1与L2之间以及在D1与D2之间被剥去的材料的单层护套。

图11中示出了另选的电缆标记/连接器122。电缆标记122与上述标记22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另选标记122包括附加的邻接肩以使标记能够与直径为25mm和16mm的阶状电缆协作。孔(bore)135包括位于孔135的第一端部处的第一通道部分136,第一通道部分136具有孔135的最大直径D4(在该实施方式中为25mm)。第二通道部分138在电缆129的内端部143的端部方向上与第一通道部分136向内相邻。第二通道部分138具有从第一通道部分136的直径D4向内逐渐减小的直径D5。直径的这种阶状减小形成邻接肩142。第三通道部分140在标记129的内端部143的方向上与第二通道部分138向内相邻。第三通道部分140具有从第二通道部分138的直径D5向内逐渐减小的直径D6。直径的这种阶状减小形成邻接肩144。第四通道部分145在标记器129的内端部143的方向上与第三通道部分140向内相邻。第四通道部分145具有从第三通道部分140的直径D5向内逐渐减小的直径D6。直径的这种阶状减小形成邻接肩146。孔135的内端部(电缆129通过该内端部离开标记122)具有直径D9,从直径D8向下降低至D9形成邻接肩148。

当具有25mm外径的护套的阶状电缆插入到标记122中时,电缆被容纳在第一通道部分136内,并且护套30的外壁紧密接合第一通道部分136的D4直径的壁。147处的突出部径向延伸到第一通道部分136中,其使护套130局部变形以将标记122锁住并旋转锁定到电缆上。第一邻接肩135抵靠标记122的第一邻接肩142。具有等于第二通道部分138的直径D5的减小的直径D2的内护套的露出长度127延伸到第二通道部分138中。第二通道部分138的长度等于露出的内护套部分127的长度L2-L1,使得第二邻接肩137坐靠并邻接标记122的邻接肩144。类似地,在使用16mm扎带的情况下,电缆129的第一邻接肩135坐接在标记122的第三邻接肩146上,并且第二邻接肩137坐接在最后的邻接肩148上。第四通道145的长度等于露出的内护套部分127的长度。

重要的是,电缆129在长度位置L1和L2处被精确地剥皮,并且在这些点,电缆129分别被切割到直径D1和D2。为避免人为错误和缺乏一致的可再现性,图11示出了电缆剥皮工具150被提供以按阶状形式对电缆129剥皮。工具150包括主体152,主体152包括延伸穿过主体152以容纳电缆129的通道154。电缆容纳通道154的直径被配置成容纳特定直径的电缆129,例如,25mm或16mm。电缆通道154居中位于大致圆形的主体部分156中。把手部分158从主体部分156延伸并且包括圆孔160,圆孔160延伸穿过把手部分158以容纳使用者的手指。

在图11中可以看到一对圆形切割刀片162,它们横向于电缆通道154的纵向轴线164延伸到电缆通道154中。刀片致动器166安装至主体152并且被设置成移动刀片162以与容纳在通道154内的电缆129接合。

图13示出了贯穿工具150的截面图。通道154由在主体部分150的侧壁之间延伸的圆筒形壁168形成。多个环形隔开的肋170沿着通道154的内表面纵向延伸。把手158中的孔160由圆筒形壁172形成。刀片致动器166具有在一端形成的孔174,其直径等于壁172的外径。刀片致动器166围绕壁172以枢转方式安装,其中壁172被旋转地容纳在孔174内。壁172充任主轴,刀片致动器166围绕其旋转。壁172相对于主体部分152固定并且刀片致动器166在横向于电缆通道154的纵轴164的方向上相对于主体部分152围绕壁172枢转。

圆形刀片162旋转地安装至刀片致动器166上,圆形刀片162的旋转轴176平行于通道154的纵轴设置,并且使得它们横向于纵轴164设置。刀片162是同心的并且是同轴的。第一刀片178具有第一直径D9并且第二刀片180具有大于直径D9的第二直径D10。选择直径D9与D10之差,使得第二刀片180的刀刃从第一刀片178的刀刃径向向外间隔开等于D1-D2的距离,该距离是第二邻接肩137的径向厚度,其也对应于电缆129的内护套133的厚度。刀片178、180轴向间隔开等于露出的内护套部分127的长度的距离。

刀片致动器166围绕孔160的壁172的旋转使刀片162在横向于通道154的纵轴164的平面中沿着弧形路径朝着和远离通道154枢转。当电缆129被容纳在通道154中时,电缆129的外表面与肋170的内边缘接合,肋170的内边缘的大小使得它们的内边缘限定通道154的内径,其等于相关电缆直径。刀片致动器166被构造成使刀片162枢转至第一切割位置,如图12所示。在该位置,刀片162延伸到通道154中,其中第一刀片延伸进入通道154中直到与芯体的外表面相对应的径向距离,即,延伸电缆129的直径D3。第一刀片178依靠其刀刃与较大刀片180的刀刃的径向间隔而延伸至与内护套133的外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即,与电缆129的直径D2相对应的位置。电缆沿插入方向A插入通道154中。阻挡构件限制电缆129延伸到通道129中的距离。较大的刀片180沿朝向电缆129的端部并朝向阻挡构件的插入方向远离第一刀片178定位。阻挡构件被构造成将电缆129的端部阻挡在与第二刀片180的距离等于L3-L2处,该距离确定芯体132的露出的长度。阻挡构件优选地与通道154轴向对齐,并且包括由金属形成的轴向延伸的阻挡构件,该阻挡构件的直径被选择成等于或小于电缆129的芯体132的直径D3。这防止了芯体132对任何塑料部件的磨损,并且还确保被剥皮的芯体的露出长度是一致的并且不会受到护套端部处的不良切割的影响。

在刀片致动器166的完全缩回位置,第二刀片180位于相对于纵轴的、大于或等于如由肋170的内边缘限定的通道154的内径的径向距离处,使得电缆129可以在刀片162干涉的情况下插入通道154中。阻挡构件182从壁172向外径向延伸。阻挡构件182被容纳,其中,刀片致动器166的主体中的通道184由围绕壁172的圆形内壁中的凹部限定。该凹部的端壁186和188与阻挡构件182接合以限制刀片致动器166的旋转。端壁186和188的间隔和角度位置分别限定完全切割位置和完全缩回位置的阻挡位置。可以在图12的截面图中看出,在通道壁168中形成圆周槽口190以在刀片162移入和移出通道154时容纳刀片162。还可以选择槽口190的长度以限制刀片可以延伸到通道154中的程度。

参照图14,刀片致动器166包括锁定臂192,锁定臂192设置在其端部193处,与由围绕孔160的旋转安装限定的枢轴间隔开。锁定臂沿着径向弧(radial arc)大致环绕地延伸,并且锁定齿196和198从锁定臂192径向向内突出并且沿着锁定臂192彼此间隔开。安装到主体部分152上的闩锁(latch)200包括沿相反方向延伸的对应的一对锁定齿202和204。锁定臂162和闩锁200被设置成使得当刀片致动器166处于缩回位置时,锁定臂192与闩锁200间隔开。在缩回位置,致动器166的一部分从主体152向外突出,限定了可压下的扳柄部分。使用者沿着其相对侧边缘握住主体152并握住扳柄。当扳柄被压入时,刀片致动器166向内枢转进入主体152。随着其向内枢转,锁定臂192的第一锁定齿196与闩锁200的第一锁定齿202接合。闩锁200可在锁定与释放位置之间朝着和远离锁定臂192线性地滑动,并且闩锁200偏置到锁定位置,其中,设置滑动开关206来操作闩锁200。

齿194、196以及202、204在它们的前缘上包括对应的倾斜凸轮表面,使得当第一齿196接触闩锁的第一齿202时,这些齿协作以使得闩锁200朝着释放位置滑动以允许齿196移动越过齿202。一旦越过,偏置的闩锁就返回至锁定位置并且齿196再次以棘轮方式锁定在齿202上。闩锁200和锁定臂192被设置成使得该第一接合对应于致动器166的中间旋转位置,在该位置,刀片部分地延伸到通道154中但未延伸到完全切割位置。

在刀片162穿透电缆129的护套130直到部分切割深度的情况下,使用者用第一只手握住电缆129,并且用他们的手指握住把手158的壁172的内表面,并使用把手158围绕电缆129旋转工具150。通道154的纵轴限定了工具150的旋转轴。围绕电缆129旋转工具150导致刀片162实现完全环切,这意味着围绕电缆延伸整个360度的切口。刀片162至中间切割位置的部分延伸使这更容易配合切割操作,并且切割期间电缆的变形受到限制。然后将扳柄进一步压下,将锁定臂移动到对应于刀片162的完全切割位置的第二锁定位置,其中,锁定臂的第一锁定齿196移动成与闩锁的第二锁定齿204接合,并且锁定臂192的第二锁定齿194移动成与第一闩锁齿202接合。然后,重复旋转切割工序,该工具优选地被旋转几圈以实现完全切割。在第二次切割操作之后,电缆可以从通道154缩回。在刀片162仍处于完全切割位置的情况下缩回电缆129导致刀片162将护套的切割部分轴向地保持在通道内,使得电缆以完全剥皮状态下缩回。然后,操作闩锁200的滑动开关206以使致动器166返回至缩回位置。这也起到释放护套的被剥皮部分的作用。

图15a至图15c示出处于缩回状态(图15a)、中间切割状态(图15b)以及完全切割状态(图15c)的工具150。

虽然在前面的说明书中致力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本发明的被认为特别重要的那些特征上,但应当明白,本申请人要求保护有关上文提到和/或在附图中示出的任何可专利特征或特征组合,而不管是否已经对其加以特别重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