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214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一种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其中,盒盖设置在熔丝盒的支架侧端子部件中,防止介电击穿,并使用突出类型的锁定装置结构,以便于连接和分离。



背景技术:

通常,真空接触器是一种高压电气装置,其用于控制打开、关闭和保护,以供应或停止提供给电动机、变压器、电容器组、各种开关系统等的ac电力。

在真空接触器中的电力熔丝组合真空接触器中,当在电路中产生故障电流时,熔丝熔断以使电路断开,从而保护负载装置和电路。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的透视图,并且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和支架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电力熔丝组合真空接触器的主体包括推车(truck)1、安装在推车1的上部中的主电路部件2和安装在主电路部件2的前侧上的前盖3。主电路部件2具有三个相,并且每个相包括上端子4和下端子5。在主电路部件2上方于每个相中设置有熔丝。熔丝连接到上端子4,并且,当电路中产生故障电流时,熔丝6熔断以保护电路。熔丝6安装在熔丝盒7中。熔丝盒7通常具有盒状,其带有敞开的上侧,以允许熔丝6安装在其中。

这些部件的操作如下所述。将通过上端子4(电源侧端子连接到该上端子)施加的电力通过熔丝6和真空断续器(vi)(未示出)(其安装在主电路部件内)传递至连接到下端子5的负载侧端子。当在电路的致动过程中产生异常电流时,熔丝6熔断以使电路断开,并且,熔丝盒7防止尚未解决的异常瞬态电压的闪络。因此,熔丝盒7限制由于每个相(r相和s相,以及s相和t相)的高电荷电压而产生的闪络(flashover),以防止相间短路事故,并防止由于在相之间引入异物而产生的介电击穿。

图2示出了真空接触器的主体插入支架8中的状态。当拉入真空接触器的主体时,熔丝盒7部分地插入支架的端子套管9中。因此,熔丝6的一侧完全绝缘。这里,由于熔丝盒7的上侧是敞开的,所以,如果熔丝6较长,那么前端部分由前盖3覆盖且后端部分位于端子套管9内,从而保证绝缘性能。然而,如果熔丝6较短,那么熔丝6的后端部分(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暴露在外面,导致与支架8的遮板8a发生介电击穿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详细描述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其中,盒盖设置熔丝盒的位于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中,以防止介电击穿,并且,应用突出类型的锁定装置结构,以便于连接和分离。

为了实现这些优点及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这里体现和宽泛描述的,熔丝盒和盒盖(它们是可分离的并应用于真空接触器,该真空接触器包括推车、主电路单元和覆盖主电路单元的前侧的前盖)可包括:熔丝,其连接到主电路单元的上端子,并且,当电路中产生故障电流时熔断,以使电路断开;熔丝盒,其在上侧敞开,容纳熔丝,并具有形成于其侧表面上的插入耦接部;以及盒盖,其耦接到熔丝盒的上侧、以插入耦接的方式耦接到插入耦接部,并覆盖熔丝的后端部分,其中,盒盖包括上表面部分和侧表面部分,并且,侧表面部分包括形成于前侧上的第一侧表面部分和形成于后侧上的第二侧表面部分。

上表面部分可包括形成于前侧上的第一上表面部分、形成于后侧上的比第一上表面部分低的位置的第二上表面部分、以及形成于第一上表面部分和第二上表面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

第一侧表面部分和第二侧表面部分可形成为双壁,并分别具有第一轨道凹部和第二轨道凹部。

可在第一及第二侧表面部分的内表面和第一及第二上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之间形成多个第一肋。

可在上表面部分的两侧的下部中竖直地设置耦接翼部,并且,耦接翼部耦接到插入耦接部。

可在耦接翼部和连接部分之间形成多个第二肋,以增强承载能力。

可在耦接翼部中设置耦接部分,并且,该耦接部分插入耦接到插入耦接部。

耦接部分可设置为半球形突出部。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中,由于盒盖设置在熔丝盒的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中,所以可防止支架的导体部分和熔丝之间的介电击穿。

而且,由于熔丝盒和盒盖以插入耦接的方式由突出部和凹部构造,所以便于连接和分离。

另外,盒盖的侧壁形成为双壁,并稳定地插入熔丝盒的侧表面中,不会导致摇动或移动。

而且,由于盒盖仅设置在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中,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便于修理过程中的连接和分离操作。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变得更显而易见。然而,应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实例虽然指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仅通过例证给出,因为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所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并与该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和支架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盖的下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和支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为了参考附图简要描述,将对相同或等同的部件提供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将不再重复其描述。

图3和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盖的下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主体和支架的透视图。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应用于真空接触器(其包括推车10、主电路部件12和覆盖主电路部件12的前侧的前盖15)的熔丝盒和盒盖包括:熔丝20,当电路中产生故障电流时,熔丝熔断,以使电路断开;熔丝盒30,其具有敞开的上部,容纳熔丝20,并具有形成于其侧表面上的插入耦接部33;以及盒盖40,其耦接到熔丝盒30的上部,并以插入装配方式耦接到插入耦接部33。

图3中示出了真空接触器的主体。该主体可包括推车10、主电路部件12和前盖15。

推车10(一种转移装置)安装在主体下方并转移主体。可通过推车10将主体拉入和拉出支架17(请参考图7)。

主电路部件12可设置为使电路的一部分断开。可在主电路部件12中安装真空断续器vi。真空断续器vi可具有固定触点和可移动触点,并且,当电路中产生故障电流时,可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以使电路断开。主电路部件12具有上端子13和下端子14,它们分别连接到电源和负载装置。

前盖15安装在主电路部件12的前面。前盖15可保护主体内的主电路部件12、操作机构等,并且,可在前盖15上设置各种显示器和操作单元,以允许进行内部监测。

熔丝20安装在主电路单元12的上方。熔丝20安装在熔丝盒30内并固定至熔丝架(未示出)。熔丝20的后端部分(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通过上端子13连接到电源单元,并且熔丝20的前端部分(主电路部件附近的端子部分)通过连接导体连接到主电路部件12内的真空断续器vi。当电路中产生故障电流时,熔丝20熔断,以防止相间介电击穿或短路事故。

在试验或产生故障电流的情况中,包括真空断续器vi的主电路部件12用来手动地或自动地使电路断开。其操作的一般配置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熔丝盒30设置为覆盖熔丝20,增加介电强度,并防止每个相和负载装置由于故障电流等而闪络。

熔丝盒30具有盒状,其带有敞开的上部。熔丝盒30的两侧31和32用作用于保持相间绝缘性能的隔板。也就是说,由于在相之间和在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壁,所以增加了爬电距离,以增加绝缘性能并防止混入异物。

插入耦接部33设置在熔丝盒30的两个侧表面31和32上。插入耦接部33设置为允许以插入耦接的方式耦接。例如,图5中示出了单独形成的插入耦接部33。这里,插入耦接部33可形成在熔丝20的后端部分所处的部分中。

可在熔丝盒30的下表面中形成允许插入熔丝架(未示出)的开口34。这里,可形成多个开口34。下隔板部35可从熔丝盒30的下部伸出。当通过下隔板部35在上端子13和真空断续器vi之间形成绝缘壁时,可增强绝缘特性,并可防止引入异物。

盒盖40设置为在必要时打开或关闭熔丝盒30的上侧。盒盖40可包括上表面部分41和侧表面部分44a及44b。

上表面部分41可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形成的斜面或曲面。上表面部分41可根据熔丝盒30的形状而变形。上表面部分41可包括形成于前侧上的第一上表面部分41a、形成于后侧上的比第一上表面部分低的位置的第二上表面部分41c、以及在第一上表面部分41a和第二上表面部分41c之间形成的连接部分41b。这里,第一上表面部分41a和第二上表面部分41c形成为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并且,连接部分41b可形成为斜面。由于第一上表面部分41a形成在比第二上表面部分41c高的位置,所以第一上表面部分41a可具有足以保证相间绝缘性能的高度,并且,当拉入主体时,盒盖40的一部分可插入端子套管18中。上表面部分41的宽度可对应于熔丝盒30的宽度。

侧表面部分44a和44b形成在上表面部分41的两侧上。侧表面部分44a和44b可包括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和第二侧表面部分44b。这里,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可形成在前侧上,并第二侧表面部分44b可形成在后侧上。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可连接到第一上表面部分41a和连接部分41b。第二侧表面部分44b可连接到第二上表面部分41c和连接部分41b。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和第二侧表面部分44b可形成为双壁。因此,分别在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和第二侧表面部分44b上形成第一轨道凹部45a和第二轨道凹部45b。熔丝盒30的两个侧表面31和32的上部插入第一轨道凹部45a和第二轨道凹部45b中。由于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和第二侧表面部分44b形成为双壁且插入熔丝盒30的两个侧表面31和32中,所以盒盖40可保持在稳定地耦接到熔丝盒30的状态,不会水平地摇动或移动。可在第一侧表面部分44a的内侧表面和第一上表面部分41a之间,以及第二侧表面部分44b的内侧表面和第二上表面部分41c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多个第一肋42。因此,可增强承载能力。

在上表面部分41的两侧的下部中竖直地设置有耦接翼部46。耦接翼部46可形成在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和第二侧表面部分44b之间。耦接翼部46可比第一侧表面部分44a和第二侧表面部分44b更向下延伸。在耦接翼部46和连接部分41b之间形成多个肋43,以增强承载能力。

在耦接翼部46中设置有对应于插入耦接部33的耦接部分47。耦接部分47可形成为突出部。这里,耦接部分47可形成为半球形突出部。因此,当耦接部分47插入到插入耦接部33中时,盒盖40可固定至熔丝盒30。这里,插入耦接部33和耦接部分47可形成在熔丝20的后端部分所处的部分中。因此,盒盖40可覆盖熔丝20的后端部分,并防止可能在熔丝20的后端部分和支架17(特别是支架17的遮板19)之间发生的介电击穿现象。

将参考图5至图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的操作。

用推车10将真空接触器的主体拉至支架17内的连接位置。当拉入真空接触器的主体时,将熔丝盒30部分地插入支架17的端子套管18中。这里,可将第二上表面部分41c的一部分插入端子套管18中。因此,使熔丝的侧表面完全绝缘。而且,即使当熔丝20的长度较短时,熔丝20的后端部分(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也由盒盖40覆盖,熔丝20的后端部分不会暴露在外面,防止熔丝20和支架17之间的介电击穿。

同时,盒盖40形成为具有仅覆盖熔丝20的后端部分的长度,使得当拉出主体时,暴露盒盖40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便于连接或分离操作。而且,由于将耦接部分47形成为半球形突出部且单独形成插入耦接部33,所以保证便于进行连接或分离操作。工人可通过简单的手动操作来执行连接或分离操作,该手动操作是将盒盖40从熔丝盒30向上拉或向下推。

根据真空接触器的熔丝盒和盒盖,由于盒盖设置在熔丝盒的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中,所以可防止支架的导体部分和熔丝之间的介电击穿。

而且,由于熔丝盒和盒盖以插入耦接的方式由突出部和凹部构造,所以便于连接和分离。

另外,盒盖的侧壁形成为双壁且稳定地插入熔丝盒的侧表面中,不会导致摇动或移动。

而且,由于盒盖仅设置在支架附近的端子部分中,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便于修理过程中的连接和分离操作。

以上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不应将其认为是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可容易地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本描述的目的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代方式、修改和变型都将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方法和其他特性可以各种方式组合,以获得额外的和/或替代的示例性实施例。

由于本发明的特征可体现为几种形式而不脱离其特性,所以还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不受以上描述的任何细节限制,除非以其他方式指出,而是应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其范围内宽泛地考虑,因此,落在权利要求的边界和界限内或者这种边界和界限的等同内容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