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搬运铝棒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821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搬运铝棒的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搬运铝棒的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铝棒搬运时采用的普通夹具在使用时,不能很好地对铝棒进行保护,会对铝棒端面留下锥孔。释放铝棒将铝棒堆叠在一起时,或者放置其它设备上时(如输送辊道),对其它铝棒或者设备产生冲击力,不能做到轻拿轻放,容易磕碰铝棒,影响铝棒质量,同时也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搬运铝棒的夹具,在搬运时减小铝棒对放置面(如输送辊道)冲击力,同时保证铝棒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搬运铝棒的夹具,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的上端和丝杠螺母机构中的滑块连接、下端通过转轴和夹爪铰接相连,转轴的轴长方向和滑块的滑动方向垂直,夹爪在固定块和转轴的一侧转动,且在夹持铝棒时,夹爪抵靠在固定块的侧面,夹爪的夹持面为夹爪中背离固定块的一面且该面为渐开线式。

有益效果:使用时,两个夹具为一组,每个夹具各连接一个滑块,需要夹持铝棒时,控制丝杠螺母机构使得两个滑块相向运动,利用两个夹具的夹爪分别夹持铝棒的两端面即可;需要释放铝棒时,夹持铝棒至离放置面2-3厘米处,通过控制丝杠螺母机构使得两个滑块背向运动,夹爪绕转轴运动,因为夹爪的接触点渐开线角度在自锁角度范围内,使得夹爪一直对铝棒保持夹持状态,减小铝棒对放置面(如输送辊道)冲击力,同时保证铝棒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0-固定块;20-滑块;30-转轴;40-夹爪、41-本体、42-夹片;50-预压装置、51-销轴、511-轴帽、512-轴体;52-碟簧、53-预压轴、531-避让孔;60-条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用于搬运铝棒的夹具,包括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上端和丝杠螺母机构中的滑块20连接、下端通过转轴30和夹爪40铰接相连,转轴30的轴长方向和滑块20的滑动方向垂直,夹爪40在固定块10和转轴30的一侧转动,且在夹持铝棒时,夹爪40抵靠在固定块10的侧面,夹爪40的夹持面为夹爪40中背离固定块10的一面且该面为渐开线式。

使用时,两个夹具为一组,每个夹具各连接一个滑块20,需要夹持铝棒时,控制丝杠螺母机构使得两个滑块20相向运动,利用两个夹具的夹爪40分别夹持铝棒的两端面即可;需要释放铝棒时,夹持铝棒至离放置面2-3厘米处,通过控制丝杠螺母机构使得两个滑块20背向运动,释放铝棒的过程中,夹爪40绕转轴30运动,因夹爪40的夹持面为渐开线式,使得夹爪40一直对铝棒保持夹持状态,这样可以大大缓解铝棒之间的冲击力,做到轻拿轻放,减小铝棒对放置面(如输送辊道)冲击力,同时保证铝棒的质量。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块10中开设通孔且该通孔中设置预压装置50,预压装置包括销轴51、碟簧52和预压轴53,销轴51包括轴帽511和轴体512,轴帽511和通孔的孔壁通过螺纹连接固定,碟簧52套设在轴体512的外周,预压轴53的一端开设柱形固定槽,固定槽的槽底设置避让孔531,碟簧52的一端抵靠在轴帽511上、另一端安插到固定槽内,夹爪40转动时,夹爪40对预压轴53压制且轴体512的轴端在避让孔531中移动。通过设置预压装置50,保证铝棒的两端被同时夹起、同时放下。

为了保证销轴51牢固的固定在固定块10中,所述轴帽511的外端面上设置条形槽,条形槽中布置条形板60且条形板60的两端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固定块10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10的上端设置立式布置的柱形连接柱11,连接柱11和滑块20的固定孔相配合并采用上下铣过平面的销轴连接固定,竖直方向紧密配合,左右间隙配合使得固定块10和滑块20构成小角度转动,使得夹爪40能够左右小角度自由调整,保证夹爪40和铝棒端面的贴切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爪40包括本体41和夹片42,夹片42和本体4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夹片42为两个且间距布置,夹持铝棒时,夹片42和铝棒相接触且夹片42的夹持面为粗糙面,该粗糙面可以加工成锯齿排状,因夹爪40和铝棒的接触面容易磨损,这里将夹片42设置成可拆卸式,以便于更换。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