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及压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888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电枢换向器的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扭好头的电枢半成品的导线头部的下端限制后径向扩大,再将换向器压入电枢半成品的轴,并同时将径向扩大后的导线头部限制后再径向挤入到换向器的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枢换向器压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主体的横向贯通孔中放好起始位置的高度调整件,铁芯座放入圆柱形通孔中并由高度调整件支撑,铁芯座上部套入铁芯座引导套中,铁芯座引导套固定在主体上;

(2)将扭好头的电枢半成品放入到铁芯座引导套中,主体上方依次固定好缩口环、下定位圈、上定位圈,使部件的导线头部进入上定位圈的槽口中;

(3)再装上扩口齿头,启动驱动器压下扩口齿头,导线头部在扩口齿头齿部的作用力下从上定位圈槽口中挤出,导线下部进入下定位圈槽口中;

(4)取出扩口齿头和上定位圈,在上定位圈位置处装上换向器定位组件,再在换向器定位组件中放入换向器,在换向器上面放好换压器压头,启动驱动器压入换压器,高度调整件降低到另一高度,将在下定位圈槽口中的导线通过缩口环斜面同时挤入换向器的槽口中;

(5)再将高度调整件到起始位置顶出工件。

3.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其中间设置能够容纳铁芯衬套和铁芯座的圆柱形竖直通孔,下部设置横向贯通孔;

铁芯座,放置在主体的圆柱形通孔下部,铁芯座中间开设容纳工件轴的圆柱孔,通过工件的轴插入圆柱孔而轴向固定工件;

铁芯座引导套,包括中间为贯通孔的主体和设置孔孔壁的轴向引导部,其固定在主体的圆柱形通孔上部,一部分套在铁芯座外,轴向引导部位引导铁芯座上下移动;

上定位圈,周向设置与换向器相同数量的槽口,定位圈槽宽略大于换向器槽宽,槽口可容纳工件导线;

下定位圈,周向设置与换向器相同数量和宽度的槽口,槽口可容纳工件导线,其槽口直径小于上定位圈的槽口直径;

缩口环,中间通孔上部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下部为圆柱形;

限位套,设置在电枢半成品铜制导线下部与铁芯座之间,支撑电枢半成品下部,使导线与铁芯座顶面不接触;

扩口齿头,头部为上大下小的圆台形,圆台上周向设置与换向器相同数量和宽度的长槽齿,与上定位圈、下定位圈、缩口环的槽口对应;

换向器压头,换压器压头把换向器压入工件轴中;

换向器定位组件,其包括换向器定位主体和换向器定位件,中间设置可容纳换向器的贯通孔,贯通孔周边设置换向器定位件,换向器放入贯通孔后由换向器定位件轴向引导;

高度调整件,其处于导线扩口位置时的高度和处于导线挤入换向器位置时的高度差等于导线头部缩口的行程,并置于主体的横向贯通孔中,支撑铁芯座,并可在二个位置间变换;

固定件,固定件下段活动固定在本体上,上定位圈、下定位圈、缩口环由上到下依次放置在本体上,固定件上段将上定位圈、下定位圈活动固定;上定位圈更换成换向器定位组件后也由固定件上段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件为手柄,其包括手持部分和转动部分,转动部分的宽度与高度之差等于导线头部缩口的行程,转动部分置于本体的横向贯通孔中并支撑铁芯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缩口环之间还设置高度调整件,调整件包括调整螺杆和螺母,螺母固定在本体顶面,螺杆旋在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可分成本体和底座,本体固定在底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座引导套主体和轴向引导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周表面上和上定位圈、下定位圈、换向器定位组件外周表面上均设置竖向固定槽,固定件置于竖向固定槽上并活动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定位组件分成换向器定位圈、换向器衬套、换向器定位导条,换向器定位圈内设置并固定换向器衬套,换向器定位导条固定在换向器衬套内壁上并轴向定位换向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枢换向器的压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圈的槽口后段宽度明显大于换向器槽口。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