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子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9091发布日期:2018-12-05 17:0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外转子散热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一般由转子,定子,转轴,散热风扇和机壳组成,转子固定在机壳内,其中,机壳是相对固定的,转子相对机壳和定子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定子是设置在机壳内,因此机壳内会集聚大量的热量,而散热风扇一般只能带走机壳外表面的热量,机壳内部的热量需要传导至机壳表面,散热风扇再将机壳表面热量带走,因此这种电机的散热效果比较差,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速旋转的电机,机壳内的热量如果散发不出,影响到电解的旋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转子散热电机。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外转子散热电机,包括转动的机壳,与机壳一端固定连接的带涵道风叶的前端盖,设于机壳另一端非转动的后后端盖,定子,转轴以及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所述机壳内壁固定有磁铁,所述定子设于机壳内且与磁铁存在间隙,所述后端盖的中心延伸有支撑管,所述轴承固定于支撑管内,所述支撑管穿过定子且与定子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前后端盖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管且与支撑管转动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前端盖的一端套于机壳内且与机壳通过螺丝固定。

一种优选方案是后端盖的端面贯穿有散热口。

一种优选方案是前端盖的风叶数量为的3~8片。

一种优选方案是前端盖的风叶数量为的7片。

一种优选方案是轴承的数量为2个,支撑管内设有固定轴承的固定槽,轴承固定于固定槽内。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机壳内与机壳外形成空气对流,增加了电机的散热效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外表美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外转子散热电机,包括机壳100,与机壳100一端固定连接的带涵道风叶的前端盖200,设于机壳100另一端非转动的后端盖300,定子500,转轴400以及用于支撑转轴400的轴承401。机壳100内壁固定有磁铁,定子500设于机壳100内且与磁铁存在间隙,后端盖300的中心延伸有支撑管301,轴承401固定于支撑管301内,支撑管301穿过定子500且与定子500固定连接,转轴400的一端与前端盖200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管301且与支撑管301转动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机壳100与后端盖300非固定连接,且机壳100与后端盖300存在间隙,后端盖300的支撑管301穿过定子500并与定子500固定连接。转轴400的一端与前端盖200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管301且与支撑管301转动连接。转轴400带动前端盖200和机壳100相对后端盖300和定子500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前端盖200形成一股吹向机壳100内的空气流,空气流将机壳100内的热量带走,增加了本发明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前端盖200的一端套于机壳100内且与机壳100通过螺丝202固定。使得前端盖200与机壳100看似为一体,增加了本发明的美感。

如图1至图3所示,后端盖300的端面贯穿有散热口302,转轴400带动前端盖200和机壳100一起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前端盖200形成一股吹向机壳100内的空气流,机壳100内的热空气流从后端盖300的散热口302散发,机壳100内的热量能够不断的被空气流带走,增加了本发明的散热效。

如图1至图3所示,前端盖200的风叶201数量为的3~8片。风叶201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以是3片,4片,5片或者多片,本发明中前端盖的风叶数量为的7片。

如图1至图3所示,轴承401的数量为2个,支撑管301内设有固定轴承401的固定槽,轴承401固定于固定槽内,固定槽设置在支撑管301内的两端。转轴400穿过2个轴承401,2个轴承401对转轴400起到支撑作用。

以上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转子散热电机,包括转动的机壳,与机壳一端固定连接的带涵道风叶的前端盖,设于机壳另一端非转动的后端盖,定子,转轴以及用于支撑转轴的轴承;所述机壳内壁固定有磁铁,所述定子设于机壳内且与磁铁存在间隙,所述后端盖的中心延伸有支撑管,所述轴承固定于支撑管内,所述支撑管穿过定子且与定子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前后端盖中心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管且与支撑管转动连接。它的优点是机壳内与机壳外形成空气对流,增加了电机的散热效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外表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鲁进;戴珺;王阳;陆细彪;邓程亮;刘海;李磊;陈晶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明程电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4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