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驱动纺纱锭子的小型电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8763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纺纱锭子的小型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环锭捻线机和倍捻捻线机的送线罗拉,都是以机械结构式或一台电机通过一至两根长轴带动多个罗拉来完成送线加捻;现有虽然有个别厂家采用单个罗拉通过单个电机来驱动转动,但是由于锭子内部结构的局限性,导致锭子在纺制某些纱的时候由于受到转速的限制,而一直被国外技术所垄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纺纱锭子的小型电机结构。本发明的小型电机结构在局部对传统电机进行了改进,以适应锭子高转速的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驱动纺纱锭子的小型电机结构,它包括左端盖组件、右端盖组件、机身壳体、定子、转子和电机轴,左端盖组件由左端盖、轴承和密封圈组成,右端盖组件由右端盖、轴承、电控板和密封圈组成,轴承嵌设在左端盖内,左端盖中部开设有轴孔,且左端盖与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嵌设在右端盖内,右端盖中部开设有轴孔,且右端盖与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左端盖组件和右端盖组件分别连接在机身壳体的两端,电机轴分别穿过左端盖的轴孔与轴承孔和右端盖的轴孔和轴承孔,电控板设置在右端盖组件的轴承左端与定子和转子的通电线圈连接,定子与转子组成的电磁感应结构设置在电机轴和机身壳体之间,在电机轴的旋转下带动转子进行转动,其中,所述电机轴为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部的一端部设置有一直孔定心部,所述直孔定心部的内孔比中空结构的内径小,且直孔定心部与中空结构同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锭子纺纱时高转速的要求,对电机轴配合锭杆的结构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同时在电机轴的内部设置了一提高锭杆同轴度的直孔定心部,再配合其它纺纱结构,保证纺纱时锭子高速旋转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驱动纺纱锭子的小型电机结构,它包括左端盖组件、右端盖组件、机身壳体1、定子2、转子3和电机轴4,左端盖组件由左端盖5、轴承6和密封圈7组成,右端盖组件由右端盖8、轴承6、电控板9和密封圈7组成,轴承6嵌设在左端盖5内,左端盖5中部开设有轴孔,且左端盖5与轴承6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轴承6嵌设在右端盖8内,右端盖8中部开设有轴孔,且右端盖8与轴承6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左端盖组件和右端盖组件分别连接在机身壳体1的两端,电机轴4分别穿过左端盖5的轴孔与轴承孔和右端盖8的轴孔和轴承孔,电控板9电控板设置在右端盖组件的轴承左端与定子和转子的通电线圈连接,定子2与转子3组成的电磁感应结构设置在电机轴4和机身壳体1之间,在电机轴4的旋转下带动转子3进行转动,其中,所述电机轴4为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部的一端部设置有一直孔定心部,所述直孔定心部的内孔比中空结构的内径小,且直孔定心部与中空结构同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纺纱锭子的小型电机结构,它包括左端盖组件、右端盖组件、机身壳体、定子、转子和电机轴,左端盖组件由左端盖、轴承和密封圈组成,右端盖组件由右端盖、轴承、电控板和密封圈组成,轴承嵌设在左端盖内,左端盖中部开设有轴孔,且左端盖与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轴承嵌设在右端盖内,右端盖中部开设有轴孔,且右端盖与轴承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左端盖组件和右端盖组件分别连接在机身壳体的两端,电机轴分别穿过左端盖的轴孔与轴承孔和右端盖的轴孔和轴承孔,电控板设置在右端盖组件的轴承左端与定子和转子的通电线圈连接。本发明的小型电机结构在局部对传统电机进行了改进,以适应锭子高转速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李晋榆;崔晓光;韩丹;李增润;程芝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6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