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816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电动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步工具的驱动轮。



背景技术:

为缩小代步车的体积、减轻代步车的重量,通常会将电机设置在驱动轮的轮毂内。现有代步车只适合体重较轻的使用者,如果使用者体重超过一百二十斤,电动轮毂会产生变形,使得轮毂转动时产生很大的噪音,且轮毂的转动会抖动,使用者乘坐舒适感较差。由于现有轮毂所能承受负载较小,需要选择更大功率的电机,以使电动轮毂能在负载较大时仍然能转动,但大功率电机会更耗电,且电机转子轴与轮毂间的联动部件容易受损,电动轮毂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承受更大负载、负载时转动噪音较小,且能选择功率更低的电机、不易损坏的电动轮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轮毂,包括轮毂及安装在轮毂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壳体,所述轮毂形成有轴承室并配合有第一固定轴承,所述轮毂与第一固定轴承外圈固定,所述壳体与第一固定轴承内圈固定,所述壳体形成有内腔,内腔中设有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上设有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与第一固定轴承同轴设置,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延伸至内腔外并与第一联动齿轮联动,所述第一联动齿轮固定在联动轴上,所述联动轴的轴线偏离所述转子轴的轴线,所述联动轴通过若干第二固定轴承与壳体相固定,所述联动轴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联动齿轮,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与输出齿轮联动,所述输出齿轮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与轮毂相固定,所述输出齿轮与转子轴同轴设置。

本发明的电动轮毂在使用时,转子转动以带动第一联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联动轴及第二联动齿轮转动,以带动输出齿轮转动,由于输出齿轮与轮毂,从而带动轮毂转动。本发明的电动轮毂结构简单、没有内齿圈和行星轮等零件,结构更加紧凑,体积能做的更小,且重量得到大大的降低。本发明轮毂负载时,即装有本发明轮毂的代步车坐上人时,本发明的轮毂变形量更小,转子轴与轮毂间的联动零件不易损坏,轮毂转动时噪音更小,能选择功率更低的电机,以使具有本发明电动轮毂的代步车的行驶距离得到增加、使用者乘坐舒适感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转子轴端部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联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转子轴通过主动齿轮与第一联动齿轮啮合,本发明电机与轮毂间力的传递更稳定,电机与轮毂的抖动更小,使得据具有本发明的代步车安全性更高,舒适性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联动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输出齿轮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上固定有第三固定轴承,所述输出齿轮与第三固定轴承外圈固定,所述固定轴的外端延伸至轮毂外侧,所述固定轴的内端与壳体相固定。本发明的电机的壳体通过第一固定轴承和固定轴进行位置的固定,以实现电机不转动而轮毂转动;其中,固定轴的外端能直接与车架等固定部位固定,以实现电机位置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轴内端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位于所述输出齿轮和第三固定轴承内侧,所述壳体形成有壳体固定部,所述凸台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与壳体固定部固定。上述设置用于固定轴与电机壳体的固定,以使电机壳体的固定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固定部形成有对所述凸台让位的让位槽,所述凸台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与壳体固定部固定,并使部分或全部凸台位于所述让位槽内。让位槽能便于凸台与壳体的定位,以实现固定轴与转子轴的同轴,从而使本发明的轮毂转动时噪音更小,以使轮毂的转动更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固定部形成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与内腔连通,所述联动轴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轴承与壳体固定部相固定,所述第二固定轴承位于所述装配槽内,所述壳体固定部相对于转子轴周向侧的部位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装配槽相通,所述第一联动齿轮通过所述开口放置于所述装配槽内。根据需要设置装配槽的形状,开口的设置便于第一联动齿轮的装配,也便于第二固定轴承的装配。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固定部的槽壁上形成有环形槽并配合有卡圈,卡圈与一个第二固定轴承的外圈轴向端面相抵,以使第二固定轴承被所述卡圈限制在所述装配槽内。上述设置用于避免第二固定轴承和联动轴轴向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形成有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固定轴承的壳体凸起,所述壳体凸起由壳体凸起一段和壳体凸起二段构成,所述壳体凸起二段的周向外缘相对位于所述壳体凸起一段周向外缘的外侧,以使壳体凸起构成有台阶结构,所述壳体与轮毂固定,以使壳体凸起一段与第一固定轴承内圈固定,并使壳体凸起二段轴向端面与第一固定轴承内圈相抵。壳体凸起的设置便于电机壳体与轮毂的固定,且壳体凸起二段的设置能用于防止第一固定轴承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凸起延伸至所述轮毂外,刹车的固定板与壳体凸起相固定,并使固定板端面与轮毂轴向端面之间具有缝隙。刹车是与电机的壳体相固定的,刹车与轮毂间不会干涉,刹车的安装不会影响轮毂的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靠近轮毂的一侧端面内凹以形成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呈环形,所述固定板与壳体凸起固定,以使壳体凸起端部位于所述配合槽内。其中,固定板形成有供转子轴通过的圆孔,以使配合槽呈环形,刹车能直接对转子轴进行制动,刹车性能更好,以使本发明轮毂使用时的安全性更高。

本发明具有能承受更大负载、负载时转动噪音较小,且能选择功率更低的电机、不易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动轮毂的一种剖视图图;

图2为本发明电机壳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机壳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轴与壳体固定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电动轮毂,包括轮毂1及安装在轮毂内的电机,电机包括壳体2,轮毂1形成有轴承室并配合有第一固定轴承100,轮毂1与第一固定轴承100外圈固定,壳体2与第一固定轴承100内圈固定。壳体2形成有内腔,内腔中设有转子21和定子22,转子21上设有转子轴3,转子轴3与第一固定轴承100同轴设置,转子轴3的一端延伸至内腔外并与第一联动齿轮41联动,第一联动齿轮41固定在联动轴42上,联动轴42的轴线偏离转子轴3的轴线,联动轴42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轴承101与壳体2相固定,联动轴42远离壳体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联动齿轮43,第二联动齿轮43与输出齿轮44联动,输出齿轮44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102与轮毂1相固定,输出齿轮44与转子轴3同轴设置。其中,轮毂1由左轮毂11和右轮毂12构成,轮毂1外设有轮胎13,轮胎13被限制在左轮毂11与右轮毂12之间。其中,转子轴3端部固定有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为伞齿轮,且主动齿轮7与第一联动齿轮41啮合。

第二联动齿轮43与输出齿轮44啮合,输出齿轮44套设在固定轴45上,固定轴45上固定有第三固定轴承103,输出齿轮44与第三固定轴承103外圈固定,固定轴45的外端延伸至轮毂1外侧,固定轴45的内端与壳体2相固定。其中,固定轴45的外端车有螺纹并与车架螺纹固定。

固定轴45内端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台46,凸台46位于输出齿轮44和第三固定轴承103内侧,壳体2一侧形成有壳体固定部23,凸台46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104与壳体固定部23固定。壳体固定部34形成有对凸台46让位的让位槽24,凸台46通过若干第二紧固件104与壳体固定部23固定,并使部分凸台46位于让位槽24内。

壳体固定部23形成有装配槽25,装配槽25与内腔连通,联动轴42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轴承101与壳体固定部23相固定,第二固定轴承101位于装配槽25内,壳体固定部23相对于转子轴3周向侧的部位形成有开口26,开口26与装配槽25相通,第一联动齿轮41通过开口26放置于装配槽25内。壳体固定部23的槽壁上形成有环形槽并配合有卡圈27,卡圈27与一个第二固定轴承101的外圈轴向端面相抵,以使第二固定轴承101被卡圈27限制在装配槽内。

壳体2另一侧形成有用于配合第一固定轴承100的壳体凸起,壳体凸起由壳体凸起一段31和壳体凸起二段32构成,壳体凸起二段32的周向外缘相对位于壳体凸起一段31周向外缘的外侧,以使壳体凸起构成有台阶结构,壳体2与轮毂1固定以使壳体凸起一段31与第一固定轴承100内圈固定,并使壳体凸起二段32轴向端面与第一固定轴承100内圈相抵。壳体凸起一段31延伸至轮毂1外,刹车5的固定板51与壳体凸起一段31相固定,并使固定板51端面与轮毂1轴向端面之间具有缝隙6,转子轴3远离主动齿轮7的一端延伸至刹车内。固定板51靠近轮毂1的一侧端面内凹以形成有配合槽,配合槽呈环形,固定板51与壳体凸起一段固定以使壳体凸起一段端部位于配合槽内。

本发明电动轮毂具有能承受更大负载、负载时转动噪音较小,且能选择功率更低的电机、不易损坏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