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整车供电的高压配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9052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为整车供电的高压配电箱。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其中以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更为常见,通常在大功率的整车电力下运行,电压高达700VDC以上,电流高达400A,对高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及高压零组件的选用有巨大挑战。从整车空间、整车架构的复杂度及成本考虑,业界广泛采用集中式高压电气系统架构配电。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箱是所有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必备的高压电大电流分配单元,高压动力电源直接进入高压配电箱后根据系统的需要分配到系统高压电气产品。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高压配电盒大都沿用工业高压配电箱的设计理念,其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都满足不了汽车的要求。例如,对于大功率的容性负载像马达驱动器和电压转换电器(DC/DC),都需要进行预充电处理及状态监控。传统的电气线路很难做到有效的监控,极易造成高压开关零件的损坏(如端子粘连等)。业界往往采用电气参数相对较高的产品解决这个问题,但在体积及成本上并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为整车供电的高压配电箱,为整车供电,保证整个高压系统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为整车供电的高压配电箱,包括连接电池正极与整车载荷正极的正极电路,和,连接整车载荷负极与电池负极的负极电路,所述正极电路上设有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预充高压接触器与预充电阻串联后并联于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两端,空调保险、直流输出保险和充电保险相互并联于预充电阻下游的正极电路上,空调保险连接空调高压正极,直流输出保险连接直流输出正极,充电保险通过充电正极电路连接充电机正极;所述负极电路上依次设有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和霍尔传感器,空调高压负极和直流输出负极均接入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上游的负极电路,充电机负极经过设有充电高压接触器的充电负极电路与电池负极连接;空调保险、直流输出保险和充电保险置于高压配电箱外部独立的保险盒内;所述正极电路与充电正极电路构成高压互锁电路,所述负极电路和充电负极电路构成高压互锁电路。

而且,在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上游的正极电路引出电池正极监测线,在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下游的正极电路引出电池输出正极监测线,在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上游的负极电路引出电池输出负极监测线,在充电高压接触器上游的充电负极电路引出高压充电负极监测线,在霍尔传感器下游的负极电路引出电池负极监测线,前述五种监测线的端口集成于高压采样线总成。

而且,在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预充高压接触器、充电高压接触器和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的正、负极分别引出相应的正、负极信号线,与由霍尔传感器引出的低电流信号线、地线信号线、高电流信号线、火线信号线一起,集成于霍尔信号线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为整车供电,同时包含高压充电电路,能实现整车的主回路及预充电控制,回路保护及回路电流监控功能,保证整个高压系统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为整车供电的高压配电箱,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电池正极与整车载荷正极A1的正极电路,和,连接整车载荷负极B1与电池负极的负极电路,此处电池可以是电池组M1~M6。所述正极电路上设有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KM1,预充高压接触器KM2 与预充电阻串R1联后并联于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KM1两端,空调保险FU1、直流输出保险FU2和充电保险FU3相互并联于预充电阻 R1下游的正极电路上,空调保险FU1连接空调高压正极A2,直流输出保险FU2连接直流输出正极A3,充电保险FU3通过充电正极电路连接充电机正极A4;所述负极电路上依次设有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KM4和霍尔传感器H,空调高压负极B2和直流输出负极B3均接入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KM4上游的负极电路,充电机负极B4经过设有充电高压接触器KM3的充电负极电路与电池负极连接;空调保险FU1、直流输出保险FU2和充电保险FU3置于高压配电箱外部独立的保险盒内;所述正极电路与充电正极电路构成高压互锁电路,所述负极电路和充电负极电路构成高压互锁电路,使供电充电相互独立,安全。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KM1的规格可以是250A,预充高压接触器KM2的规格可以是50A,充电高压接触器KM3的规格可以是50A,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KM4的规格可以是250A,预充电阻串R1的规格可以是33Ω/100W,空调保险FU1的规格可以是30A,直流输出保险FU2的规格可以是20A,充电保险FU3的规格可以是20A。

进一步的,在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KM1上游的正极电路引出电池正极监测线BATT+,在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KM1下游的正极电路引出电池输出正极监测线BUS+,在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KM4上游的负极电路引出电池输出负极监测线BUS-,在充电高压接触器KM3 上游的充电负极电路引出高压充电负极监测线ONB-,在霍尔传感器 H下游的负极电路引出电池负极监测线BATT-,前述五种监测线的端口集成于高压采样线总成。

进一步的,在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KM1、预充高压接触器KM2、充电高压接触器KM3和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KM4的正、负极分别引出相应的正、负极信号线(J1+和J1-,J2+和J2-,J3+和J3-,J4+ 和J4-,),与由霍尔传感器H引出的低电流信号线、地线信号线、高电流信号线、火线信号线一起,集成于霍尔信号线总成。

电池供电时,电池与整车载荷、空调、直流输出之间通过正极电路和负极电路构成回路,实现对整车的供电。主路正极高压接触器 KM1和主路负极高压接触器KM4对回路起到保护和控制的作用,空调保险FU1和直流输出保险FU2进一步提供保护,霍尔传感器H实现电流监控。由预充高压接触器KM2与预充电阻R1构成的预充电路实现对整车载荷、空调、直流输出的预充电。

电池充电时,充电机与电池之间通过充电正极电路和充电负极电路构成回路,可实现高压充电,并由充电高压接触器KM3保护和控制该回路,充电保险FU3进一步提供保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变形,这些改进或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