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密封超薄旁侧电路导电密封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302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双密封超薄旁侧电路导电密封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带有密封功能的电机导电环。



背景技术:

电机在变频时,轴上电压会加大,轴电压通过电流经轴承释放。电流在释放中,轴承座圈和滚珠表面被电腐蚀。为了防止上述电腐蚀现象的发生,需要给电机轴承装上导电环。

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导电胶将导电纤维均匀粘结在导电环的外壳的内侧圆周上,如果导电纤维要达到足够的固定强度,就必须要涂抹较厚的导电胶,造成整个导电环厚度较厚。

为了提高导电环的通用性,最好是在不改变原有电机外壳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导电环的安装。电机的外壳上一般设有油封安装孔,如果要利用原有油封安装孔来安装导电环就是牺牲密封功能,如果要实现导电密封集成在一个产品上就会造成产品厚度增大,而有部分电机的油封安装孔深度较小,这样较厚的导电密封环就无法安装在油封安装孔内,这样势必要在电机外壳上再增加安装位,造成安装不便,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超薄结构的导电密封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密封超薄旁侧电路导电密封环,包括有环状外盖,在环状外盖上设有导电件,所述的导电件包括有与电机轴过盈接触的导电纤维束,以及固定导电纤维束的导电套,所述的环状外盖上设有二支环状密封圈,所述的二支环状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电件的前端以及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双密封超薄旁侧电路导电密封环,不仅可以为电机轴去除轴电压,而且可以实现电机轴密封,在将导电及密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又实现了超薄结构,便于整个产品的使用及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图1中的导电件及固定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固定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外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环状密封圈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2、环状外盖,21、锁紧片,22、固定圈,23、固定凹槽,3、导电件,31、导电纤维束,32、导电套,4、环状密封圈,5、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密封超薄旁侧电路导电密封环(1),包括有环状外盖(2),在环状外盖上设有导电件(3),所述的导电件包括有与电机轴(5)过盈接触的导电纤维束(31),以及固定导电纤维束的导电套(32),所述的环状外盖上设有二支环状密封圈(4),所述的二支环状密封圈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导电件的前端以及后端。

如图2所示的导电纤维束(31)的一部分被套在导电套(32)内,导电纤维束的两端都有伸出导电套的部分,分别为纤维束A部以及纤维束B部。

所述的纤维束A部与电机轴过盈接触,纤维束A部长为3.5~5mm,纤维束B部长为0.5~1.5mm,所述的纤维束B部尾端浸有导电胶,所述的导电套(32)为铜套管。

所述的环状外盖(2)的内环圆周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纤维束(31)。

如图3所示的为固定圈(22)的结构图,固定圈(22)设置于如图4所示的环状外盖(2)上的固定凹槽(23)内。

如图5所示的环状密封圈(4)为铁氟龙材料制成的环状密封圈。

镶嵌式超薄旁侧电路导电环(1),其安装在电机轴承外盖上,采用简单的治具压入方法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