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振动装置及电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291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振动装置及电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马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机振动装置及电刷。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智能设备中均设置有振动装置,振动装置通常为扁平振动马达,扁平振动马达的主要结构包括壳体、电刷、永磁体、旋转轴和转子,转子采用偏心结构且转子上设置有线圈,由于电刷交替供电,电流方向的交替变换使得转子上的线圈产生的磁极方向也发生交替变换,这种交替变换的磁极方向从而与永磁体作用,带动转子旋转,由于转子为偏心结构,在转动的时候则会形成振动。但是现有的扁平振动马达,其电刷与线路板之间仅依靠焊锡固定连接,连接强度不高,容易导致电刷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机振动装置,电刷连接强度高,不易脱落,电性连接良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手机振动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中的线路板、电刷、永磁体、旋转轴和转子,所述的下壳体内侧中心固定所述的旋转轴,线路板套设在旋转轴上,电刷通过焊锡固定连接在线路板上,永磁体设置在线路板上并以旋转轴为中心,转子转动式安装在永磁体上方的旋转轴上,所述的电刷穿过永磁体中心后与所述的转子底面紧贴;所述的电刷包括与线路板固定连接的刷柄部、以及与转子相抵的刷片部,所述的刷柄部上设置有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时配置焊锡的焊接孔,所述的刷片部采用四爪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焊接孔采用腰型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焊接孔采用圆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焊接孔采用方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刷包括刷柄部和刷片部,所述的刷柄部上设置有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时配置焊锡的焊接孔。

优选地,所述的刷片部采用四爪结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振动装置,通过在电刷的刷柄部上设置有焊接孔,再将电刷固定在线路板上时,可将连接用的焊锡通过焊接孔与线路板,这样在焊锡冷却固定后,则形成了类似铆钉式的连接结构,不仅能够提高电刷的连接强度,同时保证了电刷与线路板的电性连接良好;同时,电刷的刷片部采用四爪结构,保证电刷与转子上的线圈电性传递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振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刷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刷批量生产时的主视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刷批量生产时的侧视状态图。

附图标记:1-下壳体,2-线路板,3-电刷,4-永磁体,5-旋转轴,6-转子,7-上壳体;

31-刷柄部,310-焊接孔,32-刷片部,3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机振动装置,包括上壳体7和下壳体1,以及设置在上壳体7与下壳体1中的线路板2、电刷3、永磁体4、旋转轴5和转子6,所述的下壳体1内侧中心固定所述的旋转轴5,线路板2套设在旋转轴5上,电刷3通过焊锡固定连接在线路板2上,永磁体4设置在线路板2上并以旋转轴5为中心,转子6转动式安装在永磁体4上方的旋转轴5上,所述的电刷3穿过永磁体4中心后与所述的转子6底面紧贴。

上壳体7和下壳体1卡合连接,通过线路板2向电刷3供电后,电刷3向转子6上的线圈供电,由于供电为交替通电,线圈上的电流方向也交替变换,因此线圈产生的磁极方向也是交替变换,与永磁体4作用后,转子6即可形成围绕旋转轴5转动,由于转子6为偏心结构,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会形成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刷3包括与线路板2固定连接的刷柄部31、以及与转子6相抵的刷片部32,所述的刷柄部31上设置有通过焊锡固定连接时配置焊锡的焊接孔310,焊接孔310采用腰型孔结构、圆孔结构或方孔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孔结构,通过在电刷3的刷柄部31上设置有焊接孔310,再将电刷3固定在线路板2上时,可将连接用的焊锡通过焊接孔310与线路板2,这样在焊锡冷却固定后,则形成了类似铆钉式的连接结构,不仅能够提高电刷3的连接强度,同时保证了电刷3与线路板2的电性连接良好;同时,电刷3的刷片部32采用四爪结构,保证电刷3与转子6上的线圈电性传递更加可靠。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刷3生产时采用在一块板上依次冲压成型,最终形成一个连接板35以及位于连接板35上的多个电刷3,因此,焊接孔310也在冲压时成型,不需单独加工,电刷3冲压完成后,将其依次从连接板35上折下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